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武术操有效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m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向纵深发展,弘扬武术民族传统精神,促进武术在学校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丰富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国家组织编排四套中小学武术广播操,其中《旭日东升》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一套。操中将武术传承中强调的“始于礼,终于礼”的优良传统编入健身操中,这是以前的广播操所没有的。本套操主要以长拳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广播操为基本表现形式。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编入了“虎爪发声”等武术象形动作和象形发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对小学生对武术兴趣和自强不息精神的培养,形成了简洁、欢快有趣的特点,再加上音乐刚柔相济,寓意小学生像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茁壮成长。
  《旭日东升》武术广播操共分9节,每节4个八拍,分别是起势、伸拉运动、开合运动、踢腿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俯仰运动、跳跃运动、收势。笔者在认真学习、反复领悟的基础上,根据以往教操的经验并结合本套操的编排特点,总结以下教学方法,与同行们商榷。
  一、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加强武术基本功定位练习
  要想真正把这套操做到“神形兼备,内外合一”,学生必须具备武术的基本功。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武术操中蕴含的一些身体素质练习和基本动作安排在练操前后8-10分钟进行定位和组合练习。练习的侧重主要与所学内容的基本手型、步法相吻合,加强练习,规范动作。这样,可使原来枯燥的身体素质练习得有声有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体能,对武术操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教师小助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教操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前面的示范学生观看不清楚,不便于学生模仿学习,而出现许多错误动作。因此,要提前每班选拔4-6名领悟较快、动作优美,并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给予培训指导,一一规范动作。这样在教操过程中,把这些学生安排在队前和两侧或中间等不同的位置,起着示范引领作用,便于其他学生模仿。在分组练习时,可以安排这些骨干担任小组长,更好地带领其他同学练习,教师就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辅导和纠正动作,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三、领悟动作攻防含义,体会武术的内涵
  了解动作的攻防含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促进动作定型,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动作更加正确规范。例如,在踢腿运动,学生的上举手和前推手不是过高就是过低,提示一下,学生就注意到位,但是一不提示学生又会依然,这时,可以结合用法讲解并加以模仿对练练习,学生就会记忆深刻。如:对手用右手从左前方一侧向我击来,我急用两手顺势握起对方手腕向我身体右侧腰间顺势牵拉,同时用右脚蹬其腿部,使其失去重心。但是在模仿用法练习时,要加强安全教育,切勿用力,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四、口诀化讲解提示,使动作化繁为简
  把动作要领或动作顺序或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编成顺口溜进行讲解和提示,便于领会动作,进行自我纠正错误。例如:弓步口诀为:前腿弓,后退绷,挺胸、塌腰莫晃动。又如:开合运动中冲拳,学生对冲拳的高度不是过高就是过低,这时用口诀提示:冲拳不过肩,掌指齐眉间。还有,由于受以前广播操的影响,学生每节操还原两手放在腰间不是握拳时,因此教师要及时提示“握拳收腰”。
  五、采取“强扶、引放”方法,更有实效
  这套操主要有武术中几个基本的手法和步法组合而成,这是教操的重点,也是学生在以后的武术广播操学习中经常要运用的。手法主要有拳、掌、勾和虎爪。步法有弓步,马步侧虚步和前虚步和跪步。这些手法和步法要定位反复练习,严格要求,加强指导,熟练以后再进行步法和手法组合练习。这样在教操的过程中就不需要一节一节地讲解示范,可以从学生掌握的情况出发,合理分组,自主合作练习。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放,不是放羊,而是引放。也就是,在分组前,老师要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及时收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产生的错误动作,先进行个别巡视指导,然后对一些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例如,体侧运动的难点就是体侧时身体前倾,翘屁股。因此教学时先要求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挂图和方法,设置几个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体侧时跨部和手臂的位置”,让学生领会体侧的动作特点。对这节操会出现哪些问题,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确保教操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创编提升,进行舞台化表演
  学生在开始学习阶段,兴趣较为浓厚,动作熟练以后,练习的热情会逐渐降低。因此,教师要根据这套操的特点结合学生练操熟练程度,组织一些表现欲较强、动作优美的学生参加创编活动,积极排练,变换队形进行舞台化表演,激起更多学生的学习激情。比如:这套操前两个八拍和后两个八拍动作相同只是方向相反,可以将前面的两个八拍变换手型,在跑动中变换队形,在后两个八拍展示动作,这样既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同时又增加运动的造型美感。学生练起来会更加有劲。如:俯仰运动,一二两手两侧推掌,然后再跑动变换成6人一组的五环队形,五六七八完成亮掌动作。
  总之,教学方法再多,关键要得法,要真正把这套操贯彻落实好,达到乐感和动感融为一体,力与美和谐统一,还有许多做法需要一线体育教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去探索、创新。
其他文献
我国的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已经历时九年,在这不算长也不算短的时间里,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也暴露出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要想进一步取得体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就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继续深入改革。我们认为体育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局部存在的问题,都会阻碍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整体性的突破。因此,今后体育课程改革的对象是体育课程改革各层面遇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方法是课改专业线路与课改  管理线路
6月9日—11日,笔者幸运地参与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人教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材教学改革论坛”活动。在分论坛研讨中,与会代表们围绕“常态教学下体育课的基本要求”这一重点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开激烈地探讨。我作为一线教师的代表,第一次参加如此高规格、高质量的学习交流,在聆听了多位专家的观点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编辑室耿培新主任的综述后,顿觉思路开阔
<正>案例背景:爬行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技能,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是一项受低年级小学生喜爱的基本活动。通过爬行练习,促进学生身体各部分的肌肉
一、用小道具在教一年级学生武术操时,笔者发现以下两个问题。1)开合运动(虎啸生威)中、踢腿运动(猛虎蹬山)中、拧转运动(鹞子抓肩)中的左右臂哪个在上,哪个在下分不清,小学生出错人
“莲湘花鼓”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欢快的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娱乐性,深受学生喜爱。莲湘由竹子做成,里面用铁丝穿置铜钱,一拍即发出响声。它的制作非常简单,材料有:竹子(直径4厘米左右,长度低年级为75厘米,中高年级为80厘米)、开司米线、铁丝、铜钱(小铁环)12只、彩色即时贴。    练习时,练习者手持莲湘做各种舞蹈动作,或以莲湘敲击肩、臂、胸、脚等部位(亦可男女双人对打),并可以形成舞、打、跳
身体练习是体育课程的核心内容。与其它文化课不同的是,体育课程学习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体能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的改变等方面,而这必须要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各种运
“灰色情绪”亦称“灰色心理”,也就是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例如:教学方法陈旧,内容枯燥繁杂,场地设计不合理,害怕受伤等),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具体表现在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动作拖拉,借故请假,有的甚至对体育课产生一种恐惧感。而“激发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各种有效刺激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生运动情感,有效地抑制“灰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