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特殊教育学校生源的改革体制下,以前的聋哑学校及智力培育学校转变成了各种残疾学生集中的特殊教育学校,如何使教学管理者更好的适应这种新的形势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应逐步得到改善。
关键词:教育对象;特殊教育;学校管理
对于残疾学生的教育在国家深受重视,因此,特殊教育学院的管理机制也应当充分落实,积极响应国家的教育政策,将残疾学生教育作为工作中的重点事项。
一、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特点及原则
对于特殊学校的管理工作,院校本着“以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始终把残疾学生的各项需要放在首要位置,从残疾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在教育教学的管理中制定符合学生的发展标准和要求,尽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令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殘疾学生在教育中受到良好的发展,学校将各个不同类别的残疾学生划分成三个部门,包括聋哑部、培智部、康复部。并设定与之对应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对聋哑部主要以文化知识及劳动锻炼为依据,培智部以讲述基础知识及生活基本技能为宗旨,康复部以听力、语言、肢体的锻炼作为发展目标。依据教学宗旨,学校对于教师的各项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规定教师不只富有良好的教学能力,也要依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对应的康复指导、心理指导、从业指导等,及时针对残疾学生进行教育。
二、从教育对象特点看特殊教育学校管理
(一)加强“生活化”教育
针对残疾学生的生活发展要求,学校将生活技能与动手能力作为学校办学的主要目标。规定各科教师在残疾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生活技能、思想的锻炼,给学生构建一个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把生活中的各个片段引入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学习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各项能力。与此同时,在适当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生活,使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生活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进而学会新的知识,增强生活技能。例如,在对智力缺乏的学生,指导学生洗衣服、做饭、打电话、去医院看病等,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生存能力。在一个情景中多次练习,确保学生真正掌握生存技巧,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
(二)强化“个性化辅导”
学校在各个部门的标准指引下,细化了各个环节的教学形式与内容,例如,针对“日日练”的教学活动,细化情况如下:低年级的学生每天加强交谈、写字的能力,坚持每天一句话的锻炼;中年级要求写笔记,高年级的学生规定写作文,每周2-3篇。整个年级的作文完成数量不得低于习作数量,教师及时、详细批注,增强批注效力。在具体的教学要求与内容上,应加强对个别学生的专项指导,例如,耳聋学生的口语、手语能力,规定全部耳聋学生可以进行双语交流,增强聋生的口语、手语及读唇语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书面用语的表述水准。比如,对智力部情况较好的学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环节当中,运用有效的指导,加强对这类学生的锻炼,或者加快进展、增强难度等方式,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向最优化进步。针对一部分“学困生”,应积极实施生活锻炼及劳动技能的培养,最大程度的使每位学生有所进步。
(三)重视安全及青春期教育
特殊教育院校大部分是寄宿性质的,完善院校的值班体系,可以保证特殊教学的顺利进行,并且有效避免意外事故出现。学校以残疾学生的人身安全为出发点,详细规划各项安全管制,实施安全责任标准,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安全检查。与此同时,将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列为重点工作。对于耳聋学生心理不健全、性知识缺乏,智障学生心理发育缓慢等现象,通过整体教学与针对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缺陷、心理状况、生理发育等情况,将性生理、性心理与教育联系到一起,进行青春期教育。
(四)加强艺术课程的教学
艺术课程的实施是一项个性化非常强的工作,应在校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在学生家长与社会人士的共同参与下完善。在了解学校的基本状况之后,充分展现校内外人士的集体智慧。在所有成员的共同参与下,学校应制定相应的艺术课程形式,如:十字绣、油画、素描等课程。并将这些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加进课程表中。在教师的细心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作、去实践。学校还应当开展体育项目、画画、舞蹈等课程,加强学生四肢协调程度。通过艺术课程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对调节残疾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五)注重“社会人”的培养
特殊学生不只是认识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因此,不应当只把他们看作残疾人,而应当以社会人的角度来审视他们。残疾学生在社会的交流中存在障碍,但也有与社会相契合的一面,所以教师不应当只是锻炼学生的缺陷,也要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实行素质教育,不单纯依靠智育为主要教学标准,对残疾学生的未来打下良好的根基。这种根基既包含做人、做事,也包含终身学习、健身等等,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各种各样的资源,突出学生的延伸性学习及探究式学习,使学生总结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细心指导残疾学生学会生活、学会交流、学会团结,成为一个不与现实社会脱节的人。
三、结语
总体而言,特殊教育院校的管理方式是值得分析和探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应当勇于探索、积极进取,不断找出新的管理方式与教学形式来改善残疾学生的教育情况。
参考文献:
[1]王轶喆.对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构建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05):1-5.
[2]陈美琴.特殊教育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初探[J].教育评论,2015,(01):75-76.
[3]高春英.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2013,(06):25-26.
[4]周凤生.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管理效能的理性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7,(11):19-20.
关键词:教育对象;特殊教育;学校管理
对于残疾学生的教育在国家深受重视,因此,特殊教育学院的管理机制也应当充分落实,积极响应国家的教育政策,将残疾学生教育作为工作中的重点事项。
一、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特点及原则
对于特殊学校的管理工作,院校本着“以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始终把残疾学生的各项需要放在首要位置,从残疾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在教育教学的管理中制定符合学生的发展标准和要求,尽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令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殘疾学生在教育中受到良好的发展,学校将各个不同类别的残疾学生划分成三个部门,包括聋哑部、培智部、康复部。并设定与之对应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对聋哑部主要以文化知识及劳动锻炼为依据,培智部以讲述基础知识及生活基本技能为宗旨,康复部以听力、语言、肢体的锻炼作为发展目标。依据教学宗旨,学校对于教师的各项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规定教师不只富有良好的教学能力,也要依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对应的康复指导、心理指导、从业指导等,及时针对残疾学生进行教育。
二、从教育对象特点看特殊教育学校管理
(一)加强“生活化”教育
针对残疾学生的生活发展要求,学校将生活技能与动手能力作为学校办学的主要目标。规定各科教师在残疾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生活技能、思想的锻炼,给学生构建一个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把生活中的各个片段引入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学习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各项能力。与此同时,在适当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生活,使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生活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进而学会新的知识,增强生活技能。例如,在对智力缺乏的学生,指导学生洗衣服、做饭、打电话、去医院看病等,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生存能力。在一个情景中多次练习,确保学生真正掌握生存技巧,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
(二)强化“个性化辅导”
学校在各个部门的标准指引下,细化了各个环节的教学形式与内容,例如,针对“日日练”的教学活动,细化情况如下:低年级的学生每天加强交谈、写字的能力,坚持每天一句话的锻炼;中年级要求写笔记,高年级的学生规定写作文,每周2-3篇。整个年级的作文完成数量不得低于习作数量,教师及时、详细批注,增强批注效力。在具体的教学要求与内容上,应加强对个别学生的专项指导,例如,耳聋学生的口语、手语能力,规定全部耳聋学生可以进行双语交流,增强聋生的口语、手语及读唇语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书面用语的表述水准。比如,对智力部情况较好的学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环节当中,运用有效的指导,加强对这类学生的锻炼,或者加快进展、增强难度等方式,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向最优化进步。针对一部分“学困生”,应积极实施生活锻炼及劳动技能的培养,最大程度的使每位学生有所进步。
(三)重视安全及青春期教育
特殊教育院校大部分是寄宿性质的,完善院校的值班体系,可以保证特殊教学的顺利进行,并且有效避免意外事故出现。学校以残疾学生的人身安全为出发点,详细规划各项安全管制,实施安全责任标准,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安全检查。与此同时,将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列为重点工作。对于耳聋学生心理不健全、性知识缺乏,智障学生心理发育缓慢等现象,通过整体教学与针对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缺陷、心理状况、生理发育等情况,将性生理、性心理与教育联系到一起,进行青春期教育。
(四)加强艺术课程的教学
艺术课程的实施是一项个性化非常强的工作,应在校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在学生家长与社会人士的共同参与下完善。在了解学校的基本状况之后,充分展现校内外人士的集体智慧。在所有成员的共同参与下,学校应制定相应的艺术课程形式,如:十字绣、油画、素描等课程。并将这些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加进课程表中。在教师的细心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作、去实践。学校还应当开展体育项目、画画、舞蹈等课程,加强学生四肢协调程度。通过艺术课程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对调节残疾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五)注重“社会人”的培养
特殊学生不只是认识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因此,不应当只把他们看作残疾人,而应当以社会人的角度来审视他们。残疾学生在社会的交流中存在障碍,但也有与社会相契合的一面,所以教师不应当只是锻炼学生的缺陷,也要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实行素质教育,不单纯依靠智育为主要教学标准,对残疾学生的未来打下良好的根基。这种根基既包含做人、做事,也包含终身学习、健身等等,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各种各样的资源,突出学生的延伸性学习及探究式学习,使学生总结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细心指导残疾学生学会生活、学会交流、学会团结,成为一个不与现实社会脱节的人。
三、结语
总体而言,特殊教育院校的管理方式是值得分析和探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应当勇于探索、积极进取,不断找出新的管理方式与教学形式来改善残疾学生的教育情况。
参考文献:
[1]王轶喆.对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构建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05):1-5.
[2]陈美琴.特殊教育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初探[J].教育评论,2015,(01):75-76.
[3]高春英.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2013,(06):25-26.
[4]周凤生.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管理效能的理性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7,(1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