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了解连线符号在记谱法里的用法及作用,解决钢琴家对贝多芬晚期奏鸣曲里对延音线的疑问,从而深入分析贝多芬在写延音线时的初衷。正确的理解连线是教学和演奏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因此,钢琴乐谱中的连线标记需要我们重视和研究,以便以后对乐谱进行合理正确的判断和演奏及准确表达作品的音乐含义。
关键词:连线标记 连音线特殊奏法 分析贝多芬延音线的含义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4-0004-03
一、记谱法中的连线标记
中世纪发展起来的音乐记谱法(乐谱)是一种以印刷或手写制作,用符号、文字、数字或图表将音乐记录下来的方法。记谱法里的连线记号在音乐发展的各个时期里,不断受到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的关注,它的作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同时,也是正因为连线记号的发展,使作曲家表现自己音乐作品的手法丰富了起来,演奏者演绎可以通过它更进一步的贴近创作者的思想。
(一)圆滑线(slur)是西方的音乐记谱法中的一种记号,用来标记圆滑奏的范围,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当一些音符被同一圆滑线所包含时,必须以圆顺且连贯不分离的方式来演奏,也就是使用圆滑奏来衔接。圆滑线使用曲线来表示,通常当音符的符杆朝下时记于音符的上方,反之当音符的符杆朝上时记于音符的下方:
(二)三种与圆滑线相似的音乐记号。第一种延音线(tie)记在两个相同音高的音上,来表示这两个音连结成一个音,时值与拍数为这两个音符之和,我们演奏两个音时就演奏一次;附点记号(Dots)也可以用延音线来表示。
第二种用在连接两个音上,我们也称为“落滚”连音弹法,需要演奏者在两音之间弹出的声音需要柔和、轻盈,音乐语气委婉优雅,手臂、手腕、手指轻轻落下,同时利用手腕带动手指提起,整个手指和手腕处于完全放松状态。连续的落滚音型要跟所表达的音乐语气要一致,所以这种音型提示力的走向、手腕运动的作用已经占了主导地位。
第三种用在划分乐句上,是延伸跨过乐曲的片段的曲线,在视觉上难以与圆滑线分辨,表示该片段为一个乐句,帮助音乐作品演绎者体会到音乐中每句话的完整诉说,提示了音乐整体线条的起伏。在特殊的复调作品里,我们可以在研究每一个主题动机时用一个圆滑线把一个乐句标示出来进行区分[1]。
二、连线里出现的特殊奏法及表现
(一)Portato次断音(半连音线),用来表现音乐结构上的艺术,即音与音之间弹成似非连音、似跳非跳的奏法,这种奏法有时也用跳音架保持音记号来表示。深入了解才能发现,这种连线不长,经常出现在连接某些小分句或慢速音型乐段里,起到了体现音乐内部的段、连的效果,刻画细腻音乐的作用。
(二)non legarto非连音,是音乐上衔接的艺术,泛弹的话听起来像连音,但它特殊的地方需要每个音在连奏基础上清晰的突出出来,因为每个音之间有极小的休止在里面,需要在音值足后,手指就立即离开琴键,抬起后,再下去弹下一个音的一种奏法,发出来的声音清晰通透、富有颗粒性。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中,大多数快速进行的音符都需要用非连音的弹法。
(三)Syncopation切分音。切分音是节拍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当切分音的音值本身可以写成一个音符,其开始的节拍位置明确,并能感觉出其中较强节拍位置的存在,同时对拍子的结构没有造成混乱、模糊时,这种切分音可以用一个音符表示,但跨强弱两个节拍,并且跨小节,就要用延音线相连。
三、贝多芬晚期奏鸣曲延音线的弹法分析
以上是比较常在乐谱上出现的连线用法,贝多芬的记谱法里存在着另外几种延音线的表现手法,在贝多芬晚期奏鸣曲里op.106、op.109、op.110、op.111里出现“异常”的延音线就让很多钢琴家對此疑惑不解。[2]
作品Op.106和Op.110里面存在着这样的乐句,音高相同的两个音上第二个音不发出声音?或音高相同的两个音上第二个音用三指按出它的声音?我们在之前的100年里钢琴家们就对第二种疑问做出了决定,需要听到第二个音!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延音记号!因为很少的演奏者会对此分析,凭借着某些版本相同两个音上写了不一样的指法还是听到大师名家们在这个地方也把第二个音给弹出来了?不!在这里需要一个合理的分析解释。
贝多芬弦乐四重奏op.133大赋格,在第一小提琴声部里存在着一系列两个相同音,并且要把第二个音演奏出来,如果把两个同音看作一个音演奏的话,那就违背了贝多芬记谱法的要求。显而易见,我们在乐谱上可以看到前面还有一个四分音符休止符,休止符也是音乐,休止符也可以导致切分的效果,前后两个音跨强弱两个节拍,那么这一小节就是似切分节奏的切分音组合,这就更加说明了第二个音需要让人听见!这一发现是在Danial Gottlieb Tuerk的钢琴教程里载录的正确演奏法[3]。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10,Adagio乐章里面也有类似op.133的地方出现。通过十六分休止符切断了两个同音,即切分的节奏型把它们给断开了,这就是贝多芬特意留给后人在弹的时候需要注意观察的地方。这种非比寻常的记谱法看来需要展示一下,因为这属于那个时代的演奏习惯。后来C.Hansen才在乐谱上标注了两个同音上的指法,方便大家察觉。整个句子在弹法上完善后,往下的走势可以发现类似像歌声一样的旋律存在着,需要弹奏的像一个个疲劳的悲叹声直击人的内心[4]。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11的 Arietta乐章里面则出现了类似切分音的延音线,此处写的是和旋,在演奏技术上不容易把第二个和弦整齐的弹出来,并且C.Hansen并没有标示指法,所以分析过后知道贝多芬在这使用的是正常延音线的弹法,这一段需要带有歌唱性思维和柔软手指触键去演奏[5]。
贝多芬奏鸣曲op.106的第二乐章Adagio,T165里面也出现了切分音节奏型,除了标明了指法以外,还增加了一个表情术语più forte(比原有的Forte还要强烈),这与柔和的切换指法无关,而是尽可能保持住后面切分音升F的长度,所以这一小节需要弹奏出完整的12个强音,这也是贝多芬在慢板乐章里对“特殊音长”的弹法要求。
贝多芬奏鸣曲op.109第三乐章,Portato次断音,很多人都错误的认为这需要把上声部弹成一半的跳音,但是这个点跟跳音是完全没有联系的,所以这样的弹法也是不成立的。这些音符虽是断音但正确的应演演奏的较长一些。理论上规定,这样标记的音符应演奏为原来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三,但实际演奏时,为了简便,可以当第一个音保持到差不多要弹下一个音时再抬手断开,更接近现代的记谱法加上了持续音符号就能更清楚的让演奏者知道音要保持,但要断开[6]。
贝多芬奏鸣曲op.110第三樂章,几乎所有钢琴演奏者在演奏此乐句的时候A音只弹14次,但是正确的应该弹27次A!因为连音线在此处不受到重视,很多人说这是震动环节,震动在击弦古钢琴里没有重复音,因为是非常微小的音所以不予记录,另外击弦古钢琴在贝多芬时期之前就不再使用了。通过目前演奏诠释的传播建立了下列音响效果:一个附点八分音符后跟着两组十六分音符,然后在唯一的附点十六分音符前构成一个停顿,然而突然间加快速度构成32分音符列。贝多芬显然认为要授予这个“元音”一种效果,像类似“Messa di voce”的歌唱技巧,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这种技术关系到一个长音渐强渐弱的表现,不仅为旋律线条增添了活力与动感,而且有助于深化词意和情感变化的过度。通过逐渐加快发出渐强渐弱的A音仿佛取得了发出元音的效果。类似这个句子的还有T134-136小节。
四、结语
文字在字典里都有多种意思,就像我们的音乐符号一样,用在不同作曲家手里用途就变得不一样了。如果若干个好演员都去眼同样的角色,那么由于每个人了理解是不同的,最后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但如果这些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基本无误,那这个表演一定都能很好的自圆其说。所以遵循在乐谱里的所有表情记号,研究其前后对此所表达的正确意思(特别在贝多芬晚期作品里),彻底解决所有技巧问题,以便能更大的驾驭琴键。归根结底,正确的诠释方法只有唯一的一种,尽可能分析贝多芬本人的观点,给出符合逻辑和准确的演奏指示。
参考文献:
[1]鲁宁.圆弧线的不同含义[J].钢琴艺术,2008,(05).
[2][法]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贝多芬传[M].傅雷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奥]卡尔·车尔尼著,保尔·巴杜拉-斯科达注释.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正确演释[M].张弈明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苏]克里姆辽夫.论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M].丁逢辰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5][英][D.马修斯]DenisMatthews.贝多芬钢琴奏鸣曲[M].杨孝敏译.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
[6]Beethoven. Cooper,Barry.2008.
关键词:连线标记 连音线特殊奏法 分析贝多芬延音线的含义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4-0004-03
一、记谱法中的连线标记
中世纪发展起来的音乐记谱法(乐谱)是一种以印刷或手写制作,用符号、文字、数字或图表将音乐记录下来的方法。记谱法里的连线记号在音乐发展的各个时期里,不断受到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的关注,它的作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同时,也是正因为连线记号的发展,使作曲家表现自己音乐作品的手法丰富了起来,演奏者演绎可以通过它更进一步的贴近创作者的思想。
(一)圆滑线(slur)是西方的音乐记谱法中的一种记号,用来标记圆滑奏的范围,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当一些音符被同一圆滑线所包含时,必须以圆顺且连贯不分离的方式来演奏,也就是使用圆滑奏来衔接。圆滑线使用曲线来表示,通常当音符的符杆朝下时记于音符的上方,反之当音符的符杆朝上时记于音符的下方:
(二)三种与圆滑线相似的音乐记号。第一种延音线(tie)记在两个相同音高的音上,来表示这两个音连结成一个音,时值与拍数为这两个音符之和,我们演奏两个音时就演奏一次;附点记号(Dots)也可以用延音线来表示。
第二种用在连接两个音上,我们也称为“落滚”连音弹法,需要演奏者在两音之间弹出的声音需要柔和、轻盈,音乐语气委婉优雅,手臂、手腕、手指轻轻落下,同时利用手腕带动手指提起,整个手指和手腕处于完全放松状态。连续的落滚音型要跟所表达的音乐语气要一致,所以这种音型提示力的走向、手腕运动的作用已经占了主导地位。
第三种用在划分乐句上,是延伸跨过乐曲的片段的曲线,在视觉上难以与圆滑线分辨,表示该片段为一个乐句,帮助音乐作品演绎者体会到音乐中每句话的完整诉说,提示了音乐整体线条的起伏。在特殊的复调作品里,我们可以在研究每一个主题动机时用一个圆滑线把一个乐句标示出来进行区分[1]。
二、连线里出现的特殊奏法及表现
(一)Portato次断音(半连音线),用来表现音乐结构上的艺术,即音与音之间弹成似非连音、似跳非跳的奏法,这种奏法有时也用跳音架保持音记号来表示。深入了解才能发现,这种连线不长,经常出现在连接某些小分句或慢速音型乐段里,起到了体现音乐内部的段、连的效果,刻画细腻音乐的作用。
(二)non legarto非连音,是音乐上衔接的艺术,泛弹的话听起来像连音,但它特殊的地方需要每个音在连奏基础上清晰的突出出来,因为每个音之间有极小的休止在里面,需要在音值足后,手指就立即离开琴键,抬起后,再下去弹下一个音的一种奏法,发出来的声音清晰通透、富有颗粒性。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中,大多数快速进行的音符都需要用非连音的弹法。
(三)Syncopation切分音。切分音是节拍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当切分音的音值本身可以写成一个音符,其开始的节拍位置明确,并能感觉出其中较强节拍位置的存在,同时对拍子的结构没有造成混乱、模糊时,这种切分音可以用一个音符表示,但跨强弱两个节拍,并且跨小节,就要用延音线相连。
三、贝多芬晚期奏鸣曲延音线的弹法分析
以上是比较常在乐谱上出现的连线用法,贝多芬的记谱法里存在着另外几种延音线的表现手法,在贝多芬晚期奏鸣曲里op.106、op.109、op.110、op.111里出现“异常”的延音线就让很多钢琴家對此疑惑不解。[2]
作品Op.106和Op.110里面存在着这样的乐句,音高相同的两个音上第二个音不发出声音?或音高相同的两个音上第二个音用三指按出它的声音?我们在之前的100年里钢琴家们就对第二种疑问做出了决定,需要听到第二个音!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延音记号!因为很少的演奏者会对此分析,凭借着某些版本相同两个音上写了不一样的指法还是听到大师名家们在这个地方也把第二个音给弹出来了?不!在这里需要一个合理的分析解释。
贝多芬弦乐四重奏op.133大赋格,在第一小提琴声部里存在着一系列两个相同音,并且要把第二个音演奏出来,如果把两个同音看作一个音演奏的话,那就违背了贝多芬记谱法的要求。显而易见,我们在乐谱上可以看到前面还有一个四分音符休止符,休止符也是音乐,休止符也可以导致切分的效果,前后两个音跨强弱两个节拍,那么这一小节就是似切分节奏的切分音组合,这就更加说明了第二个音需要让人听见!这一发现是在Danial Gottlieb Tuerk的钢琴教程里载录的正确演奏法[3]。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10,Adagio乐章里面也有类似op.133的地方出现。通过十六分休止符切断了两个同音,即切分的节奏型把它们给断开了,这就是贝多芬特意留给后人在弹的时候需要注意观察的地方。这种非比寻常的记谱法看来需要展示一下,因为这属于那个时代的演奏习惯。后来C.Hansen才在乐谱上标注了两个同音上的指法,方便大家察觉。整个句子在弹法上完善后,往下的走势可以发现类似像歌声一样的旋律存在着,需要弹奏的像一个个疲劳的悲叹声直击人的内心[4]。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11的 Arietta乐章里面则出现了类似切分音的延音线,此处写的是和旋,在演奏技术上不容易把第二个和弦整齐的弹出来,并且C.Hansen并没有标示指法,所以分析过后知道贝多芬在这使用的是正常延音线的弹法,这一段需要带有歌唱性思维和柔软手指触键去演奏[5]。
贝多芬奏鸣曲op.106的第二乐章Adagio,T165里面也出现了切分音节奏型,除了标明了指法以外,还增加了一个表情术语più forte(比原有的Forte还要强烈),这与柔和的切换指法无关,而是尽可能保持住后面切分音升F的长度,所以这一小节需要弹奏出完整的12个强音,这也是贝多芬在慢板乐章里对“特殊音长”的弹法要求。
贝多芬奏鸣曲op.109第三乐章,Portato次断音,很多人都错误的认为这需要把上声部弹成一半的跳音,但是这个点跟跳音是完全没有联系的,所以这样的弹法也是不成立的。这些音符虽是断音但正确的应演演奏的较长一些。理论上规定,这样标记的音符应演奏为原来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三,但实际演奏时,为了简便,可以当第一个音保持到差不多要弹下一个音时再抬手断开,更接近现代的记谱法加上了持续音符号就能更清楚的让演奏者知道音要保持,但要断开[6]。
贝多芬奏鸣曲op.110第三樂章,几乎所有钢琴演奏者在演奏此乐句的时候A音只弹14次,但是正确的应该弹27次A!因为连音线在此处不受到重视,很多人说这是震动环节,震动在击弦古钢琴里没有重复音,因为是非常微小的音所以不予记录,另外击弦古钢琴在贝多芬时期之前就不再使用了。通过目前演奏诠释的传播建立了下列音响效果:一个附点八分音符后跟着两组十六分音符,然后在唯一的附点十六分音符前构成一个停顿,然而突然间加快速度构成32分音符列。贝多芬显然认为要授予这个“元音”一种效果,像类似“Messa di voce”的歌唱技巧,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这种技术关系到一个长音渐强渐弱的表现,不仅为旋律线条增添了活力与动感,而且有助于深化词意和情感变化的过度。通过逐渐加快发出渐强渐弱的A音仿佛取得了发出元音的效果。类似这个句子的还有T134-136小节。
四、结语
文字在字典里都有多种意思,就像我们的音乐符号一样,用在不同作曲家手里用途就变得不一样了。如果若干个好演员都去眼同样的角色,那么由于每个人了理解是不同的,最后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但如果这些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基本无误,那这个表演一定都能很好的自圆其说。所以遵循在乐谱里的所有表情记号,研究其前后对此所表达的正确意思(特别在贝多芬晚期作品里),彻底解决所有技巧问题,以便能更大的驾驭琴键。归根结底,正确的诠释方法只有唯一的一种,尽可能分析贝多芬本人的观点,给出符合逻辑和准确的演奏指示。
参考文献:
[1]鲁宁.圆弧线的不同含义[J].钢琴艺术,2008,(05).
[2][法]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贝多芬传[M].傅雷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奥]卡尔·车尔尼著,保尔·巴杜拉-斯科达注释.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正确演释[M].张弈明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苏]克里姆辽夫.论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M].丁逢辰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5][英][D.马修斯]DenisMatthews.贝多芬钢琴奏鸣曲[M].杨孝敏译.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
[6]Beethoven. Cooper,Barry.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