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在政治文化变迁的视角下考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在内容和方法论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文化变迁的主导;而三十年政治文化的变迁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 政治文化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210-01
一、政治文化概述
“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①,它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我国的政治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与变迁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第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批判的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的政治价值观念以及政治评价标准,同时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发展的政治文化。
第二,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特色。社会文明的发展在于文化创新,中国的政治文化创新能实现不同政治文化的融合,能应对科技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能应对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文化变迁的主导力量
首先,在理论内容上具有主导地位。我们要坚持中国政治文化研究和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提高明辨政治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要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用集体主义原则教育人民,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形成社会主义的国家利益意识,以对国家和集体负责的精神引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因此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其次,它能实现各种政治价值观念的融合。我国现有政治文化体系多种学说并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种普遍接受的认知观念和价值倾向,从而使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在某一层面能相通相容。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民主和谐的社会氛围,人们生活安居乐业,这是所有政治主体的愿望所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作用显而易见。
再次,它能平衡复杂多样的政治心理。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对不同政治主体的利益触及的范围和力度也不尽相同,影响着不同利益群体在社会利益格局中的定位,这就容易产生整个社会政治心理呈失衡和矛盾状态。“从价值判断标准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维护人民利益的价值评价标准”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影响整个社会政治文化的走向,从而缓解目前复杂的政治心理。
最后,它在方法论上也有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学说或意识形态,还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其他学说均具有引导作用。例如,邓小平理论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都是政治文化研究中的一些科学方法,这些方法对其他政治文化理论研究社会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文化的变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以人为本基本原则的确立
改革开放之前,1957年下半年至1976年中国的政治生活的主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这一观念达到了一种极致。“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已经它成为全民的普遍政治意识和行为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以人为本”的理念被社会普遍接受,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这一个新的观念对思维方式的冲击是巨大的,使人们的思维由重经济指标变为重社会进步,由重物质成果变为重人本价值。这对于理性把握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发挥主动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二)科学发展基本方法的形成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掀起了“大跃进”运动。然而“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③这时期中国政治文化呈现出一种情绪化特征,全民的政治参与态度也表现得过于盲目依附。
改革开放之后,国人的政治情感也从情绪化逐渐过渡到理性化,然而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多元政治文化格局的出现,政治价值观出现了过分注重物的因素而忽视人的需求,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公平等偏向。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重新对国际局势进行了考量,认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进行了重新调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新旧政治文化的碰撞以及西方多元政治文化的引进,都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
因此,这就需要能提供出一种为社会多数成员接受的价值观念,缓解各种政治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并能在包容一切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发展。这也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提出的一个前提和背景,因此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注释:
①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②杨小军.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征.党政论坛.2009(3).
③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1.
关键词 政治文化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210-01
一、政治文化概述
“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①,它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我国的政治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与变迁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第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批判的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的政治价值观念以及政治评价标准,同时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发展的政治文化。
第二,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特色。社会文明的发展在于文化创新,中国的政治文化创新能实现不同政治文化的融合,能应对科技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能应对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文化变迁的主导力量
首先,在理论内容上具有主导地位。我们要坚持中国政治文化研究和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提高明辨政治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要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用集体主义原则教育人民,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形成社会主义的国家利益意识,以对国家和集体负责的精神引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因此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其次,它能实现各种政治价值观念的融合。我国现有政治文化体系多种学说并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种普遍接受的认知观念和价值倾向,从而使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在某一层面能相通相容。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民主和谐的社会氛围,人们生活安居乐业,这是所有政治主体的愿望所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作用显而易见。
再次,它能平衡复杂多样的政治心理。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对不同政治主体的利益触及的范围和力度也不尽相同,影响着不同利益群体在社会利益格局中的定位,这就容易产生整个社会政治心理呈失衡和矛盾状态。“从价值判断标准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维护人民利益的价值评价标准”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影响整个社会政治文化的走向,从而缓解目前复杂的政治心理。
最后,它在方法论上也有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学说或意识形态,还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其他学说均具有引导作用。例如,邓小平理论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都是政治文化研究中的一些科学方法,这些方法对其他政治文化理论研究社会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文化的变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以人为本基本原则的确立
改革开放之前,1957年下半年至1976年中国的政治生活的主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这一观念达到了一种极致。“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已经它成为全民的普遍政治意识和行为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以人为本”的理念被社会普遍接受,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这一个新的观念对思维方式的冲击是巨大的,使人们的思维由重经济指标变为重社会进步,由重物质成果变为重人本价值。这对于理性把握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发挥主动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二)科学发展基本方法的形成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掀起了“大跃进”运动。然而“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③这时期中国政治文化呈现出一种情绪化特征,全民的政治参与态度也表现得过于盲目依附。
改革开放之后,国人的政治情感也从情绪化逐渐过渡到理性化,然而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多元政治文化格局的出现,政治价值观出现了过分注重物的因素而忽视人的需求,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公平等偏向。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重新对国际局势进行了考量,认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进行了重新调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新旧政治文化的碰撞以及西方多元政治文化的引进,都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
因此,这就需要能提供出一种为社会多数成员接受的价值观念,缓解各种政治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并能在包容一切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发展。这也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提出的一个前提和背景,因此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注释:
①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②杨小军.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征.党政论坛.2009(3).
③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