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介入,让语文课堂“动”起来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教师的引领自然不可或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去解读文本。这样的互动在本质上仍然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仍然是按照教师的指引按部就班地学习,其主体作用难以得到发挥。为了避免上述情境的出现,我们只有将“双边”引向“多边”,即以多边的介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多边互动之中“漫溯”文本,在互相讨论中深入文本,从而实现文本解读的有效和高效。
  一、拓展互动的边界
  文本解读的主体是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单方面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起码形成了教师、学生、文本三方面的互动。可以说,这是我们新课程改革在语文课堂上的成果体现。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意识到,这三方面的互动仍然是有待考察的,我们应该不断发现文本解读当中能够发挥作用的其他因素。一方面,我们应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即让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有所发现;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发挥评点内容的作用,使其成为学生文本解读的助手。
  以《回忆鲁迅先生》为例,学生自读形成自己的最初体验,学生会对文中鲁迅先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为了推进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收获,同时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这就触发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那么讨论什么,这就涉及到文中的“评点”和“阅读提示”。评点和提示的内容为编者所设,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的阅读,是在告诉学生读什么以及怎么读,在引导下,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文本解读的效果就会更加明显。例如“阅读提示”中说“这样一篇片断之间没有太强的逻辑关系,甚至略显琐碎的文章,却成为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这就是值得学生讨论的总问题。再看评点的内容,“‘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给你怎样的感觉?”此处评点和上文的“阅读提示”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在告诉学生,要关注鲁迅先生是“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一面。
  二、厘清互動的层次
  多边互动并非仅仅是多方的简单互动,而是一个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厘清互动的层次。一方面,学生自读产生最初的阅读体验,同时,借助阅读提示和评点内容加深自己的理解,这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前提;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教师介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组织学生针对文本以及相关细节进行讨论或者辩论,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汇和思维的碰撞。
  例如,在《驿路梨花》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梨花”,并且围绕课后第三题进行阅读和讨论。这个问题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找出文中出现的“梨花”并解释各自的含义;第二个层次是“说说这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第三个层次是讨论“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从内容上看,这三个问题属于不同的层次,那么对应的学习形式也应该随之不同,这就是内容决定形式。对于“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的学习内容,我们采用学生在自读中圈画思考即可,这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互动;“对全篇结构的作用”的学习内容,我们采用的是交流,这又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想一想,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的内容,我们采用的是讨论,这个层次的互动就更加趋于多边,即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等多边的互动。
  三、促进互动的过程
  多边互动的开展需要组织和经营,这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考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在多边互动当中,作为一边的教师该如何定位?总体而言,教师角色应该包括两个,分别是组织和促进,前者在于课前的总体性的预设,主要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相应的学习方式,包括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确定学生的阅读重点和方向。后者在于教学过程中的随机处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状态会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而发生变化,包括教学活动限于停滞,意外情况的发生。
  在《台阶》的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父亲很虚荣。这种普遍的认识是教师不能忽视的。如果不能够对这种认识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纠正,必定会影响学生的文本解读,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介入。当然,教师的介入并非是将自己的理解告诉学生,更不意味着指出学生认识的错误,而是应该通过拓展互动的边界来强化互动的效果。我的做法是,带领学生关注评点内容,例如引导学生讨论评点中提出的问题,即“摇晃的树枝,摇不散的目光。想想父亲此时的心理。”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对父亲的“虚荣心理”的理解,经过学生的讨论,再结合下一处的评点“面对生活,执着而坚韧,这就是朴实的中国农民!”学生就会深化对父亲形象的认识。
  评点内容是课堂中多边互动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并讨论评点内容,使之在评点内容的引导下深入文本,这是实现学生文本解读的重要途径。宁鸿彬老师在讨论怎样掌控课堂教学时主张“为我所用,为语文教学所用”。这也是我们倡导多边互动的目的所在。
其他文献
我们所接触的阅读文本,不只是跃然纸上的语言文字,还是往来于作品语篇、创作者和阅读者之间的一面“回音壁”。“补白”教学是一种智慧艺术,神韵来自于猜度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及其创作者的“弦外之音”;其最根本价值,就在于让阅读者借助“看似平淡、实则丰富”的文本内容,通过各自的阅读体悟、联想与想象等途径,从中获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别样神韵。那么,如何借助“补白”手段把文本中隐藏的“别样神韵”呼唤出来
期刊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却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疼”,往往是提起笔来,却又感觉无话可说。其实,作文并不难,难在不得法,教师用正确的方法教,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学,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作文素养,作文就会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口头作文是一种非常有效又简便可行的作文教学方法,从说什么到为什么这么说,从说到什么程度到要表达什么道理,从理屈词穷到滔滔不绝,学会说,经常说,越说越精彩,初中生的作文素养自
期刊
听、说、读、写是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其中,阅读和写作能力又是最重要的两种能力,阅读能理解外界人、事、物,写作能表达自身的思想观点、情感等,因此,语文学习离不开对文本的阅读赏析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  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将两者独立开来,以至于初中生在写作和阅读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阅读时无法准确地获取中心思想,无法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写作时容易出现思维断层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的确,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须以教材中的具体文本为范例,引领学生阅读探究,一方面教给他们阅读的基本技能,让他们练就读解文本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阅读发现,找准读写结合点,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  笔者结合《呼兰河传》一文两课时的教学过程,以为要使阅读教学中的作文训练更富实效,应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循着“词、
期刊
散文之“难”,“难”在哪里?于教师而言,难在怎样把握住文章之“脉”,怎样引领学生去深入文本;于学生而言,难在怎样掌握阅读之方法,怎样去学会解构之技巧。  对于初中生,我们在散文的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散文的文体特征,让学生能欣赏优美的语言,感知作者的情感,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尝试着去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从而获得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启示感触。简言之,终极目标就是要挖掘“此中有真意”
期刊
一、文本细读切入点:从“比对”入手  读罢“变曲的乡村路”一文,“追求弯曲的传统乡土路”与“追求笔直的现代高速路”两者对比显而易见,因此,文本细读直接从“两种路”的比对切入。  1.明确:文章首尾两端。  2.圈划首尾段中两种不同“路”的特点。  描述“传统乡村路”特点的语句:  弯弯曲曲的乡土路,这是印在我们心中的有关乡村的特别记忆。  弯曲的乡土路是最能代表乡村文化的……  乡村的道路——至少
期刊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水浒传》,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流传很广,影响深远。书中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是人们击节称赏的名篇章之一。在这一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着力描写了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逼迫反抗,终于投奔梁山,走向反抗道路的转化过程,这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作品之所以能够渲染读者,除了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对话和行动描写塑造了人物形象的突出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绕不开的重大课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觉得学生在作文的审题和立意上是存在问题的。所以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审题立意,作者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审题  1.圈关键词,各个击破  作文标题一般是由若干个字词组成的短语或短句,圈划出标题中的关键词便是审好题的第一步。拿《当时只道是寻常》来看,首先圈出“当时”,何谓“当时”,是指过去式,是指曾经发生的,如果对该词的理解到此,那
期刊
初中生阅读往往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在阅读方式上呈现为被动的接受信息,较少有主动参与,深入思考,特别是缺少批判性阅读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批判性阅读的思维模式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批判性阅读是阅读者主动参与作者内在对话的一种阅读方式。大多数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缺乏批判意识,忽视或者歪曲文章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语言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观念也发生着重大的改变。课堂从以教定学的方式转变成以学定教。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碧波深处有珍奇。”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潜向课文文本的碧波深处,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体悟,让学生真正抵达课本深处,使学生体悟到课文思想和情感的碧波深处,只有这样才能求得教学的真谛。  在某次听课中听到了两位老师讲《天上的街市》这一课。甲老师在介绍了郭沫若的生平及写作背景后,跟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