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阴阳哲学观下的传统建筑造型

来源 :东方藏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hen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是中国传统美术造型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民俗现象,是民俗文化的物化载体,其形成和演变积淀了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资源。“从马背到船舱”的湖南段茶道沿线码头、古道、茶亭等文化遗产正在快速消逝当中,它所蕴含的丰富历史、经济、文化印记也消逝殆尽。本文试图扛起手中的相机,拿起手中的画笔,用摄影、油画等美术创作形式来挖掘、整理和记录万里茶道益阳地区建筑风景之“美”,展现茶路遗留在历史长河中的时光印记,揭示它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中国阴阳;哲学观;传统建筑造型
  中国原始的哲学观念,首先围绕着“人类从何而来”这一问题而形成。先民从人类男女异性交合诞生新生命的现象出发,类而推之,得出“男女精构,万物化生”的结论。我国先民创造了哲学体系是以“天人合一”观念为贯穿线的阴阳、八卦、五行系统。所谓伏義所作的八卦,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看法和概括,是对万物之情的总结。这种由混沌分化为阴阳,阴阳想合而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观念,正是对中国哲学本源体系的概括。
  从我国原始美术到后世的民间美术,阴阳八卦观念一直是造型的哲学基础。阴阳观念对民间美术造型影响深远,不仅表现在阴阳八卦图式在民间的广为应用,同时,以生殖崇拜为中心的阴阳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哲学观念,形成了民间美术观念造型的造型体系。传统美术造型反映了民族的独特的民俗意识和集体人生观。为战胜苦难,美术作品祈求上苍保佑。“送子观音” 、“葫芦生子”造型反映人们对生殖的愿望和追求,和多子多福观念相呼应。“阴阳鱼”造型代表原始的性意识和阴阳两性相交的生殖观。
  一、阴阳八卦图式在传统建筑造型中的运用
  八卦图由阴阳鱼外圈加“ --”与“——— ”符号的八种叠变构成,哲学体系经 《周易》、《老子 》、庄子、道教和方士传承,经学术界推动,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模式。从西安半坡出土的 6000年前的彩陶人面鱼纹盆图像到宋代阴阳八卦造型,两个阴阳鱼围绕圆心追逐的动态旋转。这种旋转变幻从星辰宇宙到各种自然现象、成双成对、阴阳对立、相互依存的生命生存状态。它宣示世界对立统一运动的规律,对民间美术造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八卦图式常见于服装、罗盘、房门、藻井、地面、庙堂和器物的装饰。制作手段包括绘画、剪纸、刺绣、雕刻等。作品有 “八卦镜”、“太极八卦图”、“八卦鱼 ”或变形图纹等,其用途或用意为阴阳方士观看风水或民众用于驱邪免灾、寓意吉祥、或取其相生相克(中医)、运动不止的时空观。
  河南开封市的一座道观内(延庆观)在屋脊上便绘有阴阳鱼状的太极图。在湘西苗族民居的门户上,常常可见木制的太极八卦图。据农户的主人说,挂上八卦图的目的,是为了镇宅、驱邪和免灾。贵州剪纸《双鱼八卦》是民间用作刺绣底样的,在八卦图的周围有八组寓意福、寿、喜的花草,蝴蝶等吉祥纹样,在民间社火、戏曲中,太上老君,黄帝的脸谱上有太极图,身上穿的是八卦袍。
  甘肃镇原祁秀梅的剪纸《道佛合一》、陕西黄陵张林召的剪纸《太极八卦鱼》是太极八卦图的衍化。祁秀梅的《道佛合一》中“佛”是用四角的蝙蝠来表示的,取蝠的谐音作佛;“道”是用两条旋转的鱼组成的太极图来表示,四周是用四股水纹表现八卦,剪纸中的佛和道,都返璞归真了。张林召的《太极八卦鱼》中心是双鱼太极,四周八方是八朵卷子祥云,有八方吉祥和八方来喜的寓意。陕西千阳的《八卦镜》,中心是黑白阴阳鱼,八只角上绣有太阳光芒,有“八角重芒、光辉照曜”之意,旁边还绣有五毒,同时具有相克相生的意思。千阳的五毒八卦马甲更为典型地反映了“阴阳相合生万物,万物永生不息”的观念。马甲的九个方格(似九宫格)中有“五行四方之象”,“五行”按相生相胜的序列为“木、火、土、金、水”;“四方”之象所取的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又指东、西、南、北四方,以十为标志,而以这十字的中心为出发点,加上这个“中”,即为“五方”。马甲的中心绣有蟾蜍,四方则为蜈蚣、壁虎、蛇和蜘蛛。四方绣有八卦纹。上方两侧绣有太阳鸟,代表天;下方两侧是几何山形纹,代表地;底边为黑白锯齿形水纹。小小的马甲上,反映出民间的一种博大的宇宙、时空观,同时也体现出人类相克相生、生生不息的生殖崇拜观念。
  二、以生殖崇拜为中心的阴阳交感、化生万物的哲学观念,始终贯穿于传统建筑造型体系中
  中国的阴阳哲学,源于人类的生殖崇拜。把世界一切事物都看做阴阳、雌雄两性,以感知世界和想象世界的事物交融的思想方式,认为万物有灵,把宇宙世界拟人化。对图腾崇拜是这种观念的表现。其特点是超自然、超科学 、超逻辑的自由想象和联想,在精神与物质,生命和非生命,灵魂与肉体间自由联想,自由表象。在这种观念下,创作的图像变化神秘,产生许多的复合形态和艺术形象,如龙、凤、麒麟等。由崇拜生殖繁衍到形成 “女娲交尾图”及其传说,产生了“男女精构、万物化生”的古典人类起源学说。产生了阴阳对立统一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以为自然是个人神交融的世界,崇尚人与自然统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之一。
  中国民间俗语中自古有“好事成双”之句。因此,中国人的“偶”数观念中,反映着很强的生殖崇拜、生命繁衍意识。民间美术的造型体系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具有对应关系,潜藏着生命、生殖意识的造型规则。仍以民间美术中的“鱼”为例。民间艺人表现鱼的造型不以自然模拟为准则,不以形似为规范,而常常以鱼自喻,借物寄情,以物言志,即所谓:“画不独为状物,亦为言志、寄情、示气。”民间美术中的“阴阳鱼”、“八卦鱼”、“鸡头鱼”、“虎头鱼尾”、“龙头鱼尾”、“凤头鱼尾”和“鱼戏莲”、“鱼钻莲”等造型绝不是简单的“偶”数现象和“复合形象”的表现,它反映出民间艺人集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规则。陕西洛川刺绣《双鱼莲生贵子》和甘肃庆阳剪纸《八卦鱼抓髻娃娃》在表现两鱼相交,和魚莲相合、子孙繁衍的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陕西凤翔的《双头驴》刺绣挂件等等,这类一阴一阳、两两相对的造型,和上面提到的“双鱼莲生贵子”和“八卦鱼抓髻娃娃”一样,都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观念造物产物。
  以上可见中国民间文化是本源文化,是“生产者的艺术” , 由民间需要产生,用于民俗活动。以自创和欣赏为主,流传民间,用于祭祀活动、巫术活动的实用造型。原始造型象征写意,不在审美,不求形真,只求情真意真。其结构和形态显示一种审美形式的特殊性。民间造型受功利观念的影响,表现出大胆、自由、自然灵活,造型意象完整饱满、对称夸张,色彩鲜艳、气氛热烈。反映民间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的艺术魅力。用对美的肯定表现目的性的价值功能,用善意的形式寄托吉庆祥瑞的美好愿望和健康、快乐、喜气洋洋的浓厚的生活情趣。 在民间意向造型中很难看到悲惨、不吉利、伤感、没落颓废的情调。这是中国民俗文化和中国民间造型艺术特有的现象, 也是与中国文人艺术的本质区别。
  参考文献:
  [1]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唐云(1988.11~),女,湖南常德,就职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非遗传承保护。
  靳小水(1988.10~),男,河南南阳,就职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本文系2018年度益阳市社科重点课题《“万里茶道”益阳地区建筑风景在美术创作中的文化诠释》阶段性成果之一,编号:2018YS079】。
其他文献
摘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是当今文博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日照地区历史悠久、文教发达。但是,目前对日照地区科举制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研究和宣传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即从张行简“一门五进士”家族着手,对其家族科举状况进行考证,进而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和对日照地区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金朝;日照;张行简;科举  山东日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代多人杰。特别是进入科举时代后,更是人才辈出,孕育了张氏、丁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我到南京去求学。当时各校春季都不招生,后来经金陵大学的一位同乡介绍,到私立南京安徽中学高中部插班。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陷,抗战进入极其艰难的相持阶段。恰其时,美国给予中国第一笔战时借款,给中国抗战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那么,这笔借款是怎么来的呢?它是由时任驻法
目的比较强化训练法和任务卡片法与任务驱动法和讲授法产生的教学效能。方法期末就药物合成设计与分离纯化技术课程,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班对教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