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几何》一文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的一篇自读课文。常规的教学安排是一课时,也就是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点评精彩段落,赏析作者是如何塑造一个幽默风趣、业务水平极高、热爱教育的几何老师。但是笔者发现教完此文后有的学生笑嘻嘻地说“王几何、王几何”,好像对这个绰号很感兴趣,据说背地里还有戏谑性地给同学取绰号的现象。看来一堂课的有效性还不够。如果从三维目标来看的话,就是注意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意得不够。基于以上思考,筆者认为还有必要再挖一挖,给学生来一场来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灵魂风暴。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问题因绰号而起,那么就从绰号作为切口。那么,问题来了,就是“学生还会当面叫老师‘王几何’吗?”。问题一出,自然分成两派。一派是认为会,一派是认为不会。我让他们说理由。认为会的说叫老师的绰号不礼貌。我说这个回答只是凭经验,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在我的点拨下,学生开始以课文为依照,努力捍卫自己的观点。以下是大概的课堂实录:
生:我认为会,第十五节:“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从“美妙”这句话说明王老师很喜欢同学叫他绰号。
生:我认为不会,第十五节“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从来没有,也预示着以后也不会有。
生:我认为不会,“在那些做什么事都严肃认真、呆板教条的年代,这样的稀奇事,不是太离谱了么?”在现在的年代都不允许,何况那个呆板教条的年代呢?
生:我认为会,第十六节:“但少年时代总是充满了叛逆,越离谱的事大家越喜欢,于是全班同学兴趣高涨。”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既然老师希望叫,应该会叫。
生:我认为不会,第二十八节:“有一位业务水平极高、人人都盼望他上课的幽默风趣的老师。”这么幽默风趣的老师尊敬都还来不及,怎么会叫他绰号呢?
师:你还从哪里看出学生对王老师很尊敬?
(生思考)
陆续有学生回答: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第一节写学生“睁圆了眼,认真而安静地坐”,第四节“教室里更安静了,静得只听见周围深沉的呼吸”,第10节“待全班42双黑眼睛惊讶得每一双都放大半公分后”,第12节“全班男女同学被他那金属般的声音镇住了,大气也不敢出,一个个睁大双眼,屏息静听”等。可以看出这些同学是很单纯很可爱的孩子,是积极向上的孩子。
师:还有吗?
(生思考)
生:我认为不会,从称谓上可以看出。文章一开始称呼是“矮胖老师”,后来是“王几何”,后来是“王老师”,从称谓变化体现作者对王老师的尊敬,同学们也同样尊敬、爱戴王老师。
师:这个同学真是太棒了!大家数数有几处称“矮胖老师”?
(生数)8处。
师:说到称谓,不知大家留意没有,就是文章最后一段提到王老师是父亲马仁海的毛根儿朋友,这段去掉行不行?
生:不行,这段说王老师是作者父亲从童年一直到成人以后的好朋友,更加体现王老师和作者关系亲密。
师:什么关系的亲密?
生:朋友
师:哦!亦师亦友!
师:同学们表现真好!看啊,文章写的是王老师,但是又处处写学生,写学生也是写王老师,这就是侧面烘托。从学生的神情描写还有称谓的变化,我们能很深刻地感受学生对老师的喜爱和尊敬,这也是细节的魅力,细节就是情感,情感通过细节显现,同学们以后写作要千万注意细节。
师:刚才大家从课文找了很多依据,但是好像回避了一个问题就是当面叫“王几何”就是不尊敬吗?
生:我认为也是尊敬,因为叫他“王几何”是对他业务水平高的肯定。
师:为什么说他业务水平高?
生:第八节,王老师反手画圆和三角形。
师:就是背对黑板徒手画。
生:28节王老师的一番话“我教了20多年中学几何,是一个一辈子热爱几何教学的教书匠,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说明王老师业务精湛,热爱几何。
师:这样说来,当面叫王老师也未尝不可,也是一种尊敬啊!
生:杨老师,我可以叫你杨语文吗?
师(大笑):当然可以!想知道作者叫不叫吗?
生(高兴):想。
师(展示资料):“有一天,我嘴里不住冒出一句‘王几何’”但马上“被一种深深的负疚和崇敬久久地笼罩”。
师: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了,回答我们最初的问题“学生还会当面叫老师‘王几何’吗?”,答案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了。叫还是不叫,其实都是对老师发自内心的爱和尊重。用一句话来归结就是,当一群可爱的孩子遇上一个特别的老师,将会是一场美妙的旅行。
从以上实录来看,学生基本上保持高涨的热情讨论、思考、参与,大家深入到文章本身,深刻领会字里行间的感情。通过这些过程的学习,学生自然而然懂得尊师重教,潜移默化一种美好的品质和做人态度。我想这对于学生以后的人生将是非常宝贵的。
作者单位:江西瑞金市第三中学。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问题因绰号而起,那么就从绰号作为切口。那么,问题来了,就是“学生还会当面叫老师‘王几何’吗?”。问题一出,自然分成两派。一派是认为会,一派是认为不会。我让他们说理由。认为会的说叫老师的绰号不礼貌。我说这个回答只是凭经验,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在我的点拨下,学生开始以课文为依照,努力捍卫自己的观点。以下是大概的课堂实录:
生:我认为会,第十五节:“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从“美妙”这句话说明王老师很喜欢同学叫他绰号。
生:我认为不会,第十五节“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从来没有,也预示着以后也不会有。
生:我认为不会,“在那些做什么事都严肃认真、呆板教条的年代,这样的稀奇事,不是太离谱了么?”在现在的年代都不允许,何况那个呆板教条的年代呢?
生:我认为会,第十六节:“但少年时代总是充满了叛逆,越离谱的事大家越喜欢,于是全班同学兴趣高涨。”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既然老师希望叫,应该会叫。
生:我认为不会,第二十八节:“有一位业务水平极高、人人都盼望他上课的幽默风趣的老师。”这么幽默风趣的老师尊敬都还来不及,怎么会叫他绰号呢?
师:你还从哪里看出学生对王老师很尊敬?
(生思考)
陆续有学生回答: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第一节写学生“睁圆了眼,认真而安静地坐”,第四节“教室里更安静了,静得只听见周围深沉的呼吸”,第10节“待全班42双黑眼睛惊讶得每一双都放大半公分后”,第12节“全班男女同学被他那金属般的声音镇住了,大气也不敢出,一个个睁大双眼,屏息静听”等。可以看出这些同学是很单纯很可爱的孩子,是积极向上的孩子。
师:还有吗?
(生思考)
生:我认为不会,从称谓上可以看出。文章一开始称呼是“矮胖老师”,后来是“王几何”,后来是“王老师”,从称谓变化体现作者对王老师的尊敬,同学们也同样尊敬、爱戴王老师。
师:这个同学真是太棒了!大家数数有几处称“矮胖老师”?
(生数)8处。
师:说到称谓,不知大家留意没有,就是文章最后一段提到王老师是父亲马仁海的毛根儿朋友,这段去掉行不行?
生:不行,这段说王老师是作者父亲从童年一直到成人以后的好朋友,更加体现王老师和作者关系亲密。
师:什么关系的亲密?
生:朋友
师:哦!亦师亦友!
师:同学们表现真好!看啊,文章写的是王老师,但是又处处写学生,写学生也是写王老师,这就是侧面烘托。从学生的神情描写还有称谓的变化,我们能很深刻地感受学生对老师的喜爱和尊敬,这也是细节的魅力,细节就是情感,情感通过细节显现,同学们以后写作要千万注意细节。
师:刚才大家从课文找了很多依据,但是好像回避了一个问题就是当面叫“王几何”就是不尊敬吗?
生:我认为也是尊敬,因为叫他“王几何”是对他业务水平高的肯定。
师:为什么说他业务水平高?
生:第八节,王老师反手画圆和三角形。
师:就是背对黑板徒手画。
生:28节王老师的一番话“我教了20多年中学几何,是一个一辈子热爱几何教学的教书匠,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说明王老师业务精湛,热爱几何。
师:这样说来,当面叫王老师也未尝不可,也是一种尊敬啊!
生:杨老师,我可以叫你杨语文吗?
师(大笑):当然可以!想知道作者叫不叫吗?
生(高兴):想。
师(展示资料):“有一天,我嘴里不住冒出一句‘王几何’”但马上“被一种深深的负疚和崇敬久久地笼罩”。
师: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了,回答我们最初的问题“学生还会当面叫老师‘王几何’吗?”,答案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了。叫还是不叫,其实都是对老师发自内心的爱和尊重。用一句话来归结就是,当一群可爱的孩子遇上一个特别的老师,将会是一场美妙的旅行。
从以上实录来看,学生基本上保持高涨的热情讨论、思考、参与,大家深入到文章本身,深刻领会字里行间的感情。通过这些过程的学习,学生自然而然懂得尊师重教,潜移默化一种美好的品质和做人态度。我想这对于学生以后的人生将是非常宝贵的。
作者单位:江西瑞金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