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面对课堂上随时可能发生的无效生成,是每一个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师都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显然只有注重对课堂无效生成的预防和引导,在面对那些意料之外的“枝蔓”时,我们才不会显得措手不及,无从应对。
一、提前蕴伏——做好思维的预热
为学生铺设恰当的阶梯,为学生指引出隐约的方向,避免让学生在黑暗中四处摸索,是预防课堂伊始就出现无效生成的有效措施。如果说将这一措施比喻成“预防针”的话,这一针要注意力度和方式,既要防止禁锢学生的思维,失去课堂的活力和张力,又要能盘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使得学生能够在新课伊始就迅速地进入状态。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时,在呈现新知例题之前,我首先用简单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这种现象,让其感知其中蕴含的规律。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1)出示:香蕉、橘子、香蕉、橘子、香蕉、( )
猜一猜:下一个水果是什么?你为什么这么想?
(2)出示:黄球、红球、黄球、( )、黄球、红球
猜一猜:中间应该是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
师:同学们猜得很准。这两组物体在排列时都有着怎样的规律呢?是啊!找准规律,就能解决很多难题,在生活中有着很多这样的“找规律”……
“猜一猜”的形式显得较为轻松活泼,在两次“猜一猜”的活动中,教师通过反复追问:“你为什么这么想?”组织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找到的规律,为后面的“间隔排列”规律的继续研究做好预热:学生在观察教材课例中的“森林舞会”主题图时,就会自发地将目光聚焦到间隔排列的各种物体上,有效地预防了无效生成的发生。
二、充分预设——厘定思维的空间
课堂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绝大多数思维走向都是可以预判的,是有章可循的。教师通过预设可以厘定学生的思维空间,在遇到无效的生成时,能够采取恰当并且果断的措施进行处理,使得课堂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前行。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一课时,我将题图中的文字部分去掉再进行出示——
师: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一共有18棵花,每个花坛栽了6棵花,有3个花坛。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生2:一共栽了多少棵花?
师:你们说行吗?
生3:不行!这不是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生4:每个花坛栽了几棵花?
生5:我来说完整——3个花坛栽了18棵花,平均每个花坛栽了几棵花?
生6:还可以提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每个花坛栽了6棵花,18棵花栽了几个花坛?
在这个小片段中,我做了两个方面的小修改,其一是去掉了原图中的文字部分,其二是加强了提出问题的目标指向性,使之更为明确。这样的处理,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也减少了不必要的课堂无效生成,努力实现“预设≠封闭”。
三、适时点拨——催生思维的火花
教师的适时介入,是解决无效生成的必要手段。教师应当能够审慎地判断课堂上学生每一次思维活动中的价值大小,善于捕捉其中有效的生成,使学生的思维小火花能够熊熊燃烧起来,让单向互动的课堂变成多线性的展示舞台。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清晰的单位“1”的认知,我组织学生经过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分析和理解。
(1)从1到“1”
师: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来表示?
生1:一张桌子,一本书,一支笔……
师:除了刚才列举的一个物体可以用1表示,还有什么也可以用1来表示?
生2(手指着讲台):讲台上的1盒粉笔。
师:1盒粉笔有40支,能用1来表示吗?……
(2)从“1”到单位“1”
师:这里有3支粉笔,可以看做“1”吗?
生(齐声):可以。
师:但是看上去是3啊!有什么办法让我们一眼看上去是“1”呢?
生3:把它们圈起来。
师(把12支粉笔依次摆开):如果3支粉笔看做“1”,那么这里是几呢?
生4:看做4,因为有4个“1”。
师:真棒!这样把3支粉笔看做的“1”,其实就是一个计量单位了。
单位“1”的抽象水平较高,学生理解难度较大。教师通过分层设计,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使得学生的思维始终在紧张活跃的状态,课堂学习活动充实而富有张力。
无效生成就是课堂教学中旁逸斜出的枝蔓,正确地对这些枝蔓进行适当地修葺,是为了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更好更健康地生长,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在我们小心翼翼地对课堂无效生成预防与引导的过程中,课堂这个小小方寸之地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智慧演绎的大舞台!
(责编 金 铃)
一、提前蕴伏——做好思维的预热
为学生铺设恰当的阶梯,为学生指引出隐约的方向,避免让学生在黑暗中四处摸索,是预防课堂伊始就出现无效生成的有效措施。如果说将这一措施比喻成“预防针”的话,这一针要注意力度和方式,既要防止禁锢学生的思维,失去课堂的活力和张力,又要能盘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使得学生能够在新课伊始就迅速地进入状态。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时,在呈现新知例题之前,我首先用简单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这种现象,让其感知其中蕴含的规律。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1)出示:香蕉、橘子、香蕉、橘子、香蕉、( )
猜一猜:下一个水果是什么?你为什么这么想?
(2)出示:黄球、红球、黄球、( )、黄球、红球
猜一猜:中间应该是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
师:同学们猜得很准。这两组物体在排列时都有着怎样的规律呢?是啊!找准规律,就能解决很多难题,在生活中有着很多这样的“找规律”……
“猜一猜”的形式显得较为轻松活泼,在两次“猜一猜”的活动中,教师通过反复追问:“你为什么这么想?”组织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找到的规律,为后面的“间隔排列”规律的继续研究做好预热:学生在观察教材课例中的“森林舞会”主题图时,就会自发地将目光聚焦到间隔排列的各种物体上,有效地预防了无效生成的发生。
二、充分预设——厘定思维的空间
课堂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绝大多数思维走向都是可以预判的,是有章可循的。教师通过预设可以厘定学生的思维空间,在遇到无效的生成时,能够采取恰当并且果断的措施进行处理,使得课堂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前行。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一课时,我将题图中的文字部分去掉再进行出示——
师: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一共有18棵花,每个花坛栽了6棵花,有3个花坛。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生2:一共栽了多少棵花?
师:你们说行吗?
生3:不行!这不是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生4:每个花坛栽了几棵花?
生5:我来说完整——3个花坛栽了18棵花,平均每个花坛栽了几棵花?
生6:还可以提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每个花坛栽了6棵花,18棵花栽了几个花坛?
在这个小片段中,我做了两个方面的小修改,其一是去掉了原图中的文字部分,其二是加强了提出问题的目标指向性,使之更为明确。这样的处理,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也减少了不必要的课堂无效生成,努力实现“预设≠封闭”。
三、适时点拨——催生思维的火花
教师的适时介入,是解决无效生成的必要手段。教师应当能够审慎地判断课堂上学生每一次思维活动中的价值大小,善于捕捉其中有效的生成,使学生的思维小火花能够熊熊燃烧起来,让单向互动的课堂变成多线性的展示舞台。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清晰的单位“1”的认知,我组织学生经过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分析和理解。
(1)从1到“1”
师: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来表示?
生1:一张桌子,一本书,一支笔……
师:除了刚才列举的一个物体可以用1表示,还有什么也可以用1来表示?
生2(手指着讲台):讲台上的1盒粉笔。
师:1盒粉笔有40支,能用1来表示吗?……
(2)从“1”到单位“1”
师:这里有3支粉笔,可以看做“1”吗?
生(齐声):可以。
师:但是看上去是3啊!有什么办法让我们一眼看上去是“1”呢?
生3:把它们圈起来。
师(把12支粉笔依次摆开):如果3支粉笔看做“1”,那么这里是几呢?
生4:看做4,因为有4个“1”。
师:真棒!这样把3支粉笔看做的“1”,其实就是一个计量单位了。
单位“1”的抽象水平较高,学生理解难度较大。教师通过分层设计,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使得学生的思维始终在紧张活跃的状态,课堂学习活动充实而富有张力。
无效生成就是课堂教学中旁逸斜出的枝蔓,正确地对这些枝蔓进行适当地修葺,是为了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更好更健康地生长,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在我们小心翼翼地对课堂无效生成预防与引导的过程中,课堂这个小小方寸之地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智慧演绎的大舞台!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