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本课程应立足某校,多学科融合意在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二者相结合开发出该校本课程,一改传统校本课程的“独脚”性,必然耳目一新。新在教学内容多元化、形式体现新视角、师生接触零基础、课堂呈现大容量上,这也正是该校本课程的核心理念所在。
关键词:多学科融合 校本课程 多元化 新视角 零基础 大容量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4-0094-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叉学科已经在高等院校中拉开帷幕,顶尖高校对学生探索学科间的交叉给予极大鼓励。学校教育逐步走向灵活性,独立学科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跟上学科发展的潮流,多学科融合必将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据统计,音乐学科、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的融合对学生来说有着可观的开发意义。如果说多学科融合是基础,那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小学低年级音乐学科校本课程则是本论文探索的重点。究其核心要素可以概括为教学内容多元化、形式体现新视角、师生接触零基础、课堂呈现大容量等。
一、多元化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接触到的知识、接收到的信息等无一不体现出多元化。多学科融合可谓是多元化的呈现方式之一,多学科融合意在打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把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作为核心,将创新教学成果作为归宿。本文中的多学科融合特指语文、数学和音乐三个学科。(见图1-1)
如图所示,该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是建立在语文学科、数学学科、音乐学科三个学科相互融合之上的,以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教材作为学科融合的材料支撑(以部编版教材为例),但又作用于三个学科。具体融合(部分)见表1-1
多元化不仅促进了音乐学科的发展,还是对数学、语文知识的巩固,这是一种学科间能够相互促进的教学理念。小学低年级学生或许一开始对这样的音乐课感到无味,认为本就乏味的知识变着法的学习,只能被更加讨厌,在实践初期甚至有的学生说“满满的都是套路”。但该校本课程的初衷不是让枯燥无味变本加厉,而是探索枯燥无味的对立面。音乐是灵动的,音乐课是“活”的。长此以往,受益的是学生,是教师,更是对教与学这一过程的丰富。
(一)教学内容从教师探索到学生探索
起初,该校本课程探索的主体是教师,学校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来组织教师对教材进行解读,然后形成从整理、融合、编曲到编排等过程,最终运用到教学中,而这其中参与到的教师不止是音乐教师,语文和数学教师在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中同样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课堂中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或是并肩学习的伙伴,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甚至努力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当课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学生会发现教师的探索具有一定的规律,那便是从整理资料开始到付诸实践的这一过程是固定性与灵活性并存的,固定的是每一个环节,灵活的则是每一环节中的不可重复性。例如:整理的内容因学习的循序渐进而不同(从十以内数字的认识到认识前后左右,从基础的《对韵歌》到描写独具匠心的《咏柳》),融合的卡点因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十以内的数字不仅是学习简谱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节奏型等的依据;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古诗等作为歌曲中的歌词,rap中的配词等,因此,将其交叉点作为融合的材料),编曲因内容所反映的情感而不同(《我是小学生》这篇语文课文写出了正式成为小学生的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从去上学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抒发的所感,因此,歌曲要欢快,要表现出有信心),编排因曲调的柔和或激动而不同(以《我是小学生》为例,歌曲中既有欢乐的一面,又有对自己成为小学生的自豪与自信,在动作编排上既有舒缓,又会有信心满满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能够促进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因此,这一过程慢慢地由学生来探索,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和身份的转变恰是因为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展所带来的质的改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开发。
(二)从选择教材到选择知识点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初级阶段,三个学科的所用教材仅以部编版教材作为参考,但这对随后的课程研发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材是静止的,教材所使用的年限是较长的,而教師和学生是活灵活现的,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里得以充分的体现是该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精髓。当我们发现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知识的选择方面存在共性时,我们便可以抛开教材选择知识点,因为知识是永恒的,而在某个学龄段学习哪些知识在教育心理学方面都有一定的考究,而非教材所能彻底呈现出来的。或许某些知识点在这个学龄段所用教材中还未体现,但依托学习这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所展现出来的学习效果是不会欺骗我们的。因此教材相对于知识的永恒性存在不可靠性。
二、新视角
当枯燥的文化课充斥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日常,不难发现对刚刚迈过幼小衔接这一门槛的小学生来说,好奇心依旧存在,或许会因现状的束缚更加强烈。因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因此,全新的视角是该校本课程开发的又一个突破,即将小学生引入音乐课堂的“药引子”。
(一)大课间融入课堂中
大课间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大举措,意在把学习带来的压力能够及时的宣泄出来,让学生们以阳光为伙伴,拥抱操场,与体育活动或特色活动等为伍,充分享受青少年应该拥有的欢乐。该校本课程的开发将大课间融入课堂中,真正实现“移动课堂”的教学模式。音乐的学习重在苦练,再多的学科融合,终将归结到一个“练”字。将身体作为一架钢琴,或是一面鼓等都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思想。如若将身体作为一架钢琴,在感受音高低去向方面的训练时可借助科尔文手势;学习数字与唱名之间的迅速转换时,设置“忙人摸象”的游戏等等,教室内有限的空间会带来一定局限性。此外,除体育课外,其他科目都会在教室上课,这种固定的课堂形式不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室外广阔的空间,新鲜的空气,能够为学生带来足够的空间想象,这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真正实现教学空间的最优化,正所谓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小学新音乐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学习和了解音乐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音乐基本技能,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而这三方面的知识需要同体验、模仿、探究、合作与综合这五个方法与过程相结合。由此可见,理论离不开实践的巩固,实践离不开理论作指导。该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样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识谱是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但书写曲谱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较好的做到。在学习“2个八分”“4个十六”等节奏型、认识谱号、基本音级等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书写,意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感受无声世界中音乐的存在方式。数学中认识前后左右,语文中诗词歌赋配以歌曲的演唱,同时可编排更形象的动作,给人以全新的视听效果。试问,不练何以呈现完整的音乐作品。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这些在笔者看来莫过于只是原地小范围动一动的学科与音乐学科相结合,使得语文和数学学科充满了活力。
(三)立足中国传统音乐
小到音乐启蒙教育,大到高等教育,我们都被西方音乐体系熏陶着。宫商角徵羽又有多少人还记得?还能够灵活运用呢?杨荫浏、萧友梅等等这些为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过杰出贡献的大家们或许早已无人问津。昆曲、豫剧,四大声腔,尽管这些艺术根植于中国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但因得不到赏识而“缺水”的现象比比皆是。中国传统音乐依托中国的历史,应该有更光明的前景,而不是任由埋没,因此,民族音乐的发展与教育从娃娃抓起势在必行。
该校本课程低年级所有编曲都采用五声音阶,将中国传统音乐的血液注入小学低年级这一仍处在教育启蒙阶段的学生生命中。教材中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拓展延伸,带领孩子们真正走进中国传统音乐这一富有神秘色彩的领域。例如,在讲授完第一部分《我是小学生》的相关内容之后延伸出古琴文化,以学生能够理解的话语将古琴文化提炼出来,真正认识到中国民族乐器的奥妙之处——不仅仅停留在颇具韵味的外表,更表现在其本身的构造与天地间的联系。
三、零基础
扎实的基础是迈向巅峰的前提,“一览众山小”的快感源自“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已成江海”踏实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更是如此。音乐的学习在很多人看来是富人用以挥霍的一种方式,但音乐学科诞生的初衷笔者认为是极其淳朴的,是无关于贫富之分的,是属于全人类的。学习音乐同样无关乎贫贱,更无关于有无基础,重在坚持。
(一)受众群体零基础
该校本课程的受众群体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一、二年级),这个年龄段城市中部分学生的家长会着手准备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但在农村,学生家长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方面并没有太强的意识,认为学校是培养学生唯一的渠道,同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学科的课程目标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还好为动力”。因此,学校应注重学生的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低年级学生如若能将学科间的界限打破,学科与学科间能够融会贯通,会为之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音乐好似一剂“润滑剂”,将三个学科有机的结合,学生不仅掌握了最为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同时也将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中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巩固,更形象生动的理解了两个学科所要学的知识点。三者的融合不仅使得学科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丰富了知识的接受者——学生。
(二)授课教师零接触
对于校本课程的讲授,学校任课教师是陌生的,不论是对校本教材的熟悉方面,还是对授课形式的把握。因此,授课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具体培训方案(部分)见表3-1。
四、大容量
容量之大,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力有限,无法接受,而是表现在受众群体的广泛性、受众学科的多样性和课堂活动形式的丰富性等三个方面,意在把少量的知识点扩大化,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学科间的联系以及学习的乐趣。
(一)受众群体之广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的参与度达到100%,可谓是一门关注所有学生、所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课程。学生的突发奇想会为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注入新鲜的血液。由此看来,校本课程与学生之间的受益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受众群体之广为校本课程的推广和课程的进一步延伸至小学中高年级甚至是幼儿园或中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二)受众学科之多
该校本课程在学科融合方面选取了三个学科,但仅仅局限于小学低年级。对于这一学龄段的学生来说,分科课程的学习并不利于学生形成对客观世界较全面、较完整的认识,而综合课程的学习则有效弥补了这样的短板,既体现了学科知识间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发展需求,又能够增进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能实现学生心理的整体发展,从而增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者的兴趣。
(三)教学活动形式之繁
众所周知,在新课改的极力倡导下,探究性学习是其基本理念之一。该校本课程“教学内容从教师探索到学生探索”恰恰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将在课堂的不同形式中体现,而更重要的则是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例如:大课间融入到音乐课堂中,一改往日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室内教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以别具特色的游戏将少量的知識点进行串联,以形成“少食多餐”的课堂设置;测试成为家常便饭,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勇气和信心,将无纸化考试同游戏有机结合,打造出属于学生自己的课程。
五、结语
真正适应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才是值得被推崇的,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学的整个过程,该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实践意义,也更具有实用价值和时代意义。相信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会成为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余文森,王晞.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3]蒋存梅.音乐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关键词:多学科融合 校本课程 多元化 新视角 零基础 大容量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4-0094-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叉学科已经在高等院校中拉开帷幕,顶尖高校对学生探索学科间的交叉给予极大鼓励。学校教育逐步走向灵活性,独立学科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跟上学科发展的潮流,多学科融合必将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据统计,音乐学科、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的融合对学生来说有着可观的开发意义。如果说多学科融合是基础,那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小学低年级音乐学科校本课程则是本论文探索的重点。究其核心要素可以概括为教学内容多元化、形式体现新视角、师生接触零基础、课堂呈现大容量等。
一、多元化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接触到的知识、接收到的信息等无一不体现出多元化。多学科融合可谓是多元化的呈现方式之一,多学科融合意在打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把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作为核心,将创新教学成果作为归宿。本文中的多学科融合特指语文、数学和音乐三个学科。(见图1-1)
如图所示,该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是建立在语文学科、数学学科、音乐学科三个学科相互融合之上的,以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教材作为学科融合的材料支撑(以部编版教材为例),但又作用于三个学科。具体融合(部分)见表1-1
多元化不仅促进了音乐学科的发展,还是对数学、语文知识的巩固,这是一种学科间能够相互促进的教学理念。小学低年级学生或许一开始对这样的音乐课感到无味,认为本就乏味的知识变着法的学习,只能被更加讨厌,在实践初期甚至有的学生说“满满的都是套路”。但该校本课程的初衷不是让枯燥无味变本加厉,而是探索枯燥无味的对立面。音乐是灵动的,音乐课是“活”的。长此以往,受益的是学生,是教师,更是对教与学这一过程的丰富。
(一)教学内容从教师探索到学生探索
起初,该校本课程探索的主体是教师,学校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来组织教师对教材进行解读,然后形成从整理、融合、编曲到编排等过程,最终运用到教学中,而这其中参与到的教师不止是音乐教师,语文和数学教师在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中同样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课堂中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或是并肩学习的伙伴,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甚至努力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当课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学生会发现教师的探索具有一定的规律,那便是从整理资料开始到付诸实践的这一过程是固定性与灵活性并存的,固定的是每一个环节,灵活的则是每一环节中的不可重复性。例如:整理的内容因学习的循序渐进而不同(从十以内数字的认识到认识前后左右,从基础的《对韵歌》到描写独具匠心的《咏柳》),融合的卡点因内容的不同而不同(十以内的数字不仅是学习简谱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节奏型等的依据;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古诗等作为歌曲中的歌词,rap中的配词等,因此,将其交叉点作为融合的材料),编曲因内容所反映的情感而不同(《我是小学生》这篇语文课文写出了正式成为小学生的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从去上学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抒发的所感,因此,歌曲要欢快,要表现出有信心),编排因曲调的柔和或激动而不同(以《我是小学生》为例,歌曲中既有欢乐的一面,又有对自己成为小学生的自豪与自信,在动作编排上既有舒缓,又会有信心满满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能够促进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因此,这一过程慢慢地由学生来探索,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和身份的转变恰是因为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展所带来的质的改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开发。
(二)从选择教材到选择知识点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初级阶段,三个学科的所用教材仅以部编版教材作为参考,但这对随后的课程研发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材是静止的,教材所使用的年限是较长的,而教師和学生是活灵活现的,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里得以充分的体现是该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精髓。当我们发现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知识的选择方面存在共性时,我们便可以抛开教材选择知识点,因为知识是永恒的,而在某个学龄段学习哪些知识在教育心理学方面都有一定的考究,而非教材所能彻底呈现出来的。或许某些知识点在这个学龄段所用教材中还未体现,但依托学习这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所展现出来的学习效果是不会欺骗我们的。因此教材相对于知识的永恒性存在不可靠性。
二、新视角
当枯燥的文化课充斥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日常,不难发现对刚刚迈过幼小衔接这一门槛的小学生来说,好奇心依旧存在,或许会因现状的束缚更加强烈。因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因此,全新的视角是该校本课程开发的又一个突破,即将小学生引入音乐课堂的“药引子”。
(一)大课间融入课堂中
大课间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大举措,意在把学习带来的压力能够及时的宣泄出来,让学生们以阳光为伙伴,拥抱操场,与体育活动或特色活动等为伍,充分享受青少年应该拥有的欢乐。该校本课程的开发将大课间融入课堂中,真正实现“移动课堂”的教学模式。音乐的学习重在苦练,再多的学科融合,终将归结到一个“练”字。将身体作为一架钢琴,或是一面鼓等都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思想。如若将身体作为一架钢琴,在感受音高低去向方面的训练时可借助科尔文手势;学习数字与唱名之间的迅速转换时,设置“忙人摸象”的游戏等等,教室内有限的空间会带来一定局限性。此外,除体育课外,其他科目都会在教室上课,这种固定的课堂形式不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室外广阔的空间,新鲜的空气,能够为学生带来足够的空间想象,这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真正实现教学空间的最优化,正所谓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小学新音乐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学习和了解音乐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音乐基本技能,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而这三方面的知识需要同体验、模仿、探究、合作与综合这五个方法与过程相结合。由此可见,理论离不开实践的巩固,实践离不开理论作指导。该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样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识谱是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但书写曲谱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较好的做到。在学习“2个八分”“4个十六”等节奏型、认识谱号、基本音级等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书写,意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感受无声世界中音乐的存在方式。数学中认识前后左右,语文中诗词歌赋配以歌曲的演唱,同时可编排更形象的动作,给人以全新的视听效果。试问,不练何以呈现完整的音乐作品。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这些在笔者看来莫过于只是原地小范围动一动的学科与音乐学科相结合,使得语文和数学学科充满了活力。
(三)立足中国传统音乐
小到音乐启蒙教育,大到高等教育,我们都被西方音乐体系熏陶着。宫商角徵羽又有多少人还记得?还能够灵活运用呢?杨荫浏、萧友梅等等这些为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过杰出贡献的大家们或许早已无人问津。昆曲、豫剧,四大声腔,尽管这些艺术根植于中国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但因得不到赏识而“缺水”的现象比比皆是。中国传统音乐依托中国的历史,应该有更光明的前景,而不是任由埋没,因此,民族音乐的发展与教育从娃娃抓起势在必行。
该校本课程低年级所有编曲都采用五声音阶,将中国传统音乐的血液注入小学低年级这一仍处在教育启蒙阶段的学生生命中。教材中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拓展延伸,带领孩子们真正走进中国传统音乐这一富有神秘色彩的领域。例如,在讲授完第一部分《我是小学生》的相关内容之后延伸出古琴文化,以学生能够理解的话语将古琴文化提炼出来,真正认识到中国民族乐器的奥妙之处——不仅仅停留在颇具韵味的外表,更表现在其本身的构造与天地间的联系。
三、零基础
扎实的基础是迈向巅峰的前提,“一览众山小”的快感源自“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已成江海”踏实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更是如此。音乐的学习在很多人看来是富人用以挥霍的一种方式,但音乐学科诞生的初衷笔者认为是极其淳朴的,是无关于贫富之分的,是属于全人类的。学习音乐同样无关乎贫贱,更无关于有无基础,重在坚持。
(一)受众群体零基础
该校本课程的受众群体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一、二年级),这个年龄段城市中部分学生的家长会着手准备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但在农村,学生家长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方面并没有太强的意识,认为学校是培养学生唯一的渠道,同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学科的课程目标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还好为动力”。因此,学校应注重学生的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低年级学生如若能将学科间的界限打破,学科与学科间能够融会贯通,会为之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音乐好似一剂“润滑剂”,将三个学科有机的结合,学生不仅掌握了最为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同时也将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中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巩固,更形象生动的理解了两个学科所要学的知识点。三者的融合不仅使得学科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丰富了知识的接受者——学生。
(二)授课教师零接触
对于校本课程的讲授,学校任课教师是陌生的,不论是对校本教材的熟悉方面,还是对授课形式的把握。因此,授课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具体培训方案(部分)见表3-1。
四、大容量
容量之大,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力有限,无法接受,而是表现在受众群体的广泛性、受众学科的多样性和课堂活动形式的丰富性等三个方面,意在把少量的知识点扩大化,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学科间的联系以及学习的乐趣。
(一)受众群体之广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的参与度达到100%,可谓是一门关注所有学生、所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课程。学生的突发奇想会为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注入新鲜的血液。由此看来,校本课程与学生之间的受益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受众群体之广为校本课程的推广和课程的进一步延伸至小学中高年级甚至是幼儿园或中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二)受众学科之多
该校本课程在学科融合方面选取了三个学科,但仅仅局限于小学低年级。对于这一学龄段的学生来说,分科课程的学习并不利于学生形成对客观世界较全面、较完整的认识,而综合课程的学习则有效弥补了这样的短板,既体现了学科知识间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发展需求,又能够增进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能实现学生心理的整体发展,从而增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者的兴趣。
(三)教学活动形式之繁
众所周知,在新课改的极力倡导下,探究性学习是其基本理念之一。该校本课程“教学内容从教师探索到学生探索”恰恰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将在课堂的不同形式中体现,而更重要的则是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例如:大课间融入到音乐课堂中,一改往日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室内教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以别具特色的游戏将少量的知識点进行串联,以形成“少食多餐”的课堂设置;测试成为家常便饭,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勇气和信心,将无纸化考试同游戏有机结合,打造出属于学生自己的课程。
五、结语
真正适应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才是值得被推崇的,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学的整个过程,该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实践意义,也更具有实用价值和时代意义。相信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会成为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余文森,王晞.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3]蒋存梅.音乐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