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aa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以为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有意识地建立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育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关键词】 语文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一、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源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起审美主体心理上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如朱自清《春》中“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段,描绘了冬去春来、冰雪消融、春山润泽、春水涣涣、春日融融,一派春光明媚、生命滋长的图画。我们可以抓住“睡醒”、“欣欣然”、“朗润”、“涨”、“红”这些词语,从感情、动静变化、声音、色彩等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春临大地、万物复苏的自然美,领悟作者盼春、迎春的喜悦之情。
  二、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和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中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体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联系”。
  一位心理学家曾对联想作出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脱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不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们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垠的大海,也许是莽莽苍苍的雪域高原,也许是一泻千丈的庐山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的脑海里叠现的是许多波澜壮阔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文章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物,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的焦点“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要善于设置联想和想象的阶梯,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二段的景物描写,这是鲁迅先生在本文倾力描写的儿时生活的乐园——百草园。儿时生活的真实感受,不同于成人的审美角度,童稚般的幻想和联想,配之以层次分明的描写,春夏秋三季的百草园是那样活泼生动,童趣盎然,摇曳多姿。而这些景物描写又最贴切初一学生的生活实际,最能引起学生的“勾联”、“嫁接”,是指导和提示学生想象和联想,进行描景画物的理想训练台阶,在审美上,使学生得到生发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三、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学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各种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颂伟大、平凡;有的歌咏善良、纯真;有的鞭笞丑恶、好妄;有的鞭挞落后、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课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审美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曹操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观沧海》,要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情怀和志存高远、建功立业的伟大志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者博大的政治胸怀,气吞日月的政治抱负以及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审美感悟中“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的高大形象跃然于纸上。
  又如莫怀戚《散步》一文,教学中完全可以摆脱传统教学的窠臼,让学生接受一次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洗礼。我们可以从“尊老爱幼的人性美”,“景物描写的意境美”和“平易朴实的语言美”三个方面组织教学。
  该文开篇写一家人去散步,母亲本不愿出来,但“我”的劝说下,也出来了。“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一个“慈母”,一个“孝子”,一个真诚的理解,一个绝对的信任,这种良性因果循环正反映了中国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在岔路口,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而“我”的决定就显的至关重要,这个“决定”又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美德。然而,母亲主意的改变又体现了中国人“爱幼”的传统美德。在难走的地方“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同她背上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既有形象上的强烈冲击力和感染力,而且这个审美形象又极富有象征意义,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依然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围绕这个审美主体,我们还可以通过景物描写和语言描写挖掘文章的审美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尤其是文章的语言描写。如“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面对“歧路之争”,“我”在中间,在人生的“中点”,站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中点,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这既像一副天平,又像是一副担子,“我”更多的是担当和责任。文章像这种两两对举的句子很多,这些句子既蕴含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挚爱生活,品味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浓厚的审美情趣也彰显在其中。
  当然,以上所说的审美感识、想象、情感与理解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泾渭分明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美的具体性和美感的情感性,决定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时候,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以丰富审美对象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明确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当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心理要素结合起来,并达到自由协调的状态时,一个审美感受、领悟、体验系统即审美心理结构也就组合而成了。这时愉快的审美体验也就产生了,在这种状态中,不仅学生的认识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也将得到提高和完善。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深度广度不断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课改实验的大潮中,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新教材培训、听评课等教研活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学实践这片沃土,进行课改试验,尝试各种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对过去的一些教学模式进行反思。  过去的一些课堂教学,尤其是复习课,往往过分强
期刊
【摘要】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如何从三维目标出发进行识字教学呢?本文从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愿学;教给识字方法,让学生会学;拓宽识字途径,让学生乐学三个方面浅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汉字;识字教学;三维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新
期刊
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而且还能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熟悉的现实事件中,学生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投入感知的对象中,从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发展。在高中教学中,一些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或思维活动中遇到的障碍等,好多是因为知识掌握不牢,概念不清等原因,因此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摘要】 数学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思想方法向一切领域渗透,它的应用也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愈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数学的应用实际是一种策略、一种手段、一种思想方法、一种思维习惯。《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这是数学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的一个重要措施。  【关键词】 数学应用意识;智能型人才;生活经验 
期刊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定法”是说数学教学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即使人们公认的某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教师在实践中也必须因校因人(指教师)、因时、因学生、因教材而异,这就是所谓“无定法”。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的环节教学法。不过并不是说在每一节数学课中每个环节都要用到。一节课抓住几个环节也就够了。所有环节中每一环节所占时间,哪一环节需强化或减弱,则须因内容、因学生而定,不可强求一律。  数学
期刊
恩格斯说:“思维着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课堂教学离不开思维,课堂学习更离不开思维。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个平静的湖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的启发在课堂教学中好像投入湖中的一颗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开启学生心扉。  一、创设情景图片,引发学生思维积极性  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充分让学生再现表象,发挥想像,并用语言描绘出来,可以有效的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我们的英语教材都配
期刊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开放性课堂中进行拓展教学,成为当前教改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对目前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关于拓展延伸部分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从拓展在“背景不明”“真知流失”等四个角度提出了路径融合策略,以期望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更有效、更实在,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数学课堂;有效拓展;融合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内容既来自课本,也来自学生、
期刊
以往的数学教学是把传承知识作为主要目的,这种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现代社会,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探索的精神、终身学习的愿望要比其获得有限的知识更有价值。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发展,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我们必须让教学活起来。教法要活,学法更要活。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模式。新课程标准的出现,正是配合当前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期刊
谈如何记单词的问题可谓老生常谈,有多少人在多少书刊杂志上探讨过。可本人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最深的还是大部分学生单词记忆问题。单词记不住,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就无从下手。词汇有限,语言表达就更成问题。大部分学生为之叫苦不迭,因为这是他们失分的重要因素。所以,如何科学有效地记忆单词,提高英语成绩,是摆在大部分学生面前的难题,也是我们教师应引起重视的问题。近几年教学中,通过与学生谈心发现,他们记不住单词,
期刊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小学英语进行“情趣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这样,对教学是不无裨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