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c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许多学生普遍存在的地理思维缺陷,提出了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直观地表达思维,有利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关键词】思维导图;思维能力;地理
  引言
  地理思维是地理素养最核心的能力,地理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决定学生在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时必须具备综合的地理思维能力。只有把握住了这种思维的特征,才能使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好地体现出地理性,也才能更全面、彻底地贯彻地理素质教育。然而,在地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出现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地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思维的逻辑性不强等地理思维缺陷。思维导图本身所具有的综合考虑某一主题时所要解决的各个要素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正是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工具,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MindMapping),一种将发散性思维具体化和图解化的方法,被称为“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发散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进入大脑的每一种资料,都可以称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分支。每一个分支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接又可以称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分支。整个思维导图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用线条、图形、颜色、词汇、符号等元素,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被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能够增强使用者的记忆能力、立体思维能力和总体规划能力。它既可呈现知识网络,也可以呈现思维过程。
  二、思维导图的绘制
  第一步,让学生把中心主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画在纸的中央,周围留出空白(如图1)。
  第二步,让学生分组讨论有哪些与中心主题相关的“次主题”(如地理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并在纸上画出(如图2)次主题包含性强且相互独立,共同构成本节的主要知识体系,并为进一步展开奠定基础。
  第三步,在“次主题”后,导出更为细节的要点。(如图3)概念用多种颜色、符号、图形等形式形象化,并将知识点间的联系表示出来。经过这种处理,使构建的图示更加形象、直观,大大强化思维导图的作用。
  第四步,在制作完成后,分别向其他小组展示各自的思维导图,针对该小组的思维导图,其他组的同学可以提问,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进行相互交流,最后完善思维导图。
  三、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
  1.思维导图直观地表达思维
  思维导图基于一个主题,发散出与这个主题相关的一系列次主题,并将次主题作为中心在发散出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知识,因此,思维导图有明确的问题中心,并一级一级按照逐渐缩小范围的次序排列,把零乱的知识点组织起来,形成若干知识模块,有利于学习思路的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思维图,学生容易快速建立知识的联系。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在表达思维时理清思路,把握全局,使讲解和学习流畅自然、重点突出,并且更具有组织性和易于记忆性。经常使用思维导图使学生的思维有序性增强,提高思维的流畅性。
  2.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思维导图中的一个中心主题下可以发散出很多相关知识,而且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后续学习中,随时将更多的知识补充到思维导图中去,这样就形成了一张超大的知识网,涵盖众多的知识,并在过程中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体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思维导图中的一级一级中心是制作者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需要而设立。学生采用“头脑风暴法寻找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解题突破口,需用不同的主题中心,依此建立下一级主题。因此,经过持久的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运用思维导图,通过联想,以系统化和联系性的方式搜索和挖掘深层信息,通过分类与比较,演绎与归纳,分析与综合等思维规则,对现行的地理细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从而认识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地理概念的本质,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大有裨益。
  4.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生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过程中,会分析许多以前可能没有想过的问题,遇到这一问题如何解决,正是在思维导图引导下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图4是学生构建的思维导图。
  四、结语
  “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和思维的有效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将头脑中的想法外化在纸上,并用线条将其连接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维导图对学生的思维有长期的广泛的影响,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有效地体现,绘制思维导图贵在坚持,只有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发挥思维导图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袁孝亭.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陈云辉,谢百治,赵丽.思维导图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1)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南星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写作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层次,只有在理解了词语和句子的基础上,并能够掌握语法,才能写出一篇表达正确的文章,而要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高的要求。写作是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与人交流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达形式。因此,写作的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写作;写作教学  中学英语的四项技能中,写是最难的一项,也是最难提高的一项。初中英语的写作一直是英语教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这个重头戏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却是学生普遍厌烦。改革作文教学,归根结底就是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事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
高中英语课程注重教学思维策略优化,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实践运用能力,突出主体需要性与课程指导性有机融合.本文通过多元化教学思维方式运用来探寻上述课程教学任
“高效”一词在21世纪的今天深深影响着各个领域,教学同样需要。构建低耗高效的课堂是长足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更应强调高效效应,让课堂四十分钟发挥出最大效率。  一、优化课前准备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必然也是低效的。显而易见,构建高效的课堂离不开充分的课前准备。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新的备课形式出现并越来越被公认,它有利于集教师的智慧,凝练成较成熟的教学预案,对课堂上学生的反
我国做为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情况一直以来都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随着社会化进程逐步加快和科技的发展进步,更好的实现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种植业未来
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人文底蕴和一定旅游功能的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空间,具有产业支撑性、功能多样性、形态小而美的特点。广东省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响应国家号召积
【摘 要】创设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能开阔学生知识视野,让学生有更为轻松自由的学习过程。围绕情境表达需要注重合作探究更能够优化学习认知过程,增强学生学习认知体验。运用情境合作探究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敏锐语言感知思考和表达交流运用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情境;合作探究  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是学生积累知识和提高语言表达技能的必然途径。从学生语言学习认知规律来创设和谐学
【摘 要】作为数学中的三角函数,如何在数控专业中应用,如何实现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关键词】数学三角函数;数控;应用;步骤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在进行文化课的同时,实施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培养工程类专业的人才。数学不仅是学习专业的工具,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表现,笔者以数控专业为例,谈以下几点浅见  
首先指出了现在棉花育种过程中对小区播种机械的现实需要,尤其是作为我国棉花生产基地的新疆对小区育种机械的需求更为迫切和特殊;然后对新疆的棉花小区播种方式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