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象中走进情境,在移情中体悟意蕴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142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自然之道》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作者和同伴以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误救一只探路幼龟,导致巢中龟群险遭全军覆没之祸的故事,说明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事与愿违的深刻道理。
  教学本文,除了掌握生字新词、了解主要内容之外,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接受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教育,培养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高尚情感,建立生态平衡观念;同时训练学生从人物事件人手把握主要内容,借助想象来体验情境进而领悟文章内涵,培养筛选、提炼和灵活运用文本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除课外阅读相关主题的文章之外,设想安排两个课时用于本文教学。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诠释自然之道
  1.揭题释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读——(学生齐读课题:自然之道)什么是自然之道呢?请看“道”字,有以下解释。文中应选哪条?
  (出示几条义项:①路,道路;②根据,理由;③道理,事物的规律;④说,表白;⑤学说,思想。学生比较选择第三项:道理,事物的规律。课题的完整意思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
  2.尝试举例。
  课前我们读了几篇短文,谁能说说它们所包含的“自然之道”是什么?(学生发表认识,教者随机评点)
  二、初读课文,试说自然之道
  1.谈话导人。
  那么本文想告诉我们的自然之道是什么呢?让我们打开课本。
  2.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书。
  (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每句话;想想主要内容,说说本文的“自然之道”)
  (2)检查自读情况。
  ①生字新词: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朗读;正音;析形。辨析字形:区别“幼”与“幻”;“拦”与“栏”;“啄”不能少“点”:“愚”第七画是“竖”,不是“竖提”。
  (播映新词幻灯,指名讲解,相互补充,重点联系课文说说)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
  鱼贯而出:贯,连接、连续。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愚不可及:原指人为了应付不利局面而假装愚痴,以免祸患,为常人所不及。文中形容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
  踌躇不前:犹豫着不敢向前,文中指幼龟探头出穴欲出又止侦察外面是否安全的样子。
  ②主要内容:(学生发表意见,教者随机引导、纠正、归纳)
  (参考:本文记叙了“我”和同伴以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旅游来到海滩,在观察幼龟离巢人海时,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我们”不顾向导劝阻,硬让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巢里的幼龟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成群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尽管“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十分震惊和悔恨。)
  ③自然之道。
  学生发言预测:
  A.也许是说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规律。
  B.也许是说海龟生来就有的生存本领,它们自有办法与食肉鸟周旋。
  C.也许是说每一种生命都要经历磨难,海龟终究无法躲避这一场劫难。
  三、引导想象,推演自然之境
  1.了解幼龟习性。
  (1)评点过渡: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幼龟通常是怎样入海的呢?
  (2)学生在文中画出相关语段,指名读。
  3)启发感悟:同学们,从这段文字,你体会到什么?
  2.引导走进情境。
  (1)导出事件起因:是啊,也许正是因为幼龟入海充满凶险,“我”和同伴才会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去观察幼龟人海。那天,他们首先看到怎样的一幕呢?请看课丈,找出这个场景来——
  学生速读,找出描写第一只幼龟遇险的文字。
  (2)启发理解体悟:让我们细细揣摩这两句话。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呢?
  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琢磨词句。
  ①体会幼龟行动特点:从“探出”、“欲出又止”、“踌躇不前”等词语,体会幼龟行动谨慎、机敏,出巢时密切注视“敌情”,绝不贸然出动;出巢后很快发现情况不秒,刚想出来,却又犹豫了。
  ②体会嘲鸫来势凶猛:从“突然”、用“尖嘴啄”等体会到嘲鸫很凶猛,幼龟危在旦夕。
  ③体会情势发展可能:“企图”说明嘲鸫只是一厢情愿,“拉”说明嘲鸫十分费劲,从中可以体会到幼龟可能不好对付,想要把它拉到沙滩不是轻而易举的。
  (3)指导感情朗读:读出幼龟谨慎机敏、嘲鸫来势凶猛的特点,读出情势的危急。
  3.推演自然情境。
  (1)过渡提示: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任何干扰,嘲鸫跟第一只幼龟的故事将会怎样发展呢?请你根据课文中有关语句,展开想象的翅膀,描述你想象的情景。
  (2)学生看书思考。
  (3)集体交流发言。
  四、谈话归结。设置悬念
  是啊,多么智慧、多么勇敢的海龟!本来它们可以顺利实现人海计划,可是,由于我们的出现、我们的干涉,这一巢的幼龟就完全改变了命运。它们遭遇了怎样的不幸呢?下一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描述导入,激发探究兴趣
  一只幼龟探出巢穴,打探有没有危险;一只嘲鸫突然飞来,用尖嘴啄它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幼龟可能被吞噬,形势十分危急。但最终命运如何?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学生齐读课题)
  二、换位体验,体味自然之道
  1.以评价铺垫体验。
  (1)概括救助行动:幼龟遇险了,“我”和同伴心急如焚,迫不及待地出手相救。是怎样做的?请用一句话概括。(学生找出句子回答:强行要求向导把探路的幼龟抱向大海)
  (2)评价救助行动:后来作者是怎样评价自己的行动的?
  ①引导找出句子:“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②抓住字词理解:“愚不可及”什么意思?“蠢事”就是哪件事?
  ③联系语境理解:为什么说这是“愚不可及”的“蠢事”?(启发学生从效果与动机的对比上去理解:他们本来想解救幼龟的,却让更多的幼龟遭难)
  教者随机归结:的确“愚不可及”!的确是“蠢事”1
  2.以换位获得体验。
  换位体验之——“你是作者及同伴”
  (1)提示换位:同学们,你就是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回头想一想,当时你的哪些想法、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学生读书,找出写“我”和同伴表现的语句,揣摩思考)
  (2)交流感受:(提示)用“我们真是愚不可及啊”开头,发表你的感受。
  换位体验之二——“你是生物学家向导”
  (1)提示换位:同学们,现在你是那个生物学家向导,回头想一想,当时你的哪些想法、哪些做法也是“愚,不可及”的?(学生读书,找出写向导表现的语句,揣摩思考)
  (2)交流感受:(提示)也请用“我们真是愚不可及啊”开头发表你的感受。
  三、映衬体验,感悟自然之道   1,归结错误,对比体验。
  (1)启发行为辨析。
  ①教者启发:“我”和同伴愚不可及,向导也愚不可及,两者有什么不同吗?
  ②学生回答:“我”和同伴是无知之愚,俗话说不知者不为过,情有可原;向导是有知之愚,在规律面前犯犹豫,明知故犯,做了帮凶,不可原谅。
  (2)引导拓展评价。
  ①教者启发:我们的行动愚不可及!你还能用什么语言概括这种行为呢?
  ②学生回答:
  A.帮倒忙。B.好心办坏事。C.自作聪明,适得其反。
  2.凸现结果,强化体验。
  (1)小结过渡:我非常赞同!无知之愚跟有知之愚走到一起,违背了自然之道,酿成了严重的后果。请找出写后果的句子,体会体会该怎样读好这些句子。
  (2)学生读书,画出句子,圈出字词,尝试练读。
  (3)集体交流。
  ①出示结果语句:(根据学生发言以幻灯形式逐一映出)
  ②指名朗读评读。
  A.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B.Ak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挡,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确定可以饱餐一顿了。
  C.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
  D.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学生评点补充,教者随机点拨,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并且读出其中的意外、震惊、焦虑、痛惜、歉疚、自责、悔恨之情)
  ③集体齐声朗读。
  四、抒发心声,内化自然之道
  1.过渡提示:如此的愚不可及,酿成了如此惨痛的结局!我们痛,我们悔,我们恨啊!同伴们和向导分别说了一句什么话表达出这种复杂心情的?
  2.学生找句子。
  3.出示句子。
  (1)同伴:天啊!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2)向导: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4.朗读体验:(引导学生穿插说明自己朗读所要表达的情感)
  5.抒发心声:此时此刻,你深深懂得了什么?你想给人类提出什么忠告?
  (学生自由发言,中心意思是:我们不但应该认识自然之道,更应该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一切违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为都注定要失败)
  
  本课板书:

    
  设计评析
  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语中含蓄情感,情语中映衬着事物。”如何借文知景,进而由景体情呢?叶圣陶先生又有经典总结,叫做“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真情,悟得真谛,恐怕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和关键所在。本设计的特点就在于体现和实践了王国维、叶圣陶等先驱的阅读理念。具体来说,设计者清楚地看到:所谓“自然之道”,就本文而言,既有“生态平衡”的问题,又有生物家族内部约定俗成的“生存智慧”问题,这对于理性思维能力比较薄弱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很难从一个平常的故事中获得深切的感悟。因此,本设计主要运用想象推演以及移情体验两种方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情境去获得感受和感悟。在这过程中,还巧妙地渗透了无人干预的“自然之境”与人为干预的“意外之境”、“我”和同伴的无知之过与向导的有知之过这样两组对比,让学生逐步深刻地懂得:明白自然之道很重要,尊重自然之道更为重要。
其他文献
新课标在写作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指导学生把心里想说的真心话写出来,做一个真性情的人,这是对小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写真话、做真人”,一是要让学生能够表达;二是要让学生善于表达。新课标还指出:“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在语文教学中,我们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目标  1.会读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能正确拼读。  3.掌握ai、ei、ui标调的方法。    情感领域目标  1.初步知道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学习拼音、进行拼读的兴趣,使他们乐学、愿学、主动地学。    教学准备    花环一个,写有单韵母的6个彩球,苹果树贴图,写有音节
把游记当作抒情散文来教,是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这种做法,是无视游记特征的表现。还有一种现象,虽然把游记当作游记来教,但是仅停留于游记的要素以及作品的信息上,教不出游記的真味,这是无视语文教学特殊性的表现。以上两种现象,是游记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面以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一滴水经过丽江》为例,从辨体、定性、选点、变形四个步骤说明游记教学内容开发的路径。  一、辨体  游记属于散文的范
乐府,是秦汉两代政府机构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还可以供统治者观察风土人情,考察政治得失。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汉乐府扎根于民间,“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一种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永鑫先生所著的《汉乐府研究》是《古文献研究丛书》中的一部研究汉乐府的专著,由凤凰出版社出版。本书汇集
这天,我执教口语交际课《春天的发现》。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有描写春天的名诗、对联;有关于春天的童话故事;有春天景色的精美图片等等。我满心期待在课堂上和学生同奏一曲“春天交响曲”。  上课不久,同学们的话匣子刚刚打开,让我始料未及的情况发生了。一个同学举手说:“老师,可不可以说春天不好的地方?”这一问把我给问住了,教室里也戛然无声。是啊,多少年来,我们都习惯了为春天唱赞歌,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国学家钱基博先生(1887—1957)在中学国文教学研究界是一位不容忽视的名家,他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执教国文达四十余年,发表了大量文章,涉及语文教育诸多问题;又有编写教材的经验。周作人为夏仁虎《枝巢四述》和《旧京琐记》作的序里谈道:“名山事业未足为奇,唯能以法施人,念及童蒙,委曲敷说,斯乃胜业,值得赞叹耳。”[1]  一、钱基博的教育活动和国文教学著述  钱基博行状近几年介绍得较多,此处稍略。他受的
从游记乃登山临水而发观感角度而言,苏轼的《前赤壁赋》与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以下称“苏柳二文”)都属山水游记。将两文放在一起比较解读,可以看出不同的山水风景和不同的抒情方式所内隐的不同的人生参悟。  一、山水文章风景异  山水游记的叙写主体一般应是山川风景,但恰在这一点上,苏柳二文却显差异。  我们先看苏轼《前赤壁赋》中的风景。通篇观之,读者貌似会觉得自己处于一种月光水色的笼罩之中,聆听一位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纲要》既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又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主要是增加比重)的要求。就语文教材(本文指常规课本)而言,其成效、问题和强化主要体现在选文和设计两方面。  首先谈选文。  最主要的成效是人选了大量优秀古诗文以及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现
[设计理念]    送别诗的共同特点就在一个“送”字上,因为同是送别,心情自然有相似之处。但是又由于送别的背景不一样,心情又会有所不同。以此为切入点,将两首送别诗进行整合教学,在对比中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材分析]    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虽然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是诗人内心的情怀却截然不同:一个是满心欢喜,一个是心怀惆怅。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
古代有些文体,是从某种修辞手法发展而来的,比如铺张手法发展出了辞赋,对偶手法发展出了骈文。而寓言,则由比喻手法发展而来。我国人民似乎天生擅长形象思维,即使抽象说理,也多形象性。因此,哲学家、思想家的著作也可以是很精彩的文学作品,有些甚至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产生重大影响,如《庄子》《孟子》等。这在西方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在还没有“著作”之前,我国人民即使日常讲话说理,也爱用富有形象性的比喻。如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