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知:不能仅限于类性的揭示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wlzjzx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读:感受新闻的结构
  师:今天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请同学们打开书和笔记本。(板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本文作者是毛泽东主席,文体新闻。这是毛泽东主席为当时的报纸写的一篇新闻稿。这则新闻报道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中的事。
  下面准备读课文。读课文之后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这则新闻的内容表达出来。第一种方式: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第二种方式: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第三种方式: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听明白了吗?
  生(齐) :听明白了。
  师:下面按座次读课文。(文章共一段,一人读完全文。)
  师:读得比较好!吐字清楚,声音宏亮,也有语气。有两个字的读音需要注意。第一个字是“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中“锐不可当”的“当”,不读dǎng,读dāng,这里是抵挡的意思。跟我读:dāng。
  生(齐):dāng。
  师:再读。
  生(齐):dāng。
  师:第二个字是“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中的“荻港”读dí gǎng,跟我读dí gǎng。
  生(齐):dí gǎng。
  师:再读。
  生(齐):dí gǎng。
  师:注意“荻港”的“荻”与“收获”的“获”这两个形似字的区别。“荻”的右下方是“火”字,“获”的右下方是“犬”字。
  师: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准备,然后分别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用一段短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发言时,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用课文中的原话来说。
  众生翻书思考,师巡视。用时两分钟。
  师:大家先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生:我以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生: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生: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消灭一切抵抗之敌,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师:谁还说?(无人举手)大家提出了三种说法,哪种说法最符合要求呢?
  生:我认为第二种说法最符合您提出的要求。他用课文的题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极为简炼地用一句话说出了课文的内容。
  生:我也同意第二种说法,因为用课文的标题说出课文的内容,正好是一句话,而且这句话较另外两种说法更简练。
  师:对,就是这样。既要做到是一句话,又要做到简练。这样,才能和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区别。下面请大家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生:我认为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生:我认为应该是“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已渡过30万人”。
  师:现在有两种说法。大家想想,哪种说法准确地说出了全文的内容呢?
  生:我认为第一种说法简明地说出了全文的内容。第二种说法不对。因为这篇文章是说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而第二种说法只说了30万,还差70万呢!(众生笑)从渡江人数看概括得不全面。
  生:第二种说法不仅人数概括得不全,而且渡江时间说得也不准确。渡江从20日夜开始,23日才渡完。而他只说了20日夜起24小时的渡江情况。
  生:第二种说法只说了中路军的渡江情况。还有东路军、西路军没说呢?所以我认为第二种说法不对。
  师:对。从渡江人数、时间、三路大军都要渡江来看,说得不够全面,但这种积极发言的精神应该发扬。我们再看第一种说法是否准确说出了全文的内容呢?
  生:我认为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师:用一段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不可能把全篇内容全说出来,只能简明地说出主要内容。什么人?(人民解放军)多少?(百万)什么事?(渡江)从记叙的要素考虑,他说的这段话还差什么内容没交待清楚?
  生:渡江地点。
  师:对。应把渡江地点说出来,地点是记叙的要素之一。谁能把第一种说法改一下?
  生:我认为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师:对。用课文开头的第一、二句话就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以上我们用一句话介绍了全文的内容,又用一段话介绍了全文内容,下面请同学们用几段话说出全文的内容。
  生:我觉得应该是“20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全部23日可渡完”。
  师:先看这种说法对不对。
  生:这样说只说了中路军、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东路军渡江情况没说。所以我认为不对。
  师:分析得不错。还有别的意见吗?
  生:我认为,为了把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说清楚,可以把全文都读了。
  生:我认为具体详细的介绍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是从第三句“20日夜起”开始的。第一、二句是简明概括地介绍,所以应从第三句读起。
  师:同学们同意哪一种说法?
  生:我认为第二种说法更为准确。因为它把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渡江情况分为三层进行了具体详细的介绍,而且没有多余的内容。   生:溃退的意思是敌人崩溃了,无作战能力而逃跑。
  师:很好。“溃退”的“溃”是大河决堤,河水一下子涌出而不可收拾。退,是后退、败退。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是:被打垮而败退。(师略停,众生记录)
  师:谁来解释一下“锐不可当”?(出示卡片:锐不可当)
  生:锐不可当的意思是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师:“锐”,什么意思?
  生:锐利?
  师:“当”什么意思?
  生:抵挡。
  师:完全正确。记下来。(众生记录)
  师:这则新闻,不仅报道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而且还就一些情况作了分析。关于分析的内容我们就不研究了。下面,大家回顾一下这堂课讲的内容:这堂课我们讲了新闻的结构,它包括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标题是新闻的提要,导语是新闻的概述,主体是新闻的详叙。为了好记,请大家抓住“一个语句”“一段话”和“几段话”这三个要点。
  这堂课我们还讲了新闻的两个特点。写新闻要做到真实和及时,否则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下面检查刚学过的两个词。(出示卡片:溃退)
  生:溃退的意思是被打垮而败退。
  师:对。(出示:锐不可当)一起说。
  生(齐):锐利无比不可抵挡。(响铃)
  师:对!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附: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949年4月22日)
  【评析】把握新闻所报道的敌我双方情况,这一设计举重若轻。因为看似要学生理解本则新闻的精要,其实也涉及了双方形象的简单分析——新闻的语言也有文学性的一面,就像王君老师所说的那样“有形象、有情怀”。教者这方面的意识虽不是很自觉,但是凭借其教学的敏感能触及到,可贵。
  板书紧扣教学内容,简明扼要,纲举目张,既是教学思路的体现,也可视作课堂教学的微缩版,难得!
  美中不足的是,教者的教学有比较浓重的保姆心态,教学语言也比较冗余,常常一个要求能说多遍,而对重点词“溃退”“锐不可当”的前教后习,也似无必要。
  【总评】
  读宁鸿彬老师的教学实录,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体知”一词。
  据有关学者考证,“体知”一词最早出于《后汉书·志第一·律历上·律准》:“音不可以书以晓人,知之者欲教而无从,心达者体知而无师,故史官能辨清浊者遂绝。”这里的“体知”有朱熹所说的“将自家这身入那事物里而去体认”之意,和波兰尼的“亲知”(personal knowledge)说也有相通之处。不过,在中国古代传统中,体知更侧重于知“道”,即对于本体的证会,这一证会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自觉,必然表现为一个现实的转化过程。这样一来,体知便不是一个平面范畴,而是“一个认识论、工夫论、本体论的立体有机统一体,既是‘以身体之’的亲知真知,又是‘身体力行’的着实践履,以及‘体之于身’而‘以天下万物为一体’的生态存在”,是一种更科学的“知”。以身体之、身体力行、知“道”通达——在阅读实践中建构新闻本体性知识,这些宁老师都做到了。
  重“体知”而非“授知”体现了崭新的教师观——不是单维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促进者;崭新的学生观——不是接受知识的被动学习者,而是探索、建构知识的主动学习者;崭新的课程观——不再是狭隘的教材层面的知识,而是与师生的生活经历、生命体验融为一体的动态的知识生成。在语文新课程改革尚未展开的1997年,宁老师有如此的教学境界,确有大家风范!
  宁老师的教学侧重在新闻类性的体知和揭示上——结构要素的体知和揭示可谓类性体知的前奏;体知、揭示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尽管用时不多,却是新闻教学的高潮;敌我双方情况的概括、体知是类性体知的尾声——既有对新闻要素“何事”的体知,也有对作者跨体写作的揭秘。围绕类性展开的对话、纠错,对教师是固有新闻知识的温习,对学生则是全新的体知与发现。整个教学流程看似行云流水、家长里短般的漫聊,其实背后有着认真的思维沉潜、深度的生命融合和别出心裁的教学思量。
  不过,整个教学仅限于新闻类性的体知和揭示显然是不够的。高质量的教学,不仅要揭示共性的文本类性,更要揭示个性的文本篇性。前者是教学的基础,后者才是教學的重点和升华。不上升到篇性的发掘,教学上的个性化创新很难有足够的保障。这一点,朱光潜先生早就看到了。他说:“如果画家只能够把鼻子画直,眼睛画横,结果就难免千篇一律,毫无趣味。他应该能够把这个鼻子所以异于其他直鼻子的,这个横眼睛所以异于其他横眼睛的地方表现出来,才算是有独到的功夫。”他谈的是绘画创作,但是对写作、教学一样适用。求类性之同仅是满足于教学的温饱,求篇性之异才会真正触及教学的发展和教学主体生命的自我实现。
  那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篇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主体结构上的烘云托月。先介绍渡江较为顺利的中路军和西路军,最后介绍遭遇敌人殊死抵抗的东路军。看似客观写实,其实是变相地突出东路军的顽强、勇猛和执着——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已歼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作者的欣赏、自豪、快意之情溢于言表。倘若按地点顺序忠实介绍,这种个性化的表达魅力便无从产生。有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问题:东路军很烦恼,因为他们的位置被毛主席安排在了这则新闻的最后,他们觉得为什么不把我们东路军安排在前面呢?前面才能显出作用的重要啊。现在你要在文中找出依据来说服东路军,安抚他们的心灵,告诉他们作者这样安排是有道理的。这便是针对了文本篇性的妙问。但是,关于结构上的篇性,宁老师的教学并未涉及。
  其次,形象塑造上的自然穿插。形象塑造是戏剧、小说的本色手段,但是在本篇新闻的写作中,作者也不由自主地用上了。如对敌军“都很泄气”“纷纷溃退”,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描写,对汤恩伯极具反讽意味的颟顸而尴尬的描写。这些形象塑造的笔墨,突然减缓新闻叙事的节奏,产生一种类似古典小说“一会儿地动山摇,一会儿柳似花朵”的表达效果,是很有生气的笔墨,值得好好玩味。这种跨体写作的智慧,当下不少优秀新闻作品也在用,如《那山,那树,那人》《三十年前惊世一跪,三十年后一座丰碑》,使新闻的知识性和文学性融为一炉,完全可以用来比较教学。宁老师引导学生体味“溃退”“锐不可当”时,其实触及了本则新闻形象塑造上的篇性,但却将之视为“分析的内容”而不加研究,不免有点儿可惜。
  还有,言语表现上的潜隐个性。如语言的雅俗共陈,庄谐并出——说“一千余华里的战线”而不说“500余千米的战线”是雅,说国民党士兵“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不说“都很心灰意冷”是俗,其间蕴藏了丰富的意蕴;“我”字在文中的万斛泉涌,汩汩不止,其实是胜利在望的大喜悦、大自信、大自豪之情的悄然流露;攻占的地区,说一两个足可代表,却不厌其烦地一一枚举,这也是幸福、自得之情的欢快奔涌。有诗人说毛泽东“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毛泽东的这种横槊赋诗的激情、自信和霸气,在本篇新闻的写作中也有所体现。教学中,完全可以用还原法让学生体知:“一千余华里”可否换成“500余千米”?去掉“我”字,行不行?地点描述,说一两个如何?有了这些比较,对作者叙事上的春秋笔法,学生便会有更深刻的体知。
  另外,还应注意不同文本的贯通。比如,将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与本则新闻进行比较教学;将本则新闻的单纯文字表述与当下新闻图片、音频、视频相结合的特点进行介绍,以使学生对新闻的解读能“跟上新媒体时代的步伐,引导学生重视和运用创新思维,在对新闻生产过程中使用新的传播技术、新的文本形式和新的报道思维”有所认知,进而更加强化对本则新闻类性和篇性的体知。
  不知宁老师以为然否?
  [作者通联:大理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多情自古伤离别”,这大概是古代送别类诗词源源不断、佳句甚多的主要原因。虽然诗人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运命有别,表现手法和风格流派各异,但其高尚的操守、淳朴的情谊、缠绵的倾诉、美好的祝福,却惊人相似。  李白一生,仗剑远游,行踪无定。“凡江、汉、荆、襄、吴、楚、巴、蜀,与夫秦、晋、齐、鲁山水名胜之区,亦何所不登眺”(明·刘楚登《太白酒楼记》),大起大落的特殊遭际使他有机会结识众多名流侠士、官宦庶民,却
当下正逢改革的“大时代”,高考改革也不例外。2016年既是我国高考改革的转轨之年,也是“调布局、克难点”的关键之年。高考命题由分省自主命题的“小时代”重新回归国家卷“大时代”,全国26个省份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试卷,平稳完成了命题格局的调整,中学教学及备考也随之进入“新常态”。  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精神,2017年要全面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的各项改革,而《考试
一、研究背景    作为基础教育主要课程之一的语文学科,以它特有的人文色彩、民族特性和审美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人格操守、审美情趣、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课程不仅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备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一、教学困惑思考  在一次测试中,考到了诗歌《听颖师琴歌》(别浦云归桂花渚),其中有一道题是“诗歌如何表现音乐的魅力?”结果发现学生对该组题目的解答五花八门,有用小说的鉴赏角度分析的,有以散文的赏析角度拟写的,有以各类综合角度解答的,学生没有诗歌“体”的意识,这让我很是诧异。过不多久,学生在另一份测试中考到了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词,其中一道填空题是“这是一首 派的宋词,突出洞庭湖景色和
短短2600个汉字的《孔乙己》,博大精深。《孔乙己》是中国文学巅峰,也是世界文学巅峰。把《孔乙己》放进所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篇作品的橱窗中,它只会更亮眼,不会稍逊色。莫言明言,愿意用自己的全部作品,换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这当然是莫言的谦逊,但对鲁迅短篇小说的评价,或许并没有夸大其词。鲁迅短篇小说二十来篇,尽管篇篇是精品,但是,鲁迅自己只唯一点名說过,他最喜欢的自己的短篇小说就是《孔乙己》
一、写作教学之难,需要抓根本性问题  中学生写作难教,高考写作尤其难教。难就难在写作的本质乃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我们对写作通常理解为“运用书面文字通过特定的体裁形式表达写作者对生活对自己对社会等诸方面现象、问题的认识和真情实意表达的创造性劳动”。而就写作来讲,用于交际,是一种工具,写作实践则表现为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而能力是不太可能通过教师的“教”而形成,犹如学习游泳者若只是背熟了泳姿的
一、课文:人教版高一必修2《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执教:蔡晓鸿(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归园
在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中,由于阅历的限制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缺失,很多学生对小说的解读失于浅表化,甚或误读,难以领略到其美在何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挖掘文本内涵,把握小说的审美特质,真正理解外国小说的艺术魅力,进而促进其审美核心素养的提升呢?笔者认为,外国小说语言的隐藏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有必要通过深度阅读,引导学生梳理小说隐藏表达的言语特征,掌握
一  热爱与历练。也许我缺少伟大的理想,没有做过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等的梦,但我从小就艳羡教师,渴望成为一名有威信、学生信服的老师。受父母敬重文化和当时社会的影响,入初中不久我就立下志愿当一名好教师,向像自己及自己玩伴和学友那样渴求文化知识的孩子们传播文化,好让他们将来做有用的人。从那时起,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我都一直在为实现这个志愿奋斗着。长大后我真的进了师范,成为了一名教师,所以我一直以为我是
直接观察小说的标题或者通过对整个故事的简单梳理,《品质》的主题似乎一望便可知晓。如果从小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入手,对人物形象、环境设置、情节主题进行挖掘,《品质》也似乎没有太多独特的可以讲授的教学点。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普遍觉得这篇文章平淡如水,几乎没有阅读的快感。老师觉得浅显学生觉得平淡的这么一篇文章,以什么为解读抓手是一件棘手的事。一个被公认的经典之作为何看不到其精彩之处,这就需要借助研究作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