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昧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95例疗效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drz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加味柴胡疏肝散;肝郁痰凝型;乳癖;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1.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1-0036-01
  
  笔者自2009年4月-2010年7月对95例肝郁痰凝型乳癖患者运用加味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95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年龄最大47岁,最小17岁,17-19岁2例,20-29岁27例,30-39岁50例,40-47岁16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a。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癖”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肝郁痰凝型。单侧或双侧乳房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块,质韧实或囊性感,界限不清,活动度好。常于经前增大,经后缩小,自觉乳房胀痛,尤以经前明显,经后则减轻或消失。所有患者都有情志内伤,所欲不遂史。经彩超、钼钯摄片或磁共振检查排除恶变患者。
  
  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于经前7-15d给予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柴胡12g,杭芍15g,炒枳实15g,甘草12g,川芎12g,炙香附15g,陈皮12g,川楝子15g,橘核30g,荔枝核30g,皂角刺15g,木鳖子6g,甲珠10g,夏枯草25g,王不留行10g,生牡蛎30g,郁金15g。2日1剂,水煎温服,3个月为1个疗程。同时配合心理疏导。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癖”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消失;好转:乳房肿块缩小,疼痛减轻或消失;未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无变化。
  3.2治疗结果治愈66例,占69.47%;好转27例,占28.42%;未愈2例,占2.11%。总效率为97.89%。
  
  4、讨 论
  
  乳癖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乳腺增生,包括乳腺小叶增生及乳腺囊性增生。近年来,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忧虑过度,所欲不遂,加之女性心理承受能力差,天长日久,肝郁气滞,气机不畅,痰湿凝滞,积聚乳络所致。《景岳全书》中柴胡疏肝散专为肝气郁结而设。方中柴胡、枳实、香附、陈皮、川楝子、疏肝理气,解郁止痛;杭芍、甘草养血柔肝;川楝子、橘核、荔枝核、皂角刺、甲珠、夏枯草、王不留行、生牡蛎理气化痰,软坚散结;川芎、郁金活血理气通络;木鳖子祛痰毒,消结肿,是治疗乳腺增生的“小金丸”之主药。笔者取其祛痰毒,消结肿的功能,但此药有毒,剂量宜轻,每剂药用量6g,且1剂药服用2天。95例患者中未发生不良反应。服药剂数视病情而定,月经前半月乳房开始疼痛者,经前15天服药,月经前1周方觉乳房疼痛者,经前7天服药,其余在两者之间。乳腺增生的肿块越小,消散越快。反之,肿块越大,消散相对困难。“乳癖”病因为情志内伤,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心理疏导也很重要,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结合《素问·上古天真论》的“恬儋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及道家的“无为”思想,树立“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心态。解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少生气,保持情绪稳定,活泼开朗的心情有利“乳癖”早日康复。这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吻合。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胃血止糊剂止血、凝血作用及其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小鼠断尾出血法,给药后大鼠凝血因子活力测定法,观察胃血止糊剂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对大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结果:胃血止糊剂有止血、凝血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可将出血时间缩短43.4%;有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作用,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用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胡萝卜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用萃取物总量为衡量指标综合考察胡萝卜的萃取工艺。结果:优选出较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取温度50℃,萃取时间180min。结论:本萃取工艺方法简便,操作可行。  关键词:胡萝卜;正交试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
期刊
摘要:目的:优选神龙贡酒浸提工艺。方法:以浸提物中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含量为指标,运用HPLC,使用正交设计法,优选神龙贡酒浸提工艺。结果:神龙贡酒提取工艺为:用55。白酒常温下浸泡7 d,药材为饮片为最佳。结论:采用该工艺,神龙贡酒提取物中淫羊藿苷的收率最高且稳定。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肝必康胶囊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5细胞的培养,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定量PCR检测HBV—DNA,ELISA法检测HBsAg、HBeAg的含量,研究肝必康胶囊对HepG 2.2.15细胞的毒性,HBsAg与HBeAg表达及HBV—DNA含量的影响。结果:肝必康半数细胞毒浓度(TC50)为4.677mg/mL,最大无毒浓度(TG)为0.118m
期刊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于1980年创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由云南省卫生厅主管,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2007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是中国中医药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  本刊设有名医专家经验、研究思路、临床研究、临证报道、中药方剂、针灸经络、实验研究、中医护理、民族医
期刊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辨证施护;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1—0071—02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老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达49.05%~58.60%。本科是云南省重点中医专科老年病科,每年收治住院高血压患者约400例,2008年8月~2010年4月,笔者对1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降
期刊
关键词:电针;拔罐;背肌筋膜炎  中图分类号:R2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1—0051—01    背肌筋膜炎是指多种原因所致的背部肌筋膜及肌肉等结缔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的病变。临床表现为背部钝痛、酸胀、沉重,肌肉僵硬发紧,在疼痛部位有时可触及条索、结节状物,好发于两肩胛之间,其疼痛与天气变化有关。近年来,笔者应用电针配合拔罐治疗背肌筋膜炎56例,取得
期刊
关键词:鼓胀;中医药疗法;杨本雷;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5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1-0005-02    杨本雷主任医师临床治疗“鼓胀”注重“气、水、瘀、虚”4个方面的调节,形成以大、小陷胸汤为主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辨 证    导师临床治疗鼓胀,注意辨别以下要点。  1.1辨脏腑  中医认为“鼓胀”之病,其病理演
期刊
关键词: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1—0069—03    1 引言    中药指纹图谱全称为中药化学指纹图谱,是指中药材经过适当的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和仪器检测得到的能够标识其中各种组分群体特征的共有峰的图谱,是以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学研究为基础,经化学测定或基因鉴定得到的某种或某产地中药及其制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中医“治未病”方法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亚健康状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①中医“治未病”调治观察组以中医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原则,进行个体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等调适;②六味地黄丸对照组进行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③维生素B2对照组进行口服维生素B1治疗;通过1年的治疗。观察3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对“亚健康”状态人员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