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二次成长最有效的途径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次成长是每个教师都会经历的过程。文章通过笔者对三次上某一课例的感悟进行总结,论述了磨课方式在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能力、教材理解能力、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能力等方面如何促进教师的第二次专业成长。
  关键词:磨课;教师成长;感悟
  坚持打磨一节课,在反复实践中不断地感悟、反思和改进,往往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时一堂关键性的课往往会影响一个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教学实践中,“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这节课给笔者的专业提升提供了很大帮助。本节课的磨课历程,时间跨度近两年的时间,经历了组内公开课、学科研讨课、市级展示课三级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由“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扩展到“探究影响聚落的其他多种因素”。课的标题也由“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改为“聚落与地理环境——由地形谈起”。教学研讨人员由笔者本人扩展到组内教师、市教研员等。
  一、教学理念的提升
  理念是课堂教学的支撑点。教学包括“教”和“学”两方面的内容,所谓“教”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是指学生如何把课本知识转变成自己的知识。第一次成长期笔者的进步是知道要教什么内容、怎么呈现这些内容,前两次上该节公开课笔者注重的是如何向学生更好地呈现、向学生证明地形以及其他因素对聚落的影响,后来经过教研组内教师和教研员的讨论指导及自己对相关资料的研读,发现之前关注的仅是教的过程,把如何完成知识的传授当成上课的主要目的,而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性,强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学习能力,往深处说,也就是要把教育定位为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立足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全新教育理念。经过深刻反思,笔者发现要想真正实现教学效益的突破,就必须转变和提高教学理念,即从教师的“教”转变为指导学生科学地“学”。
  二、教学设计的突破
  本节课“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的教学在设计上经历了这样的转变过程:教师讲授——学生发现——科学探究。
  1.第一次转变
  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多种,除了地形以外常见的还有气候、水源、资源、交通、政策、历史等。在教研组内上这节公开课时笔者竭尽所能地逐一“讲清楚”,是传统的举例讲授“地形对聚落会产生什么影响”,对于其他的多种因素只是稍加提及,让学生知晓,同时也让学生“接受”这些观点;之后在一次研讨课上稍作改进,变为逐批呈现一些图文现象,让学生便于一一“找出”每一个因素,这种教学与之前比,对学生的看图和分析能力有所锻炼,但是资料多、时间短,并且仍然是教师在牵着学生走,没有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且无法持续吸引学生兴趣。
  2.第二次转变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受用一生的良好学习方法。通过与教研员的交流,笔者认识到之前提供学生资料让其找出因素,并不是真正的探究,只是提出“问题”和“任务”,学生机械地找出答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而科学的探究过程应该由学生自己根据现象发现并提出问题、运用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得出结论,通过这个过程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探究,学生能掌握并且善于运用这个过程,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鉴于这个认识,笔者在最近一次上市级公开课时,将整体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先是创设了一系列能启发学生从中挖掘出有思维价值的“话题”的情境,然后通过适当语言启发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实现自主探究,最后教师发现,学生们得出的影响因素(結论)比课本中的多,基本上每个小组都超额完成了任务,同时整个过程由学生主动完成,兴趣比预期的浓厚。
  三、教学细节的打磨
  教学设计是从宏观上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具体达成设计还要注重微观教学细节的改进。在第三次上本课之前;教研员进行的悉心指导使笔者明白,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创造出什么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而是认真钻研容易被忽视的东西——教学细节。自主、探究是“过程”,创新、实践是“目标”,而支撑过程达到目标的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传统教学中的“深挖掘”不同,创新思维是一种指向学生思考的多元思维,而且它允许怀疑,允许个性化地解读课文,在第三次展示课中,笔者把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目标来落实。从这一根本点出发,通过“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此刻你有什么疑问”等语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将所获信息联系相关知识对地理现象进行发问、分析判断从而实现科学的探究,即尽量做到设计教学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出发;同时兼顾指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如运用并归纳对比分析的方法:图片中先比主体内容、再比次要内容(周围的地理环境)等。这种把关注学生思维发展落实到教学细节,它所建构的是充满了人文精神和人本思想的新课堂。
  四、磨对教材的理解
  1.多元解读,充分挖掘教材价值
  本省使用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其鲜明特点是课文中插图和活动比较多。传统教学中,有两种使用这些素材的方法:一种是对课文中出现的文本一一使用,解答文本中提出的问题,以巩固知识。在第一次组内公开课时笔者就是如此利用课文中的素材的,但是到准备校际公开课时,经过重新对文本内容的研读,发现其中隐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如“图4-1、4-2半坡原始村落复原模型和功能区示意图”中,不仅能说明地形对聚落的影响,还能说明河流的多种功能,还有“图4-5丽江古城”“图4-7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分布”也能证明气候、河流、交通等对聚落形成的影响,根本不需要再用课堂以外的其他资料来引出这些因素,这一发现笔者转变了之后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利用手中已有资料,去充分提取信息证明除地形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对聚落的分布产生影响,并说明其如何产生影响。通过完成“任务”,既能锻炼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又节省了教师寻找资料的时间。经过这次调整,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充分研究教材、利用教材,挖掘其中的知识价值和能力价值,是有效教学的一个前提。   2.合理删减,勿求特立独行
  对待教材中多个图文资料的另一种做法就是几乎不用,采取自编或者传统经典的素材。比赛课或者公开课中,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为了避同求异,完全抛弃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而选取价值差不多的其他资料。其实大可不必,对教材中图文的利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删减,否则就是浪费资源和时间,做表面文章。在第三次教学中,笔者发现对于能引起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这一环节)的资料教材中比较缺乏,就根据所设计的探究课题——“哪些因素影响了聚落的发展”,增加了两张图片和一组数据,分别是1981年和2009年的深圳景象对比(为了体现发展、变化)以及一组人口和经济收入增长的数据。看到和听到了这些图片和数据,学生自然就会发现并提出疑问(深圳发展变化如此之大,是什么原因),产生探究的欲望。
  五、磨预设与生成
  “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是由教师先创设一系列能引起“话题”的情境。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传统的课堂,教师也会设置一定的“问题”来供学生讨论。但“问题”和“话题”不同,“问题”出现在课堂上,绝大多数是教师在备课时就准备好的,其目的也常常只是为了更好地深入文本,把思维更大范围地引向答案。而“话题”则明显不同,它是指向引起学生思考的,同时不同学生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向不尽相同,这就意味着同一话题出发下的探究方向是可发散性的。经过实际教学发现,发散出去的方向有且仅有部分属于备课时预设,其余则多源自课堂的生成,而生成的又不一定都有效(具有探究价值),这就对教师的预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提出了挑战。
  在第三次修改教案后,笔者将原来自己讲出聚落的概念以及聚落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现象改为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特点和现象,并且对现象有所疑问、产生探究的欲望。但在试教中出现了多种之前没有预想到的情况:当出示一组各地的乡村民居和城市聚落图片后,提出了“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的问题,预想情况是学生回答各种房屋建筑,由此导入聚落的概念——主要由房屋建筑组成的人类聚居地。但實际情况是有的学生回答看到了油菜花地(此图中房屋是在一片油菜地中)、稻田、道路等,当时许多学生都笑了,笔者也一时无措只能跟着笑。课后仔细分析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回答:其实他们所说都是图片中有的,也是聚落的一部分,但并不是主要内容(房屋建筑)。分析到这里,就有了主意怎样承接下面的话:“刚才同学们提到的都是图片中有的,基本是和生产生活有关的设施,但是从图片中提取信息要讲究方法,如这是多张图片,同学们可以通过对比,得出它们共有的内容(基本上是人们生产生活所用的设施)或者不同的内容;同时,从图中提取信息先提取主要的信息即房屋建筑。那么主要由房屋建筑等生产生活设施组成的人类聚居地就是聚落。”以上的调整,既使学生理解了什么是聚落,同时又指导了学生读图的两种方法,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更通过师生的互动锻炼了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所以,无论是教师的预设还是临场的生成,指向培养学生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才是最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
  [2] 张洋.地理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袁书琪.基于新课程的地理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思维建模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认知方法,学生通过掌握思维建模的基本方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用已知解决未知,并建立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模型。文章以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Ⅰ卷第37题为例,从思维建模内涵与意义、运用思维建模化解综合题难题的方法和教学启示三个方面進行阐述,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利用思维建模进行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升解题能力,有效应对地理综合题难题。  关键词:思维建模;高考;地理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生物课程研究机构(BSCS)首次提出5E教学模式,这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以吸引为前提,迁移为目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在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下,促进知识的建构,并获得能力提升。5E教学模式既可用于总课程,也可用于学科课程或具体课时的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与兴趣,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学科教学实践是目前我国5E教学模式
摘 要:乡土文化是初中研学旅行的重要内容之一,乡土文化视域下的研学旅行应遵循地域性、传承性及体验性原则。文章以丁村遗址和晋国博物馆为代表,对“华夏古都”临汾市的乡土文化研学旅行主题、内容和实施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和研学反思。基于乡土文化的研学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综合思维、家国情怀及自我认知的发展。  关键词:乡土文化;研学旅行;丁村遗址;晋国博物馆  2019年颁布的《研学旅行课程标准》指出:
摘 要:借助微信公眾号信息平台,可以及时推送信息,开展地理网络教研交流活动,和地理教师一起分享教学经验,更新育人观念,提升业务技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网络研修;实践探索  目前处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借助信息化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已经成为一种教育时尚。“Geography-yu”微信公众号由我校于吉海老师创建。平台依托县域内优秀的地理教师资源(特级教师1人、全国优秀中学地
摘 要:网课以可视性、灵活性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主要有录播与直播两种形式。文章依托“优酷”录播与“问卷星”双平台尝试混合教学,以地理教学案例进行设计实施,并总结其特色。  关键词:优酷;问卷星;混合式教学;  一、设计背景  “优酷”基于视频平台,有合制、自制、自频道、直播、录播、VR等多样化形态;“问卷星”是网络问卷调查评测平台,与传统方式相比,有快速、简单、成本低等优势,已被大量教育平台和个
摘 要:深度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地理课堂的深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注重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强调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等。文章结合具体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总结出地理课堂深度教学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欧洲西部;畜牧业;深度教学   深度教学指教师借助一定的活动情景,带领学生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挖掘
2018年5月12口,我国启动了一项计甥——在横跨川滇等地7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一个巨大的地震科学实验场,希望通过野外大规模的实时观测,进一步了解地区内部结构、推算地震孕育规律。该地震科学实验场是目前国际上唯一针对大陆型强震进行系统研宛的实验场。  川滇地区位于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东缘,邻近“喜马拉雅弧东构造结”,有压缩、剪切、拉张各类断裂系统,既有板缘地震,也有板内地震。该区域位于欧亚板
摘 要: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对学校课程的完善和补充,是新时代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以研学旅行课程“黔山秀水”为例,重点阐释了课程目标的确定与课程内容的设计,并以案例为基础设计了课程实施路径及学习评价方案,最后对课程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黔山秀水”;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研学旅行(以下简称“研学”)课程是“研”“学”“行”充分整合的
摘 要:“区域认知”是人们运用区域的视角和方法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思维品质与能力。文章以案例的形式对区域认知视角下的世界地理专题知识构建进行了新探索,分别从情境创设、深度剖析、区域探索、典型题例、方法归纳五个维度,对非洲的河流、亚洲的湖泊、南美洲的植被、-北美洲的农业、大洋洲的工业、欧洲的服务业进行了区域认知背景下的相关分析,以期对复习备考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区域认知;地理知识构建;世界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地理》必修Ⅱ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高三复习课。地理核心素养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能力都可在此处设计考题进行考查。透析历年农业高考综合题的出题思路,一般都是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重点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点考查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重点考查人地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