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不再符合时代的要求,新形势下教师应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分享式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本文主要就分享式学习方式的相关概述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而后针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分享式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本次研究最终提出了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建构分享式学习方式的相关策略,最终希望借助于本次研究,能够为相关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建构分享式学习方式,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建构;分享式学习
分享式学习实质上是通过合作学习的理论拓展而来的,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分享,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相互学习、相互竞争,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思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不仅教材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产生变化,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在部分教师的实践中发现合作与分享式学习方法对学生的作用更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分享式学习方式的相关概述
学习方式也叫学习风格,主要是指人们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来研究解决学习任务时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新课程改革强调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數学的改革核心是学习方式的改变,每个科目的教学目标都不尽相同,数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习数学并学会运用数学,教师应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目前人才培养的方式十分多,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作为其中一种受到广泛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数学教学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鼓励学生可以运用调查、思考、实践、交流、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中经常提出问题可以保持学生的好奇心理,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思维批评,并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交流将学习过程变为主动探讨问题的过程。在探索、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对自身创新意识与发展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二、分享式学习方式的意义
学习中学生与教师、同学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学生观察其他同学学习方式的最佳机会,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与分享式学习是两种效果极好的学习方法。分享式学习方式不只是存在于课堂之上,它应该存在与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小组合作式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将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以“问题教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敢于对问题进行各种预测与假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可以对活动中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总结,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通过合作分享式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中学数学教学中分享式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分享式学习进行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只是在做表面工作,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上十分活跃,课堂氛围看似很融洽,学生产生的反应也足够强烈,但是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教学效果。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具有一定阻力,学生并不是十分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困难重重。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应将班里的学生建立成各个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来就差,即使是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无法与学习优异的学生相提并论,这可能会使学习优异的学生觉得自己是组内成绩最好的,从而抬高自己在组内的位置。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会限制其他学生的发展。
四、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建构分享式学习方式的策略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共同发展。例如,部分学生在学习时不喜欢被打扰,安静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更高效地进行记忆、思维与认知活动。如果将他们与班上其他同学放在一起学习,与同学进行交流、探讨,反而会干扰他们的认知过程,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对于喜欢合作学习的学生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的教学方式,他们通过与其他学生的探讨获得更多的知识,学习效率会得到提升。教师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前,应与同学沟通交流,让学生清楚划分小组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而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3]。
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一般包括6位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人际交往情况等都不同,在进行分组时尽量保证各个小组的综合实力相差不大。每个小组中应有两位学习较好的学生,两位学习中等的学生以及两位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小组成员必须包括男生与女生,教师应对小组内各个成员进行具体分工,使每位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任务,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位置十分重要。数学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的,教师应为教学活动确定明确的主题,在学生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及时作出明确的指示与判断,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维护课堂纪律,在学生进行与教学活动无关的内容时马上制止。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与交流讨论。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应穿梭于各个小组间,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发现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及时给予帮助,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应合理利用
在数学教学中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学习方式的一种,应适时适度应用。教师应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将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之后,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组内的交流与小组间的探讨都应在独立思考后进行,在学生对问题已经产生一定的个人认识时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个人背景都不同,对于某一个知识点学生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看法,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各抒己见,进行思想交流,最终达成共识。
结束语
总之,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分享各自的观点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式学习进行教学的时候,也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适时适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使学生在参加数学教学活动时可以享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俞美丹.让问题串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8).
[2]陈月慧.让“问题串”走进数学课堂[J].学园,2013(10).
[3]王建芬.讓问题“串起”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下旬),2012(4).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建构;分享式学习
分享式学习实质上是通过合作学习的理论拓展而来的,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分享,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相互学习、相互竞争,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思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不仅教材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产生变化,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在部分教师的实践中发现合作与分享式学习方法对学生的作用更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分享式学习方式的相关概述
学习方式也叫学习风格,主要是指人们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来研究解决学习任务时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新课程改革强调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數学的改革核心是学习方式的改变,每个科目的教学目标都不尽相同,数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习数学并学会运用数学,教师应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目前人才培养的方式十分多,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作为其中一种受到广泛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数学教学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鼓励学生可以运用调查、思考、实践、交流、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中经常提出问题可以保持学生的好奇心理,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思维批评,并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交流将学习过程变为主动探讨问题的过程。在探索、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对自身创新意识与发展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二、分享式学习方式的意义
学习中学生与教师、同学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学生观察其他同学学习方式的最佳机会,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与分享式学习是两种效果极好的学习方法。分享式学习方式不只是存在于课堂之上,它应该存在与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小组合作式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将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以“问题教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敢于对问题进行各种预测与假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可以对活动中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总结,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通过合作分享式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中学数学教学中分享式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分享式学习进行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只是在做表面工作,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上十分活跃,课堂氛围看似很融洽,学生产生的反应也足够强烈,但是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教学效果。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具有一定阻力,学生并不是十分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困难重重。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应将班里的学生建立成各个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来就差,即使是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无法与学习优异的学生相提并论,这可能会使学习优异的学生觉得自己是组内成绩最好的,从而抬高自己在组内的位置。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会限制其他学生的发展。
四、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建构分享式学习方式的策略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共同发展。例如,部分学生在学习时不喜欢被打扰,安静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更高效地进行记忆、思维与认知活动。如果将他们与班上其他同学放在一起学习,与同学进行交流、探讨,反而会干扰他们的认知过程,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对于喜欢合作学习的学生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的教学方式,他们通过与其他学生的探讨获得更多的知识,学习效率会得到提升。教师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前,应与同学沟通交流,让学生清楚划分小组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而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3]。
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一般包括6位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人际交往情况等都不同,在进行分组时尽量保证各个小组的综合实力相差不大。每个小组中应有两位学习较好的学生,两位学习中等的学生以及两位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小组成员必须包括男生与女生,教师应对小组内各个成员进行具体分工,使每位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任务,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位置十分重要。数学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的,教师应为教学活动确定明确的主题,在学生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及时作出明确的指示与判断,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维护课堂纪律,在学生进行与教学活动无关的内容时马上制止。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与交流讨论。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应穿梭于各个小组间,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发现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及时给予帮助,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应合理利用
在数学教学中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学习方式的一种,应适时适度应用。教师应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将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之后,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组内的交流与小组间的探讨都应在独立思考后进行,在学生对问题已经产生一定的个人认识时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个人背景都不同,对于某一个知识点学生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看法,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各抒己见,进行思想交流,最终达成共识。
结束语
总之,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分享各自的观点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式学习进行教学的时候,也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适时适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使学生在参加数学教学活动时可以享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俞美丹.让问题串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8).
[2]陈月慧.让“问题串”走进数学课堂[J].学园,2013(10).
[3]王建芬.讓问题“串起”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下旬),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