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读:感受新闻的结构
师:今天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请同学们打开书和笔记本。(板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本文作者是毛泽东主席,文体新闻。这是毛泽东主席为当时的报纸写的一篇新闻稿。这则新闻报道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中的事。
下面准备读课文。读课文之后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这则新闻的内容表达出来。第一种方式: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第二种方式: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第三种方式: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听明白了吗?
生(齐) :听明白了。
师:下面按座次读课文。(文章共一段,一人读完全文。)
师:读得比较好!吐字清楚,声音宏亮,也有语气。有两个字的读音需要注意。第一个字是“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中“锐不可当”的“当”,不读dǎng,读dāng,这里是抵挡的意思。跟我读:dāng。
生(齐):dāng。
师:再读。
生(齐):dāng。
师:第二个字是“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中的“荻港”读dí gǎng,跟我读dí gǎng。
生(齐):dí gǎng。
师:再读。
生(齐):dí gǎng。
师:注意“荻港”的“荻”与“收获”的“获”这两个形似字的区别。“荻”的右下方是“火”字,“获”的右下方是“犬”字。
师: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准备,然后分别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用一段短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发言时,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用课文中的原话来说。
众生翻书思考,师巡视。用时两分钟。
师:大家先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生:我以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生: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生: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消灭一切抵抗之敌,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师:谁还说?(无人举手)大家提出了三种说法,哪种说法最符合要求呢?
生:我认为第二种说法最符合您提出的要求。他用课文的题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极为简炼地用一句话说出了课文的内容。
生:我也同意第二种说法,因为用课文的标题说出课文的内容,正好是一句话,而且这句话较另外两种说法更简练。
师:对,就是这样。既要做到是一句话,又要做到简练。这样,才能和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区别。下面请大家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生:我认为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生:我认为应该是“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已渡过30万人”。
师:现在有两种说法。大家想想,哪种说法准确地说出了全文的内容呢?
生:我认为第一种说法简明地说出了全文的内容。第二种说法不对。因为这篇文章是说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而第二种说法只说了30万,还差70万呢!(众生笑)从渡江人数看概括得不全面。
生:第二种说法不仅人数概括得不全,而且渡江时间说得也不准确。渡江从20日夜开始,23日才渡完。而他只说了20日夜起24小时的渡江情况。
生:第二种说法只说了中路军的渡江情况。还有东路军、西路军没说呢?所以我认为第二种说法不对。
师:对。从渡江人数、时间、三路大军都要渡江来看,说得不够全面,但这种积极发言的精神应该发扬。我们再看第一种说法是否准确说出了全文的内容呢?
生:我认为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师:用一段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不可能把全篇内容全说出来,只能简明地说出主要内容。什么人?(人民解放军)多少?(百万)什么事?(渡江)从记叙的要素考虑,他说的这段话还差什么内容没交待清楚?
生:渡江地点。
师:对。应把渡江地点说出来,地点是记叙的要素之一。谁能把第一种说法改一下?
生:我认为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师:对。用课文开头的第一、二句话就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以上我们用一句话介绍了全文的内容,又用一段话介绍了全文内容,下面请同学们用几段话说出全文的内容。
生:我觉得应该是“20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全部23日可渡完”。
师:先看这种说法对不对。
生:这样说只说了中路军、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东路军渡江情况没说。所以我认为不对。
师:分析得不错。还有别的意见吗?
生:我认为,为了把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说清楚,可以把全文都读了。
生:我认为具体详细的介绍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是从第三句“20日夜起”开始的。第一、二句是简明概括地介绍,所以应从第三句读起。
师:同学们同意哪一种说法?
生:我认为第二种说法更为准确。因为它把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渡江情况分为三层进行了具体详细的介绍,而且没有多余的内容。 生:溃退的意思是敌人崩溃了,无作战能力而逃跑。
师:很好。“溃退”的“溃”是大河决堤,河水一下子涌出而不可收拾。退,是后退、败退。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是:被打垮而败退。(师略停,众生记录)
师:谁来解释一下“锐不可当”?(出示卡片:锐不可当)
生:锐不可当的意思是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师:“锐”,什么意思?
生:锐利?
师:“当”什么意思?
生:抵挡。
师:完全正确。记下来。(众生记录)
师:这则新闻,不仅报道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而且还就一些情况作了分析。关于分析的内容我们就不研究了。下面,大家回顾一下这堂课讲的内容:这堂课我们讲了新闻的结构,它包括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标题是新闻的提要,导语是新闻的概述,主体是新闻的详叙。为了好记,请大家抓住“一个语句”“一段话”和“几段话”这三个要点。
这堂课我们还讲了新闻的两个特点。写新闻要做到真实和及时,否则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下面检查刚学过的两个词。(出示卡片:溃退)
生:溃退的意思是被打垮而败退。
师:对。(出示:锐不可当)一起说。
生(齐):锐利无比不可抵挡。(响铃)
师:对!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附: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949年4月22日)
【评析】把握新闻所报道的敌我双方情况,这一设计举重若轻。因为看似要学生理解本则新闻的精要,其实也涉及了双方形象的简单分析——新闻的语言也有文学性的一面,就像王君老师所说的那样“有形象、有情怀”。教者这方面的意识虽不是很自觉,但是凭借其教学的敏感能触及到,可贵。
板书紧扣教学内容,简明扼要,纲举目张,既是教学思路的体现,也可视作课堂教学的微缩版,难得!
美中不足的是,教者的教学有比较浓重的保姆心态,教学语言也比较冗余,常常一个要求能说多遍,而对重点词“溃退”“锐不可当”的前教后习,也似无必要。
【总评】
读宁鸿彬老师的教学实录,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体知”一词。
据有关学者考证,“体知”一词最早出于《后汉书·志第一·律历上·律准》:“音不可以书以晓人,知之者欲教而无从,心达者体知而无师,故史官能辨清浊者遂绝。”这里的“体知”有朱熹所说的“将自家这身入那事物里而去体认”之意,和波兰尼的“亲知”(personal knowledge)说也有相通之处。不过,在中国古代传统中,体知更侧重于知“道”,即对于本体的证会,这一证会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自觉,必然表现为一个现实的转化过程。这样一来,体知便不是一个平面范畴,而是“一个认识论、工夫论、本体论的立体有机统一体,既是‘以身体之’的亲知真知,又是‘身体力行’的着实践履,以及‘体之于身’而‘以天下万物为一体’的生态存在”,是一种更科学的“知”。以身体之、身体力行、知“道”通达——在阅读实践中建构新闻本体性知识,这些宁老师都做到了。
重“体知”而非“授知”体现了崭新的教师观——不是单维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促进者;崭新的学生观——不是接受知识的被动学习者,而是探索、建构知识的主动学习者;崭新的课程观——不再是狭隘的教材层面的知识,而是与师生的生活经历、生命体验融为一体的动态的知识生成。在语文新课程改革尚未展开的1997年,宁老师有如此的教学境界,确有大家风范!
宁老师的教学侧重在新闻类性的体知和揭示上——结构要素的体知和揭示可谓类性体知的前奏;体知、揭示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尽管用时不多,却是新闻教学的高潮;敌我双方情况的概括、体知是类性体知的尾声——既有对新闻要素“何事”的体知,也有对作者跨体写作的揭秘。围绕类性展开的对话、纠错,对教师是固有新闻知识的温习,对学生则是全新的体知与发现。整个教学流程看似行云流水、家长里短般的漫聊,其实背后有着认真的思维沉潜、深度的生命融合和别出心裁的教学思量。
不过,整个教学仅限于新闻类性的体知和揭示显然是不够的。高质量的教学,不仅要揭示共性的文本类性,更要揭示个性的文本篇性。前者是教学的基础,后者才是教學的重点和升华。不上升到篇性的发掘,教学上的个性化创新很难有足够的保障。这一点,朱光潜先生早就看到了。他说:“如果画家只能够把鼻子画直,眼睛画横,结果就难免千篇一律,毫无趣味。他应该能够把这个鼻子所以异于其他直鼻子的,这个横眼睛所以异于其他横眼睛的地方表现出来,才算是有独到的功夫。”他谈的是绘画创作,但是对写作、教学一样适用。求类性之同仅是满足于教学的温饱,求篇性之异才会真正触及教学的发展和教学主体生命的自我实现。
那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篇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主体结构上的烘云托月。先介绍渡江较为顺利的中路军和西路军,最后介绍遭遇敌人殊死抵抗的东路军。看似客观写实,其实是变相地突出东路军的顽强、勇猛和执着——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已歼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作者的欣赏、自豪、快意之情溢于言表。倘若按地点顺序忠实介绍,这种个性化的表达魅力便无从产生。有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问题:东路军很烦恼,因为他们的位置被毛主席安排在了这则新闻的最后,他们觉得为什么不把我们东路军安排在前面呢?前面才能显出作用的重要啊。现在你要在文中找出依据来说服东路军,安抚他们的心灵,告诉他们作者这样安排是有道理的。这便是针对了文本篇性的妙问。但是,关于结构上的篇性,宁老师的教学并未涉及。
其次,形象塑造上的自然穿插。形象塑造是戏剧、小说的本色手段,但是在本篇新闻的写作中,作者也不由自主地用上了。如对敌军“都很泄气”“纷纷溃退”,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描写,对汤恩伯极具反讽意味的颟顸而尴尬的描写。这些形象塑造的笔墨,突然减缓新闻叙事的节奏,产生一种类似古典小说“一会儿地动山摇,一会儿柳似花朵”的表达效果,是很有生气的笔墨,值得好好玩味。这种跨体写作的智慧,当下不少优秀新闻作品也在用,如《那山,那树,那人》《三十年前惊世一跪,三十年后一座丰碑》,使新闻的知识性和文学性融为一炉,完全可以用来比较教学。宁老师引导学生体味“溃退”“锐不可当”时,其实触及了本则新闻形象塑造上的篇性,但却将之视为“分析的内容”而不加研究,不免有点儿可惜。
还有,言语表现上的潜隐个性。如语言的雅俗共陈,庄谐并出——说“一千余华里的战线”而不说“500余千米的战线”是雅,说国民党士兵“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不说“都很心灰意冷”是俗,其间蕴藏了丰富的意蕴;“我”字在文中的万斛泉涌,汩汩不止,其实是胜利在望的大喜悦、大自信、大自豪之情的悄然流露;攻占的地区,说一两个足可代表,却不厌其烦地一一枚举,这也是幸福、自得之情的欢快奔涌。有诗人说毛泽东“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毛泽东的这种横槊赋诗的激情、自信和霸气,在本篇新闻的写作中也有所体现。教学中,完全可以用还原法让学生体知:“一千余华里”可否换成“500余千米”?去掉“我”字,行不行?地点描述,说一两个如何?有了这些比较,对作者叙事上的春秋笔法,学生便会有更深刻的体知。
另外,还应注意不同文本的贯通。比如,将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与本则新闻进行比较教学;将本则新闻的单纯文字表述与当下新闻图片、音频、视频相结合的特点进行介绍,以使学生对新闻的解读能“跟上新媒体时代的步伐,引导学生重视和运用创新思维,在对新闻生产过程中使用新的传播技术、新的文本形式和新的报道思维”有所认知,进而更加强化对本则新闻类性和篇性的体知。
不知宁老师以为然否?
[作者通联:大理大学文学院]
师:今天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请同学们打开书和笔记本。(板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本文作者是毛泽东主席,文体新闻。这是毛泽东主席为当时的报纸写的一篇新闻稿。这则新闻报道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中的事。
下面准备读课文。读课文之后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这则新闻的内容表达出来。第一种方式: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第二种方式: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第三种方式: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听明白了吗?
生(齐) :听明白了。
师:下面按座次读课文。(文章共一段,一人读完全文。)
师:读得比较好!吐字清楚,声音宏亮,也有语气。有两个字的读音需要注意。第一个字是“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中“锐不可当”的“当”,不读dǎng,读dāng,这里是抵挡的意思。跟我读:dāng。
生(齐):dāng。
师:再读。
生(齐):dāng。
师:第二个字是“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中的“荻港”读dí gǎng,跟我读dí gǎng。
生(齐):dí gǎng。
师:再读。
生(齐):dí gǎng。
师:注意“荻港”的“荻”与“收获”的“获”这两个形似字的区别。“荻”的右下方是“火”字,“获”的右下方是“犬”字。
师: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准备,然后分别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用一段短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发言时,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用课文中的原话来说。
众生翻书思考,师巡视。用时两分钟。
师:大家先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生:我以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生: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生: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消灭一切抵抗之敌,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师:谁还说?(无人举手)大家提出了三种说法,哪种说法最符合要求呢?
生:我认为第二种说法最符合您提出的要求。他用课文的题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极为简炼地用一句话说出了课文的内容。
生:我也同意第二种说法,因为用课文的标题说出课文的内容,正好是一句话,而且这句话较另外两种说法更简练。
师:对,就是这样。既要做到是一句话,又要做到简练。这样,才能和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区别。下面请大家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生:我认为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生:我认为应该是“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已渡过30万人”。
师:现在有两种说法。大家想想,哪种说法准确地说出了全文的内容呢?
生:我认为第一种说法简明地说出了全文的内容。第二种说法不对。因为这篇文章是说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而第二种说法只说了30万,还差70万呢!(众生笑)从渡江人数看概括得不全面。
生:第二种说法不仅人数概括得不全,而且渡江时间说得也不准确。渡江从20日夜开始,23日才渡完。而他只说了20日夜起24小时的渡江情况。
生:第二种说法只说了中路军的渡江情况。还有东路军、西路军没说呢?所以我认为第二种说法不对。
师:对。从渡江人数、时间、三路大军都要渡江来看,说得不够全面,但这种积极发言的精神应该发扬。我们再看第一种说法是否准确说出了全文的内容呢?
生:我认为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师:用一段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不可能把全篇内容全说出来,只能简明地说出主要内容。什么人?(人民解放军)多少?(百万)什么事?(渡江)从记叙的要素考虑,他说的这段话还差什么内容没交待清楚?
生:渡江地点。
师:对。应把渡江地点说出来,地点是记叙的要素之一。谁能把第一种说法改一下?
生:我认为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师:对。用课文开头的第一、二句话就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以上我们用一句话介绍了全文的内容,又用一段话介绍了全文内容,下面请同学们用几段话说出全文的内容。
生:我觉得应该是“20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全部23日可渡完”。
师:先看这种说法对不对。
生:这样说只说了中路军、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东路军渡江情况没说。所以我认为不对。
师:分析得不错。还有别的意见吗?
生:我认为,为了把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说清楚,可以把全文都读了。
生:我认为具体详细的介绍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是从第三句“20日夜起”开始的。第一、二句是简明概括地介绍,所以应从第三句读起。
师:同学们同意哪一种说法?
生:我认为第二种说法更为准确。因为它把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渡江情况分为三层进行了具体详细的介绍,而且没有多余的内容。 生:溃退的意思是敌人崩溃了,无作战能力而逃跑。
师:很好。“溃退”的“溃”是大河决堤,河水一下子涌出而不可收拾。退,是后退、败退。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是:被打垮而败退。(师略停,众生记录)
师:谁来解释一下“锐不可当”?(出示卡片:锐不可当)
生:锐不可当的意思是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师:“锐”,什么意思?
生:锐利?
师:“当”什么意思?
生:抵挡。
师:完全正确。记下来。(众生记录)
师:这则新闻,不仅报道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而且还就一些情况作了分析。关于分析的内容我们就不研究了。下面,大家回顾一下这堂课讲的内容:这堂课我们讲了新闻的结构,它包括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标题是新闻的提要,导语是新闻的概述,主体是新闻的详叙。为了好记,请大家抓住“一个语句”“一段话”和“几段话”这三个要点。
这堂课我们还讲了新闻的两个特点。写新闻要做到真实和及时,否则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下面检查刚学过的两个词。(出示卡片:溃退)
生:溃退的意思是被打垮而败退。
师:对。(出示:锐不可当)一起说。
生(齐):锐利无比不可抵挡。(响铃)
师:对!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附: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949年4月22日)
【评析】把握新闻所报道的敌我双方情况,这一设计举重若轻。因为看似要学生理解本则新闻的精要,其实也涉及了双方形象的简单分析——新闻的语言也有文学性的一面,就像王君老师所说的那样“有形象、有情怀”。教者这方面的意识虽不是很自觉,但是凭借其教学的敏感能触及到,可贵。
板书紧扣教学内容,简明扼要,纲举目张,既是教学思路的体现,也可视作课堂教学的微缩版,难得!
美中不足的是,教者的教学有比较浓重的保姆心态,教学语言也比较冗余,常常一个要求能说多遍,而对重点词“溃退”“锐不可当”的前教后习,也似无必要。
【总评】
读宁鸿彬老师的教学实录,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体知”一词。
据有关学者考证,“体知”一词最早出于《后汉书·志第一·律历上·律准》:“音不可以书以晓人,知之者欲教而无从,心达者体知而无师,故史官能辨清浊者遂绝。”这里的“体知”有朱熹所说的“将自家这身入那事物里而去体认”之意,和波兰尼的“亲知”(personal knowledge)说也有相通之处。不过,在中国古代传统中,体知更侧重于知“道”,即对于本体的证会,这一证会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自觉,必然表现为一个现实的转化过程。这样一来,体知便不是一个平面范畴,而是“一个认识论、工夫论、本体论的立体有机统一体,既是‘以身体之’的亲知真知,又是‘身体力行’的着实践履,以及‘体之于身’而‘以天下万物为一体’的生态存在”,是一种更科学的“知”。以身体之、身体力行、知“道”通达——在阅读实践中建构新闻本体性知识,这些宁老师都做到了。
重“体知”而非“授知”体现了崭新的教师观——不是单维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促进者;崭新的学生观——不是接受知识的被动学习者,而是探索、建构知识的主动学习者;崭新的课程观——不再是狭隘的教材层面的知识,而是与师生的生活经历、生命体验融为一体的动态的知识生成。在语文新课程改革尚未展开的1997年,宁老师有如此的教学境界,确有大家风范!
宁老师的教学侧重在新闻类性的体知和揭示上——结构要素的体知和揭示可谓类性体知的前奏;体知、揭示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尽管用时不多,却是新闻教学的高潮;敌我双方情况的概括、体知是类性体知的尾声——既有对新闻要素“何事”的体知,也有对作者跨体写作的揭秘。围绕类性展开的对话、纠错,对教师是固有新闻知识的温习,对学生则是全新的体知与发现。整个教学流程看似行云流水、家长里短般的漫聊,其实背后有着认真的思维沉潜、深度的生命融合和别出心裁的教学思量。
不过,整个教学仅限于新闻类性的体知和揭示显然是不够的。高质量的教学,不仅要揭示共性的文本类性,更要揭示个性的文本篇性。前者是教学的基础,后者才是教學的重点和升华。不上升到篇性的发掘,教学上的个性化创新很难有足够的保障。这一点,朱光潜先生早就看到了。他说:“如果画家只能够把鼻子画直,眼睛画横,结果就难免千篇一律,毫无趣味。他应该能够把这个鼻子所以异于其他直鼻子的,这个横眼睛所以异于其他横眼睛的地方表现出来,才算是有独到的功夫。”他谈的是绘画创作,但是对写作、教学一样适用。求类性之同仅是满足于教学的温饱,求篇性之异才会真正触及教学的发展和教学主体生命的自我实现。
那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篇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主体结构上的烘云托月。先介绍渡江较为顺利的中路军和西路军,最后介绍遭遇敌人殊死抵抗的东路军。看似客观写实,其实是变相地突出东路军的顽强、勇猛和执着——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已歼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作者的欣赏、自豪、快意之情溢于言表。倘若按地点顺序忠实介绍,这种个性化的表达魅力便无从产生。有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问题:东路军很烦恼,因为他们的位置被毛主席安排在了这则新闻的最后,他们觉得为什么不把我们东路军安排在前面呢?前面才能显出作用的重要啊。现在你要在文中找出依据来说服东路军,安抚他们的心灵,告诉他们作者这样安排是有道理的。这便是针对了文本篇性的妙问。但是,关于结构上的篇性,宁老师的教学并未涉及。
其次,形象塑造上的自然穿插。形象塑造是戏剧、小说的本色手段,但是在本篇新闻的写作中,作者也不由自主地用上了。如对敌军“都很泄气”“纷纷溃退”,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描写,对汤恩伯极具反讽意味的颟顸而尴尬的描写。这些形象塑造的笔墨,突然减缓新闻叙事的节奏,产生一种类似古典小说“一会儿地动山摇,一会儿柳似花朵”的表达效果,是很有生气的笔墨,值得好好玩味。这种跨体写作的智慧,当下不少优秀新闻作品也在用,如《那山,那树,那人》《三十年前惊世一跪,三十年后一座丰碑》,使新闻的知识性和文学性融为一炉,完全可以用来比较教学。宁老师引导学生体味“溃退”“锐不可当”时,其实触及了本则新闻形象塑造上的篇性,但却将之视为“分析的内容”而不加研究,不免有点儿可惜。
还有,言语表现上的潜隐个性。如语言的雅俗共陈,庄谐并出——说“一千余华里的战线”而不说“500余千米的战线”是雅,说国民党士兵“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不说“都很心灰意冷”是俗,其间蕴藏了丰富的意蕴;“我”字在文中的万斛泉涌,汩汩不止,其实是胜利在望的大喜悦、大自信、大自豪之情的悄然流露;攻占的地区,说一两个足可代表,却不厌其烦地一一枚举,这也是幸福、自得之情的欢快奔涌。有诗人说毛泽东“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毛泽东的这种横槊赋诗的激情、自信和霸气,在本篇新闻的写作中也有所体现。教学中,完全可以用还原法让学生体知:“一千余华里”可否换成“500余千米”?去掉“我”字,行不行?地点描述,说一两个如何?有了这些比较,对作者叙事上的春秋笔法,学生便会有更深刻的体知。
另外,还应注意不同文本的贯通。比如,将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与本则新闻进行比较教学;将本则新闻的单纯文字表述与当下新闻图片、音频、视频相结合的特点进行介绍,以使学生对新闻的解读能“跟上新媒体时代的步伐,引导学生重视和运用创新思维,在对新闻生产过程中使用新的传播技术、新的文本形式和新的报道思维”有所认知,进而更加强化对本则新闻类性和篇性的体知。
不知宁老师以为然否?
[作者通联:大理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