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高手”讷于言
作文竞赛的“高手”却在口语表达上露出“软肋”。面对主办者出的一道有关同学生日礼物、迎来送往的口语表达题,参加初中组口语交际决赛的20位同学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让在场的评委忧心忡忡。
上海市第19届中学生作文竞赛口语交际决赛,是主办方对入围一等奖的选手试行的一种“面试”,以考察口头表达能力。
在主持人念完题目,而且反复强调要求后,参加决赛的第三批5位同学,逐一开始即兴发言。第一位男生说了一通生日礼物并不一定是物质的道理,第二位女生口出“哲言”:“用金钱能买到的礼物有时候不一定比精神的礼物来得昂贵”,第三位女生复述“友谊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第四位男生说起了妈妈的话“不要孝敬我,只要不乱花钱就够了”,最后一位女生讲了一番如收到昂贵的生日礼物感觉不舒服的感受。5位选手说的话导向都不错,但他们都犯了同样的错误:跑题了。至于发言时的激情、幽默,更是成了“奢侈品”。
如果说跑题还属于语言技能方面的问题,那么视角狭窄、思维单一和呆板,就更令人担忧。参赛者几乎均是套用常人的浅表的话语。发言的内容和判断标准乃至语言表达惊人的一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反复运用,套话、空话连篇,让评委觉得如出一辙。
一些评委认为,现在学生对事物的议论,能从道德方面审视,这是好的方面,但也存在着说大不说小、说偏不说全的问题,喜欢用大道理去套。
一位参赛者坦言,像这种口语交际的机会在学校并不多,有的只是在语文课上有轮流主持训练的机会。反观语文课,比较注重的是阅读和写作,对口头表达的训练无论从时间上和内容上都显得单薄。因此,出现大学生到了求职时的突击训练“面试技巧”、“口语表达”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摘自《文汇报》)
“结识校长”让孩子不怵权威
德国一所公立小学的威尔逊校长,对1990年毕业的300名学生作了长达15年的“成长追访”,结果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15年之后,最先在工作岗位上得到提拔和重用的,不是当年埋头读书、成绩名列前茅的孩子,也不是吹拉弹唱样样在行的“文娱小子”,而是沟通能力特别突出,从小就不怵权威的人。
威尔逊校长由此倡导发起了“结识校长行动”。他认为,要给那些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的孩子“与大人物面对面”的机会,由此减少他们长大后面对部长或总裁,总是心慌气短、面红耳赤、张口结舌的“权威恐惧状态”。威尔逊认为,那些总是感叹“怀才不遇”的成年人,都是从一个坐在角落里、怵于与校长沟通的孩童发展而来,他们盲目地认定:“大人物很可怕;总是独断专行、听不进意见;一连3次都忘了你的名字……还是不要去大人物那里碰钉子!”
威尔逊校长本人也被一个男孩抱怨过:校长,您又记错了我的名字!威尔逊蹲下来,笑着对他说:“对不起,记错你的名字是我的错,但你有没有想过,如何让我把你与其他477名学生区分开来?”第二天,男孩送威尔逊一朵手工纸玫瑰,玫瑰花瓣上印有他自己的照片。男孩还自我介绍说:我的亚麻色头发有点自来卷;我是波兰移民,我的姓名与其他德国孩子明显不一样。还有一个男孩张开嘴巴给校长看,说我缺了两颗尖侧牙,正换牙呢。
每次提及“结识校长行动”的必要性时,威尔逊校长总会给家长们说:“与所谓‘大人物’打交道时,你可能会遭受无心的忽略,但这并不等于说,‘大人物’有意要伤害你。”威尔逊校长说,孩子将来可能成为新闻记者、投资策划、企业发言人或高级助手,如果他不及早对沟通中的挫折产生“免疫力”,那么,将来走上社会,就很难在说服上司及有影响力的“大人物”时,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诱拐演习”值得推广
一场精心谋划的“校内诱拐演习”在杭州濮家幼儿园上演。16位家长充当“骗子”,专门引诱宝宝跟着自己走。结果50位孩子中,37位上当。怕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活动一直未向孩子透露这是一场骗局。
这样的结果,肯定已让一旁观察的老师和家长们心惊肉跳、忧虑不已。但笔者却从这场演习中看到其积极的一面。
见惯了展示幼儿园小朋友活泼可爱、聪明好学的“玩耍表演”或“才艺演出”,别出心裁地策划一场“诱拐演习”,看起来有违常情、有煞风景,其实却是一种很有现实意义的开拓性尝试。演习中小朋友们令人咋舌的74%上当率,更说明这种特殊的演习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以往搞得太少了。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大计着想,希望杭州这场“诱拐演习”也能在其他地方上演,成为一种促进校园安全防范的工作常态。
没有这场演习的直观刺激,恐怕好多家长的头脑里,依然觉得平时在家里对孩子稍加提醒,送进幼儿园之后就等于放进了“保险箱”。而尴尬的演习结果足以警醒他们,加强校园里孩子的安全防范,共同撑好学校和社会的“保护大伞”,在改进薄弱、弥补不足方面,无疑还需倾注更多的精力,拿出更好的举措。
(《中国妇女报》)
美国人格教育的“12点·综合法”及其启示
“12点·综合法”的涵义 “12点”,指的是人格教育的12个方面的策略。“综合”包括下列几层含义:一是对人格概念理解的综合。人格概念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良好的人格由道德的心智习惯、情感习惯和行为习惯构成。二是对儿童活动形式的综合。儿童人格的形成是多种活动形式综合作用的结果。三是对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课程的综合,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教室内课程和教室外课程综合作用的结果。“12点·综合法”是一种从教室内、外的12个方面入手,通过多个教育主体的协同努力,借助于多样性的课程和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促进学生道德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养成以健全人格为目标的综合性人格培养模式。
“12点·综合法”的具体内容1.构建一个充满爱心的班集体。任务是“教育学生要彼此尊重和相互关心”。2.道德纪律。主要任务是“使用规则和推理发展学生的道德推理、自控能力和对他人广泛的尊重”。3.创建一种民主的教室氛围。主要任务是利用班会,让学生共同讨论如何使班级变得更好,以及使班级变得更好自己应该如何尽责。4.通过课程传授价值观。任务是利用学术性科目所蕴涵的丰富的伦理内容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5.合作学习。任务是培养学生同他人工作及欣赏他人的能力。6.发展职业良心。任务是发展学生的学术责任和做好自身工作的意识。7.鼓励伦理思考。任务是通过阅读、研究、写作和讨论发展学生人格的认知方面。8.指导解决冲突。任务是教育学生如何公平地,以非暴力和非威胁的方式解决矛盾冲突。9.教师作为监护者、榜样和良师。任务是以爱和尊重的方式对待学生,鼓励学生正确的行为,纠正他们错误的行为。10.培育教室外的关心。主要任务是使用角色模式激励学生的利他行为和给他们提供学校和社区服务的机会。11.创设一种积极的校园道德文化。主要任务是形成一种提升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的充满爱心的校区。12.父母和社区作为合作者。主要任务是帮助父母和整个社区与学校合作。
“12点·综合法”对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启示应重视道德教育主体的广泛性和示范性。“12点·综合法”强调,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使命。我们应借鉴之,重视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父母等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强调道德教育影响的渗透性、全面性。将道德教育影响渗透在学校与班级环境之中、教师的言行示范之中、各学科的教育内容之中、学生的公益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通过德育影响的渗透性和全面性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应重视道德教育途径、方法的多样性。道德教育途径、方法的单一性自然很难保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丰富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应是提高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选择。
(《外国教育研究》
表现性学习的理念
肖龙海在《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2期上撰文说,倡导“学以致表”是当今国际课程与教学领域改革的焦点之一。表现性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通过在一定情境中的“表现”来主动获取知识。它强调由内而外,以内养外,通过表现达到善待自我与欣赏别人、个体多样表现与群体共同发展的统一。表现性学习所信奉的基本理念是:儿童是天生的表现者,学生是表现的中心,教师是表现的促进者。表现欲是儿童的一种心理特征,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儿童的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推动儿童信心百倍地去学习新东西,探索新问题,获得新的提高。为了使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应该正确对待并注意保护儿童的表现欲,切不可忽视或压抑儿童的表现欲。表现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表现为中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活动、学习、探究,让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让学生爱表现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表现性学习注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人人参与活动,在实践中、娱乐中主动体验、合作、探究、获取、表现、分享。与之相适应,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表现为本”。
打破“应试教育”有赖大学独立
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说,各地政府像抓GDP一样抓高考分数和升学率。评价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校长的标准完全由各地政府说了算,这种标准导致了应试教育。不过,朱永新说的只是硬币的一面,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的说法让我们看到了硬币的另一面。韦钰说,教育部曾考虑在选拔人才的途径上更加多元化,让一些学校有权选拔自己认为有能力的学生。但很多大学却不敢这么做,因为有些官员找到大学校长,要让自己的孩子通过后门来上大学。
让学校拥有更大的招生自主权,有利于破除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格局。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理由是对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一些分数虽然不高,但各方面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倒是可以被录取。那么哈佛等西方名校为什么不担心官员找上门来呢?因为这些名牌大学的独立地位,使得他们能抵御来自某些官员的影响。我们的哪所大学有这样的底气呢?我们很多的大学校长更像是个政府官员而非治学者。显然,公平的社会环境、独立的大学地位是我国高校能够自主招生、以素质而不是分数论英雄的重要前提。
(《现代快报》)
让孩子野一点
在美国一些地区,一些学校由于怕学生在运动中受伤使学校摊上官司,打算将诸如秋千、滑梯、游泳池等“危险设施”禁用。 这种情况下,一些专家呼吁,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应该让他们接触点儿危险,让孩子玩得野一点,因为儿童早期成长研究发现,自由活动对儿童情感和认知能力发展特别有益。“如果你让他们坐在电视和电脑前,你可能认为你正在保护他们,但是,那样他们就不能感受到真实的世界。”(据新华社)
记录下孩子的成长细节
美国著名教育家巴尔博士认为,教育者实施教育经过的记录非常重要,记录的内容可以涉及许多方面,包括孩子的进步和落后,他的各种表现、喜怒哀乐,甚至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点点收获和心得等等,就像记日记一样,应天天坚持。这样父母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孩子每一天的真实状态,教育会更加有的放矢,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同时教育者也可以根据这些记录,为自己的孩子度身定做一个成长计划,实际上也就是自己的教育计划。先制定大目标,然后在大目标下制定小目录,最后一一锁定。如果不去落实,所有的计划都是没用的。有的父母会抱怨这样做太麻烦,其实,看到孩子成长所带来的快乐将远远超过记录带来的麻烦。
(《文汇报》)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它可以主宰民生。什么是主宰民生?就是管孩子一辈子。”
“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最主要的是小学和幼儿园,初中还可以弥补一下,到高中基本上不起什么作用了。”教育家关鸿羽认为,与国外孩子的习惯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中国孩子的习惯存在的问题总结起来共有“六小”,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和“小马虎”。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关鸿羽对此非常认同。但在培养方法方面,有很多家长做得不对,需要改进。
关鸿羽认为,培养孩子的一个习惯至少要有意识地让其坚持6个星期,才有见效。家长在此过程中,要天天督促、天天检查,到第6个星期的时候,才能算完全形成习惯。有些家长突然心血来潮,叫孩子洗一次碗后就完事了,那一点意义都没有,只是敷衍地作秀。此外,对习惯的培养还要重视第一次,第一次成功了,以后的培养就要容易得多。(《晶报》)
“名”意大汇集
别名——正式名字以外的名称。
笔名——作者发表作品时用的别名。
化名——为了别人不知道真实姓名而改用别的名字。
诨名——外号。
署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上名字。
联名——由若干人或团体共同署名。
匿名——不署名或不写真实姓名。
佚名——已散失或失去原名。
冒名——假冒别人的名义。
盛名——很大的名望。
齐名——有同样的名望。
虚名——和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名声。
十二个月歇后语
正月里看把戏——凑凑热闹
二月里穿裙子——为时过早
三月里扇扇子——满面春风
四月里的果园——有理(李)性(杏)
五月里的石榴——越开越红
六月里的雷声——不稀奇
七月里的南瓜——皮老心不老
八月十五的月亮——分外明
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
十月里的芥菜——齐心
冬月里办年货——及早准备
腊月里的萝卜——动(冻)了心
作文竞赛的“高手”却在口语表达上露出“软肋”。面对主办者出的一道有关同学生日礼物、迎来送往的口语表达题,参加初中组口语交际决赛的20位同学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让在场的评委忧心忡忡。
上海市第19届中学生作文竞赛口语交际决赛,是主办方对入围一等奖的选手试行的一种“面试”,以考察口头表达能力。
在主持人念完题目,而且反复强调要求后,参加决赛的第三批5位同学,逐一开始即兴发言。第一位男生说了一通生日礼物并不一定是物质的道理,第二位女生口出“哲言”:“用金钱能买到的礼物有时候不一定比精神的礼物来得昂贵”,第三位女生复述“友谊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第四位男生说起了妈妈的话“不要孝敬我,只要不乱花钱就够了”,最后一位女生讲了一番如收到昂贵的生日礼物感觉不舒服的感受。5位选手说的话导向都不错,但他们都犯了同样的错误:跑题了。至于发言时的激情、幽默,更是成了“奢侈品”。
如果说跑题还属于语言技能方面的问题,那么视角狭窄、思维单一和呆板,就更令人担忧。参赛者几乎均是套用常人的浅表的话语。发言的内容和判断标准乃至语言表达惊人的一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反复运用,套话、空话连篇,让评委觉得如出一辙。
一些评委认为,现在学生对事物的议论,能从道德方面审视,这是好的方面,但也存在着说大不说小、说偏不说全的问题,喜欢用大道理去套。
一位参赛者坦言,像这种口语交际的机会在学校并不多,有的只是在语文课上有轮流主持训练的机会。反观语文课,比较注重的是阅读和写作,对口头表达的训练无论从时间上和内容上都显得单薄。因此,出现大学生到了求职时的突击训练“面试技巧”、“口语表达”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摘自《文汇报》)
“结识校长”让孩子不怵权威
德国一所公立小学的威尔逊校长,对1990年毕业的300名学生作了长达15年的“成长追访”,结果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15年之后,最先在工作岗位上得到提拔和重用的,不是当年埋头读书、成绩名列前茅的孩子,也不是吹拉弹唱样样在行的“文娱小子”,而是沟通能力特别突出,从小就不怵权威的人。
威尔逊校长由此倡导发起了“结识校长行动”。他认为,要给那些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的孩子“与大人物面对面”的机会,由此减少他们长大后面对部长或总裁,总是心慌气短、面红耳赤、张口结舌的“权威恐惧状态”。威尔逊认为,那些总是感叹“怀才不遇”的成年人,都是从一个坐在角落里、怵于与校长沟通的孩童发展而来,他们盲目地认定:“大人物很可怕;总是独断专行、听不进意见;一连3次都忘了你的名字……还是不要去大人物那里碰钉子!”
威尔逊校长本人也被一个男孩抱怨过:校长,您又记错了我的名字!威尔逊蹲下来,笑着对他说:“对不起,记错你的名字是我的错,但你有没有想过,如何让我把你与其他477名学生区分开来?”第二天,男孩送威尔逊一朵手工纸玫瑰,玫瑰花瓣上印有他自己的照片。男孩还自我介绍说:我的亚麻色头发有点自来卷;我是波兰移民,我的姓名与其他德国孩子明显不一样。还有一个男孩张开嘴巴给校长看,说我缺了两颗尖侧牙,正换牙呢。
每次提及“结识校长行动”的必要性时,威尔逊校长总会给家长们说:“与所谓‘大人物’打交道时,你可能会遭受无心的忽略,但这并不等于说,‘大人物’有意要伤害你。”威尔逊校长说,孩子将来可能成为新闻记者、投资策划、企业发言人或高级助手,如果他不及早对沟通中的挫折产生“免疫力”,那么,将来走上社会,就很难在说服上司及有影响力的“大人物”时,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诱拐演习”值得推广
一场精心谋划的“校内诱拐演习”在杭州濮家幼儿园上演。16位家长充当“骗子”,专门引诱宝宝跟着自己走。结果50位孩子中,37位上当。怕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活动一直未向孩子透露这是一场骗局。
这样的结果,肯定已让一旁观察的老师和家长们心惊肉跳、忧虑不已。但笔者却从这场演习中看到其积极的一面。
见惯了展示幼儿园小朋友活泼可爱、聪明好学的“玩耍表演”或“才艺演出”,别出心裁地策划一场“诱拐演习”,看起来有违常情、有煞风景,其实却是一种很有现实意义的开拓性尝试。演习中小朋友们令人咋舌的74%上当率,更说明这种特殊的演习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以往搞得太少了。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大计着想,希望杭州这场“诱拐演习”也能在其他地方上演,成为一种促进校园安全防范的工作常态。
没有这场演习的直观刺激,恐怕好多家长的头脑里,依然觉得平时在家里对孩子稍加提醒,送进幼儿园之后就等于放进了“保险箱”。而尴尬的演习结果足以警醒他们,加强校园里孩子的安全防范,共同撑好学校和社会的“保护大伞”,在改进薄弱、弥补不足方面,无疑还需倾注更多的精力,拿出更好的举措。
(《中国妇女报》)
美国人格教育的“12点·综合法”及其启示
“12点·综合法”的涵义 “12点”,指的是人格教育的12个方面的策略。“综合”包括下列几层含义:一是对人格概念理解的综合。人格概念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良好的人格由道德的心智习惯、情感习惯和行为习惯构成。二是对儿童活动形式的综合。儿童人格的形成是多种活动形式综合作用的结果。三是对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课程的综合,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教室内课程和教室外课程综合作用的结果。“12点·综合法”是一种从教室内、外的12个方面入手,通过多个教育主体的协同努力,借助于多样性的课程和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促进学生道德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养成以健全人格为目标的综合性人格培养模式。
“12点·综合法”的具体内容1.构建一个充满爱心的班集体。任务是“教育学生要彼此尊重和相互关心”。2.道德纪律。主要任务是“使用规则和推理发展学生的道德推理、自控能力和对他人广泛的尊重”。3.创建一种民主的教室氛围。主要任务是利用班会,让学生共同讨论如何使班级变得更好,以及使班级变得更好自己应该如何尽责。4.通过课程传授价值观。任务是利用学术性科目所蕴涵的丰富的伦理内容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5.合作学习。任务是培养学生同他人工作及欣赏他人的能力。6.发展职业良心。任务是发展学生的学术责任和做好自身工作的意识。7.鼓励伦理思考。任务是通过阅读、研究、写作和讨论发展学生人格的认知方面。8.指导解决冲突。任务是教育学生如何公平地,以非暴力和非威胁的方式解决矛盾冲突。9.教师作为监护者、榜样和良师。任务是以爱和尊重的方式对待学生,鼓励学生正确的行为,纠正他们错误的行为。10.培育教室外的关心。主要任务是使用角色模式激励学生的利他行为和给他们提供学校和社区服务的机会。11.创设一种积极的校园道德文化。主要任务是形成一种提升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的充满爱心的校区。12.父母和社区作为合作者。主要任务是帮助父母和整个社区与学校合作。
“12点·综合法”对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启示应重视道德教育主体的广泛性和示范性。“12点·综合法”强调,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使命。我们应借鉴之,重视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父母等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强调道德教育影响的渗透性、全面性。将道德教育影响渗透在学校与班级环境之中、教师的言行示范之中、各学科的教育内容之中、学生的公益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通过德育影响的渗透性和全面性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应重视道德教育途径、方法的多样性。道德教育途径、方法的单一性自然很难保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丰富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应是提高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选择。
(《外国教育研究》
表现性学习的理念
肖龙海在《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2期上撰文说,倡导“学以致表”是当今国际课程与教学领域改革的焦点之一。表现性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通过在一定情境中的“表现”来主动获取知识。它强调由内而外,以内养外,通过表现达到善待自我与欣赏别人、个体多样表现与群体共同发展的统一。表现性学习所信奉的基本理念是:儿童是天生的表现者,学生是表现的中心,教师是表现的促进者。表现欲是儿童的一种心理特征,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儿童的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推动儿童信心百倍地去学习新东西,探索新问题,获得新的提高。为了使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应该正确对待并注意保护儿童的表现欲,切不可忽视或压抑儿童的表现欲。表现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表现为中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活动、学习、探究,让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让学生爱表现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表现性学习注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人人参与活动,在实践中、娱乐中主动体验、合作、探究、获取、表现、分享。与之相适应,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表现为本”。
打破“应试教育”有赖大学独立
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说,各地政府像抓GDP一样抓高考分数和升学率。评价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校长的标准完全由各地政府说了算,这种标准导致了应试教育。不过,朱永新说的只是硬币的一面,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的说法让我们看到了硬币的另一面。韦钰说,教育部曾考虑在选拔人才的途径上更加多元化,让一些学校有权选拔自己认为有能力的学生。但很多大学却不敢这么做,因为有些官员找到大学校长,要让自己的孩子通过后门来上大学。
让学校拥有更大的招生自主权,有利于破除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格局。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理由是对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一些分数虽然不高,但各方面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倒是可以被录取。那么哈佛等西方名校为什么不担心官员找上门来呢?因为这些名牌大学的独立地位,使得他们能抵御来自某些官员的影响。我们的哪所大学有这样的底气呢?我们很多的大学校长更像是个政府官员而非治学者。显然,公平的社会环境、独立的大学地位是我国高校能够自主招生、以素质而不是分数论英雄的重要前提。
(《现代快报》)
让孩子野一点
在美国一些地区,一些学校由于怕学生在运动中受伤使学校摊上官司,打算将诸如秋千、滑梯、游泳池等“危险设施”禁用。 这种情况下,一些专家呼吁,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应该让他们接触点儿危险,让孩子玩得野一点,因为儿童早期成长研究发现,自由活动对儿童情感和认知能力发展特别有益。“如果你让他们坐在电视和电脑前,你可能认为你正在保护他们,但是,那样他们就不能感受到真实的世界。”(据新华社)
记录下孩子的成长细节
美国著名教育家巴尔博士认为,教育者实施教育经过的记录非常重要,记录的内容可以涉及许多方面,包括孩子的进步和落后,他的各种表现、喜怒哀乐,甚至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点点收获和心得等等,就像记日记一样,应天天坚持。这样父母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孩子每一天的真实状态,教育会更加有的放矢,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同时教育者也可以根据这些记录,为自己的孩子度身定做一个成长计划,实际上也就是自己的教育计划。先制定大目标,然后在大目标下制定小目录,最后一一锁定。如果不去落实,所有的计划都是没用的。有的父母会抱怨这样做太麻烦,其实,看到孩子成长所带来的快乐将远远超过记录带来的麻烦。
(《文汇报》)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它可以主宰民生。什么是主宰民生?就是管孩子一辈子。”
“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最主要的是小学和幼儿园,初中还可以弥补一下,到高中基本上不起什么作用了。”教育家关鸿羽认为,与国外孩子的习惯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中国孩子的习惯存在的问题总结起来共有“六小”,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和“小马虎”。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关鸿羽对此非常认同。但在培养方法方面,有很多家长做得不对,需要改进。
关鸿羽认为,培养孩子的一个习惯至少要有意识地让其坚持6个星期,才有见效。家长在此过程中,要天天督促、天天检查,到第6个星期的时候,才能算完全形成习惯。有些家长突然心血来潮,叫孩子洗一次碗后就完事了,那一点意义都没有,只是敷衍地作秀。此外,对习惯的培养还要重视第一次,第一次成功了,以后的培养就要容易得多。(《晶报》)
“名”意大汇集
别名——正式名字以外的名称。
笔名——作者发表作品时用的别名。
化名——为了别人不知道真实姓名而改用别的名字。
诨名——外号。
署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上名字。
联名——由若干人或团体共同署名。
匿名——不署名或不写真实姓名。
佚名——已散失或失去原名。
冒名——假冒别人的名义。
盛名——很大的名望。
齐名——有同样的名望。
虚名——和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名声。
十二个月歇后语
正月里看把戏——凑凑热闹
二月里穿裙子——为时过早
三月里扇扇子——满面春风
四月里的果园——有理(李)性(杏)
五月里的石榴——越开越红
六月里的雷声——不稀奇
七月里的南瓜——皮老心不老
八月十五的月亮——分外明
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
十月里的芥菜——齐心
冬月里办年货——及早准备
腊月里的萝卜——动(冻)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