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在总目标的问题解决中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探索如何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老师应从主观拟定问题转变为围绕着学生的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使他们有较多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数学素质。
一、鼓励学生“敢问”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老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充分尊重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当老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允许学生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充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发表意见,因为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或是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或不切主题、奇思异想的问题,老师应以和蔼的态度积极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学生氛围,启发学生开支脑筋,不迷信教材、教师,敢于发表个人见解,阐述个人评价意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习惯。
二、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会发现并提出一些问题。所以老师要善于把需要的问题,有意识、巧妙地寓于各种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发问,是开启思维的钥匙,也是人的思维创造发明的最好的加速器。
1、 创设悬念式情境,使学生在奇中问。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老师将学生求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等前置应用,展示数学知识非凡的魅力,创设新奇的悬念式情境,以诱发学生产生揭秘的问题意识。例如: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时,就常用学生任意出一个多位数,老师一下子看出能否被3整除来设置悬念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2、创设冲突式情境,使学生在悱中问。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老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以旧引新,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进入愤悱的求知状态中,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①1.6÷0.25,15÷0.6;②10÷6,11÷3。学生很快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学生已知的形式与新的内容及其表达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学生提问的意识。
3、创设操作式情境,使学生在动中问。
实践操作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诱发问题意识的重要载体。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堂上组织学生用两根纸条和一枚图钉做成一个角的模型,并用手转动角的一条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认识和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等概念,而且还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两条边重合时是什么角?果一条边不固定,另一条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后继续旋转下去将会得到什么角?”等一些很有意义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角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善问”
老师要逐步培养学生不但敢问,会问,而且要善问。
1、在课题的质疑中明确学习目标。课题是教材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让学生从课题中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还能养成受提问题的良好习惯,成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认识量角器时,让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学什么知识?通过观察、思考。有的说:“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处?”“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等等,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教学中老师要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在自学教材中领会新知。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许多新知识是旧知识和延伸与拓展,只要认真思考就能产生许多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透过平凡的数学字眼,诱发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教材中处处都闪烁问题的火花。例如教学“分数化百分数”时,请学生自学教材结语:分数化成百分数,一般把分数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要求学生提出问题。结果有的学生问:这里有两个“一般”,它们的一般之外指的是什么?又如教学“平行”这一概念时,学生马上提问“这什么要在同一平面内”,就此展开展热烈的讨论,假设“不在同一平面上”会出现什么情况,从而证明了必须要有这一条件。
3、在生活中落实应用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数学问题,但是,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面容身边的事和物,养成应用的好习惯。但是由于小学生和生活经历有限,知识积累少,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与所学知识产生认识上的冲突,这也是学生提出问题的一个良机,老师要及时给予引导。例如学习了比的知识后,“比的后项不能为0”就与学生在各种球类比赛中,比分的后项可以是0(如3:0,11:0等)的认知产生了冲突。于是由此产生问题“我们所学的比与球赛的有什么区别?”
又如学校开运动会,400米比赛,一些学生观察到每位运动员都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于是提出了“400米赛跑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跑”、“400米赛跑,相信遗产的运动员起点的距离应该有多远?”等问题。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都是从问题开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是老师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是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鼓励学生“敢问”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老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充分尊重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当老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允许学生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充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发表意见,因为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或是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或不切主题、奇思异想的问题,老师应以和蔼的态度积极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学生氛围,启发学生开支脑筋,不迷信教材、教师,敢于发表个人见解,阐述个人评价意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习惯。
二、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会发现并提出一些问题。所以老师要善于把需要的问题,有意识、巧妙地寓于各种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发问,是开启思维的钥匙,也是人的思维创造发明的最好的加速器。
1、 创设悬念式情境,使学生在奇中问。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老师将学生求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等前置应用,展示数学知识非凡的魅力,创设新奇的悬念式情境,以诱发学生产生揭秘的问题意识。例如: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时,就常用学生任意出一个多位数,老师一下子看出能否被3整除来设置悬念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2、创设冲突式情境,使学生在悱中问。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老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以旧引新,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进入愤悱的求知状态中,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①1.6÷0.25,15÷0.6;②10÷6,11÷3。学生很快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学生已知的形式与新的内容及其表达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学生提问的意识。
3、创设操作式情境,使学生在动中问。
实践操作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诱发问题意识的重要载体。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堂上组织学生用两根纸条和一枚图钉做成一个角的模型,并用手转动角的一条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认识和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等概念,而且还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两条边重合时是什么角?果一条边不固定,另一条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后继续旋转下去将会得到什么角?”等一些很有意义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角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善问”
老师要逐步培养学生不但敢问,会问,而且要善问。
1、在课题的质疑中明确学习目标。课题是教材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让学生从课题中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还能养成受提问题的良好习惯,成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认识量角器时,让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学什么知识?通过观察、思考。有的说:“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处?”“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等等,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教学中老师要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在自学教材中领会新知。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许多新知识是旧知识和延伸与拓展,只要认真思考就能产生许多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透过平凡的数学字眼,诱发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教材中处处都闪烁问题的火花。例如教学“分数化百分数”时,请学生自学教材结语:分数化成百分数,一般把分数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要求学生提出问题。结果有的学生问:这里有两个“一般”,它们的一般之外指的是什么?又如教学“平行”这一概念时,学生马上提问“这什么要在同一平面内”,就此展开展热烈的讨论,假设“不在同一平面上”会出现什么情况,从而证明了必须要有这一条件。
3、在生活中落实应用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数学问题,但是,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面容身边的事和物,养成应用的好习惯。但是由于小学生和生活经历有限,知识积累少,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与所学知识产生认识上的冲突,这也是学生提出问题的一个良机,老师要及时给予引导。例如学习了比的知识后,“比的后项不能为0”就与学生在各种球类比赛中,比分的后项可以是0(如3:0,11:0等)的认知产生了冲突。于是由此产生问题“我们所学的比与球赛的有什么区别?”
又如学校开运动会,400米比赛,一些学生观察到每位运动员都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于是提出了“400米赛跑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跑”、“400米赛跑,相信遗产的运动员起点的距离应该有多远?”等问题。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都是从问题开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是老师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是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