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中,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主流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在初中教育阶段,初二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二是学生思想、情感、成绩等变化最大的时期,被称为“初二现象”。因此,初二学生的教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笔者基于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从初中语文教学方面探讨树立学生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应对“初二现象”相关问题的策略,以促进初二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 初二现象 语文教学 教育策略
初中教育教学阶段中,初二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教师进行科学知识、思想道德与心理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身体发展快速、心理极度敏感,多数会出现较为反常的行为,相关教育学者称其为“初二现象”,它严重影响着初二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初二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师必须提高对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等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一、简述“初二现象”
(一)“初二现象”的含义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开始对很多事情变得在意,并逐渐形成较强的自我意识,面对教师的批评与管教,多表现出逆反心理等,相关教育学者将这个现象称为“初二现象”。具体来讲,就是指在初二教育教学阶段,学生出现的难以管理、教育的现象。“初二现象”严重危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处于人生的交叉路口,一旦不加以引导,很可能走上错误的道路。
(二)“初二现象”的主要表现
第一,不同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上差异较大。初二教育教学阶段,课程逐渐增多且内容难度逐渐提高,使学生学习压力增大,学生之间的竞争也趋于激烈化。有的学生对此感到难以适应,在努力之后成绩仍然得不到提高;有的学生本身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与丰富的生活常识,对新奇的事物、知识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动机,成绩自然逐渐提高。另外,有些学生开始对某一科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出现偏科问题,影响学生的升学与全面发展。
第二,学生思想变化剧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初二的学生还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他们的自控能力、是非善恶判断能力与对事情的理性分析能力也比较弱,因此,一旦有人对其进行不良引导,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比如,少部分学生经不住物质诱惑,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进行盗窃、斗殴、抢劫等行为,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三,出现“青春期萌动”现象。初二的学生大多处于十四五岁的年纪,他们对青春期的知识了解不多,对异性容易产生好感,尤其是在集体生活中,错把友谊当爱情,出现“早恋”问题。另外,学生在集体学习与生活中,相同兴趣的学生容易聚到一起,情感交往过密,一个学生的思想行为往往可以影响整体集体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而出现一些不良问题,值得教师家长注意。
(三)“初二现象”的成因
第一,学生自身原因。初二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关键时期,自身的独立与依赖心理互相矛盾,致使他们的行为出现反常;同时,初二学生由于身体向着青春期发展以及生活阅历的增加,对事物的认知也在发生转变,他们渴望自由、渴望与异性交往,这是产生早恋现象的主要原因。
第二,学校教学原因。初二课程数目增多、内容加深,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一些教师并没有积极地思考、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而是一味地以“灌输法”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另外,部分教师在教育管教学生的时候,运用不正确的言语、方式,也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第三,家长沟通原因。现在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多数采取满足其要求的方法来表达亲情,却很少与子女进行有效地沟通,家长并不了解子女真正需要什么,也不了解怎样教育子女。长此以往,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受到阻碍,也影响学生的情感发展。
二、由“初二现象”引发的语文教学思考
“初二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初中教师,尤其是担任初二年级的教师,更是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应对“初二现象”。作为初中重要课程之一的语文学科,语文教师更应该主动思考应对“初二现象”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初二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初中语文课程的教育意义
初中语文课程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道德品质。因此可以说,初中语文是具有人文特性的,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与关键,不仅肩负着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同时肩负着提高学生素养、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重任。初二语文课程教材在设置中,主要以生命、精神为题材,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与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思考生命真谛、探讨精神追求,从而引导学生的心理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帮助学生顺利升学、全面发展。
(二)语文教学中应对“初二现象”的策略
第一,发挥学科优势,引导学生抒发情感。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即是写作。写作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想法、抒发情感。因此,初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沟通,设置学生感兴趣的作文题目,并科学、合理地给出教学评语,使学生能够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与教师成为朋友,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进而接受教师的管教与帮助。
第二,开发多彩课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二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他们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开发多彩的课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教学方法的多变性、启发性与新鲜性,使学生时刻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将全部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过多关注其他不利己的事物,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第三,适时给予学生教学评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途径,同时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行为以及学习心态等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要注意用词的严谨性,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切忌妄自对学生的未来下结论。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在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过程中,认识到自身思想行为的错误与不足之处,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自我改正与提高,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达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初中教育教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语文对于帮助初二学生度过情感、心理等难关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二语文教师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从知识、兴趣、情感、道德等不同方面,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正不良行为,帮助学生确立以“不断地提高自我能力与素质”为目的而积极学习,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
【参考资料】
[1]王小平,张平俊.“初二现象”成因透视及其教育策略[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8).
[2]周军. 对“初二现象”的思考[J]. 教学与管理, 2003(01) .
[3]马玉顺. 值得重视的“初二现象”[J]. 山东教育, 2005(08) .
[4]雍 琴. 班主任如何直面“初二现象”[J]. 教学与管理, 2002(28) .
[5]钟 雨.坚持正确方向,不断深化改革——谈中学语文教材的思想道德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5(02).
[6]唐德荣.浅谈初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 学周刊B版,2010(11).
[7]陈贵琴.因材施教推波助澜——初二年级尖子生语文教学方法初探[J]. 科学咨询,2011(21).
【关键词】初中 初二现象 语文教学 教育策略
初中教育教学阶段中,初二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教师进行科学知识、思想道德与心理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身体发展快速、心理极度敏感,多数会出现较为反常的行为,相关教育学者称其为“初二现象”,它严重影响着初二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初二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师必须提高对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等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一、简述“初二现象”
(一)“初二现象”的含义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开始对很多事情变得在意,并逐渐形成较强的自我意识,面对教师的批评与管教,多表现出逆反心理等,相关教育学者将这个现象称为“初二现象”。具体来讲,就是指在初二教育教学阶段,学生出现的难以管理、教育的现象。“初二现象”严重危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处于人生的交叉路口,一旦不加以引导,很可能走上错误的道路。
(二)“初二现象”的主要表现
第一,不同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上差异较大。初二教育教学阶段,课程逐渐增多且内容难度逐渐提高,使学生学习压力增大,学生之间的竞争也趋于激烈化。有的学生对此感到难以适应,在努力之后成绩仍然得不到提高;有的学生本身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与丰富的生活常识,对新奇的事物、知识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动机,成绩自然逐渐提高。另外,有些学生开始对某一科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出现偏科问题,影响学生的升学与全面发展。
第二,学生思想变化剧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初二的学生还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他们的自控能力、是非善恶判断能力与对事情的理性分析能力也比较弱,因此,一旦有人对其进行不良引导,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比如,少部分学生经不住物质诱惑,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进行盗窃、斗殴、抢劫等行为,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三,出现“青春期萌动”现象。初二的学生大多处于十四五岁的年纪,他们对青春期的知识了解不多,对异性容易产生好感,尤其是在集体生活中,错把友谊当爱情,出现“早恋”问题。另外,学生在集体学习与生活中,相同兴趣的学生容易聚到一起,情感交往过密,一个学生的思想行为往往可以影响整体集体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而出现一些不良问题,值得教师家长注意。
(三)“初二现象”的成因
第一,学生自身原因。初二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关键时期,自身的独立与依赖心理互相矛盾,致使他们的行为出现反常;同时,初二学生由于身体向着青春期发展以及生活阅历的增加,对事物的认知也在发生转变,他们渴望自由、渴望与异性交往,这是产生早恋现象的主要原因。
第二,学校教学原因。初二课程数目增多、内容加深,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一些教师并没有积极地思考、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而是一味地以“灌输法”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另外,部分教师在教育管教学生的时候,运用不正确的言语、方式,也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第三,家长沟通原因。现在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多数采取满足其要求的方法来表达亲情,却很少与子女进行有效地沟通,家长并不了解子女真正需要什么,也不了解怎样教育子女。长此以往,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受到阻碍,也影响学生的情感发展。
二、由“初二现象”引发的语文教学思考
“初二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初中教师,尤其是担任初二年级的教师,更是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应对“初二现象”。作为初中重要课程之一的语文学科,语文教师更应该主动思考应对“初二现象”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初二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初中语文课程的教育意义
初中语文课程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道德品质。因此可以说,初中语文是具有人文特性的,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与关键,不仅肩负着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同时肩负着提高学生素养、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重任。初二语文课程教材在设置中,主要以生命、精神为题材,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与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思考生命真谛、探讨精神追求,从而引导学生的心理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帮助学生顺利升学、全面发展。
(二)语文教学中应对“初二现象”的策略
第一,发挥学科优势,引导学生抒发情感。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即是写作。写作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想法、抒发情感。因此,初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沟通,设置学生感兴趣的作文题目,并科学、合理地给出教学评语,使学生能够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与教师成为朋友,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进而接受教师的管教与帮助。
第二,开发多彩课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二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他们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开发多彩的课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教学方法的多变性、启发性与新鲜性,使学生时刻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将全部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过多关注其他不利己的事物,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第三,适时给予学生教学评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途径,同时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行为以及学习心态等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要注意用词的严谨性,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切忌妄自对学生的未来下结论。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在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过程中,认识到自身思想行为的错误与不足之处,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自我改正与提高,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达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初中教育教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语文对于帮助初二学生度过情感、心理等难关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二语文教师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从知识、兴趣、情感、道德等不同方面,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正不良行为,帮助学生确立以“不断地提高自我能力与素质”为目的而积极学习,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
【参考资料】
[1]王小平,张平俊.“初二现象”成因透视及其教育策略[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8).
[2]周军. 对“初二现象”的思考[J]. 教学与管理, 2003(01) .
[3]马玉顺. 值得重视的“初二现象”[J]. 山东教育, 2005(08) .
[4]雍 琴. 班主任如何直面“初二现象”[J]. 教学与管理, 2002(28) .
[5]钟 雨.坚持正确方向,不断深化改革——谈中学语文教材的思想道德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5(02).
[6]唐德荣.浅谈初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 学周刊B版,2010(11).
[7]陈贵琴.因材施教推波助澜——初二年级尖子生语文教学方法初探[J]. 科学咨询,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