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过程预设的改进策略(一)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loop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认识和交往实践来看,教学过程就是教师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通过一定的教学环节,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通过课堂这种交往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发展的过程。
  一、教学设计板块化
  笔者听课观察到的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呈线性。为了使课堂教学能顺畅进行,教师预设直线型的课堂教学设计,这无可非议,但直线型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利于教学生成。而教学设计板块化有利于阅读教学生成。
  “板块化”设计即“分步组合”设计,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彼此之间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一般而言,板块式设计从教学的起点(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之前的学情状态)到教学的终点(学生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两到三个教学环节,安排两到三个台阶,教师从而组织起“学的活动”。这种设计强调教师根据文本内容使学生学的活动充分展开,以保证学生获得教师期望的言语技能发展。
  案例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板块化预设: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思路
  整体感知
  1.本文节选部分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你对林冲上梁山持何种态度?
  学生阅读文本,并且在文本上勾、画、圈、点,各抒己见。
  整体感知文本。
  细读文本——林冲性格的变化轨迹。
  3.请同学们从林冲对待“枪”“火”和“雪”的态度来概括他的性格特征?
  4.请概括草料场“失火”后林冲的性格又有了怎样的的变化?
  学生在文本上勾、画、圈、点,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探究手法
  文本如何体现“妙在通篇不用一个‘逼’字而林教头风雪夜被‘逼’投奔梁山”?(150字)
  学生探究,生成言语作品。
  课堂言语作品生成。
  案例1中的教学环节,起点和终点非常清晰,两个环节都聚焦在小说文本的核心内容即情节、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上。每一个环节就是一个台阶:先是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了解作品叙述的事件,通过调动学生的阅读体验,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接着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学生细读文本,研习林冲性格的变化轨迹,深入地把握林冲的形象特征;最后,学生分组探究,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用到的表现手法。
  二、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国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在我们的日常教研中,我们改革的着眼点大凡是研究老师“讲”的功夫和学生“听”的认真劲,讲什么内容,讲多少内容,怎样去讲,学生怎样去听课,怎样去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预先设计的问题,这些教研的内容都没有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且要求语文教师要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作一种基本的教学理念,作为一种教学精神贯穿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这就预示着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言语实践方式都要实现一种历史性的变革。“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就应该为学生的阅读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文本阅读的主体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教学的策略,探寻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对传统学习方式变革的新型学习方式,其要义在于:学生是文本阅读的主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己已有语文知识和生活经验去领会、构建文本世界的意义,去探究文本的多维含义和多重启示。
  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阅读教学,其突出特点就是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发现疑难问题,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探究文本世界的奥妙,构建文本的意义。由学生被动接受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实现这种变革的关键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的任务和作用“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精神布施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即语文教师要从如何教学生学转向如何引导学生探究,从教法至上转向学法第一,为学生创设自主阅读文本的良好情境,帮助学生树立文本阅读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组织阅读教学和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文本的能力,即创设民主情境,使学生有参与听、读、说、写等阅读活动的机会;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有急于参与阅读活动的心理;创设空白情境,使学生有参与文本阅读体验的时空;创设成功情境,使学生有再次参与文本阅读并体验成果的冲动。
  案例2:对《祝福》开头两段环境描写作用的探究式预设:
  师:第1-2段描写鲁镇祝福的“热闹、喜庆”景象,有什么作用?
  生1:渲染了鲁镇年终热闹忙碌的祝福气氛。
  生2: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都被调动了起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具体形象。
  生3:晚云“沉重”,天色“阴暗”,“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等语句表达出作者对祝福的反感和贬抑。
  生4:“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酿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和文化基础。
  师:(补充)也就是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
  研习《祝福》第一、二段环境描写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没有着眼于如何按文学理论的论述去讲述环境描写之于小说的典型意义,环境描写与小说中人物形象之关系等,而是着眼于学生如何阅读小说文本,如何去“学”语文,如何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去理解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也不是由语文教师原封不动地把教参的分析和盘托出塞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去品读文本、去探究问题。教师不再是填鸭式的给予的角色,而是组织引导学生依着文本,走进文本,探究文本的引路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文本首尾貌似喜庆,实则浓黑的巨大悲凉!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研组有效教研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批准号:GS[2014]GHB0216)阶段性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全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在水利部、财政部的关心支持下,陕西省着重在项目前期审查、配套资金落实和抓紧开工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推动了我省试点工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男70例,女50例,年龄28-72岁。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COPD病史皆为10~32年。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吸人舒利迭。对照组未给予系统的护理。两组
对照我国最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在农村初中学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照本宣科,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态度也存在着差异,一部分学生的好成绩来源于刻苦,另一部分学生懒惰甚至面对繁杂的文字感到厌烦。为了改变农村教学的这一现状,笔者主要对基于兴趣导向的农村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一、“兴趣导向”的内涵及重要性  所谓
目前,由于教学改革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获得了普遍运用,建立学生合作能力与意识变成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核心,小组合作学习正源于此理念,透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形式加快学生学习,通过小组成绩作为评判准则,以此实现课堂目标的教学活动。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但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乐趣,还可以提升语文学习成绩,
在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大胆的对教学策略进行创新,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够使语文教学更具有生机与活力,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本文从制定教学目标、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运用科学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尝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一、制定合理有效的语文教学目标  制定合理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是构建语文高效
社会质量的概念提出之后,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在过去几年中,不仅仅是欧洲学者使用这一概念进行了大量研究,而且日本、韩国、菲律宾、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东亚国家和地区
中华民族呼唤“工匠”精神,现代社会需要工匠。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工匠的摇篮,是为社会提供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源泉。中职学生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在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