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特征助校雠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un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游记>考证》(简称《考证》,载《胡适学术代表作》,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中援引了玄奘大师所撰《谢高昌王启》。
  《考证》先概述玄奘身世,至住大觉寺。开始引文“既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理,各擅宗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其后叙述高昌国王坚留玄奘久居,复录本传文字:“法师既被停留,违阻先志,遂誓不食,以感其心。于是端坐,水浆不涉于口三日。至第四日,王觉法师气息渐惙,深生愧惧,乃稽首礼谢云:‘任师西行,乞垂早食。’法师恐其不实,要王指日为言。王曰:‘若须尔者,请共对佛更结因缘。’遂共入道场礼佛,对母张太妃共法师约为兄弟,任师求法。……仍屈停一月讲仁王般若经,中间为师营造行服。法师皆许。”“……讲讫,为法师度四沙弥以充给侍。制法服三十具。……又作二十四封书,通屈支等二十四国。每一封书附大绫一匹为信。又以绫绢五百匹、果味两车献叶护可汗,并书称:‘法师者是奴弟,欲求法于婆罗门国,愿可汗怜师如怜奴,仍请敕以西诸国给邬落马递送出境。’惭其优饯之厚,上启谢曰:(略)”。
  由于发现《考证》中有些误植,如“申其意(夺‘志’字)”、“恶鬼奇状异类蕘(遶)人前后”、“无一渧(滴)沾喉”……需要探讨,便根据所引而查阅慧立《慈恩三藏法师传》原文。
  虽是初读《谢高昌王启》,但立即被法师的感情和文笔吸引;反复阅读,深深感到其“笔机飞舞,墨势淋漓”。此启充分显示玄奘法师诚意求经的坚定信念和坚韧精神,也展示了法师的博学多识和出色文采。此启不仅是宗教史上一篇重要的资料,而且确属文情并茂的大好文章,值得认真学习。
  惜乎,慧立和尚《慈恩三藏法师传》原文并未断句,更无现代标点符号;网本和《胡适学术代表作》中转引文字亦存在讹错;或恐贻误后学,因而决心校勘《谢高昌王启》,为佛学院提供自学读物,俾有志深造格律文学者能够有所效法借鉴。
  
  一、《谢高昌王启》的断句标点
  
  以下所录《谢高昌王启》经与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本对校,随文勘订标点符号(括号内标注应当使用的符号);同时根据骈体文字的特征,将“领起词语”前置空格,以便观察骈文对句。兹分别予以解释:
  奘闻(:)江海遐深,济之者必凭舟楫;群生滞惑,导之者实假圣言。是以如来运一子之大悲,生兹秽土;镜三明之慧日,朗此幽昏。慈云荫有顶之天,法雨润三千之界,(。)利安已讫,舍应归真。
  “奘闻”(主谓结构:名词—动词)前置,为启文必具格式,言为此启者之名(古代书启文字,一概先书为文者名字,与后世书名字于文末迥别)。以下为所启内容,故加冒号相区别。(可与诸葛亮《出师表》之“臣亮言”、李密《陈情表》之“臣密言”相比较。)
  “慈云荫有顶之天,法雨润三千之界”二句为一联,以比喻言释迦牟尼宣扬佛家理义,普度众生,功德无量;必须与后文言佛陀涅槃一句分断。
  以上言如来慈悲降生凡世,以大光明照耀幽昏秽土;宣扬佛家理义,普度众生,功德无量。
  遗教东流,六百余祀,(。)腾、会振辉于吴、洛,谶、什锺美于秦、凉,(。)不坠玄风,咸匡胜业。
  “腾、会、谶、什”指汉魏南北朝间在中国翻译传播佛经的四位高僧,即中天竺的摄摩腾,康居的康僧会,月支的支楼迦谶(支谶),天竺的鸠摩罗什。他们都为传译经典,弘扬佛法作出极大的贡献。“给园”是祇树给孤独园的略称,佛说法处。
  此三句为三联,讲述佛教在中土传播的情况,由总而分,最后归总。因句式不同,断为三句,分别用句号作结。
  但远人来译,音训不同,(;)去圣时遥,义类差舛,(。)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他化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诤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
  前两句言佛教经义因时间地域的不同产生理解差异,而纷纭诤论。同样依句式结构而分断,故分句内改用分号,句末用句号。此句被他书引用时有错字,容后另行分析。
  玄奘宿因有庆,早预缁门,(;)负笈从师,年将二纪。名贤胜友,备悉咨询,(;)大小乘宗,略得披览,(。)
  领语“玄奘”,称名表示尊敬对方。以下言自己皈依佛门,认真攻读,广泛求益,学习佛教经典义。因句式结构而定为两个复句,内部以分号区分。
  未尝不执卷踌躇,捧经侘傺,(。)望给园而翘足,想鹫岭而载怀,(。)愿一拜临,启申宿惑。
  领语“未尝不”作状语,以下言读经而生疑,有心求解。两句因字数多寡,形成不同结构。句末不宜使用逗号。
  然知寸管不可窥天,小蠡难为酌海,(。)但不能弃此微诚,是以装束取路,絓涂荏苒,遂到伊吾。
  “然知”(状语—动词)引出下一句言无博览深思无以致知释疑,故而(“是以”领起)决意取经。最后两句概括叙述束装启程,直到伊吾(惜墨如金,极其精炼地交代过程,径直进入主题)。
  具体途程参见北京大学王邦维先生《关于玄奘法师印度求法的行程》(载《第三届玄奘法师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成都大慈寺编辑印行)。其小结曰:
  行程:长安——秦州——兰州——瓜州——渡瓠芦河,偷越玉门关——过五烽——莫贺延碛——伊吾——高昌白力城——高昌都城,停约一个半月。
  伏惟大王禀天地之淳和,资二仪之淑气,(。)垂衣作主,子育苍生,(。)东抵大国之风,西抚百戎之俗,(。)楼兰、月氏之地,车师、狼望之乡,并被深仁,俱沾厚德。加以钦贤爱士,好善流慈,(。)忧矜远来,曲令接引。既而至止,渥惠逾深,赐以话言,阐扬法义。
  “伏惟”(状语—动词)引出下文:先以两句(6-6。4-4)颂高昌国王善待百姓,礼贤下士,结好友邻,尊重佛法的诸多德行;再以两句概述外交影响。后一句的主语部分是6-6结构,谓语部分是4-4结构,作具体说明。
  “加以”(动词—介词)引出三句强调国王对自己的礼敬厚待。
  又蒙降结弟季之缘,敦奖友于之念,(。)并遗书西域二十余蕃,煦饰殷勤,令递饯送。又愍西游茕独,雪路凄寒,爰下明敕,度沙弥四人以为侍伴,法服、绵帽、裘毯、靴袜五十余事,及绫绢、金银钱等,令充二十年往还之资。
  “又蒙”(状语—动词)引出下文:先以对偶句总括结义真情,再详述物资供给之优厚为证。列举比喻赞颂国王恩惠所被,可以预卜取经大事必成。骈散兼施,视需要而灵活处置。
  伏对惊惭,不知启处,(。)决交河之水(,)比泽非多,(;)举葱岭之山(,)方恩岂重。悬度陵溪之险,不复为忧;天梯道树之乡,瞻礼非晚。傥蒙允遂,则谁之力焉?王之恩也。
  前一句总写“受宠若惊”心情;继而举比喻赞颂国王恩惠所被,可以预卜取经大事必成。四组6-4结构的排比句,对仗工整,掷地有声。最后散句作结,自问自答,突出主旨——“谢(王之支持取经)”。整齐的四字排比句(结以对偶句)使文思缜密,而且语意周到。
  然后展谒众师,禀承正法,(;)归还翻译,广布未闻,(。)剪诸见之稠林,绝异端之穿凿,(;)补像化之遗阙,定玄门之指南,(。)庶此微功,用答殊泽。
  “然后”(状语)引出取经归来之作为,尊师传法,译经布道,以求绝异端而定指南。两个排句按结构分别断句。以上说明取经归来之作为,尊师传法,译经布道,求绝异端而定指南。最后一句归结到回报厚恩殊泽,照应无遗。
  又前涂既远,不获久停,(;)明日辞违,预增凄断。不任铭荷,谨启谢闻。
  “又”(状语)字领起两个复句写临启感情。结句如式(可与《出师表》之“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相比较)。
  
  二、再据骈文特征校勘引文
  
  《胡适学术代表作》中《<西游记>考证》援引《谢高昌王启》一段文字,断句标点如下:
  ……远人来译,音训不同,(;)去圣时遥,义类差舛;(。)遂使双林一味之皆(旨,)分成当现二常,(;)他化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诤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
  玄奘……负笈从师,年将二纪。……未尝不执卷踌躇,捧经侘傺;(。)望给园而翘足,想惊(鹫)岭而载怀,(。)愿一拜临,启申宿惑;(。)然知寸管不可窥天,小蠡难为酌海,(。)但不能弃此微诚,是以装束取路。……(文中括号内的标点符号是笔者校勘订正。)
  谢启沿用四六骈文之体例,除个别领字,概用对偶律句(习称“律联”),标点符号亦宜有所体现。如:
  “远人来译,音训不同;去圣时遥,义类差舛”,是一个多重复句:前两分句与后两分句为并列关系;分别说明由于译人地域和时间的差异,造成音训不同和义类相乖。其中当以分号间隔,而句末使用句号。以下另起一句谈此因引起其果。前后以句组形式处理为好。
  “遂使”领起下文。“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他化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两个6-6句式,合为并列关系复句,合乎骈文律联结构。《考证》两个分句仅加一逗号,虽于文义无损,但无法体现原文以四个分句构成的骈体文复句(律联)的特点,故特加逗号和分号,以表明文体特征。
  “未尝不”领起下文,“执卷踌躇,捧经侘傺”是4字(2-2)对偶骈句;“望给园而翘足,想鹫岭而载怀”(1-2-1-2)、“寸管不可窥天,小蠡难为酌海”(2-2-2),都是6字句,句末理当用句号。
  文中显然有两处错字,也可能是编辑误植失校者;因关系对原著的理解,特为标出:“皆”,副词,不得作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词语。据文意分析,应改为字形相近的“旨”。“旨”,名词,意志也。《易·系辞》:“其旨远。”旨趣指宗旨及意义。《隋书·天文志》:“古法简略,旨趣难究。”
  “双林”指释迦牟尼涅槃之拒尸那揭罗,是佛陀四大圣地之一。北魏永平元年至四年(508~511年)勒那摩提、菩提流支合译大乘瑜伽学系重要典籍《十地经论》。因二人所习并不尽同,传习发生异解,而形成南北两道。参照佛学史料,可证校勘的正确。
  宋之问诗“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鹫岭,即印度灵鹫山,这里借指飞来峰。相传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僧人慧理来到这里惊称:“此天竺国(古印度)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因山起寺,名为灵隐。故知原文“鹫岭”,典出佛经。编辑不查,误以“鹫”为“驚”,再加简化,遂成无法理解之“惊岭”。
  顺便将胡文未录之网本另一段标点及夺字补校如次:“伏对惊惭[,]不知启处。决交河(之)水。(,)比泽非多。(;)举葱岭之山。(,)方恩岂重。悬度陵溪之险。(,)不复为忧。(;)天梯道树之乡(,)瞻礼非晚。伏对惊惭,不知启处。”
  
  三、试探骈体文启的声律美
  
  《谢高昌王启》依骈文结构分析,每句尾字均考虑其声调之平仄,予以协调性的安排,一般如启功教授所示“平仄竿”排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酌情截取为“平平仄仄……”或“平仄仄平……”。如第一段文中的骈偶句(除去领字)有以下几例:
  江海遐深,济之者必凭舟楫;群生滞惑,导之者实假圣言。——平,仄;仄,平。
  运一子之大悲,生兹秽土;镜三明之慧日,朗此幽昏。慈云荫有顶之天,法雨润三千之界,(。)利安已讫,舍应归真。——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遗教东流,六百余祀。腾、会振辉于吴、洛,谶、什锺美于秦、凉。不坠玄风,咸匡胜业。——平,仄。仄,平。平,仄。
  远人来译,音训不同;去圣时遥,义类差舛。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他化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诤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宿因有庆,早预缁门;负笈从师,年将二纪。名贤胜友,备悉咨询;大小乘宗,略得披览。——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执卷踌躇,捧经侘傺。望给园而翘足,想鹫岭而载怀。愿一拜临,启申宿惑。——平,仄。仄,平;平,仄。
  由是可见唐代的骈体文,不仅《滕王阁序》,甚至一些书启,也非常讲究句末尾字的读音声调,有意安排为“平顶平,仄顶仄”的格式,此或许即后世所谓“马蹄韵”之一例。故知前人为求声韵铿锵,朗朗上口,易于成诵,行文可以不求押韵,但句末必须平仄交替;亦非惟对联始有如此讲究也。
  再仔细深入研究许多文句,除极少数例外,绝大部分都讲究句内音节的平仄交替(递换),从而保证抑扬顿挫,错综变化;不接连使用平声字或仄声字,以避免单调板滞,枯燥乏味。这样讲究语言的音乐美,显然并非偶尔一为,应该断定为着意安排者。于此可见当时的文风和玄奘大师的文学素养。现再录部分引文于每个音节的平声字下加点,俾诸读者吟咏体味。
  伏对惊惭,不知启处。决交河之水,比泽非多;举葱岭之山,方恩岂重。悬度陵溪之险,不复为忧;天梯道树之乡,瞻礼非晚。
  然后展谒众师,禀承正法;归还翻译,广布未闻。剪诸见之稠林,绝异端之穿凿;补像化之遗阙,定玄门之指南。庶此微功,用答殊泽。
  又前涂既远,不获久停;明日辞违,预增凄断。不任铭荷,谨启谢闻。
  
  最后还想强调一点:我们认为玄奘大师由于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故即使在临行之前,匆匆行文,也非常讲究辞章文风,写出传世佳作,这的确值得我们今天研究格律文学的同道们借鉴效法;也的确值得佛门弟子和研究佛学的众多师友们学习师法。这样才是研究和继承玄奘大师的求法治学精神的最好实践。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其他文献
这是一件十余年前得到的民国墓志铭拓片,包括篆盖、铭文两部分。这件作品汇集了数位名家名手的智慧和劳动,堪称六美,应当说是四川民国墓志铭的一件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  一般来讲,一件完整的墓志铭实物由石材、篆盖、撰文、书丹、镌刻五个部分组成。  《清封恭人余母朱太恭人墓志铭》是由成都的邓镕撰文、广安的蒲伯英书丹、上虞的罗振玉篆盖、成都的詹玉亭刻石。拓片是谁做的,不详。制作时间为农历甲子年,即公历1924
期刊
据《楹联丛话》一书载,清光绪二年(1876年),适逢美国立国百年之庆典。美国政府特在费城举办“百年赛奇大会”,有37个国家参加。清朝也在此设置博览馆。馆前建木质牌楼,横额书:  物华天宝  旁有广东海关司事李圭撰写楹联:  集十八省大观,天工可夺  庆一百年盛会,友谊斯敦  但裘德麟《清代轶闻》之《中国赴圣路易赛品》却载云:  而最足以章吾国耻者,则赴赛物品是焉。兹录其尤者如左:烟枪十余枝、烟灯数
期刊
李调元是继杨慎之后四川出现的又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他才气横溢、不畏权势、学识渊博、著作宏富,是那个时代士大夫的脊梁。他一生酷爱藏书,曾经在自己的家乡罗江县构筑了藏书超过十万卷的藏书楼,直与浙江天一阁媲美,为中国文化史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大将军卫青死后,汉武帝在求贤诏中说:“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汉书·武帝纪》)李调元就是这种非常之人。他
期刊
一    四川省人民政府故参事何翔迥先生曾经撰写《成都解放迎贺龙》一文介绍:  1949年12月9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三位爱国将领率部在彭县(今彭州市)通电起义,宣布“……兹为适应人民要求,决自即日起率领所属宣布与蒋、李、阎、白反动集团断绝关系,竭诚服从中央人民政府毛主席、朱总司令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刘司令员、邓政治委员之领导。”“朱德总司令很快复电表示嘉奖和慰勉,并指示刘、邓、潘起义
期刊
改革颂九首  唐建军    五绝 五首  一  求才复高考,果腹赖承包。  南国狂飙涌,九天腾巨蛟。  [1]1979年7月15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特区;1980年5月,正式定名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窗口。  二  途穷必思变,改革起苍黄。  回首风云路,神州已小康。  三  排闼禁区去,休争社与资。  南巡天鼓震,直与大同期。  四
期刊
当今的大牌设计师又有哪些能让你目瞪口呆的新作推出?今年的新装,用哪些新颖设计和造型元素才算得上最靓,最风光?一类似的探讨,在今天扑面而来的网络、报刊、杂志、电视等载体上都能见到。在全同各大城市,也都可看到香奈尔、法蒂龙等世界品牌以及李宁等国内名牌的服装挂满橱窗。在热闹非凡的大街小巷,人们身着不同款式、风格各异、色彩靓丽的服饰,充满自信地奔波忙碌……这样的场景、镜头,不能不使我们感到国人生活中丰富与
期刊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刚刚落幕,又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此时此刻,回顾一下60年来,四川在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现在统一叫“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走过的路,总结一点经验教训,应该有利于下一步的工作。  民间文化,是由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自发的民众通俗文化。从社会分层上看,民间文化是一种来自社会内部底层的、由平民自发创造
期刊
一、名号来源    古蜀国有五个王朝,开明是最后一个。“开明”放在五朝末尾,始见于晋左思《蜀都赋》刘逵注引《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柏濩、鱼凫、蒲泽、开明。”[1] “开明”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  《山海经·海内南经》实际上是一篇图说,按上古《海内图》“东南陬”向西讲起,图上画的“苍梧之山”相当于今天广西地域,那里有舜的葬地,标志性动物“狌狌(猩猩)”在“舜葬西”。其西北画着“犀牛”
期刊
由于历史和传统在社会角色分工上派定的性别优势,中国古代作家绝大多数是男性。他们的创作几乎涵盖了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的全部。宋元明清作品中富有光彩的女性形象,绝大多数也是男性笔下所塑造的。不必怀疑他们以女性立场替女性扬眉,代女权说话的开明意识和积极态度;但也无须否认,这些文人士子自有胸中难泯之气如骨鲠在喉,他们情不自禁地会在讲述女性故事的同时融入自我情愫表达。  明清戏曲中为今人熟悉之作,有借写男女爱情
期刊
鲁迅翻译《月界旅行》,对于作者JulesVeme,未按法语音译Jules,却转效英语发音译为“查理士”;又因日本人念v如B,把Veme译为“培伦”,因而序中误称“培伦者,名查理士,美国硕儒也。”(当时也有按英语发音译为“萧鲁士”或“焦士威奴”者。)后人据法语发音译为“儒勒·凡尔纳”。始有定论。  鲁迅操吴方音,且学过德文和日文,故常据之音译外国人名。如Hugo,按法语译为“雨果”,他却译为“嚣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