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刚甫先生(1894—1990)和刘田素女士(1902—1985)是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素有美誉的贤伉俪馆员。1982年,他们夫妇重渡东瀛参加早稻田大学百年校庆,也是中日人民友好的一段佳话。
刘刚甫先生本名吕祺,是著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富商刘万钟先生的独子,早年参加过成都辛亥保路运动。1912年,徐炯老师为他改名刘猛,字刚甫。他追随徐先生出川,赴日求学,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旋在日本铁路考察两年,归国后任四川道路建设事务处长、四川督理署秘书、成都石室中学校长、四川大学工学院教授。解放战争时期,先生担任民革川康分会执委兼财务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文史研究馆、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时称研究员),1988年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刘田素原名友田素子,出生于日本东京上流社会家庭,毕业于上野女子高等学校,音乐、美术、文学等方面造诣很深。1924年,她从夫君刘刚甫来到四川成都,任教于四川省立女子实业讲习所、松如女子职业学校、蓉城女子学校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成都、陕西武功、昆明等地十多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教授日语,还为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翻译日语资料。1981年,她应聘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时称研究员)。刘刚甫先生有赠夫人诗云:
韶龄别国赴中华,施教一生忘自家。
院校工场竞相聘,人称天府一枝花。
1981年,中央电视台与日本长江制作团合拍大型纪录片《长江万里行》剧组抵达成都后,日本著名音乐人佐田雅治以导演身份采访并拍摄了刚甫先生和田素夫人全家的生活情况。在这个具有中国传统意味的书香世家里,儿孙满堂,其乐融融。历经沧桑的两位老人相濡以沫,受到家人、社会的爱戴和尊重。刚甫先生日记写道:
早稻田大学校歌有利济人群伟大意义,我生平极度爱此歌,尤喜高声豪吼。中日合作电视片《长江》制作团曾在81年9月下旬来舍拍照、录音,知予为早大出身,特请高唱早大校歌,特为录音;后约我俩至锦江宾馆录音三次之多,足见日人对早大校歌之深为怀念无已。
纪录片在日本播出后,反响很大,不少到中国从事科研、学习、旅游、经商的日本人,如佐藤二郎、大垣智昭、源田先生、妙子小姐、清远先生……曾先后来拜访刚甫先生和田素夫人。
1980年,峨眉电影制片厂《玉色蝴蝶》摄制组的导演、化妆、服装、剧务和演员王丹凤等专程到田素夫人家中拜访,请教二三十年代日本社会的情况、风俗习惯、服饰、礼节、女知识分子特点以及妇女生活、姿态等等。78岁高龄的田素夫人热情接待,详尽介绍,并亲临现场指导。田素夫人于1956年加入中国籍。她常说:“日本是我的故乡,可中国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一生与中国结缘,只希望两国能够化干戈为玉帛,能够携手共进。”
刚甫先生手记:“1980年5月28日为老伴田素八秩寿辰纪念日,相与偕女瑜攀登青城山第一峰,止宿上清宫,清酒祝嘏。百感俱兴,因而口古一绝,题为‘三山祝寿’”:
华岳称觞一甲年,八旬祝嘏青城巅。
上清夜月兴百感,预庆期颐富士山。
1982年,刚甫先生和田素夫人受日本早稻田大学邀请,参加“早稻田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刘刚甫先生记云:“1982年冬,早大母校百周年纪念,予驰书致贺,并送七言诗一首”:
百年大计树新人,桃李争芳处处春。
母校高风长景仰,承先启后利群伦。
落款为“1921年卒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部政治经济学科的中国留学生刘猛庆贺”。又诗云:
稻门创建百年春,济济多士利人群。
骏业宏规振环宇,万里驰贺万古新。
另有一则颂词曰:
百年校庆,九秩窗友。
万里趋贺,自强毋朽!
当时田素夫人喜极而泣,亦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白居易的《独望驿台》这首伤感之作:“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想家。”终于要回到自己日思夜想、阔别多年的家乡了……九十上寿的刘刚甫先生和八十高龄的刘田素夫人为什么重渡东瀛?决不仅仅是儿女私情,正如刚甫老人所写的:“辛亥革命成功后,我即赴日本求学,曾受教于东京早稻田大学五年之久。不料相隔六十多年后的当前,又能接到母校总长清水先生寄来请柬,邀请年届九十的老校友我和八十一岁华籍日人的老伴刘田素,一道前往东京,参加今年十月二十一日建校一百周年隆重庆典。它(早稻田大学)目前是拥有四万五千名学生的世界之著名大学,又是过去一直以反抗军国权力为传统的一所进步大学。因之此行不仅是我俩的个人荣誉,而且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事业中的一件最可称道的大喜事。”
当刘氏夫妇到达日本机场后,东京电视台即作跟踪采访。在早稻田大学一百周年校庆会上,刚甫先生代表他们夫妇二人发了言,希望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为促进中日友好发挥余热,并唱了校歌,还将长孙刘道容创作的山水画赠送给校方。两位老人受到师生的赞誉和尊敬,也受到日本国民的关注。刘氏夫妇祭扫了田素夫人父母之墓。阔别半个世纪,由于诸多原因,他们无法与父母通信。现今银霜满头的老人来祭扫,正是“感恩无以报膝前,几行清泪诗愁绪,无尽哀思寄冥钱。魂欲断,意堪怜,孝心随土手频添。”
刚甫先生手记说:“1982年冬初,日本早稻田大学总长清水司送来请柬,邀请我夫妇前往东京,祝贺母校建校百周年纪念盛典,半月后返回成都。民革同志们特假努力餐欢宴,回忆1911年在成都参加四川保路运动,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即赴日留学,我故写诗抒怀”:
忆昔常饱努力餐,经理室中笑语喧。
徒(饣甫)啜也知堪咎,愧识人豪车耀先。
年少远渡东海东,负笈扶桑意气雄。
振兴中华炎裔事,暗将钜责诉苍穹。
稻门令誉垂千载,反扑高风薄古今。
铁肩道义扬斗志,济群遗教世同钦。
九十高龄渡扶桑,参拜早大旧门墙。
此行尚有素心在,共祝日中友谊长。
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梁伯言先生其时也有诗,记刘刚甫先生和刘田素女士重赴东瀛佳话,诗云:
云航安稳赴东京,促进邦交羡此行。
蓬岛天台同胜概,樱花荆树共繁荣。
刘家眷属原仙侣,田氏埙篪叶正声。
早稻百年逢校庆,新知旧雨卜欢迎。
著名教育家、老诗人陶亮生先生则赠诗云:
何让齐眉说百年,御风再看海东天。
儿家原本扶桑岛,母校同参早稻田。
藤木如存应尚友,班生此去胜登仙。
一衣带水通环钮,互把心情启后贤。
《蜀江诗词》刊载有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吴鼎南先生写的《祝刘刚老大寿翻番》一首律诗:
西蜀春将到,东游客适还。
归宁兼返校,来去庆平安。
原子君堪敬,亲台派可嫌。
翻番再九十,努力快加餐。
诗有序云:“刚老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去年适值百年校庆,以九十高龄应邀返校;并偕其夫人刘田素女士归宁母国,于新年返蓉。省文史馆民革支部同仁,于祠堂街努力餐厅为之洗尘,耄年伉俪,去来两京海空飞渡,精神越旺。即席口占五言八句。”诗后注释曰:“刘田素女士有弟健在,以在政治上亲台蒋,竟避不接待。刚老在其母校,受到隆重欢迎;而在校外又得一素昧平生的新知原子朗君为其作义务导游,所费不赀,俾耄年伉俪得畅游东京各地。此君堪敬,故第五句及之。”
1986年刚甫老人在老伴故去后吟诗追记道:
丁卯春写奉早稻田大学总长西原淳夫吟正
东瀛词客何豪侠,不辞万里访中华。
吊唁宗邦施教女,衣带水情百姓家。
诗歌表示对西原先生不远万里前来吊唁刘田素先生的真诚谢意,充分肯定中日人民的世代友情。刚甫先生又云:
亚东学府早稻田,前有大山后西原。
攘军护校世尊仰,劲节高风五洲传。
赞美早稻田大学培育英才造福人类,反对军国主义,维护和平的光荣传统。
1985年12月20日,刘田素女士患脑血栓病逝世。1990年刘刚甫先生逝世。他们留给后昆的影响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是继承传统民族文化,是促进中日人民友好,是维护世界和平。
1992年10月,日本明仁天皇访华前夕,东京TBS报道局派记者专赴成都祭扫刘氏夫妇之墓,并对刘道容先生的绘画艺术作专题采访。道容将所作《秋水烟云》图送给明仁天皇,表示永远记住祖母的教诲:“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要为发展中日友好关系,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努力。”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