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根发:我接待过的几位革命老大姐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英:向我讲述张闻天往事
  1981年7月,我(邱根发)从上海旅游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上海市委招待处下属的西郊宾馆做接待服务工作。
  刘英同志是张闻天同志的夫人,也是长征老干部,广受党内外尊敬和爱戴。2000年8月她来上海,住在东湖宾馆(上海西郊宾馆隶属上海东湖集团,所以作者习惯称这里为东湖宾馆)一周,参加张闻天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同时去浦东的张闻天故居参观,那时张闻天故居已经建成10年了。由于当时我担任党总支书记,对党史资料很注意收集,在谈话中流露出对张闻天同志的敬仰之情。刘英听了很高兴,顿时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有一次,刘英跟我谈起一个很严肃的话题,即张闻天在遵义会议期间与毛泽东的关系。她说,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被迫长征,在遵义会议上总结教训。处在困境中的红军向何处去?党内各种意见纷呈。这期间,张闻天接受了毛泽东对形势及战局的分析与建议,对红军后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遵义会议上决定由张闻天出任总负责,但是军事部署还是采用了毛泽东的主张。这绝不是偶然的,因为在长征之前,张闻天与毛泽东曾在云石山的一个小庙里同住过一段时间,长征路上又一直走在一起,对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他倾听了毛泽东很多精彩的见解。他们每天在一起讨论战况,毛泽东在军事上的卓越见识让张闻天钦佩不已。
  张闻天、刘英夫妇有一个女儿,一直在乡下务农,他们始终没有把这个女儿接出来在城市安排一官半职。他们还有一个儿子叫张虹生,下放多年后,时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的匡亚明同志,按照老人身边可以有一个子女的规定,把张虹生调到南京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
  中央某领导知道后,决定把张虹生调到北京,以便照顾两位年迈的老人。但是刘英同志知道后坚决不同意,甚至专门写信给匡亚明,要求他对虹生加强教育,不要让他参与采购之类的事情。所以他们夫妇身边一直没有子女,张虹生直到退休还是个图书管理员。刘英同志在上海有一些亲戚,都是很朴实的普通老百姓,穿着非常简朴。
  林佳楣:赠送五枚珍贵邮品
  李先念总理的夫人林佳楣,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革命老太太。她是上海人,说一口标准的上海话,待人非常客气,像个老大姐,穿着和风度完全是上海知识女性的做派,高雅而大方。
  林佳楣在全国营养学会工作,所以来上海开会、出差的机会较多,在东湖宾馆住过多次。印象中,她每次来上海都会带给我们一些小礼物和纪念品。她喜欢集邮,很注意收集那些有意义的首日封和纪念封,常常从北京带一些来送给我们,让我们分享这种高雅的艺术。
  我收到林佳楣赠送的珍贵邮品共有五枚,都很有意思。一枚是2000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封,上面的邮戳是人民大会堂,可知人民大会堂还设有专门的邮政部门。还有一枚是“新千年零点报时纪念封”,记录了从2000年到2001年跨越千年的那一美好时刻,邮戳有两个,一个是2000年12月31日24点,另一个是2001年1月1日0点,邮戳地点是中南海,可知这是出自中南海邮局的珍邮。拿着这枚纪念封,仿佛感受到中南海欢度新年的欢愉气氛。还有一枚是2001年1月1日0点中华世纪坛开幕的首日封,邮戳也是中南海。另有一枚是2001年过中国阴历新年的拜年封,图案非常热闹,邮戳地址是北京。
  王光美:主动提出跟我们合影
  2001年4月29日,王光美同志来上海体检,在东湖宾馆住过一周。可能就是那次体检,她被最后确诊为癌症。那时她已经白发苍苍,人很消瘦,神情有些倦怠,由她的侄女及一个阿姨陪同着,但她对工作人员仍然非常客气,总是一脸微笑,看得出是位善良而随和的老人。出于对她老人家的尊敬,以及对她与刘少奇主席在“文革”中遭受磨难的无限感慨,我和其他工作人员在接待她的过程中分外仔细,想让她在上海过得愉快些、自在些。按照接待标准,每餐四菜一汤,我们知道她是北方人,尽可能安排了一些面食,菜肴清淡,富有营养,不能太甜。这期间,她的儿子刘源来东湖宾馆看过她,但是没有惊动上海市的领导和招待处的负责同志,也没有跟我们打招呼。那时刘源已经是全国武警部队的政委,但他来去都是静悄悄的,不端架子。
  一周时间很快过去了,当我带领工作人员一起去为王光美同志送行时,也许是她老人家看出了我们的心愿,也许她知道以后来沪的机会不多了,主动提出要跟我们大家合影。她老人家德高望重,拍照时理当坐在正中,但是她却坚持坐在旁边。这是她最后一次来上海,5年后在北京逝世。


  邓六金:性格开朗爱说笑话
  邓六金同志是曾山同志的夫人,是参加过长征的27位红军女战士之一,也是解放战争中华东保育院的创办人。她曾在华东地区工作多年,解放初随曾山同志调到国务院工作后,从此长住北京。2000年五六月间,她来上海体检和治病,住在东湖宾馆。
  老人家性格开朗,思维活跃,对工作人员很随和,有时还说说笑话。她说:“我们家庆红在上海时常麻烦你们啊”,“我们家庆红吃了你们的红烧肉都长胖了……”说话时她笑得很开心。
  邓六金同志很念旧。她与曾山在1952年就已经调到北京工作了,到2000年,已将近50年过去了,然而她到了上海,总要去看望过去的老同志,还请曾经为他们服务过的警卫员、服务员前来团聚、吃饭。其中有当年的服务员、后来担任国际饭店领导的彭文英,还有兴国宾馆的徐文彪经理。大概东湖宾馆的工作人员跟她说起过,我很喜欢历史尤其是党史,很希望了解更多更真实的党史资料,于是她一有空就跟我聊党史。老人家对上海感情很深,原本打算在上海住一个月,但是前来看望她的老部下及亲友们非常多,为了不影响上海领导的工作,她决定提前返回北京。她那么乐观、爽朗,那次临走时竟然依依不舍,流下了眼泪。
  贺子珍:不愿多花国家的钱
  2004年9月,毛主席的大女儿李敏带着女儿孔东梅也来我们东湖宾馆住过一周,那时她的母亲贺子珍同志已经逝世20年了。孔东梅1972年出生在湖南路262号她外婆贺子珍的住处(当时是市委招待所),出生后跟外婆一起生活,由工作人员照看,6岁时她父母把她接到北京念小学,这次来上海时已经30来岁了,住在东湖宾馆一号楼。李敏也非常念旧,把多年来照顾她母亲和女儿的工作人员、服务人员召集过来一起聚餐,并一再向大家表示感谢。她话语不多,偶尔也说起在上海的见闻,说走在大街上,她几次被市民认出来,在一边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还有人喊“毛主席万岁”。
  贺子珍同志是真正带过兵、打过仗的红军女战士,1949年到上海后,曾担任过虹口区委组织部长。她最初住在溧阳路,后来搬到淮海中路她哥哥贺敏学家住过一段时间。不久,贺敏学调到福建工作,上海市委就在泰安路给她安排了一处房子。鉴于贺子珍身患重病,而且病情不稳定,随时需要医护人员护理,就让她住进了湖南路262号,当时是市委招待处所属的招待所。她在这个招待所住了几十年,李敏常来探望她,每年春节总来上海陪她过年。
  1976年冬天,贺子珍突患中风,左半身偏瘫,住进华东医院。此时“四人帮”已经被粉碎了。等她病情稳定些后,在纪念毛泽东逝世三周年的日子里,由李敏陪同前往北京,住在解放军301总医院。这期间,她曾去毛泽东纪念堂瞻仰过主席遗容,了却了她多年的一桩心愿。一年后,她因思念上海,在领导安排下又回到上海,1984年在华东医院南楼病逝。
  我虽然没能直接服务过贺子珍同志,但是从一些在她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那里听到不少她的事迹。当年跟陈毅同志一起进城的炊事班老班长龚庆祥,后来为贺子珍管理过13年伙食。龚庆祥多次跟我谈起,贺子珍同志的最大特点是公私分明,从不多花国家一分钱。她认为国家给她这个老红军的待遇已经很好了,不能再多花国家的钱了,甚至冬天取暖用的煤钱都坚持一定要自己付。她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所有开销包括一部分工作人员的日常开支,也坚持从她的工资里支出。
  这些革命老太太的高尚品格,多年来一直深深地感染着我,成为我在工作中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
其他文献
曾如清自幼家贫如洗,母亲早亡,14岁时他的父亲被资本家迫害致死,所以他从小就营养不良,身体非常瘦弱。后来参加红军,在长期艰苦的游击斗争中,曾如清又多处受伤,特别是有次一颗子弹划过他的颈部,和死亡擦肩而过,虽然命保住了,但由于得不到应有的治疗,伤口长期没有愈合。  红军长征后,曾如清在赣南游击战中不幸被俘,以“危害民国罪”被判刑8年,关进了国民党南昌军人监狱。在狱中,曾如清受尽折磨,本来伤口就没好,
期刊
邓华说实话招指责  1959年的庐山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两次重要会议的总称。7月2日至8月1日是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8月2日至8月16日是中共八届八中全会。身为中共八届中央委员的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接到参加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通知,便乘飞机离开沈阳,匆匆飞往庐山。  端坐在军用飞机里的邓华上将心绪并不平静。“大跃进”以来出现的种种怪异现象早已让他忧心忡忡。“卫星”越放越高,牛皮越吹越大,可老百姓的日子
期刊
救驾有功深得蒋介石信赖  1930年,军阀混战全面爆发,蒋、冯主力在豫东鏖战。冯玉祥的部队包围了蒋介石在归德车站的“列车行营”。韩练成奉命率部前去拼死救驾,蒋介石方才化险为夷。  蒋介石见到韩练成后,握住他的手说:“你很好!你很好!”继问:“你是几期的学生?”韩练成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此时的韩练成并没有进过黄埔军校,仅是马鸿逵部手枪营中的一个排长。  韩练成与蒋介石的这次见面,取得了蒋介石的信赖。 
期刊
王六生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是家中六兄弟中最小的一个。1930年7月,13岁的王六生谎称自己16岁参加了红五军第一师,师首长安排他学吹军号,从号手到号首、号长,一直干到1933年,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中华大地爆发了全面抗日战争。八月,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王六生被调任为115师343旅686团3营10连指导员,部队进入了山西抗日前线参加平型关战斗。此后,王
期刊
1938年8月,阎川野任农村小学教员,后参加抗战文化供应社工作。  1939年3月,阎川野入伍参加革命工作。  1940年2月,阎川野参加了胶东地区东海“二次起义”,任二大队三中队副分队长,3月任荣成县大队秘书。5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担任了荣成县大队二中队支部书记,三中队政治指导员,东海独立团三营七连政治指导员。  1941年3月,阎川野任东海军分区特务一连政治指导员。  9月13日,东海军
期刊
在身体中封存16年的子弹  在四川巴中市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一颗锈迹斑斑的七九式步枪子弹头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这颗子弹头是1937年3月14日,红军战士王定烈在祁连山的战斗中被敌人射入腰间的,一直到1953年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回来以后才取出来,这颗子弹头在他的体内整整留存了16年。  1936年l0月底11月初,国共两党的一场激战在黄河两岸展开。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已
期刊
赵南起是个“朝鲜通”  2004年9月15日第27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朝鲜和韩国同举一面旗帜步入会场。看到这个画面,赵南起不由心潮澎湃。半个世纪前,志愿军为了捍卫祖国和朝鲜的和平奔赴前线,血洒疆场。如果烈士们泉下有知,看到今天朝鲜半岛的和平景象,必定欣慰。军人不惧怕战争,但军人更爱和平。  1950年6月,朝鲜爆发大规模内战,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马上派兵侵略朝鲜,并把战火烧入中国的领土之上。这时,
期刊
孤身活捉了国军中将  张国福(原名张国富,1931- 1998)是吉林榆树县新立镇人。1946年,他从家乡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47军,1948年入了党,先后任班长、排长、副连长等职。参军仅半年,张国福就在一次战役中孤身活捉了国民党军队一名中将。  那是1947年5月,我军向东北国民党部队发起夏季攻势,张国福所在的独立三师九团负责攻打吉林市北面的江密峰。双方激战到下午3点多,还有345.6高地难以拿下
期刊
成立8341部队  1953年5月的一天,时任中央警卫师副政委张耀祠接到通知:“汪东兴同志有事找你,你上午去中南海。”  到了中南海,公安部九局局长(中央警卫局局长)汪东兴对张耀祠说:“中央决定成立中央警卫团,负责保卫党中央领导核心,保卫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包括住中南海内的政治局委员、住在中南海内党、政、军领导机关及住玉泉山、新六所中央领导同志和机关的安全任务。现在调你
期刊
入伍荣立三等功  1952年,经黄宗英推荐,王晓棠在上海参军入伍。她当时能演30多曲京剧,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推荐这个灵秀的女孩子到总政文工团刚组建的京剧团去。那是个人才荟萃的天地,在那里一定大有发展前途。  得到消息,王晓棠的父母既高兴又不安。高兴的是女儿已小有成就,并被军队最高文艺团体选中,不安的是女儿只身北上,初次出远门,大人放心不下,他们希望女儿在华东发展。  父亲更是爱女心切,连夜从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