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问题串起数学课堂,实现“师生互动”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通过互动产生思维的碰撞,而思维的碰撞可以闪现智慧的火花。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设计问题,用问题串起课堂,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就成为提高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㈠ 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1. 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
  课堂提问必须注意科学性,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知识联系设计问题序列。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提问应能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而后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如在学习相交线一节时,为了使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学习,经历探究相交线所成角的类型、对顶角的性质的学习过程,可以设计下列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两条直线相交组成几个角?将这些角两两相配能得到几对角?每对角中两个角的位置关系怎样?试根据它们的位置关系将几对角进行分类”。这几个问题难度逐渐提高,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一步一步达到了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形成,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2.设计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
  我们必须承认,能力培养是在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积累下形成的,没有脱离知识的单纯的能力 ,而能力的形成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那么,涉及事实性知识、有着明确答案的封闭性问题,指向教师的预设的标准答案,仅仅是知识的简单强化。如果学习与探究仅仅停留在回答封闭性问题的水平上,那么学生运用的不过是低级的思维技能。封闭性问题应该是开放性问题设计的基础,而开放性问题是答案不唯一或不确定,一般用“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问句,往往需要学生思考、探究、讨论、扩展思维,进行知识建构。为此,我们有必要适当给学生提出一些开放的、没有现成答案的、需要他们经历一番探索才能回答的问题。自主探究的学习离不开设计开放性问题,在开放性问题探讨中,学生被置于问题解决者的角度,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的学习过程被置于问题情境中,学生变得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
  例如,关于统计,我们可以设计成封闭性问题也可以设计成开放性问题,“统计活动的基本过程是什么?调查收集数据的方式有哪几种?”就是典型的封闭性问题,答案指向教师预设的结果。而“怎样的统计才能做到客观、公正?”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可以促使学生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更好的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
  再如,关于二次函数,设计开放问题,“有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三位同学分别说出了它的一些特点,甲:对称轴是x=4;乙:与x轴有两个交点的横坐标都是整数;丙: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也是整数,且以这三个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3。请你写出满足上述全部特点的一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这是一个结论开放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没有现成方案,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这个开放性问题引发了学生对更深入问题的思考与探究,通过自主探究或者合作研讨,解决问题,培养了探究精神,提高了数学能力。
   ⒊ 针对不同场景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
  课堂中的问题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进行个别提问、集体问答甚至自问自答,也可以作为活动任务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者合作研讨,归纳出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进行交流展示。
  各种提问方式要结合运用,对有确定答案且答案简短的问题应尽量采用向全班提问的方式;若需提问题答案较长或无确定答案(如分析问题)则要采用个别提问的方式;答案太长的问题一般不宜选作课堂提问的问题,可以作为活动任务布置给学生,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也适合作为活动任务布置给学生。
  ㈡ 课堂提问时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可以灵活运用课堂提问,可以在引入时,也 可在新授时,还可在小结时。
  复习引入时的提问,可以借复习旧知识为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建立“支架”,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新授课时的提问,可以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新知识,使学生对学到的知识印象更深刻。课堂提问还是检查教学落实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小结时的提问,可以借学生之口对本节课的要点作强化和使知识系统化。在小结环节,很多时候可以设计下列问题引领学生归纳知识:通过本节学习,我知道了___?我学会了___?我困惑的是___?
  个别提问的对象要根据提问的性质与难度而定,复习提问一般应选择学习成绩中、下的同学,解决问题式的提问要选择思维活跃,头脑灵活的同学。课堂提问一般要先提出问题后进行个别提问,而不应先是叫起一个同学再出问题。
  个别提问原则上不要集中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应使尽可能多的人有机会公开亮相。同时,这样做的结果也是促进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因为学生都不愿在人前“露怯”,学生都有荣誉感,都愿在同学和老师面前表现得好一些。而要想在课堂上少出错,就必须集中注意力保持积极思维。在课堂上还常有学生不注意耐心听别人发言,所以,在一位学生发言后,可以叫另一位学生复述别人的发言或概括别人的发言,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课堂提问还要注意提问语言的明确性,提问问题的启发性、量力性,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注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㈢ 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分析和处理
  向全班提问后,要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分析学生对此问题掌握的程度,一般在学生回答较好的情况下教师也要复述一遍,这并不是唠叨,而是使学生有一个准确答案。若只有少数同学回答,则教师有必要对答案加上些解释了。
  在个别提问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往往不很完善,甚至于一言不发,教师怎样处置是能否达到提问目的的重要一环。我们提问学生,若学生不会答,一般不应马上说“坐下”,也不应该马上去叫另一位同学回答,更不应该讽刺挖苦,否则有害无益。教师可以进行适当提示,提示的语言应具有诱导性、启发性,还可以把此问题分解成更简单的小问题提出连环问题,这样做便于学生顺利的回答提问。
  对回答不完善的同学,可以组织大家集体评价,对有的问题还可以针对学生回答的不完善再提出连环问题或者举出反例,这就要求教师有雄厚的本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也需要教师有认真的精神。如:一位教师提问学生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生说有“平行”和“相交”,教师不是简单地说“不对”,而是拿起两支铅笔,先摆出“平行”位置,又摆出“相交”位置,接着又摆出了一种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位置,问学生:“这种位置关系叫什么呢?”,学生很快回想起来说“异面”。这位教师让该生坐下后又说,他回答不完全的原因是空间观念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提醒同学们考虑问题要从空间出发,不要局限在平面内,教师这样处理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平铺直叙。
  对学生的回答应进行积极的评价,既不能讽刺挖苦,也不能随便给学生派发什么“××专家”之类的廉价的高帽。应真诚的发现学生回答有意义有价值的地方,给以肯定,给以鼓励。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准确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查教学的落实情况,并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新知识赖以出现的那些旧知识、经验、方法是否熟悉,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上面提到的那位数学老师,从学生不准确的回答中发现学生是受到初中所学几何造成的负迁移影响,空间意识尚未形成。这样,在教学中就能有的放矢,针对学生实际制订教学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胡惠明)
其他文献
近些年的高考话题作文限制少,不给考生设置审题障碍,造成部分考生审题意识淡薄,甚至产生“话题作文不需要审题”的错误理解。作文时对话题背景材料及其蕴含的意义,对话题关键词的
在绝热变分近似下,计算了强磁场(β=1 ̄2000)中氢原子的一些能级,并同其它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采用的方法在磁场变弱时(如β ̄1),其计算结果比绝热近似有很大改进,而且在β≥100时几乎可以同最精确
与语文必修课程一样,新课标对语文选修课程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出了比较具体的安排。目前,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在内的不少出版单位已根据新课标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新课标精神,每一门学科的教学目标都包含三个方面:1.知识和能力.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2.过程和方法,即了解学科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学会发现
近十几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体例一直是人物传记。从1994年以何子平为传记人物正式开始,一直到2004年,其间这种文体从来没有改变过:1995年传记人物是郑善果,1996年传记人物是郭永,19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高考也从来没有拒绝过创新。高考语文的创新精神在第六大题的“语言表达”中表现得十分鲜明,因此有人很形象地把语言表达类试题称为高考语文的“试验田”。
卵子供体平均年龄31.5岁,卵母细胞经腹腔镜检查取自左侧或右侧卵巢。1个妇女患难以解释的原发性不育6年,6个妇女患有腹腔镜检查的不育。每个病人的滤泡发育是用氯底酚胺诱导,
期刊
用Ti(OEt)4作为前趋体,乙醇作为溶剂,乙酰丙酮作为稳定剂,用硝酸、氨水调节pH值。运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得TiO2溶胶,根据加水方式、加水量、pH值、不同溶剂量、温度等因素对TiO2溶胶一
高等学校在大力发展学生党员时,应结合工作实际,在保证党员质量的前提下,壮大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对入党前的培养和入党后的教育管理,本文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阐述,为高等学校学
中国早教论坛第二届年会日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本届年会的主题为“凝聚中国幼教优质资源,促进中国幼教整体品质提升”。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000位幼儿园园长与幼教、管理及法律专家齐聚大会,为推动幼教发展献计献策。(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