微课的出现与发展——分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要点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ru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的物理课堂当中,对于微课的应用已经普及,本文针对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利用微课创设情境、展示实验等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在教育教学领域当中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对于微课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形式的突破,将信息技术作为载体,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并结合自身的特征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不会受到课堂的限制。因此,本文针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1微课的概述
  1.1微课的出现
  在国外的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和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分别提出了60-second Course、the one Minute Lecture,为微课发展的雏形。在2006年,萨尔曼·可汗推出了Khan Academy,他所录制的课程视频,在美国的教育领域非常风靡,之后在2007年,美国的两位化学教师在萨尔曼·可汗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这些都都为微课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1.2微课的发展
  近几年,微课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由佛山市教育部门最先提出。因为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当中,对于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并不是非常高,因为佛山市教育部门的胡主任便提出了微视频,提倡将其作为教学资源深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简单来说,微课便是通过视频的形式,将教师需要讲解的一系列的知识点进行呈现,其中的内容会比较简单,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有效将教学资源和学习的形式进行了结合,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突破,以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知识。
  微课的应用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在我国的发展非常理想,由于没有了长篇大论,知识范围比较小,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省去了过多的渲染,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主题,并且其容量比较小,非常方便下载和传输,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此外,微课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为形式不限制为视频,还有练习题和课件等,学习资源非常丰富。此外,微课还完美的融合了教学素材、教案以及学生评价等,使微课构成了一个十分严谨、拥有多样化主题和多样资源的全新授课形式,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更加真实和生动。
  2微课基础上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要点
  2.1利用微课导入新课
  在物理的日常授课过程中,很多教师导入新课的方式为语言导入和实验导入。利用语言的形式导入,一般情况下为介绍某位科学家在物理上的发展和成就进行导入,或者针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应用物理科学对其进行解释。利用实验导入为,应用实验器材对相关的物理实验进行演示,之后针对出现的物理现象进行解释。这两种教学的形式,由于没有创新,学生很难提升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但是,因为微课导入新课,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深入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现象,并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如果应用传统的课程导入形式,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学习会有些差,也不会对知识感兴趣。但是通过微课的形式导入,会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视频中可以播放加菲猫照镜子。并通过加菲猫照镜子的视频,让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呢?平面镜中成像时,像的大小、形状、及位置与物体的大小、形状及位置有什么关系?平面镜所成像能否呈现在光屏上?等问题,这样便导入了学生学习学习的内容。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利用这样的形式,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对之后的学习内容感兴趣。
  2.2微课在实验中的教学设计
  在以往的物理实验课程当中,课程会被安排的比较少,加之实验器材的不完善,和一些大型实验的复杂性,教师只能通过图片等形式进行讲解。现在,利用微课,教师可以将重点实验内容,知识难点以及关键的实验步骤放大,使学生更加细致的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分子的热运动》教学中,需要学生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其中,教师可利用微课演示实验,并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如: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上面空瓶有红色现象说明了什么?将空瓶与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颠倒放置,重做这个实验能否得出相同的结论?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开始时及静放10天、20天、30天的对比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固体、液体、气体都有扩散现象,在以上几个扩散实验中,扩散快慢为何不同?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这样,学生不但能够细致的观察到实验的现象,还能反复观看实验,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实现了学习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的目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学的效果。
  3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的日常授课中,对于微课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创新了教学的形式,使学生产生了更多的学习动力,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梁学斌.巧用微课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J].学周刊,2018(11):150-151.
  [2]林天津.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157-158.
  [3]李栋春.基于微课载体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学周刊,2016(35):111-112.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数学的解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了三种方法供大家参考,希冀能够切实帮助小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发散思维;一题多解  小学生数学的课堂教学的课程目标在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出相应的解题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这和新课改的理念和内涵是一脉相承的。传统数学教学沉溺于让学生掌握僵硬固化的知识,久而久之导致学
现代数学教育观认为,数学教育过程就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等多种活动,理解与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过程,所以学生应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与引导者。下面我将以此理念为指导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说明我的构思与设想。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方差公式》是在学生
期刊
祖师麻总香豆素是中药祖师麻的主要活性物质,包括祖师麻甲素(瑞香素)、祖师麻乙素等香豆精类成分。药理研究表明,祖师麻总香豆素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祖师麻制剂就在临床广泛应用于镇静镇痛和祛风除湿。现已有很多祖师麻及祖师麻复方制剂用于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等风湿类疾病疾病。但是所上市的祖师麻制剂皆为普通制剂,生物利用率低,给药频繁,患者适应性低,临床应用诸多不便,且常常伴随“峰谷”现象。因此,
本课题是以黄芩为研究对象,制备黄芩有效部位结肠靶向片。提取工艺采用浸渍-压榨法,单因素法筛选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和水平,通过Box-Benhnken设计优化浸渍-压榨提取,得到的较优工艺为:加入11倍量溶剂,在60-C温度下浸渍4h,压榨提取1次,药渣加入2倍量溶剂洗涤压榨,重复洗涤压榨一次即可。对黄芩的浸渍-压榨提取法和煎煮法提取得到的黄芩苷含量、提取液状态、指纹图谱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浸渍
摘 要:高中语文少教多学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能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深入探究掌握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中的情感。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理解和掌握少教多学方式的内涵,对学生放手,让他们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探究和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推动高中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构建。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有效性;教学效果  1引言  对于高中生来说,吸引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学效果的好与坏
摘 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当下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以及新课标的全面实施。人们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品质,在其个人终身发展的历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高中语文也应当与时俱进,依照新课改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