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邱清泉之子邱国渭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邱国渭是我在上海图书馆20年的同事,我调到复旦分校后一直同他有来往,我看到系里有一门课是西文编目,缺任课老师,我就想起了邱国渭。
  战犯之子的身份带来的无形压力
  他是原国民党将领邱清泉的儿子,邱清泉在解放战争淮海战役时被打死在战场,这样邱国渭等于是死于战场的战犯的儿子。他父亲死时,他是上海圣约翰大学外语系学生。1949年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时,邱国渭随他母亲和弟妹跟随国民党军队南逃,在福建被解放军包围,当了俘虏。解放军知道他们是邱清泉的家属,给予优待,邱国渭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受感动。解放军表示释放他们,他们要去哪里就去哪里,可自行前往并发给路费,开具通行证,邱国渭决定一个人回上海继续读书,与母亲和弟妹分手,而他母亲、弟妹则去了台湾,后来定居美国。邱国渭1952年从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上图,当时上图正好开馆,他被分配做外文书籍的采编工作,我到上图后就知道邱清泉的儿子在外采部。他主要是编目,我跟他熟悉是打篮球开始的,他比我大8岁。后来他在上图谈朋友结婚,我到上图时他夫人已调到一所中学去教书。他夫人是袁世凯的晚辈,据说人长得很漂亮,有好几个1952年毕业的大学生追她,但她唯独看中了邱国渭。他夫人曾说,邱国渭人老实。而邱国渭虽然娶了一位漂亮姑娘做老婆,但在他身上一直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压力。据说他曾对外透露,要为他老子报仇,要暗杀陈老总,此话曾经传到我耳中,到底有没有这回事,说不清楚。因此邱国渭实际上是内控对象,估计他自己也是知道的,所以他平时始终不大说话,埋头干活。他工作好,学问好,平时不声不响,因此每次政治运动都没有搞他。
  关于他想报仇,暗杀陈老总这事,我认为肯定是无中生有的谣言,但是没想到在“文革”中他这话又被传出来,好像真有这事似的,由此他被作为第一批“牛鬼蛇神”揪出来。有一种说法是领导把他抛出来的,于是劳动、下跪、挨打,什么都轮上了,他身体好,所以劳动不怕。突然有一天,外文采编部造反派对他开批斗会,我也去看了,只看到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人。我踮起脚往里看,只见邱国渭跪在那里,最触目惊心的是,有两个1952年毕业的大学生,一个是我们部门的组长,一个是外文采编部组长,他俩一人用皮鞋踩着他的脊梁,一人用翻毛皮皮鞋踢他的脑袋,我惊呆了,这两人好坏也是知识分子,怎么这样残忍,做出这样的举动,这个情景我永远忘不了。后来我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干,原来他俩是邱国渭的情敌,你想想,因为情敌的缘故,他俩的人性竟然扭曲到如此程度。后来我听说邱国渭的夫人也遭难,她是一次带学生下乡劳动,生病后被赤脚医生误诊,一针打下去人就没命了,留下三个年幼的女儿,住在溧阳路那边假三层的房子,楼下住的是复旦中文系的老教授。对这一切,他都不吭声。
  因“落实政策”而调高校未果
  “文革”结束后,邱国渭还是做西文编目,所以这时我想能否把他挖到复旦分校来。于是我向系里建议,聘他为兼职教师,我去找他说了这事,他一口答应,后来他课也上得很好,因为他有多年编目的实际经验,而且外语又好。有一次,我带学生到中科院图书馆去实习,图书馆负责人安排学生岗位,问学生你们西文编目是谁教的,学生回答是邱国渭,负责人听后说:原来你们是邱国渭教的,那你们就直接上岗吧。可见外面也对他认可。于是我想干吗不把他调来,我去找党委书记李庆云,讲了他的家庭情况和个人遭遇,李庆云听后很干脆地表示:这个人我们要,这让我十分感动,对这位老干部更加敬佩了。我又谈了调他来的条件,他的住房太困难,能否给一套两居室的房子,没想到李书记又是一句话:没问题。听了此话,我心里极感动。我接着把情况同邱国渭谈了,他也很感动,他对我说:我保证,如果调到学校,我退休后再去美国。
  然而事情真有不测风云,正当调他的事情在进行之中时,当时文化局负责社会文化口的副局长方行突然在上图宣布,提拔邱国渭为外文采编部副主任(副科级),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委员,不久又安排他为市政协委员,这一来,等于为邱国渭落实了政策,调他的事情便不便进行,这使我哭笑不得,心里直骂方行。邱国渭也很为难,此事就此搁置。但是我预感到情况不妙,我对上图的朋友说:你们看吧,邱国渭待不长的,迟早要走的(去美国)。他们感到很奇怪,说你怎么知道的?果然,不久他申请赴美国探亲,很快得到批准,他带了一个女儿去了,把她留在美国,自己准时回来。后来邱国渭又被评为文化系统劳动模范。过后他又申请第二次赴美探亲,又带了一个女儿去并留在那里,而他又准时回国。第三次探亲,就此不回来了,如同我早先的预料一样。邱国渭去美国后同这里断绝了联系,上图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现在在哪里,从此也同我失去了联系。
  上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电影系统拍了一部反映昆仑战役的电影,我被邀请去电影发行公司观看座谈。电影拍得不错,其中有邱清泉的镜头,他是这个战役主力师师长,那个时代还不像现在对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所作抗战作充分肯定,所以他虽有镜头但没有台词,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座谈时说:邱清泉作为主要指挥官,竟然一句对白也不给,我弄不明白。其实我心里有点不平,我顺便讲了一段我与邱国渭共事的故事,在座的人听了都很吃惊。这是我同邱国渭关联的最后一个插曲。至今,我仍为最后没能把他调到复旦分校感到遗憾。
  邱国渭后来担任市政协六届委员(1983年4月成立的第六届),属于政协特邀人士界别,特邀界别早期全是社会名流、特殊人物,如张学良的卫队长孙铭九;著名人物后裔,如康有为的儿媳、陈仪的女儿等。同時还给他安排了专门委员会——对台宣传工作委员会(1985年10月改为促进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委员,他的身份比较适合,原来他是内控对象,现在有两个头衔,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他的落实政策。但他本人对这些其实都不感兴趣,他一直对政治不感兴趣,所以从来没有去开过会。我父亲是促进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排名第一的副主任,主任是束纫秋,后来是张承宗、陈福根,陈是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姚昆田也做过副主任。我父亲在开会时一直没见到过他,问我:邱国渭怎么老是不来开会,我说他已经去美国了。
  (口述者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已故馆员,撰稿者为上海市档案馆研究馆员)
其他文献
在笔者关于杨兆龙的系列文章即将收笔的时候,必须要回答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通过艰辛努力,争取到了像杨兆龙这样并不缺衣少穿、并不缺乏锦绣前程的人的认同和追随,但在建立了政权之后,为什么发生错整杨兆龙的悲剧,让杨兆龙弥留之际感叹“我这一生没有对不起共产党,而对不起蒋介石”?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阶级斗争扩大化。这是最根本的原因。所谓阶级斗争扩大化,就是高估敌人、对手的力量,对敌人、
期刊
1959年5月27日,上海兰心大戏院。  这是中国早期话剧掀开其精彩一页的地方。此刻上海市音乐舞蹈会演(“上海之春”的前身)在这里举行。由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首演登场了。俞丽拿独奏,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队协奏,指挥系学生樊承武指挥。当乐队奏完全曲最后一个音符时,场内居然鸦雀无声,过了好一阵,才响起暴风雨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演出获得巨大成功,《梁祝》
期刊
对政治初感兴趣  1925年3月,突然传来孙中山先生逝世的消息,国民所期望的召开国会、改选政府、统一中国的希望落空了,这让平日不问政治的女师学生也震动了。那时正值国共两党实行第一次合作,孙中山先生公开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他因病突然逝世于北京,有识之士无不哀痛。一腔热血的青年,岂能无动于衷呢?  宁波学生联合会成立于“五四”运动时,后来一度沉寂。中山先生逝世消息传来,各校学生纷纷提出
期刊
1938年3月初的武汉,由于日本侵略者正大军压境,整个城市弥漫着紧张的气氛。3月8日晚,正忙于战时交通运输的国民政府交通部常务次长卢作孚突然来到武汉德明饭店,宴请他的好朋友,刚从外地考察归来,正下榻于此的梁漱溟。作陪的还有他俩都十分熟悉的老朋友——著名教育家黄炎培。  一向不愿应酬宴请的卢作孚为什么会在公务极为繁忙之时宴请梁漱溟呢?这个谜底,在近年出版的《黄炎培日记》中才被揭开:黄炎培在这一天的日
期刊
朱棣文教授祖籍江苏太仓。1948年2月28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1976年在加州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继续做博士后研究。1978年在美国贝尔实验室期间,发明了用激光冷却捕陷原子的方法,因此获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岁。他这次获奖,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之后又一位华裔科学家获此殊荣。2009年被奥巴马总统提名出任美国能源部部长。如今已过古稀之龄,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
期刊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为充分挖掘文史馆馆员群体所特有的珍贵而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保存历史记忆、记录时代风云、推动口述历史研究工作而策划组织编撰的口述历史系列丛书。从2015年10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第一辑以来,基本保持每年一辑、每辑4-5种新书的频率,迄今出版3辑15种(含即将付梓的《高云龙口述历史》),第四辑《胡振郎口述历史》《武重年口述历史》《杜维善口述历史》《阮
期刊
2018年7月间,散文作家孙小琪告诉我,她应《世纪》杂志之约,正在撰写有关小说《伤痕》的文章。孙小琪当年是复旦中文系高年级学生,正是她向《文汇报》推荐刊登一年级新生卢新华写的这篇小说。如今在《伤痕》发表40周年之际,撰文回忆这件富有历史意义的事,我对此表示十分期待。我还对她说:巧了,我也正打算写一写有关《伤痕》问世的故事呢!  孙小琪写的《我推荐小说〈伤痕〉发表前后》一文,主要说的是:以她“文革”
期刊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变革轰轰烈烈。但凡经历其中,谁都会有刻骨铭心的记忆。而保存这些记忆,就是留下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既可启迪后人,更可服務现实。  正是出于这样的初心,25年前,在改革开放精神的鼓舞下,我们的前辈创办了这份《世纪》杂志。双月刊,每年6期,迄今共计出版了150期,排列起来,总共近2000万字,可谓洋洋大观矣!我虽不敢说字字珠玑,却敢说其中的确凝聚着众多作者和编者的心力、汗水与情感。
期刊
引言:大姨名陈国志,是我大舅母陈秋辉的大姐。上世纪50年代初,大舅沈之瑜任上海博物馆负责人(后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大舅母也是单位领导,两个人都忙,大姨就从家乡安徽来上海,五个孩子和一大家就全交给她管着。  1955年,母亲带着我和妹妹王安忆从南京部队转业到上海,住在淮海路思南路口的文化局宿舍,距离大舅住的淮海路雁荡路口的培文公寓只隔两条横马路,母亲常带我们去大舅家玩。  母亲兄妹五个,父母在他们童
期刊
戊戌岁杪,一位朋友问我,明年是萧乾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你不写点什么?我说我想写的都写过了。说来也巧,就在此后的不久,我在一页没有报眉没有日期、发黄发脆的旧报纸上,读到萧乾20世纪50年代初的两则轶事,觉得十分新鲜:一则是当时某英文报刊约老舍写篇短文,老舍当时手边事多,委托萧乾代笔。文章发表后,老舍收到二十元稿费,转给萧乾。萧乾婉谢璧还。后来老舍留下一半,将另一半再送萧乾,萧乾收了。另一则是某年巴金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