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合作意识的提高,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通过加强与同学的合作,不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水平。教师在进行合作意识培养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学习情况,科学地制定更加完善的合作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体育;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体育教学更多的是看重学生的技能培养,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大多为学生单人上课,教师往往不会采取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且限制了学生身体素质以及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科学合理地分配小组
合理分配小组的前提是,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班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在性格、爱好、身体素质各方面都有着差异,如果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会出现小组分配不合理,导致课堂效率不高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和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了解每个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实现小组之间优势互补。平时在课上测验的结果,都可以作为分配小组的依据。
例如,在“篮球”教学中,首先我会让学生展示运球和投篮等基本技能,在遵循小组分配的公平性和互补性两个原则的前提下,将基础好和基础差的两个层次的学生组合起来。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会定期举行小组篮球比赛,让他们在竞争心的驱使下互相帮助,主动学习,共同进步,提高篮球水平。但是在“耐久跑”这一项目中,我会根据学生的体能来分组,体能好的学生为一组,体能相对差的学生为一组。对每组之间有不同的要求,体能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可以不追求速度。但是在接力赛中,小组之间就要合理分配,體能好的学生和体能差的学生互相弥补,分成实力相当的小组,保证比赛的公平性。总之,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分配小组,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享受到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
二、设立合作目标,引导学生参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各项运动技能,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够感受到体育学科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设立相应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分成不同等级,低等级为每一个学生能够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中等级为小组内部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最后的高等级为整体班级可以达到此次教学活动所发布的任务以及教学目标。层层递进,让学生能够根据确定的目标,主动参与学习。
以体育舞蹈为例,在这类项目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先教导学生能够完成每一个细节的动作,并能够将整套表演串起来。接着鼓励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让每一个小组自行进行表演顺序、组员表演站位的编排,并在最后进行汇报表演。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小组成员间会主动进行沟通交流,分析小组内不同成员的动作表现,制定出最佳的表演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组员都主动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合理设计,希望自己的小组能够顺利完成表演。通过大家的精心设计以及教师的适当指导,一场完美的小组体育舞蹈表演就能够呈现出来。看着自己的付出最终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小组内的成员都能感到欣喜和愉悦,这对于提升小组内部的凝聚力与团结合作都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模式体育教学活动时,可以设立合理的小组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活动,顺利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三、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评价并不是十分重视,更关注合作的过程。因此,在合作结束后,很少进行评价和反馈。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性不足。为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当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的重要意义,即通过此种评价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状态,使教师意识到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从而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以往的教学评价模式仅仅关注学生的最终成绩,无法体现学生在体育知识学习过程当中的表现,也忽略了学生的体育基础学情,因此难以达到有效教学评价的效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多数体育教师对于课堂当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往往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而对于体育学困生的表现则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忽略,这对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增强是极其不利的。有鉴于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当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采取团队评价和个体评价并行的方式,实现对学生体育学情的客观评价。具体而言,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对小组的集体表现先行给出评价,在这一基础之上,再对小组之中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加以评价,如此一来,将会使学生对于小组这个集体产生更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举例来说,在组织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短跑形式锻炼心肺功能的竞技活动当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在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完成了短跑任务之后,将每个小组所有成员的短跑成绩进行累计统计,最终总时长最少的小组为优胜组。采取这一教学评价机制,可以使学生参与体育竞技活动的斗志更加昂扬,并且会为了提高小组成绩而互相激励,由此也会让学生深深认识到集体的荣誉有赖于每个人的倾情付出。
结束语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小组合作模式,有助于缓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效果差异,通过成绩优异学生与较为落后的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交流沟通,能够顺利实现每一位学生掌握相应体育技能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建东.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0(51):87-88.
[2]郑有生.小组合作在中学体育课堂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211+214.
[3]杨聪.浅议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A2):141.
关键词:初中体育;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体育教学更多的是看重学生的技能培养,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大多为学生单人上课,教师往往不会采取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且限制了学生身体素质以及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科学合理地分配小组
合理分配小组的前提是,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班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在性格、爱好、身体素质各方面都有着差异,如果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会出现小组分配不合理,导致课堂效率不高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和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了解每个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实现小组之间优势互补。平时在课上测验的结果,都可以作为分配小组的依据。
例如,在“篮球”教学中,首先我会让学生展示运球和投篮等基本技能,在遵循小组分配的公平性和互补性两个原则的前提下,将基础好和基础差的两个层次的学生组合起来。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会定期举行小组篮球比赛,让他们在竞争心的驱使下互相帮助,主动学习,共同进步,提高篮球水平。但是在“耐久跑”这一项目中,我会根据学生的体能来分组,体能好的学生为一组,体能相对差的学生为一组。对每组之间有不同的要求,体能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可以不追求速度。但是在接力赛中,小组之间就要合理分配,體能好的学生和体能差的学生互相弥补,分成实力相当的小组,保证比赛的公平性。总之,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分配小组,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享受到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
二、设立合作目标,引导学生参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各项运动技能,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够感受到体育学科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设立相应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分成不同等级,低等级为每一个学生能够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中等级为小组内部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最后的高等级为整体班级可以达到此次教学活动所发布的任务以及教学目标。层层递进,让学生能够根据确定的目标,主动参与学习。
以体育舞蹈为例,在这类项目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先教导学生能够完成每一个细节的动作,并能够将整套表演串起来。接着鼓励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让每一个小组自行进行表演顺序、组员表演站位的编排,并在最后进行汇报表演。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小组成员间会主动进行沟通交流,分析小组内不同成员的动作表现,制定出最佳的表演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组员都主动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合理设计,希望自己的小组能够顺利完成表演。通过大家的精心设计以及教师的适当指导,一场完美的小组体育舞蹈表演就能够呈现出来。看着自己的付出最终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小组内的成员都能感到欣喜和愉悦,这对于提升小组内部的凝聚力与团结合作都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模式体育教学活动时,可以设立合理的小组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活动,顺利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三、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评价并不是十分重视,更关注合作的过程。因此,在合作结束后,很少进行评价和反馈。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性不足。为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当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的重要意义,即通过此种评价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状态,使教师意识到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从而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以往的教学评价模式仅仅关注学生的最终成绩,无法体现学生在体育知识学习过程当中的表现,也忽略了学生的体育基础学情,因此难以达到有效教学评价的效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多数体育教师对于课堂当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往往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而对于体育学困生的表现则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忽略,这对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增强是极其不利的。有鉴于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当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采取团队评价和个体评价并行的方式,实现对学生体育学情的客观评价。具体而言,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对小组的集体表现先行给出评价,在这一基础之上,再对小组之中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加以评价,如此一来,将会使学生对于小组这个集体产生更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举例来说,在组织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短跑形式锻炼心肺功能的竞技活动当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在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完成了短跑任务之后,将每个小组所有成员的短跑成绩进行累计统计,最终总时长最少的小组为优胜组。采取这一教学评价机制,可以使学生参与体育竞技活动的斗志更加昂扬,并且会为了提高小组成绩而互相激励,由此也会让学生深深认识到集体的荣誉有赖于每个人的倾情付出。
结束语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小组合作模式,有助于缓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效果差异,通过成绩优异学生与较为落后的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交流沟通,能够顺利实现每一位学生掌握相应体育技能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建东.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0(51):87-88.
[2]郑有生.小组合作在中学体育课堂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211+214.
[3]杨聪.浅议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A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