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使整个欧元区面临了一次严峻的考验。这也使得人们看到曾今让无数人向往的欧洲高福利制度存在的弊病,并且引发了人们的反思。对于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庞大、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有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中国如何汲取欧洲国家的教训,对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更成了我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了导致欧洲债务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欧洲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并通过总结欧洲的经验教训,得出对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欧债危机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社会公平 社会效率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无疑让一直奉行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欧洲国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引发了世界各国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又一次新思索的热潮。使我们认识到建立健全的但又不阻碍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性。我国要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就需要借鉴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史教训,欧洲债务危机曝出的欧洲“高福利”病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其进行研究,能让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获得重要的启示。
一、欧洲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一)欧洲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导致高税收
欧洲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必然以高税收为前提,由于希腊是欧洲这次债务危机的导火索,便以希腊为例进行说明。希腊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1990年为16.47%,之后一直呈增长的趋势,到2007年增长到21.33%。而希腊的税收占GDP的比重与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呈现惊人的几乎相同的变化趋势。1990年,希腊的税收占GDP的比重为26.18%,到2007年,达到了32.33%。也可以说明越高的社会保障支出会导致越高的税收。
高税收会通过减少投资和降低储蓄率来影响经济的增长。从宏观角度来看,过高的税收会增加投资的风险,但税收却不能为投资者承担风险,所以税收过高会减少投资。同时过高的税收会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居民储蓄,降低社会储蓄率。从微观角度来看,税收会对劳动供给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而过高的税收将会使得人们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使得人们减少劳动供给,继而降低社会生产效率,影响经济的增长。
(二)欧洲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影响失业率
根据希腊失业率与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趋势也相似的。从1990年开始,希腊的失业率随着希腊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而增加,到1999年上升至最高点,达到11.7%,远远高于世界对自然失业率的估计水平。虽然到1999年有所回落,也是因为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的增长率有所下降,并且仍然维持着一个较高的水平,实际上到2009年和2010年有开始大幅度上升,一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2.5%。纵观欧洲的平均失业率也是非常高的,它也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和学术研究的课题。
欧洲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会通过影响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提高劳动力成本而使得社会失业率上升,影响社会效率。首先,由于高福利制度的存在,一定会从整体上降低劳动者的积极性,自然提高失业率。其次,欧洲的高福利政策会使得劳动力成本高,企业往往会雇佣尽量少的工人来减少生产成本,这也是高福利政策会提高失业率的一个原因。高的失业率会造成产量的损失,影响社会经济效率。
(三)欧洲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造成政府财政负担
希腊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异常的高,并且呈现增长的趋势,最高达到了147.32%。巨大的债务压力,导致政府根本无力偿还,这也是这次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在过去几十年中,世界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人口生育率的降低和预期寿命的延长,老龄化人口比重越来越高,到20世纪末期,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速度都非常快,意大利和德国老龄化率达到20%,希腊、法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人口老龄化率都超过了16%。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欧洲高福利制度的刚性,使得欧洲国家福利财政支出难以下降,各国政府需要花大量资金来维持其高福利政策,财政支出持续扩张,进而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政府只能靠举债来度日。欧洲高福利政策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甚至出现财政危机使得国家高负债,由此对社会经济效率性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影响。
二、欧债危机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启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暴露出欧洲国家过高福利政策的弊端,欧洲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强调了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却严重影响了社会效率。将“兼顾公平与效率”作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总目标定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进揭示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效率体现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公平则蕴涵在生产关系之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又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生产力,所以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从这点出发,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要彻底转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观念,将效率与公平等量齐观、统筹把握。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一定要谨循在十二五计划中提出的建立“适度普惠型”养老保障制度的目标,并且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建立“适度普惠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扩大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逐步缩小农村与城镇保障水平的差距。广泛的覆盖率是实施养老保障制度达到社会公平的一个前提条件。第二,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统一的制度和完善的法律体系才是养老保障制度彰显公平的重要条件和有力保证。第三,建立“低水平”的养老保障,可以从制定适度的养老金替代率等方面,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注重社会效率相联系起来,不造成国家财政负担。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3]郑成功.中国社会保障3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王群.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D].吉林:吉林大学,2010.
[6]郑秉文.欧债危机下的养老金制度改革[J].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5期.
[9]张士斌,黎园.欧洲债务危机与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关键词】欧债危机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社会公平 社会效率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无疑让一直奉行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欧洲国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引发了世界各国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又一次新思索的热潮。使我们认识到建立健全的但又不阻碍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性。我国要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就需要借鉴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史教训,欧洲债务危机曝出的欧洲“高福利”病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其进行研究,能让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获得重要的启示。
一、欧洲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一)欧洲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导致高税收
欧洲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必然以高税收为前提,由于希腊是欧洲这次债务危机的导火索,便以希腊为例进行说明。希腊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1990年为16.47%,之后一直呈增长的趋势,到2007年增长到21.33%。而希腊的税收占GDP的比重与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呈现惊人的几乎相同的变化趋势。1990年,希腊的税收占GDP的比重为26.18%,到2007年,达到了32.33%。也可以说明越高的社会保障支出会导致越高的税收。
高税收会通过减少投资和降低储蓄率来影响经济的增长。从宏观角度来看,过高的税收会增加投资的风险,但税收却不能为投资者承担风险,所以税收过高会减少投资。同时过高的税收会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居民储蓄,降低社会储蓄率。从微观角度来看,税收会对劳动供给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而过高的税收将会使得人们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使得人们减少劳动供给,继而降低社会生产效率,影响经济的增长。
(二)欧洲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影响失业率
根据希腊失业率与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趋势也相似的。从1990年开始,希腊的失业率随着希腊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而增加,到1999年上升至最高点,达到11.7%,远远高于世界对自然失业率的估计水平。虽然到1999年有所回落,也是因为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的增长率有所下降,并且仍然维持着一个较高的水平,实际上到2009年和2010年有开始大幅度上升,一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2.5%。纵观欧洲的平均失业率也是非常高的,它也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和学术研究的课题。
欧洲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会通过影响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提高劳动力成本而使得社会失业率上升,影响社会效率。首先,由于高福利制度的存在,一定会从整体上降低劳动者的积极性,自然提高失业率。其次,欧洲的高福利政策会使得劳动力成本高,企业往往会雇佣尽量少的工人来减少生产成本,这也是高福利政策会提高失业率的一个原因。高的失业率会造成产量的损失,影响社会经济效率。
(三)欧洲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造成政府财政负担
希腊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异常的高,并且呈现增长的趋势,最高达到了147.32%。巨大的债务压力,导致政府根本无力偿还,这也是这次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在过去几十年中,世界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人口生育率的降低和预期寿命的延长,老龄化人口比重越来越高,到20世纪末期,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速度都非常快,意大利和德国老龄化率达到20%,希腊、法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人口老龄化率都超过了16%。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欧洲高福利制度的刚性,使得欧洲国家福利财政支出难以下降,各国政府需要花大量资金来维持其高福利政策,财政支出持续扩张,进而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政府只能靠举债来度日。欧洲高福利政策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甚至出现财政危机使得国家高负债,由此对社会经济效率性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影响。
二、欧债危机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启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暴露出欧洲国家过高福利政策的弊端,欧洲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强调了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却严重影响了社会效率。将“兼顾公平与效率”作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总目标定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进揭示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效率体现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公平则蕴涵在生产关系之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又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生产力,所以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从这点出发,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要彻底转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观念,将效率与公平等量齐观、统筹把握。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一定要谨循在十二五计划中提出的建立“适度普惠型”养老保障制度的目标,并且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建立“适度普惠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扩大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逐步缩小农村与城镇保障水平的差距。广泛的覆盖率是实施养老保障制度达到社会公平的一个前提条件。第二,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统一的制度和完善的法律体系才是养老保障制度彰显公平的重要条件和有力保证。第三,建立“低水平”的养老保障,可以从制定适度的养老金替代率等方面,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注重社会效率相联系起来,不造成国家财政负担。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3]郑成功.中国社会保障3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王群.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D].吉林:吉林大学,2010.
[6]郑秉文.欧债危机下的养老金制度改革[J].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5期.
[9]张士斌,黎园.欧洲债务危机与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