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不仅是诗人和作家,也是杰出的翻译家。徐志摩翻译过很多诗歌,并且还提出了自己对翻译理论的独到见解。然而,对于徐志摩的翻译理论,后人仍然知之甚少。本文以《翻译家徐志摩研究》为视角,将阐述徐志摩的翻译理论,并对其理论加以补充和说明。
关键词:徐志摩的翻译理论;《翻译家徐志摩研究》
作者简介:侯翠平,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1
一、导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不仅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诗人,他也是一位成就颇高的翻译家。在他短暂的一生当中,他翻译了80余首诗,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说,他为中国翻译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然而,后人还是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他的诗歌创作上,对其翻译作品,尤其是翻译理论了解甚少。高伟著的《翻译家徐志摩研究》较全面地探讨了徐志摩的翻译思想,本论文将以该书为视角,阐述徐志摩的翻译理论和原则,并对其理论加以补充和说明。
二、徐志摩的翻译理论
(一)忠实于原作,既合文法又合意境。
徐志摩认为,完全地译诗是不可能的,但必须把诗意传达出来。徐志摩主张要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熟悉作者心境的条件下,凭读者的能耐“再现”。以歌德的诗《浮士德》为例:
原文:Who never ate his bread in sorrow,
Who never spent the midnight hours,
Weeping and waiting for the morrow,
He know you not, ye heavenly powers!
(徐译) 谁不曾和着悲泪吞他的饭,
谁不曾在凄凉的深夜,怆心的,
独自偎着他的枕衾幽叹——
伟大的神明啊,他不认识你。
歌德的这四行诗写的是心灵的感悟和受挫折人的精神慰藉。徐译此诗时,刚刚因陆小曼一事辞去北大教授,他决定去欧洲散散心,并与泰戈尔相約见面,途中顺便看望孩子,可是不幸孩子刚刚生病去世,作为父亲,徐内心很痛苦,于是他转向意大利与泰戈尔赴约,可是泰戈尔又因病提前回国了,这使得徐志摩更加悲痛。然而,这一系列的遭遇却很自然地使他把四行诗的伤感和怆凉翻译得恰到好处,与原诗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很相符。
(二)既重视诗的形式,又重视诗的神韵。
徐志摩在《一个译诗问题》中,曾表述过:“翻译难不过译诗,因为诗的难处不单是他的形式,也不单是他的神韵,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像颜色化入水,又得把形式化进神韵,像玲珑的香水瓶子盛香水”。从这一形象的比喻中可以看出,翻译诗需要“形”和“神”的统一,也就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如果没有“形”, “神”则失去了依附的对象;如果没有“神”,“形”则成了无用的摆设。可是,翻译诗歌想要达到“形”“神”兼备是很难完全实现的。以《鲁拜集》的第七十三首为例:
原文:Oh Love! Could thou and I with Fate conspire
To grasp this sorry scheme of thing entire,
Would not we shatter it to bits—and then
Re-mould it nearer to the Heart’s Desire?
(徐译) 爱啊!假如你我能勾着命运谋反,
一把抓住了这整个儿“寒尘”的世界,
我们还不趁机把他完全捣烂——
再来按我们的心愿,改造他一个痛快?
在原文中,句子的节奏属于五步抑扬格,朗读起来抑扬顿挫,韵脚是AABA式。然而,在译文中每行字数都不相同,韵脚虽然属于ABAB式,但“界”和“快”也没有实现完全押韵。另外,一、三行“掉尾”句式的取消和四行断裂句式的出现使得译文的“形”大打折扣,也使得原文中的“神”——磅礴的气势和无所畏惧的反抗精神所黯然失色。因此,尽管徐志摩既重视诗的形式,又重视诗的神韵,但他的译诗也很难做到完全的“形神兼备”。
(三)主张用白话文不用文言文翻译。
经历“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学领域掀起了使用白话文的浪潮。作为“新月派”诗歌的代表,徐志摩更是主张使用白话文来翻译作品。在《征译诗启》中他认为,虽然白话文形式的翻译不是完美的,但它要比文言翻译好,用白话文翻译诗歌更自然,更生动活泼,更能传达诗歌的韵味。因此,徐志摩的大部分译作都是采用白话文形式,也正是他的这一坚持,新诗取代旧诗成为一种趋势,白话翻译成为一种潮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近代翻译领域,徐志摩的确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译者,他不仅翻译了80余首诗,6部戏剧,8篇小说,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和原则。然而,对于他的翻译思想,《翻译家徐志摩研究》一书列举的理论仍有一些遗漏。例如:徐志摩没有把翻译看成两种语言的转化,而是努力挖掘文化的深层内涵,因此他译诗经常转译或编译;再有,徐志摩译诗很讲究语言的美,尤其是对诗歌语言的美,他会反复斟酌达到精益求精。另外,徐志摩对翻译的态度也是极其严谨认真的。可以说,徐志摩在翻译的道路上,坚持着自己的翻译理论和原则,为后人留下了太多优秀的作品,也为译者提供了丰富的翻译经验,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全福:徐志摩与诗歌翻译[J].中国翻译,1999(6):39.
[2]高伟:翻译家徐志摩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徐志摩的翻译理论;《翻译家徐志摩研究》
作者简介:侯翠平,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1
一、导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不仅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诗人,他也是一位成就颇高的翻译家。在他短暂的一生当中,他翻译了80余首诗,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说,他为中国翻译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然而,后人还是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他的诗歌创作上,对其翻译作品,尤其是翻译理论了解甚少。高伟著的《翻译家徐志摩研究》较全面地探讨了徐志摩的翻译思想,本论文将以该书为视角,阐述徐志摩的翻译理论和原则,并对其理论加以补充和说明。
二、徐志摩的翻译理论
(一)忠实于原作,既合文法又合意境。
徐志摩认为,完全地译诗是不可能的,但必须把诗意传达出来。徐志摩主张要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熟悉作者心境的条件下,凭读者的能耐“再现”。以歌德的诗《浮士德》为例:
原文:Who never ate his bread in sorrow,
Who never spent the midnight hours,
Weeping and waiting for the morrow,
He know you not, ye heavenly powers!
(徐译) 谁不曾和着悲泪吞他的饭,
谁不曾在凄凉的深夜,怆心的,
独自偎着他的枕衾幽叹——
伟大的神明啊,他不认识你。
歌德的这四行诗写的是心灵的感悟和受挫折人的精神慰藉。徐译此诗时,刚刚因陆小曼一事辞去北大教授,他决定去欧洲散散心,并与泰戈尔相約见面,途中顺便看望孩子,可是不幸孩子刚刚生病去世,作为父亲,徐内心很痛苦,于是他转向意大利与泰戈尔赴约,可是泰戈尔又因病提前回国了,这使得徐志摩更加悲痛。然而,这一系列的遭遇却很自然地使他把四行诗的伤感和怆凉翻译得恰到好处,与原诗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很相符。
(二)既重视诗的形式,又重视诗的神韵。
徐志摩在《一个译诗问题》中,曾表述过:“翻译难不过译诗,因为诗的难处不单是他的形式,也不单是他的神韵,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像颜色化入水,又得把形式化进神韵,像玲珑的香水瓶子盛香水”。从这一形象的比喻中可以看出,翻译诗需要“形”和“神”的统一,也就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如果没有“形”, “神”则失去了依附的对象;如果没有“神”,“形”则成了无用的摆设。可是,翻译诗歌想要达到“形”“神”兼备是很难完全实现的。以《鲁拜集》的第七十三首为例:
原文:Oh Love! Could thou and I with Fate conspire
To grasp this sorry scheme of thing entire,
Would not we shatter it to bits—and then
Re-mould it nearer to the Heart’s Desire?
(徐译) 爱啊!假如你我能勾着命运谋反,
一把抓住了这整个儿“寒尘”的世界,
我们还不趁机把他完全捣烂——
再来按我们的心愿,改造他一个痛快?
在原文中,句子的节奏属于五步抑扬格,朗读起来抑扬顿挫,韵脚是AABA式。然而,在译文中每行字数都不相同,韵脚虽然属于ABAB式,但“界”和“快”也没有实现完全押韵。另外,一、三行“掉尾”句式的取消和四行断裂句式的出现使得译文的“形”大打折扣,也使得原文中的“神”——磅礴的气势和无所畏惧的反抗精神所黯然失色。因此,尽管徐志摩既重视诗的形式,又重视诗的神韵,但他的译诗也很难做到完全的“形神兼备”。
(三)主张用白话文不用文言文翻译。
经历“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学领域掀起了使用白话文的浪潮。作为“新月派”诗歌的代表,徐志摩更是主张使用白话文来翻译作品。在《征译诗启》中他认为,虽然白话文形式的翻译不是完美的,但它要比文言翻译好,用白话文翻译诗歌更自然,更生动活泼,更能传达诗歌的韵味。因此,徐志摩的大部分译作都是采用白话文形式,也正是他的这一坚持,新诗取代旧诗成为一种趋势,白话翻译成为一种潮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近代翻译领域,徐志摩的确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译者,他不仅翻译了80余首诗,6部戏剧,8篇小说,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和原则。然而,对于他的翻译思想,《翻译家徐志摩研究》一书列举的理论仍有一些遗漏。例如:徐志摩没有把翻译看成两种语言的转化,而是努力挖掘文化的深层内涵,因此他译诗经常转译或编译;再有,徐志摩译诗很讲究语言的美,尤其是对诗歌语言的美,他会反复斟酌达到精益求精。另外,徐志摩对翻译的态度也是极其严谨认真的。可以说,徐志摩在翻译的道路上,坚持着自己的翻译理论和原则,为后人留下了太多优秀的作品,也为译者提供了丰富的翻译经验,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全福:徐志摩与诗歌翻译[J].中国翻译,1999(6):39.
[2]高伟:翻译家徐志摩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