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买房、租房,这两种选择都属于住房消费行为,但又各有特点。购房兼具投资性质,而租房却对资金要求很低,还可用剩余资金做其他投资。因此,不同的人可根据自身需要量身定制。
哪些情况下可以买房?哪些情况下则租房最好?这是个选择上的问题。影响选择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即将成家,或者子女上学等,这些因素会促使人们作出购房选择。而如果经济能力稍微有些欠缺,抑或有别的投资方向,租房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案例来对买房、租房进行一次全方位的PK。当然,我们所选择的案例并不能穷尽所有的人群类型,只能选择最典型的情况,其他与之有所区别的情形,可稍加修正之后对号入座。
买房、租房各具特点
买房和租房各有不同之处,买房投资成分较大,需承担较大的财务成本;而租房则会生活得更为自由,而且资金灵活程度更强。
左中华是湖南湘潭人,在上海拼搏了近5年之后,决定告别租房生活,在上海普陀区有名的居住板块万里社区内购买了一套两房。在解决自己居住问题的同时,他坦陈还有投资的想法。他说:“万一哪一天我要离开上海回湖南了,还可以把房子抛出去,这里面多少还是有点赚头的。”
其实,抱有这种想法的不止是左中华一个人。房产作为不动产,除了具有居住这项主要价值外,还兼具投资功能。只要它存在着,它的价值就会存在。而从长期来看,不动产的价格则围绕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运行。
不过买房需要承担相应的财务成本,除了首付款之外,每月还需拿出收入中的一部分来归还银行按揭贷款,这需要相应的资金实力来保证。因此对于买房者来说,需要提前认真筹划,不能有丝毫马虎,否则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境地,比如买房后生活质量陡然下降,当上“房奴”。
虽然置业是我们的传统,但是租房的方式也越来越为民众所接受。记者了解到有这样一对新人,两人都是上海人,先生是公司白领,妻子是医生,但两人结婚时并未考虑买房。在他们看来,先把钱投在别的领域赚取利润,也是一种选择。
相对来说,租房的生活更为灵活,可以随心所欲租住自己喜欢的地方,而且目前的租金水平也不高,相比买房负担要轻一些。如位于上海市卢湾区鲁班路上的大同花园内,一套总价220万元的两房,买下它首付三成需66万元,而且每月还款额将近7500元(等额本息还款法、30年期);但如果租下它,只需5000元便可“搞掂”。
当然,对有购房能力而暂时不买房的人来说,其之所以敢于跳出固定思维模式,往往在于他们能够发现更好的投资渠道,从理财角度出发,这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为什么要买房?为什么选择租房?如何得到买或者租的答案?影响答案的因素有很多,如对未来楼市的预期、资金实力、工作稳定度、收入稳定程度、是否渴望稳定等,会对买房、租房的抉择形成影响。那么,在买房、租房之间如何作出选择,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PK,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改善需求型:资金充裕买房也无妨
[人群特征]已经完成初始资金积累,收入稳定而且较高的人群,当然他们还看好后市,认为房价的下跌空间并不大。
[个性案例]郑建国一家一直住在上海市徐汇区田林新村内一套小两房内,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大型居住社区,居住环境优美。不过郑建国打算搬离这个地方,并不是不喜欢这里,而是想买套大房,改善居住条件。
收入的增加让郑建国有了换房资本。最近几年,他所在公司业务飞速发展,他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不但很快就还清了买房贷款,而且还将闲钱用于投资。2007年股市大涨,郑建国前后投入约60万元资金,很快就膨胀到了150余万元。2007年夏他见好就收,虽然没能赚到更多,但却幸运地躲过了2008年股市大跌行情,保住了胜利果实。
让郑建国底气更足的是自己7年前买的那套小房,已经大幅升值,如果换房,它可以在资金方面帮上大忙。这套面积约60平方米的小两房,当时买入价为22万元,而目前市场价已经达到100万元。另外,郑建国目前的年收入已经超过20万元,而且他认为虽然当前市场还不稳定,不过房价下跌的空间不大,长远来看上涨的可能性不小。
[PK结果]买房。
[购房理由]对于郑建国而言,换房条件已经成熟。就他目前具体情况而言,投资收益、房产增值两项相加,资产总值就已经轻松超过250万元,因此购买一套270万元左右的三房应该很是轻松。对于改善型需求而言,资金充裕、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是买房的必要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当然,就目前市场行情而言,信心很重要。如果从长远来看,房价下跌空间不大,那么在房价已有回落的前提下入市也未尝不可。不过这类人群还要兼顾其他需要,如自身保障、子女教育等费用都要安排妥当。
婚房需求型:以收入定面积为佳
[人群特征]即将步入婚姻殿堂,而且已经凑足首付款,同时自身职业也逐渐趋于稳定,并希望过上稳定的婚后生活。
[个性案例]沈立最近一直在忙乎买房的事,因为他要结婚了。父母能资助50万元,加上自己积攒下来的10万元,他为买房准备好了60万元首付款。如仅仅考虑首竹的话,他可以在市中心购买一套200万元左右的两房。但由于两人收入加起来才8000元左右,这对承担140万元的按揭贷款有难度,因此他们最后还是根据收入情况选择购买实惠一些的房子。沈立和女友年龄都已不小,婚后肯定会要一个宝宝,因此婚后必须稳定下来,租房生活显然不太适合他们了。
[PK结果]买房。
[购房理由]对于沈立来说,已经具备了购房能力,他准备好了首付款,而且和女友一起的收入也并不少,因此买房条件是成立的。最主要的是,沈立婚后的生活必须稳定下来,因此买房成为首要选择。
不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应根据收入来确定面积,而不是根据首付款来确定面积。如何根据收入来确定住房面积?在选定置业区域之后,购房者可根据合理住房消费原则,即购房支出不超过家庭收入三分之一,首先计算出自己每月能承受的还款额,如沈立能承受的还款额为2700元。然后再以此推算出贷款总额,加上首付款之后可以计算出所能购买的房屋总价,并最终确定房屋面积。根据这个办法计算。如果沈立选定在中外环线间买房,区域均价为14000元左右,那么他可以购买80平方米的两房。
资金短缺型:租房解决居住难题
[人群特征]对于不少有改善需求的人来说,如果资金实力还稍有欠缺,其实租房过渡也是合理的选择。
[个性案例]迟志华,一个普通的“新上海人”。6年前,因为考虑到小孩入学,他在华东师范大学附近买了一套小房。最近他面临要不要换房的问题。因为小孩一旦上小学,忙碌的夫妻两人无法兼顾接送小孩, 只能让父母过来同住。但现状是,现有住房是一房一厅,如果不买房的话,接父母过来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如果咬牙买房的话,会让他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这也是他更加不愿面对的。
不过迟志华最终还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没有买房,却改善了居住条件。其实办法很简单,就是通过租房来实现改善居住条件。迟志华每月花3000元在自己所在小区内租住了一套两房,而自己的那套小房,因为室内装潢程度很好,以月租金1800元的标准租给了一个“小白领”。经过这么一“倒腾”,迟志华实际上只花1200元就住上了两房。迟志华自己也表示,他之所以在目前不考虑买房,主要是考虑到经济能力尚有欠缺,换房条件不成熟。“等手头宽裕了。我还是会考虑换房的。”他如是说。
[PK结果]租房。
[租房理由]迟志华的做法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与购房相比,租房大大降低了他的住房消费开支。专家分析指出,如果他选择重新购房,卖掉小房之后作为首付款,即使是购买与他目前租住条件相当的房子,他每月承担的按揭贷款至少在3000元以上,远远超过他目前的租金支出。
当前尤其要讲究理性置业策略。在他看来,购房者在作出决定之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并制订比较安全的消费计划,而不能透支消费。对于经济实力暂未达到购房标准的,租房也无妨。
灵活投资型:资金追求更高收益
[人群特征]这个群体虽然资金实力也不弱,但他们是善于发现投资机会的人,因此选择租房,而把资金用于获取更高投资回报的地方。
[个性案例]庞振华通过租房的方式,很轻松就住上了大房,改善了居住条件。庞振华原有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位于上海市永福路,因为这里颇受“老外”青睐,因此租金水平很高,两房月租金可以达到8000元左右。半年前他一直考虑要不要换房,因为这套两房已经显得有些拥挤。不过让他有些犹豫的是,他自己的事业已有所起步,同时也需要资金投入,如果此时买房,势必会占用部分资金。
正在让他感到有点左右为难的时候,一次偶然机会,他在徐汇区衡山路、吴兴路附近看到一套老洋房,五室一厅,面积足有250平方米,因为装修状况一般,室内家具配置陈旧,因此租金也只要8000元。何不把它租下了自己住呢?之后,庞振华花了2万多元对内部进行整饬修补,而且还花钱换了一些家电,老洋房立刻焕然一新。他将其中一套70平方米的套间租给了一位日本人,自己仅花了3500元就住上了180平方米左右的大房。当然,他永福路上的公寓也以8000元的价位租了出去,实际上他还赚了4500元。
[PK结果]租房。
[租房理由]谁说租房就不能享受生活,庞振华的做法无疑会让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感到惭愧。庞振华发现了机会,并充分利用了这样的机会,不但达到改善居住条件的目的,还有赚头,可谓是一石二鸟。当然,一般情况下可能做不到这点,这多少还有运气的成分存在。但是,你至少可以通过租住大房的办法,先改善居住条件,而又不与自己的事业发展相抵触。
对于这类人群来说,他们并不是缺钱。而是因为有别的投资方向,因为购房会占用资金而影响投资,所以租房也就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当然,担心房价再次出现暴涨情形其实没有必要。随着我国廉租房、保障房、商品房三大住房体系的逐渐完善,房价出现暴涨的可能性相当小。
哪些情况下可以买房?哪些情况下则租房最好?这是个选择上的问题。影响选择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即将成家,或者子女上学等,这些因素会促使人们作出购房选择。而如果经济能力稍微有些欠缺,抑或有别的投资方向,租房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案例来对买房、租房进行一次全方位的PK。当然,我们所选择的案例并不能穷尽所有的人群类型,只能选择最典型的情况,其他与之有所区别的情形,可稍加修正之后对号入座。
买房、租房各具特点
买房和租房各有不同之处,买房投资成分较大,需承担较大的财务成本;而租房则会生活得更为自由,而且资金灵活程度更强。
左中华是湖南湘潭人,在上海拼搏了近5年之后,决定告别租房生活,在上海普陀区有名的居住板块万里社区内购买了一套两房。在解决自己居住问题的同时,他坦陈还有投资的想法。他说:“万一哪一天我要离开上海回湖南了,还可以把房子抛出去,这里面多少还是有点赚头的。”
其实,抱有这种想法的不止是左中华一个人。房产作为不动产,除了具有居住这项主要价值外,还兼具投资功能。只要它存在着,它的价值就会存在。而从长期来看,不动产的价格则围绕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运行。
不过买房需要承担相应的财务成本,除了首付款之外,每月还需拿出收入中的一部分来归还银行按揭贷款,这需要相应的资金实力来保证。因此对于买房者来说,需要提前认真筹划,不能有丝毫马虎,否则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境地,比如买房后生活质量陡然下降,当上“房奴”。
虽然置业是我们的传统,但是租房的方式也越来越为民众所接受。记者了解到有这样一对新人,两人都是上海人,先生是公司白领,妻子是医生,但两人结婚时并未考虑买房。在他们看来,先把钱投在别的领域赚取利润,也是一种选择。
相对来说,租房的生活更为灵活,可以随心所欲租住自己喜欢的地方,而且目前的租金水平也不高,相比买房负担要轻一些。如位于上海市卢湾区鲁班路上的大同花园内,一套总价220万元的两房,买下它首付三成需66万元,而且每月还款额将近7500元(等额本息还款法、30年期);但如果租下它,只需5000元便可“搞掂”。
当然,对有购房能力而暂时不买房的人来说,其之所以敢于跳出固定思维模式,往往在于他们能够发现更好的投资渠道,从理财角度出发,这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为什么要买房?为什么选择租房?如何得到买或者租的答案?影响答案的因素有很多,如对未来楼市的预期、资金实力、工作稳定度、收入稳定程度、是否渴望稳定等,会对买房、租房的抉择形成影响。那么,在买房、租房之间如何作出选择,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PK,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改善需求型:资金充裕买房也无妨
[人群特征]已经完成初始资金积累,收入稳定而且较高的人群,当然他们还看好后市,认为房价的下跌空间并不大。
[个性案例]郑建国一家一直住在上海市徐汇区田林新村内一套小两房内,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大型居住社区,居住环境优美。不过郑建国打算搬离这个地方,并不是不喜欢这里,而是想买套大房,改善居住条件。
收入的增加让郑建国有了换房资本。最近几年,他所在公司业务飞速发展,他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不但很快就还清了买房贷款,而且还将闲钱用于投资。2007年股市大涨,郑建国前后投入约60万元资金,很快就膨胀到了150余万元。2007年夏他见好就收,虽然没能赚到更多,但却幸运地躲过了2008年股市大跌行情,保住了胜利果实。
让郑建国底气更足的是自己7年前买的那套小房,已经大幅升值,如果换房,它可以在资金方面帮上大忙。这套面积约60平方米的小两房,当时买入价为22万元,而目前市场价已经达到100万元。另外,郑建国目前的年收入已经超过20万元,而且他认为虽然当前市场还不稳定,不过房价下跌的空间不大,长远来看上涨的可能性不小。
[PK结果]买房。
[购房理由]对于郑建国而言,换房条件已经成熟。就他目前具体情况而言,投资收益、房产增值两项相加,资产总值就已经轻松超过250万元,因此购买一套270万元左右的三房应该很是轻松。对于改善型需求而言,资金充裕、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是买房的必要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当然,就目前市场行情而言,信心很重要。如果从长远来看,房价下跌空间不大,那么在房价已有回落的前提下入市也未尝不可。不过这类人群还要兼顾其他需要,如自身保障、子女教育等费用都要安排妥当。
婚房需求型:以收入定面积为佳
[人群特征]即将步入婚姻殿堂,而且已经凑足首付款,同时自身职业也逐渐趋于稳定,并希望过上稳定的婚后生活。
[个性案例]沈立最近一直在忙乎买房的事,因为他要结婚了。父母能资助50万元,加上自己积攒下来的10万元,他为买房准备好了60万元首付款。如仅仅考虑首竹的话,他可以在市中心购买一套200万元左右的两房。但由于两人收入加起来才8000元左右,这对承担140万元的按揭贷款有难度,因此他们最后还是根据收入情况选择购买实惠一些的房子。沈立和女友年龄都已不小,婚后肯定会要一个宝宝,因此婚后必须稳定下来,租房生活显然不太适合他们了。
[PK结果]买房。
[购房理由]对于沈立来说,已经具备了购房能力,他准备好了首付款,而且和女友一起的收入也并不少,因此买房条件是成立的。最主要的是,沈立婚后的生活必须稳定下来,因此买房成为首要选择。
不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应根据收入来确定面积,而不是根据首付款来确定面积。如何根据收入来确定住房面积?在选定置业区域之后,购房者可根据合理住房消费原则,即购房支出不超过家庭收入三分之一,首先计算出自己每月能承受的还款额,如沈立能承受的还款额为2700元。然后再以此推算出贷款总额,加上首付款之后可以计算出所能购买的房屋总价,并最终确定房屋面积。根据这个办法计算。如果沈立选定在中外环线间买房,区域均价为14000元左右,那么他可以购买80平方米的两房。
资金短缺型:租房解决居住难题
[人群特征]对于不少有改善需求的人来说,如果资金实力还稍有欠缺,其实租房过渡也是合理的选择。
[个性案例]迟志华,一个普通的“新上海人”。6年前,因为考虑到小孩入学,他在华东师范大学附近买了一套小房。最近他面临要不要换房的问题。因为小孩一旦上小学,忙碌的夫妻两人无法兼顾接送小孩, 只能让父母过来同住。但现状是,现有住房是一房一厅,如果不买房的话,接父母过来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如果咬牙买房的话,会让他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这也是他更加不愿面对的。
不过迟志华最终还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没有买房,却改善了居住条件。其实办法很简单,就是通过租房来实现改善居住条件。迟志华每月花3000元在自己所在小区内租住了一套两房,而自己的那套小房,因为室内装潢程度很好,以月租金1800元的标准租给了一个“小白领”。经过这么一“倒腾”,迟志华实际上只花1200元就住上了两房。迟志华自己也表示,他之所以在目前不考虑买房,主要是考虑到经济能力尚有欠缺,换房条件不成熟。“等手头宽裕了。我还是会考虑换房的。”他如是说。
[PK结果]租房。
[租房理由]迟志华的做法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与购房相比,租房大大降低了他的住房消费开支。专家分析指出,如果他选择重新购房,卖掉小房之后作为首付款,即使是购买与他目前租住条件相当的房子,他每月承担的按揭贷款至少在3000元以上,远远超过他目前的租金支出。
当前尤其要讲究理性置业策略。在他看来,购房者在作出决定之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并制订比较安全的消费计划,而不能透支消费。对于经济实力暂未达到购房标准的,租房也无妨。
灵活投资型:资金追求更高收益
[人群特征]这个群体虽然资金实力也不弱,但他们是善于发现投资机会的人,因此选择租房,而把资金用于获取更高投资回报的地方。
[个性案例]庞振华通过租房的方式,很轻松就住上了大房,改善了居住条件。庞振华原有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位于上海市永福路,因为这里颇受“老外”青睐,因此租金水平很高,两房月租金可以达到8000元左右。半年前他一直考虑要不要换房,因为这套两房已经显得有些拥挤。不过让他有些犹豫的是,他自己的事业已有所起步,同时也需要资金投入,如果此时买房,势必会占用部分资金。
正在让他感到有点左右为难的时候,一次偶然机会,他在徐汇区衡山路、吴兴路附近看到一套老洋房,五室一厅,面积足有250平方米,因为装修状况一般,室内家具配置陈旧,因此租金也只要8000元。何不把它租下了自己住呢?之后,庞振华花了2万多元对内部进行整饬修补,而且还花钱换了一些家电,老洋房立刻焕然一新。他将其中一套70平方米的套间租给了一位日本人,自己仅花了3500元就住上了180平方米左右的大房。当然,他永福路上的公寓也以8000元的价位租了出去,实际上他还赚了4500元。
[PK结果]租房。
[租房理由]谁说租房就不能享受生活,庞振华的做法无疑会让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感到惭愧。庞振华发现了机会,并充分利用了这样的机会,不但达到改善居住条件的目的,还有赚头,可谓是一石二鸟。当然,一般情况下可能做不到这点,这多少还有运气的成分存在。但是,你至少可以通过租住大房的办法,先改善居住条件,而又不与自己的事业发展相抵触。
对于这类人群来说,他们并不是缺钱。而是因为有别的投资方向,因为购房会占用资金而影响投资,所以租房也就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当然,担心房价再次出现暴涨情形其实没有必要。随着我国廉租房、保障房、商品房三大住房体系的逐渐完善,房价出现暴涨的可能性相当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