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学科是国家基础教学的必学科目,用物理原理和特性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说物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但是受到教育扩招和高考改革的影响,高中物理课堂逐渐不易把控,学生基数加大,生源质量不一, 知识接受能力差异明显等因素,加大了授课难度。从这一层面来讲,合作学习可以有效解决这一教学困境。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很多高中物理教师都采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不能否认的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具有见效快、内容多的教学优势,但多数学生为了能够快速记录知识点就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直接导致其个性被压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建立创新思维。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主导课堂,主动参与物理研究,提升教学效率。
一、 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概述
合作学习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集体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教学动态因素实现教学目标。构建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优势,通过导向性、动态性、激励性、指向性的教学活动,以团体成绩为核心,既能培养学生社会生活技能,又能优化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有所区别。常见的课堂合作学习方式有小组竞赛法、教学模块拼接、小组调查等,通过集体协作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了教学模式。
二、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创建学习小组
要想将合作学习教学法融入高中物理课堂,首先应该创建学习小组,以多人合作为基本方式,以小组为实施单位,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我们可以以知识接受能力、认知能力、物理基础为基准,将学生进行分层,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从而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的公平性,确保小组内部运行畅通。
(二)鼓励小组竞争
在正式授课时,物理教师不能完全做一个“旁观者”,而是应该找准自身定位,做教学课堂的引导者和推动者,鼓励学生之间、 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课堂中,很多实验课、公开课都是少数人、优等生的“表演舞台”,只有个别学生能够主动说出自己的学习看法和观点,多数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不强,学习效果不好,甚至一些学生会产生不良情绪 ,不利于班集体的内部团结。因此,笔者认为物理老师应该鼓励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竞争,通过合作项目和实验教学,让每个合作小组之间、小组内部之间互相提出优势总结和改进建议,从正面和侧面对其实验操作过程和准确性进行分析和评价,让所有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学习质量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三、具体案例分析
(一)教学设计和教育难点
教师可以宇宙速度含义、卫星运行线速度、周期、轨道半径为授课基础,让学生能够分析出卫星运行时各种物理的参数变化,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很多老师以纯物理概念作为课堂切入点,授课形式较为固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强化教学设计,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领域为教学抓手,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创设学习情境,分析卫星发射运动状态,通过卫星变轨问题总结运动规律,让学生夯实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开阔视野。
(二)正式授课
1.创建情景,有效提问。
教师先为学生播放卫星探月视频,之后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比如“卫星运行过程中有哪些特点和运行规律”“卫星是如何在运行中进行变轨的”,通过简单提问吸引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和探索欲。之后在多媒体上展示Flash动画,为学生讲解平抛运动中小球运动和初速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并再次进行提问:(1)如果将初速度最大化,小球运动会发生什么改变?(2)如果在地表附近将小球向水平方向抛出,不降落地面的运行速度为多少?(3)如果现在有两个质量相同的物體,当轨道半径不一致时,环绕地球速度有什么不同?(4)通过以上思考,总结线速度v、轨道半径r、周期T与角速度w四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探究卫星运行规律。(5)最后让学生们进行卫星变轨运行探究,分析并猜测嫦娥卫星探月的内在物理科学原理是什么。
2.小组讨论。
通过老师的有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或者发散思考。比如,有些学生认为速度足够大时,小球距离地面就越远,落地距离就越大,所以小球可能不会回落到地面。之后学生们根据这一猜想 ,进行实验计算,将小球质量计作m ,将地球质量计作M ,半径计作R ,其中M=6x 1024 kg,R=6400km ,引力=6.67x10-11 Nm 2/kg ,重力加速度=9.8m/s2。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公式计算和推导, 一些学生认为小球在不会回落到地面的同时还会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同时,其他小组还可以进行补充并提出其他问题,比如一些学生提出 ,为什么在计算推导过程中=7.9km/s后r不见了,此时该组学生进行解释,原来是因为轨道半径r在近地表面,因此可以将r与R做相等处理,在公式计算中可以消元。
3.案例分析和总结。
在这一案例中 ,老师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通过有效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引导,改变了之前传统的授课方法,并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分析和猜想,建立物理模型。通过小组之间的有效合作,能够让学生自主完成推导过程,在提升学 习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授课模式会压抑学生个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建立创新思维。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主导课堂,通过创建学习小组、结合有效提问、鼓励小组竞争、建立反馈机制的形式,强化教学设计,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之间提高合作水平,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增强学习自信。
参考文献
[1]连世琴.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09):35-36.
[2]李军.关于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理解及方法浅谈[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09):78-80.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很多高中物理教师都采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不能否认的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具有见效快、内容多的教学优势,但多数学生为了能够快速记录知识点就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直接导致其个性被压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建立创新思维。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主导课堂,主动参与物理研究,提升教学效率。
一、 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概述
合作学习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集体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教学动态因素实现教学目标。构建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优势,通过导向性、动态性、激励性、指向性的教学活动,以团体成绩为核心,既能培养学生社会生活技能,又能优化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有所区别。常见的课堂合作学习方式有小组竞赛法、教学模块拼接、小组调查等,通过集体协作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了教学模式。
二、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创建学习小组
要想将合作学习教学法融入高中物理课堂,首先应该创建学习小组,以多人合作为基本方式,以小组为实施单位,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我们可以以知识接受能力、认知能力、物理基础为基准,将学生进行分层,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从而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的公平性,确保小组内部运行畅通。
(二)鼓励小组竞争
在正式授课时,物理教师不能完全做一个“旁观者”,而是应该找准自身定位,做教学课堂的引导者和推动者,鼓励学生之间、 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课堂中,很多实验课、公开课都是少数人、优等生的“表演舞台”,只有个别学生能够主动说出自己的学习看法和观点,多数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不强,学习效果不好,甚至一些学生会产生不良情绪 ,不利于班集体的内部团结。因此,笔者认为物理老师应该鼓励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竞争,通过合作项目和实验教学,让每个合作小组之间、小组内部之间互相提出优势总结和改进建议,从正面和侧面对其实验操作过程和准确性进行分析和评价,让所有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学习质量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三、具体案例分析
(一)教学设计和教育难点
教师可以宇宙速度含义、卫星运行线速度、周期、轨道半径为授课基础,让学生能够分析出卫星运行时各种物理的参数变化,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很多老师以纯物理概念作为课堂切入点,授课形式较为固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强化教学设计,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领域为教学抓手,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创设学习情境,分析卫星发射运动状态,通过卫星变轨问题总结运动规律,让学生夯实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开阔视野。
(二)正式授课
1.创建情景,有效提问。
教师先为学生播放卫星探月视频,之后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比如“卫星运行过程中有哪些特点和运行规律”“卫星是如何在运行中进行变轨的”,通过简单提问吸引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和探索欲。之后在多媒体上展示Flash动画,为学生讲解平抛运动中小球运动和初速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并再次进行提问:(1)如果将初速度最大化,小球运动会发生什么改变?(2)如果在地表附近将小球向水平方向抛出,不降落地面的运行速度为多少?(3)如果现在有两个质量相同的物體,当轨道半径不一致时,环绕地球速度有什么不同?(4)通过以上思考,总结线速度v、轨道半径r、周期T与角速度w四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探究卫星运行规律。(5)最后让学生们进行卫星变轨运行探究,分析并猜测嫦娥卫星探月的内在物理科学原理是什么。
2.小组讨论。
通过老师的有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或者发散思考。比如,有些学生认为速度足够大时,小球距离地面就越远,落地距离就越大,所以小球可能不会回落到地面。之后学生们根据这一猜想 ,进行实验计算,将小球质量计作m ,将地球质量计作M ,半径计作R ,其中M=6x 1024 kg,R=6400km ,引力=6.67x10-11 Nm 2/kg ,重力加速度=9.8m/s2。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公式计算和推导, 一些学生认为小球在不会回落到地面的同时还会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同时,其他小组还可以进行补充并提出其他问题,比如一些学生提出 ,为什么在计算推导过程中=7.9km/s后r不见了,此时该组学生进行解释,原来是因为轨道半径r在近地表面,因此可以将r与R做相等处理,在公式计算中可以消元。
3.案例分析和总结。
在这一案例中 ,老师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通过有效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引导,改变了之前传统的授课方法,并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分析和猜想,建立物理模型。通过小组之间的有效合作,能够让学生自主完成推导过程,在提升学 习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授课模式会压抑学生个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建立创新思维。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主导课堂,通过创建学习小组、结合有效提问、鼓励小组竞争、建立反馈机制的形式,强化教学设计,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之间提高合作水平,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增强学习自信。
参考文献
[1]连世琴.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09):35-36.
[2]李军.关于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理解及方法浅谈[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09):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