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兴趣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的音乐有独到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学习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文章试论了结合了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培养道德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兴趣以达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欣赏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兴趣主观能动性
  
  音乐本身是一门艺术,如何让学生接受这门艺术,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则是艺术的艺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虽然他们的经历少,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愿望,也有他们自己的主观意识。我们在设计教育方案,组织教学过程中重视对每个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以最大的兴趣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对学习有一种满足感、渴求感与自豪感,为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欣赏各类中外优秀声乐、器乐作品,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想象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我们都明白: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了解民族音乐,接触外国优秀作品等,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教唱歌曲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开设音乐欣赏课,而且要上好音乐欣赏课,让音乐欣赏陪伴孩子们的成长,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音乐艺术修养。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上欣赏课呢?如何喜欢上音乐教学课呢?我认为:
  
  一、 树立全新教学观念,清除学生思维障碍
  
  多年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支配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原则始终没有落实,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和课本,使学生主体意识淡薄。由于缺乏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不敢对教学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要学生喜欢上欣赏课,清除他们思维上的障碍,培养独创性,首先要变革课堂教学观念。(一)引趣,培养道德情感
  引趣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诱导和引导学生对当前所要进行的认知活动产生兴趣。
  1、创设音乐情境,引发学生兴趣,改变传统教师形象,创造课堂和谐气氛
  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永远是正确的代名词。要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老师在问题的讨论中也只是个人观点,师生之间应平等交流,真诚相待。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是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学生探索中的指导者;论点争论时的组织者;学生独创观点的总编者。课堂气氛就在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活跃了起来。在学生进音乐教室的楼道内墙上张贴着几位音乐大师的画像。贝多芬、肖邦、冼星海等音乐大师的生平简介,使学生受到了音乐的启迪。室内的布置更加有吸引力,正面墙上挂着电教黑板,上方有书写十分美观大方且醒目的“音乐小世界”几个字,这几个字由变形的高音谱号带出,充满了童趣。后面墙上稍加美化写上了冼星海的“音乐是一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几句话加上洁净的室内外环境和必不可少的音乐教学用具,使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进行音乐活动无疑使学生的情感和心灵受到了陶冶产生了兴趣。
  2、解除学生心理顾虑,引导学生敢想敢说
  我们小学音乐欣赏课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小学生的知识面有限,缺乏社会实践、手头资料欠缺等,受这些条件的制约,如果我们太注重结果的正确性,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的发挥,所以在音乐课堂上,我采用了先给学生听音乐然后设计“形象语言填空”。这个环节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每一位学生设计的语言都不一样,有的发言精彩独到;有的学生机智幽默,每句话与音乐形象十分贴切。在适当的时候教师给予了充分的鼓励和肯定,这样学生的心理顾虑消除了,兴趣也就来了,想象力当然就更丰富了。教师的神态和手势、眼神等是创设情境的好方法。微笑进课堂,态度和蔼可亲,在课堂上和孩子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奏。师生心灵的沟通,感情的融洽,孩子们在毫无压抑的气氛中学习音乐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投其所好 注重新课导入合理安排抓住学生心灵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生学习欣赏有无兴趣是关键,所以我们要投其所好。从导入、教具、场景等各方面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人文课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享受,从而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产生学习欲望。
  在启发学生区别不同情绪的音乐过程中,可采用聆听、思考、分析、总结四个步骤,让学生主动地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1、聆听:“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要使学生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首先要让学生听,让学生进入音乐的意境,仔细体会,培养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2、思考:在听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思考作品在描述什么,这样就使学生开始想象,将作品变成一幅幅会动的画面,使音乐性更加鲜明,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可听性。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强调作曲家的创作目的、表现意图,把音乐作品说“死”说“僵”。 3、分析:在学生听懂了音乐的内容和情绪后,还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为什么此作品是这样的情绪,而彼作品却截然的不同。在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注意作品表述的内容、创作的背景等方面。通过思考,得出结论。4、总结:在听、想、分析之后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表演。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结果,可能会有所出入,但学生所说的音乐形象都是通过认真的聆听而得到的。
   教学中根据课型和具体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做法。导入新课时,教师把设计好的语言用抒情的朗诵、优美的语言、传神的手势、会说话的眼睛传给学生,取得感知以形,晓之以理的效果。
  1、故事导入
  用形象的比喻、拟人化的手法,把歌曲的题材、内容表达出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第二册教材中《保护小羊》引入时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小山羊在山顶上玩耍,突然间冲出了三只狼。狼想吃小羊,小羊就喊:“救命呀!救命呀!”大象、狗熊、刺猬和猎狗都听见了,纷纷赶来帮助小羊,大家团结起来把狼赶走了。”通过这样的导言使学生情不自禁的置身于情境中。
  2、游戏法导入
  小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编排有趣的游戏导入新课,这对他们也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教五年级第十册教材《白杨和小河》一课中,我先请一名同学用绳子把两条腿绑在一起让他拄拐走路。他那缓慢笨拙的行走,先是引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这时我说:“假如他是一名残疾学生,每天上学都是这样艰难,你怎样对他?”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背他上学。”“好!那你就把他背回座位。”我表扬了这位同学说:“他乐于助人,是团结友爱的表现。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是一个人应有的高尚品质。我们今天就来学唱《白杨与小河》,这首歌就体现了这种精神。”用游戏的方式向学生推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助人为乐的事实。趣味性和可观性兼备,有利于学生情绪的调动和对歌曲的理解。
  3、扮演引趣
  让学生扮演歌曲中的人物引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例如:在第六册教材中《小牧笛》一课中。我让一个学生在课下做了一些准备,上课前把道具拿出来穿戴上一副放牛娃的打扮。只见他头顶竹帽,腰插一支横笛,手拿这自制的赶羊鞭,一动一哼地走进教室,同学们既好奇又愉快地进入了新课。
   除了上述三种新课中引发兴趣的方法,还有利用舞蹈、音乐、录像、投影等方法引趣。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 激趣启迪思维
  
  激趣是在引趣的基础上随着学生对认知对象的认识而激发起来的兴趣。
  (一)直接激趣
  利用图片、影像等直观教具,借助生动具体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在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课时。录像播放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学生行注目礼,少先队员敬队礼等图片,讲述我国曾经经历的苦难历程和人民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的精神,引导学生体验“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隆隆炮火中前进的悲壮激昂的歌词,感染学生引起共鸣。让学生讲讲每周一参加升国旗仪式的心情,产生唱国歌、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
  (二)音画结合激趣
  利用电教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穿插提问,既能极大的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鲜艳生动活泼的投影片配合音乐激发兴趣。小学生的想象力还不够,采用这个方法可以把歌曲的文字、音乐描写和影像描写融为一体,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例如:第二册《谁唱歌》根据歌曲内容自制复合投影片。投影片上描绘的是一副美丽的春光图。老师抽拉图片配合选取好的音乐把学生带到这美丽的场景中。学生根据画面,在老师的提问中说出此曲表现的内容。首先出现美丽春光图,听到了“喳喳”的叫声。老师问:“这是谁?”一组同学答到:“喜鹊”,同学说的同时拉出喜鹊伴着叫声。拉出小鸟问同学它怎样唱歌,同学一起模仿。鸟声起,图片中飞来了一只小鸟。依次小鸭、公鸡也出现了。根据已有的经验同学们很容易就模仿出了这几种动物的叫声。有的学生还根据旋律自编了小牛、小羊、小猫、小狗等动物的叫声。利用音画结合进行教学,它不仅使光、声、色、形融为一体,而且能够输出的物体形象信息与文字材料得到密切配合,让学生亲身融于情景之中,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表演激趣
  用演奏或表演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兴趣。音乐课有不同于其它文化科学课的特点。学生往往不满足于安安静静地听音乐或是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而是更喜欢用动作来补充。边唱、边跳、边欣赏、边表演,动静互补,相辅相成地。音乐游戏中按节奏编曲,曲调创编接龙,即兴舞蹈等满足了学生的要求,充分重视了他们的创造性,更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当学生学会读谱知识和歌曲后,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表现。二年级的同学学习了C调各音并掌握了各音的位置,我放手让他们在电教版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有很多学生能够准确地把代表各音的小动物贴在正确的位置。有个小女生还自荐到电教版上演奏了一曲《太阳》,下面的小朋友用拍手、拍肩、拍腿、跺脚(强、弱、次强、次弱)为她伴奏,气氛活跃。三年级的学生学会《春天在哪里后》,同学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欲望,纷纷到台上表现一番,尽管有的同学创编的动作有些欠妥,但我也给予了鼓励,使得不敢表现自己的孩子、胆小内向的孩子得到了鼓励,也加入了创编的队伍。乐器合奏、打击乐伴奏、集体舞组合都是学生们展现自己的方式。一个单元后的活动课,真正地成为了学生发挥创造性成果的舞台。
  音乐欣赏的目的是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自主地勾勒出音乐形象,从真正意义上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但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的音乐基础、不同的环境,以及生活经验的不足,在进行音乐欣赏时,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形象。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兴趣
  
  融洽的师生关系具有巨大的“亲和力”。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在学生“亲其师”的前提下才能达到“信其道”。因此我一方面注意师德修养,认真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另一方面我认真地钻研教材。改变以往以教师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去“精心”设计“教学高招”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广泛地参与教学活动,慢慢地给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学习热情。首先,我们要相信孩子不要总担心孩子做不好,只有大胆放手锻炼孩子的能力,不怕做不好,也不多加指责。让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正确答案。识谱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较多。其次,树立信心。要想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就要树立信心。不同的学生原有的基础不同。我采用“不平等”竞争法(获胜机会均等的方法)。在比赛和游戏中对不同水平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大家只要全力以赴地参与,均有获胜机会。水平低的孩子在简单的问题解决后,再解决下一问题就象上楼梯一样逐渐达到目的。培养信心的同时激发了攻克下一困难的兴趣。
  当然,要上好欣赏课,只注意以上几点是远远不够的,在平时的音乐课上,要注意日积月累,才会见到更好的成就。总之,我们要敢于实践、不断总结,让孩子在音乐欣赏中自由翱翔,让美妙的音乐陪伴孩子健康成长。人都有取得成功后获得承认的愿望,对于学生,这种愿望更强烈。创造条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师生共同研究,学生心情愉悦的学习气氛也很重要。把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主要参考书目:
  1、《让音乐欣赏与孩子一起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音乐欣赏教程》 人民音乐出版社
  3、《怎样欣赏音乐》科普兰(美国)
  4、《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人民音乐出版社
  6、《中小学音乐教师手册》 上海音乐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应围绕一个核心:使每一位学生发展,实施全面评价。实施全面评价应先建立一个全面评价体系,它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和个性与情感。评价的实施从评价标准、评价功能、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考试五方面入手。  【关键字】核心评价实施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个核心贯穿于整个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无论是课堂教学、课外实践,还是课堂评价与学生评价等都应该围
期刊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学生的父母为了改善生活,源源不断地外出打工,而他们的子女在家却成了孤苦伶仃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如果教育不好,就会成为“问题学生”。教育留守儿童成为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年来我在与留守儿童接触的过程中认为要把留守儿童教育好,关键在三个字“爱”、“细”、“实”。    一、凸显一个“爱”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有的甚至数年不归,他们平时十分缺少父母的
期刊
摘要:对科学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都是经过提出问题,反复实验、观察现象、去伪存真、分析比较,并从中得到启发,深入探究才取得丰硕成果的。因此,在新课程下化学教学中培养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 观察能力 探究    在新课程的实施下,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紧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关系到他们将来从事任何工作的效率高低,以及创造性劳动和科学研究水平
期刊
[摘要] 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好的一对矛盾。在现实的课堂中,当我们拿着课前精心预设的教学方案静心与学生对话时,学生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我们课前预设的规范化的框架,给我们以毫无准备的意外。面对“意外”,教师不应该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力求在对话中生成“对话”,这是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师应有的情怀。对学情的尊重是主体性原则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体现。  [关键词]预设生成动态生成    目前
期刊
摘要: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课堂不再是教师独享的舞台,舞台上回荡的不再是一种声音。课堂已悄然变为师生对话,生生交流的乐园。在这里,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激情与智慧,充满了挑战与创新;在这里,每个孩子的生命都能自由绽放,活力飞扬。  关键词: 自主 舞台 主持人 主角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只不过在演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只有把握住每个角色,人生才能五彩缤纷!其实,课堂也是一个浓缩的
期刊
【摘要】作业是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及了解学生学习态度的一个窗口,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由此,优化作业设计就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予以重视。  【关键词】作业设计学生实践发展    【正文】作业是检测学生对知识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意识成为现代人必备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素质,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阐述培养竞争意识的必要性,从而谈引进新的信息,让后进生了解外面世界的现状、树立自信,构造成功,培养竞争意识、开设活动课,在辅助课堂教学的同时给学生营造一个竞争的空间等五种培养农村后进生竞争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后进生构造自信竞争意识  
期刊
去年四月的一天,我校九年级224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剑桥英语学校的外籍教师Dennis先生。他走进课堂与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聊了起来。学生们第一次见到老外既激动又担心:Can I speak to a foreigner? (我能与外国人交谈吗?)然而几分钟下来,学生们就学习、日常生活等话题完全能与老外谈吐自如了。课堂上学生们流利的口语令外籍教师连连夸赞:“OK,OK,Good,Lovely.”
期刊
【案例背景】  新课改下的《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特别加强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的最高目标是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又是历史教育永恒的主题,是人类情感的最高境界。虽然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但是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班会课上我给学生播放国产反法西斯影片《紫日》,影片中,有一段情节描写日本军官为将日本青年训练成暴虐杀人者,
期刊
内容摘要:语文人格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我们可以通过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坚强意志的教育”、“自尊心的教育”、“自立精神的教育”,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关键字:语文、人格、健康、教育。    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