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个月

来源 :创业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ecc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创业企业的生存法则中,有个42个月的说法。大概是说平均而言,一个企业从初创到成长,大概要花42个月才能完成从产品到商业模式的摸索,此后才能逐步稳定地向前发展。
  在这42个月中,对于大多数企业是很痛苦的。产品、商业模式、客户从天到有,凭你之前多么辉煌和勇武,也要经过这个阶段。这42个月也是死亡却最高的阶段,现金流的断裂,错误的产品和市场方向……让一个企业成功不容易,让一个企业死亡却是很容易。但这42个月,也是创造奇迹的岁月,因为没有之前的框架,创新才能没有羁绊,那种新产品的问世、用户和客户从零数倍增长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所无法体会到的,也是吸引许多连续创业者再次踏上征程的重要原因。这段岁月也是很多成功者最留恋的岁月: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队友、稚气甚至充满bug的产品、不知道怎样才获得的第一个客户和订单……值得缅怀的事情太多、太多。
  当然,也有在3年甚至2年内上市的企业,但这样的企业毕竟是少数,而且高速成长和创富传奇的背后,也会留下很多后遗症,往往需要时间回头补课,否则便是昙花一现,暴富和暴利的来去都是一样的匆匆。当年SP的行业,便是很好一例,在本期杂志中,那些在山寨的应用商店上获得第一桶金的创业者,也是如此,转型是势在必行,就看谁转得决,转得好。马上要满1周岁的创业板也遵循42个月的法则。它还是个襁褓的孩子,性格和特质还没有完全的确定。在被异化成长圈钱和暴富神话板后,要完成它设立时的使命——成为扶持创新型成长企业的最有力的资本渠道,也还需要时间。可能我们真正要评判它的时刻,要再等30个月。
  创业邦也是这样,刚刚过了自己的42个月,又迎来10月金秋杂志创刊的3周年。和许多创业企业一样,从2007年10月创刊号的《连锁未来》、《第一个100万》、《2009创业邦100》到最新的《二线草莽的创业模式》……一期期封面上看到的是稚嫩、勇气和热情,也有改变、挣扎、甚至彷徨。可能媒体是个苦活,不知深浅的我们一头就扎了进来。但支撑我们坚持下来的信念是:创业者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他们的创新与成长,决定了这个国家在下一个10年中的增长;中国不需要暴富者,而需要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远大理想的创新者;而创业与创新精神的传播、管理经验的交流和创业环境的改善,需要媒体推动与参与。创业邦要做的就是这样一份事业。这是股东以及所有团队成员的其识与理想。
  在实际的工作中,创业邦笃信行胜于言,一直在努力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给那些成长中的企业和胸怀梦想的创业者。在本期杂志上,大家会看到杂志从内容、图片到版式的进行了大幅改变,编辑部的同事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以此来纪念我们创刊3周年,也算是给支持创业邦的读者的一份礼物。未来,我们仍会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相信一期比一期精彩。同样,在过去的这段岁月中,创业邦网站上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在分享着自己的成长与苦乐。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创新中国2010的活动中,我们踏遍10个城市寻找到的50家高成长和创新企业,也让所有参与者看到未来创新者的力量。在年底创业邦100中,我们还将推出100家创新企业,把他们的创新与成长之道介绍给读者。
  或许还是那句话,重要的不是你的位置,而是你所朝的方向。对于创业者,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怕的不是跌倒,而是爬不起来,你要有足够的资本与实力,能够支持你爬起、再战。对于一个志存高远的创业者,这可能是一场100年的拳击战。
其他文献
刚刚过去的—年极有可能是引领中国创业潮流的一个新起点:有那么多的IPO,有那么多的“战役”,当然,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挣扎者甚至失败者。但是,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源,在2010年《创业邦》年会上,我们把这些资源做了最大程度的集约和释放,听听这些声音,也许我们能够重新发现自己。    大佬们都在想些什么?    广东今日天使投资董事长何伯权:如何做一名天使投资人,我有几点感受:第一,项目
期刊
启迪创投董事总经理罗茁:2010年是国内IPO的好年景,我们也有三个公司上市,确实很不错。我要说的事情倒不是说今年好就能够怎么样,是不是看到市场好了就去创业呢?完全不是的。做早期投资也是要发现价值,帮助这些有价值的团队去成长。我们投的第一笔钱的回报,按照发行价计算,是300倍以上的数字。这也没有什么好吹牛的,但是反过来想,大家觉得这个事情有价值、有意义就更坚持十年。我这个话主要是说给创业者的,你要
期刊
北京亿玛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柯细兴:我觉得一个企业品牌要从自己的名字开始,你的名字是你的品牌里面的先发军。我们公司2004年创业的时候,当时的品牌是亿起发。这个有什么好处呢?客户来的时候会马上记住。所以在互联网领域,如何取一个让你的合作伙伴、你的用户一下子记住的名字,特别重要。所以首先取好自己的名字非常重要。  新雅迪传媒执行总裁衡晓阳:品牌是企业家的事情。换句话说,这个品牌是企业家一生为之去做的
期刊
五六年前,在戈壁的投资决策委员会上,蒋涛(戈壁合伙人)被问及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途牛成长起来,肯定是一家上千人或者几千人的公司。就凭两个刚毕业一两年的小孩能管理这么多人吗?  蒋涛的回答是:“不知道!但相信他们有机会成长起来。”  投资人所谓的两个小孩,是指途牛网的两位“80后”创始人——于敦德和严海锋。拿到戈壁数百万美金A轮融资那年,他们一个27岁、一个26岁。在公司内部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
期刊
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高勇:现在市场上找人真的很难,我们聊了半天,大家推门而出,我估计创始人遇到的问题还是怎么去找到人的问题、把我需要的人找来。这个找人的过程中你要清楚找什么样的人,创业肯定是一个漫长的有点枯燥的过程。  人众人教育集团总裁杜葵:创业企业招人为什么困难?这里有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我们老想找有能力的人,但是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有能力的人往往轮不到我们挑。因为企业是要快速
期刊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廖理:在美国,天使投资人是带着爱心去投资,不但给你投资,还能给你带来很多的帮助。但是他们在投的时候都会做人格的调查,尽管我这个钱是带着爱心投的,是想培养扶持你,我投的时候都要做严格的选择,而且投资协议非常严谨,这个契约精神自始至终都在贯彻。但是我们看中国的天使投资人很多不是这样,一晕就给你投了。  联想之星天使投资副总经理陆刚:对创业者的尽职调查我一定会做的,为什么做呢?创业一
期刊
兰馨亚洲投资总监李煌:生技健康可能是一个双重机会驱动的领域,一方面它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家越来越注重医疗健康的投入,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大家的消费倾向越来越强,是有市场机会的。同时它也有一个体制变革的机会,这几年医改各种各样正面、负面的新闻都有,这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客观上也说明这里面的机会巨大。  望海康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段成卉:在医疗行业里,一个企业要生存的话,我认为需要具备三方面的特征:第一
期刊
北京佩尔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源泉:我们是从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公司。我感觉这是一个非常不太好做的模式,因为它要承担用户的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技术风险、工程运营风险,承担了所有的风险。合同能源管理有三个模式,即分享型、合同型、保证型。分享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分享收益,这在记账的方式上有个很大的缺陷,每年、每月的收益是不一样的,你签了十年的合同,每年收到钱以后在财务上才能反映出来,就是说可能我投了钱
期刊
英特尔投资总监吴蓉晖:谈到无线互联网,就谈到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无线互联网这么多年大家一直认为有发展前途,但一直有一点受到制约和发展的局限,现在随着无线互联网终端的兴起,近几年增长量非常大,大家觉得无线互联网是到了春天了吗?这当中究竟谁会是赢家?  IDG资本合伙人李骁军:第一,移动互联网真正变成互联移动网,应该是有很大机会的;第二,电子商务经过了这么多年,用户积累、用户习惯也好,包括传统企业向电
期刊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高建:各位嘉宾有的是政府支持的,具有政府背景,也有非政府部门的,但是对于创业也是非常情有独钟的。我们的话题是关于创业环境,我想问问各位嘉宾,在下一步的创业环境中,哪一两件事儿是迫切需要解决的?  招商银行总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雷财华:我觉得在创业环境上政府一定要放手,当然需要采取一些扶持措施。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创业环境要市场化,不能生拉硬拽地讲创业环境,而是要用市场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