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包括数字运算、数据处理、直观想象、数字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六个方面。新课标指出,通过高中数字课程学习和应用,学生能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战场,教材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备课。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为2019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8.4.2“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后续学习空间中直线、平面平行和垂直的基础。高考中,立体几何往往以一道或者两道小题和一道解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核。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无论是对于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核心素养,还是对于高考考核,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通過感知现实生活中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和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但相应的知识没有较为完整的总结,对直观图具有畏惧心理,直观图与空间几何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会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
过程与方法目标:直观感知现实生活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抽象出其中的几何关系,体会直观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知用数字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发展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
四、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问题导入
问题1:观察我们身处的教室,思考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有哪些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习的知识,如点在直线上、直线在平面内、两个平面平行或者相交等等,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抽象出其中的几何关系,体会数学源于生活。
问题2:你能发现长方体中的顶点、棱所在的直线和面对应的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设计意图:利用课本“观察”提出的问题,从具体到抽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动手画图,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讨论,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由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汇报。
(1)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生1:我们之前学过直线与直线可以是相交,也可以是平行。如图1的AB和BC是相交的,AD和BC是平行的。但是,我们发现AB和CC1既不相交也不平行。
师: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生2:我们教室里面就有:如黑板下沿所在的直线和天花板纵向的梁所在的直线,它们既不相交也不平行。
师:非常好。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前面学习了基本事实2及其3个推理,知道相交直线和平行直线都是共面的直线。图1中的AB和CC1共面吗?
生3:无论怎么画都不能将它们放到同一个平面内。
师:是的。这就是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你能举出更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情境,造成认知“困惑”,引导学生抽象概况出异面直线的定义,完善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认知。教师通过图片展示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借助平面衬托画出异面直线(图2),并利用GGB进一步抽象出直观图,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抽象、直观想象能力。
(2)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生4:图1中直线A1B1与平面ABCD平行,直线A1B1与平面BCC1B1相交。
师:你是怎么判断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相交的呢?
生4:根据初中的知识,平行没有公共点,相交有一个公共点。
生5:除了没有公共点和有一个公共点,还有无数个公共点的情况,即直线在平面内。
师:是的。通过公共点的个数可以判断出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直线与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如何用直观图表示这些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知识的抽象概况,利用多媒体投影学生画的直观图,通过作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空间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生6:图1中平面ABCD与平面A1B1C1D1平行,平面ABCD与ADD1A1相交。
师:如何判断两个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生6:我认为,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两个平面平行;根据基本事实3,两个平面想交,则有无数个公共点。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两个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已有一定的认识,只需引导学生逻辑推理、抽象概括出知识即可。
2.4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其表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形成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相一致的知识体系。
3.例题讲解,学以致用
利用多媒体呈现课本例题(图3图4),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数码展台投影学生的解题过程,现场批改,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4.课题小结,知识回放
以提问的方式由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放,总结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如表1。
五、教学反思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时代的要求,数学在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节课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通过抽象概况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由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整合能力有限,本节课还有待完善的地方。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为2019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8.4.2“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后续学习空间中直线、平面平行和垂直的基础。高考中,立体几何往往以一道或者两道小题和一道解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核。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无论是对于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核心素养,还是对于高考考核,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通過感知现实生活中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和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但相应的知识没有较为完整的总结,对直观图具有畏惧心理,直观图与空间几何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会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
过程与方法目标:直观感知现实生活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抽象出其中的几何关系,体会直观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知用数字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发展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
四、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问题导入
问题1:观察我们身处的教室,思考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有哪些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习的知识,如点在直线上、直线在平面内、两个平面平行或者相交等等,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抽象出其中的几何关系,体会数学源于生活。
问题2:你能发现长方体中的顶点、棱所在的直线和面对应的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设计意图:利用课本“观察”提出的问题,从具体到抽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动手画图,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讨论,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由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汇报。
(1)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生1:我们之前学过直线与直线可以是相交,也可以是平行。如图1的AB和BC是相交的,AD和BC是平行的。但是,我们发现AB和CC1既不相交也不平行。
师: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生2:我们教室里面就有:如黑板下沿所在的直线和天花板纵向的梁所在的直线,它们既不相交也不平行。
师:非常好。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前面学习了基本事实2及其3个推理,知道相交直线和平行直线都是共面的直线。图1中的AB和CC1共面吗?
生3:无论怎么画都不能将它们放到同一个平面内。
师:是的。这就是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你能举出更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情境,造成认知“困惑”,引导学生抽象概况出异面直线的定义,完善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认知。教师通过图片展示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借助平面衬托画出异面直线(图2),并利用GGB进一步抽象出直观图,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抽象、直观想象能力。
(2)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生4:图1中直线A1B1与平面ABCD平行,直线A1B1与平面BCC1B1相交。
师:你是怎么判断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相交的呢?
生4:根据初中的知识,平行没有公共点,相交有一个公共点。
生5:除了没有公共点和有一个公共点,还有无数个公共点的情况,即直线在平面内。
师:是的。通过公共点的个数可以判断出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直线与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如何用直观图表示这些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知识的抽象概况,利用多媒体投影学生画的直观图,通过作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空间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生6:图1中平面ABCD与平面A1B1C1D1平行,平面ABCD与ADD1A1相交。
师:如何判断两个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生6:我认为,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两个平面平行;根据基本事实3,两个平面想交,则有无数个公共点。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两个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已有一定的认识,只需引导学生逻辑推理、抽象概括出知识即可。
2.4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其表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形成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相一致的知识体系。
3.例题讲解,学以致用
利用多媒体呈现课本例题(图3图4),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数码展台投影学生的解题过程,现场批改,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4.课题小结,知识回放
以提问的方式由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放,总结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如表1。
五、教学反思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时代的要求,数学在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节课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通过抽象概况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由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整合能力有限,本节课还有待完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