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以为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有意识地建立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育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一、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源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起审美主体心理上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如朱自清《春》中“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段,描绘了冬去春来、冰雪消融、春山润泽、春水涣涣、春日融融,一派春光明媚、生命滋长的图画。我们可以抓住“睡醒”、“欣欣然”、“朗润”、“涨”、“红”这些词语,从感情、动静变化、声音、色彩等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春临大地、万物复苏的自然美,领悟作者盼春、迎春的喜悦之情。
二、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和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中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体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联系”。
一位心理学家曾对联想作出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脱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不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们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垠的大海,也许是莽莽苍苍的雪域高原,也许是一泻千丈的庐山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的脑海里叠现的是许多波澜壮阔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文章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物,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的焦点“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要善于设置联想和想象的阶梯,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二段的景物描写,这是鲁迅先生在本文倾力描写的儿时生活的乐园——百草园。儿时生活的真实感受,不同于成人的审美角度,童稚般的幻想和联想,配之以层次分明的描写,春夏秋三季的百草园是那样活泼生动,童趣盎然,摇曳多姿。而这些景物描写又最贴切初一学生的生活实际,最能引起学生的“勾联”、“嫁接”,是指导和提示学生想象和联想,进行描景画物的理想训练台阶,在审美上,使学生得到生发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三、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学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各种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颂伟大、平凡;有的歌咏善良、纯真;有的鞭笞丑恶、好妄;有的鞭挞落后、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课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审美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曹操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观沧海》,要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情怀和志存高远、建功立业的伟大志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者博大的政治胸怀,气吞日月的政治抱负以及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审美感悟中“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的高大形象跃然于纸上。
又如莫怀戚《散步》一文,教学中完全可以摆脱传统教学的窠臼,让学生接受一次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洗礼。我们可以从“尊老爱幼的人性美”,“景物描写的意境美”和“平易朴实的语言美”三个方面组织教学。
该文开篇写一家人去散步,母亲本不愿出来,但“我”的劝说下,也出来了。“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一个“慈母”,一个“孝子”,一个真诚的理解,一个绝对的信任,这种良性因果循环正反映了中国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在岔路口,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而“我”的决定就显的至关重要,这个“决定”又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美德。然而,母亲主意的改变又体现了中国人“爱幼”的传统美德。在难走的地方“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同她背上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既有形象上的强烈冲击力和感染力,而且这个审美形象又极富有象征意义,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依然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围绕这个审美主体,我们还可以通过景物描写和语言描写挖掘文章的审美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尤其是文章的语言描写。如“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面对“歧路之争”,“我”在中间,在人生的“中点”,站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中点,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这既像一副天平,又像是一副担子,“我”更多的是担当和责任。文章像这种两两对举的句子很多,这些句子既蕴含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挚爱生活,品味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浓厚的审美情趣也彰显在其中。
当然,以上所说的审美感识、想象、情感与理解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泾渭分明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美的具体性和美感的情感性,决定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时候,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以丰富审美对象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明确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当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心理要素结合起来,并达到自由协调的状态时,一个审美感受、领悟、体验系统即审美心理结构也就组合而成了。这时愉快的审美体验也就产生了,在这种状态中,不仅学生的认识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也将得到提高和完善。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一、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源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起审美主体心理上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如朱自清《春》中“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段,描绘了冬去春来、冰雪消融、春山润泽、春水涣涣、春日融融,一派春光明媚、生命滋长的图画。我们可以抓住“睡醒”、“欣欣然”、“朗润”、“涨”、“红”这些词语,从感情、动静变化、声音、色彩等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春临大地、万物复苏的自然美,领悟作者盼春、迎春的喜悦之情。
二、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和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中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体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联系”。
一位心理学家曾对联想作出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脱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不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们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垠的大海,也许是莽莽苍苍的雪域高原,也许是一泻千丈的庐山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的脑海里叠现的是许多波澜壮阔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文章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物,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的焦点“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要善于设置联想和想象的阶梯,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二段的景物描写,这是鲁迅先生在本文倾力描写的儿时生活的乐园——百草园。儿时生活的真实感受,不同于成人的审美角度,童稚般的幻想和联想,配之以层次分明的描写,春夏秋三季的百草园是那样活泼生动,童趣盎然,摇曳多姿。而这些景物描写又最贴切初一学生的生活实际,最能引起学生的“勾联”、“嫁接”,是指导和提示学生想象和联想,进行描景画物的理想训练台阶,在审美上,使学生得到生发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三、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学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各种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颂伟大、平凡;有的歌咏善良、纯真;有的鞭笞丑恶、好妄;有的鞭挞落后、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课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审美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曹操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观沧海》,要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情怀和志存高远、建功立业的伟大志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者博大的政治胸怀,气吞日月的政治抱负以及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审美感悟中“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的高大形象跃然于纸上。
又如莫怀戚《散步》一文,教学中完全可以摆脱传统教学的窠臼,让学生接受一次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洗礼。我们可以从“尊老爱幼的人性美”,“景物描写的意境美”和“平易朴实的语言美”三个方面组织教学。
该文开篇写一家人去散步,母亲本不愿出来,但“我”的劝说下,也出来了。“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一个“慈母”,一个“孝子”,一个真诚的理解,一个绝对的信任,这种良性因果循环正反映了中国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在岔路口,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而“我”的决定就显的至关重要,这个“决定”又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美德。然而,母亲主意的改变又体现了中国人“爱幼”的传统美德。在难走的地方“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同她背上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既有形象上的强烈冲击力和感染力,而且这个审美形象又极富有象征意义,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依然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围绕这个审美主体,我们还可以通过景物描写和语言描写挖掘文章的审美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尤其是文章的语言描写。如“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面对“歧路之争”,“我”在中间,在人生的“中点”,站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中点,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这既像一副天平,又像是一副担子,“我”更多的是担当和责任。文章像这种两两对举的句子很多,这些句子既蕴含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挚爱生活,品味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浓厚的审美情趣也彰显在其中。
当然,以上所说的审美感识、想象、情感与理解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泾渭分明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美的具体性和美感的情感性,决定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时候,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以丰富审美对象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明确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当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心理要素结合起来,并达到自由协调的状态时,一个审美感受、领悟、体验系统即审美心理结构也就组合而成了。这时愉快的审美体验也就产生了,在这种状态中,不仅学生的认识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也将得到提高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