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教育学公共课教学质量低下的关键原因在于教师对学生需要的忽视。学生需要是学生学习本课程积极性的源泉,因此,授课教师应该在正确定位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和功能的前提下,深入了解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形成相关需要,并在学生相关需要与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从而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育学公共课;学生需要;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4—0005-04
教育学是各专业师范生都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同时又是培养师范生教师素养的“专业课程”。因此,师范院校教育学公共课的教学实效性如何便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此同时,“教育学公共课的教学效果差”则是很多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感受。这种感受主要表现在:学生普遍认为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不能真正提高自己从事教师专门职业所需的各项技能技巧,因而缺少学习兴趣,课程的学习过程成了为应付考试而被迫死记硬背的过程;教师则因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缺少成就感,感觉自己的精心备课和辛勤劳动未受到学生应有的尊重,也远离此前预设的教学目标要求。所以,当前师范院校教育学公共课确实存在质量低下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真问题”。
一、当前教育学公共课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
找准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那么,导致目前教育学公共课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有哪些呢?有研究者认为问题出在三个方面:1.教材脱离实际;2.教学内容陈旧、空洞、乏味,教法死板单一,实践环节薄弱;3.教师素质不理想。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三个方面实际上可以归结为教材和教师两个问题。还有的研究者总结得更全面一些,认为存在的问题包括5点:1.教材重理论轻实用;2.教学方法以绝对讲授为主;3.课时安排太少;4.教师对教学研究不到位,仅仅停留在教学层面;5.教学班容量大。其所作问题归因除了教师、教材之外,尚有教学组织形式。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研究和分析总结,虽然或详或略,但大都与上面两种观点相似。根据这些观点,要想提高教育学公共课的教学质量,扭转教学效果低下的局面,就应该从改革教材内容、提高教师素质。以及教学组织形式调整等方面入手。
但是,如果我们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就会发现,有些观点理论上是正确的,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帮助不大。例如,教育学的内部和教材有其固有的局限。其作为重点阐述教育基本原理和原则的“学”的课程,不等于“教育术”或“教学法”,其教材内容只能是“重理论轻实用”的,有限的篇幅也只能使其大量理论和原则显得“空洞、乏味”;教育学公共课只能向师范生传授那些已经相对成熟或取得了共识源于教育实践的经验与教育研究成果,因而,既成的教育学教材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也永远只可能是“陈旧”的。可见,过分倚重教育学教材改革与更新来提升师范生对教育改革现状适应性的愿望终归会落空。又如,增加课时缩小班容量没有空间。其一,适当增加课时当然有利于提高任何一门课的教学容量,或对教学效果也有一定作用,但在保证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以及教学总时数一定的情况下,师范院校能够减少什么课程的教学时间而增加教育学课程的课时?其二,在目前高校大规模扩招已成事实,教学场地和师资相对紧缺,而且课时补贴总量有限,在这样的前提下,减缩教学班容量、实行小班教学又有多大的可行性?
因此,从上述人们已经找出的各种影响因素看,通过改善教师的素质(包括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育学公共课的教学质量,可能是唯一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思路。但问题是,教师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也有很多;有些素质可以很快提高,而有些素质的提高则是缓慢和长期的。如果不是停留于空谈,那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提高教师哪些方面的素质才是当务之急呢?这对公共课教育学教师显然是一种难以下笔的“处方“。
如果我们承认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活动,其实质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过程,我们就会发现,人们在探讨教育学公共课教学质量问题的时候,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学生,只有学生,才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和主人,教学效果只能通过他们的学习效果——素质及能力的发展来体现。因此,授课教师素质的提高,绝对不能离开学生泛泛而谈。否则,一个本来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又会因为没有明确的指向而流于迂阔,而无的放矢。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目前教育学公共课教学效果低下的真正原因,是授课教师对学生学习特点及其主体作用的惊人忽视,以致于使他们对教育学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明、目标不当,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兴趣不高、态度不正。这种对学生的忽视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授课教师仅仅关注既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与任务的完成情况,而缺乏对学生内在需要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不能鉴别学生学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各种需求,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关注视角,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需要和动机,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二、学生需要与教育学公共课教学的关系
需要是指人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它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没有需要,也就没有人的一切活动。需要又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它调节和控制着个体认识过程的倾向。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教师唤起、维持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一切行为。”㈦所谓“唤起、维持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一切行为”,实际上就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各种需求,不断在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
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世界,加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各种知识非常便利地呈现在他们面前,那种因为知识的稀缺而认真学习学校安排的所有课程的历史已成为过去:因此,相对于一般的教学艺术与技能技巧,对已经具备了相当辨别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唤起、维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为重要。学生大都明确意识到,大学阶段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什么和不学什么,甚至哪些课程是需要认真学习的,哪些课程的学习是敷衍考试的,已经成了一个首先应予解决的重要问题。任何一门课程,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某种现实利益,如果被他们认为是华而不实、没有实用,那就不可能成为他们认真学习的对象,或至多只能是在外力的压迫下,可能成为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的“虚假学习对象”。反之,有些知识,即使不是课程计划规定的内容,但如果学生认为是具备现实功利价值或对将来有用的,学生也会千方百计地主动认真学习。因此,关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就成了提高任何一门课程教学效果,乃至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具备了解、研究学生需要的能力也就成了提高授课教师素质的一 个主要方面。
目前,师范院校的学生对教育学公共课的学习态度是非常微妙的。有的研究者指出,“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各级各类学生对教育学的态度倾向大多是负向的。即使有学生认识到教育理论知识的合法性和规律性,也以‘实践中难以应用,环境制约实践’等为托辞,从而形成了他们内在‘理想国中的理论’与‘实践中的经验’二元对峙的局面。”实际上,几乎所有学生在开课之前都有“要想成为一个合格教师就必须学好教育学”的朴素认识,很多学生都是满怀虔诚和厚望进入教育学公共课课堂的。只是随着课程学习的过程,才逐渐出现了“各级各类学生对教育学的态度倾向大多是负向的”局面。
问题出在哪里?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需要对情感和情绪影响很大。人对客观事物的作用产生主体的感受即情感和情绪,这是以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凡是能够满足人需要的事物,则产生肯定的情感和情绪,否则产生否定的情感和情绪。很多教育学公共课教师在开课之初,为了促使学生认真学习本课程,往往有意无意夸大本课程的作用和功能,将其提高到一个不恰当的高度。很多本来就有较高期望而又充满渴望与期待,甚至有些浪漫幻想的学生,因而会对本课程产生更不切实际的期望。而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又往往懒于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小学生发展现状以及师范生现实和未来需要等诸多问题,并思考上述诸种情形与每一次教学内容之间的复杂关系,甚至对所教内容自己也理解不透彻,不知如何灵活运用,惟有照本宣科而已。如此一来,缺乏教育教学实践经历的学生们,往往无法感知教师在课堂中所教所授知识内容、思想观念的实际价值,教师在开课之初所讲述的那些重要作用学生们也体会不到,甚至相距甚远。于是,由于无限希望和巨大失望之间的强烈反差,学生们当然就会对教育学公共课产生否定的情感和情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便会每况愈下。最终,这门课程必然沦落为学生为了考试而被迫学习的对象。
三、根据学生需要提高公共课教育学教学质量
了解学生需要,并切实以学生具体需要为基础来提高教育学公共课教学的质量,决不是对教育学课程本身的目标、任务及要求等置之不顾而一味迁就学生。恰恰相反,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求,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大收获和发展。但是,这首先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并解读教育学公共课的课程目标与功能。
一些公共课教育学教师对本课程的作用与功能夸大其辞,往往是因为他们将作为公共课的教育学与专业教育学、教育学与整个教育类课程的课程目标相混淆,从而使学生误以为教育学公共课既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教育学理论知识,使他们将来成为“研究型教师”或“专家型教师”,又能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各种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技能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积极态度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等等。总之,似乎在专业课程及政治、外语等课程内容训练、学习的背景下,只要学好了教育学公共课,学生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了。这种说法“过高估计了公共课教育学的能力,公共课教育学难负其重,这种目标显然很难对课程的实际工作(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与评价等)产生什么实在意义,从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这种说法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巨大失落感和失去对本课程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其实,正如周鸿教授等人指出的那样,高师公共课教育学合理的课程目标应当是:主要向高师学生传授教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和法则,以澄清纠正一些教育观念,由此树立正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积极的教育情感。公共课教育学不应当培养学生具体的教育教学技能,或者说这不是其主要任务。只有任课教师一开始就向学生如实说明教育学公共课的任务与功能,才能既避免学生形成不切实际的期望以致日后产生心理失落,又能激发一些对本课程不了解的学生形成恰当的学习需求,在恰当的自我设计与规划基础上,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明确了教育学公共课的目标定位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教师在全面了解教育形势、改革趋势及热点问题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学生的现状及各种需求,然后对照课程目标和学生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包括从学生多样性的需求中找出那些与本课程教学联系紧密的需求,而且包括在兼顾课程本身的目标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选择教材内容,确立教学和评价考核的重点,运用合适的教学和评价方式方法等。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
1.教师应将学生的各种合理需求与公共课教育学课程教学有机联系起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师范生的个人需要内容非常丰富,且总体上积极健康。其中,有一些和教育学公共课教学关系密切,例如“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考上教育类专业的研究生”、“本课程考试成绩优秀”、“找到好的工作单位”、“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等需要,就和本课程直接相关;有些需要,例如“找到理想的爱情”、“考非教育类专业研究生”、“获得丰厚的收入”、“身体健康”、“人际关系和谐”等,虽然和本课程的教学不直接相关,但教师只要向学生说明教育学课程中蕴含的哲学基础、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与人类智慧的共通性,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将教育学的知识、技能、方法等与学生的人生、工作与生活问题巧妙联系,同样能吸引学生认真听课、深入思考。
2.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社会发展对未来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促进学生形成与课程学习相关的社会化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如果教师不指导学生分析当代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他们提出的客观要求,这些社会需求就不会被学生意识到,学生就不会形成和教育学公共课学习相关的那些高层次社会性需要。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诸如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经济的逐渐形成、终身学习观念和实践的发展、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由此而形成的当代社会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将有力地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各种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强烈的内在愿望,并直接、有效地转化为他们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这也有利于教师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指出各种教育学知识和理论的价值所在。
3.教师应综合分析学生各种相关需要与教育学公共课课程目标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多角联系,以开展对学生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活动。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和所学的学科专业,选择合适的教材。一般来说,那些对教育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阐释得清楚明了且具有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新内容的教材,是比较适合用来作为一般师范院校本、专科生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用书的。其次,在教材选定后,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和对学生需要的分析结果,建立每一部分内容与学生各种相关需要之间的联系,确定重点和难点,并针对学生不同需要灵活设计教学的方式、方法。每次上课之前,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该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哪些需要之间有关系,为何要采取某种教学方式,以便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及其组织方法,使他们目的明确,积极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
4.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应与学生需要的变化相适应。人的需要永远具有动力性,它不会因暂时的满足而中止。教师在公共课教育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需要的动态发展加以调整,在学生需求及愿望变化的反馈基础上及时改进,同时也要不断发现和创造条件形成学生新的相关需要,以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能不断深入。
另外,评价和考核是公共课教育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抓住学生需要进行教学也包括本课程的评价与考核。在考试之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所学内容哪些是对学生将来能起到重要作用的,哪些是作为本课程的重要目标必须掌握的,包括什么样的题型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和知识的掌握等等。这种紧扣学生需要的考核方式,能够尽量避免学生仅仅为了考试过关而死记硬背,并使之真正成为本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起到进一步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发展的作用。
总之,教育学公共课教师只有认真了解学生的现实需要,并将这些需要与课程教学灵活而具体地联系起来,围绕这些需要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而这种能力和技巧,应该是当前教育学公共课教师提升自己素质的重要努力方向。
【责任编辑韩立鹏】
关键词:教育学公共课;学生需要;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4—0005-04
教育学是各专业师范生都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同时又是培养师范生教师素养的“专业课程”。因此,师范院校教育学公共课的教学实效性如何便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此同时,“教育学公共课的教学效果差”则是很多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感受。这种感受主要表现在:学生普遍认为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不能真正提高自己从事教师专门职业所需的各项技能技巧,因而缺少学习兴趣,课程的学习过程成了为应付考试而被迫死记硬背的过程;教师则因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缺少成就感,感觉自己的精心备课和辛勤劳动未受到学生应有的尊重,也远离此前预设的教学目标要求。所以,当前师范院校教育学公共课确实存在质量低下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真问题”。
一、当前教育学公共课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
找准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那么,导致目前教育学公共课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有哪些呢?有研究者认为问题出在三个方面:1.教材脱离实际;2.教学内容陈旧、空洞、乏味,教法死板单一,实践环节薄弱;3.教师素质不理想。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三个方面实际上可以归结为教材和教师两个问题。还有的研究者总结得更全面一些,认为存在的问题包括5点:1.教材重理论轻实用;2.教学方法以绝对讲授为主;3.课时安排太少;4.教师对教学研究不到位,仅仅停留在教学层面;5.教学班容量大。其所作问题归因除了教师、教材之外,尚有教学组织形式。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研究和分析总结,虽然或详或略,但大都与上面两种观点相似。根据这些观点,要想提高教育学公共课的教学质量,扭转教学效果低下的局面,就应该从改革教材内容、提高教师素质。以及教学组织形式调整等方面入手。
但是,如果我们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就会发现,有些观点理论上是正确的,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帮助不大。例如,教育学的内部和教材有其固有的局限。其作为重点阐述教育基本原理和原则的“学”的课程,不等于“教育术”或“教学法”,其教材内容只能是“重理论轻实用”的,有限的篇幅也只能使其大量理论和原则显得“空洞、乏味”;教育学公共课只能向师范生传授那些已经相对成熟或取得了共识源于教育实践的经验与教育研究成果,因而,既成的教育学教材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也永远只可能是“陈旧”的。可见,过分倚重教育学教材改革与更新来提升师范生对教育改革现状适应性的愿望终归会落空。又如,增加课时缩小班容量没有空间。其一,适当增加课时当然有利于提高任何一门课的教学容量,或对教学效果也有一定作用,但在保证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以及教学总时数一定的情况下,师范院校能够减少什么课程的教学时间而增加教育学课程的课时?其二,在目前高校大规模扩招已成事实,教学场地和师资相对紧缺,而且课时补贴总量有限,在这样的前提下,减缩教学班容量、实行小班教学又有多大的可行性?
因此,从上述人们已经找出的各种影响因素看,通过改善教师的素质(包括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育学公共课的教学质量,可能是唯一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思路。但问题是,教师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也有很多;有些素质可以很快提高,而有些素质的提高则是缓慢和长期的。如果不是停留于空谈,那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提高教师哪些方面的素质才是当务之急呢?这对公共课教育学教师显然是一种难以下笔的“处方“。
如果我们承认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活动,其实质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过程,我们就会发现,人们在探讨教育学公共课教学质量问题的时候,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学生,只有学生,才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和主人,教学效果只能通过他们的学习效果——素质及能力的发展来体现。因此,授课教师素质的提高,绝对不能离开学生泛泛而谈。否则,一个本来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又会因为没有明确的指向而流于迂阔,而无的放矢。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目前教育学公共课教学效果低下的真正原因,是授课教师对学生学习特点及其主体作用的惊人忽视,以致于使他们对教育学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明、目标不当,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兴趣不高、态度不正。这种对学生的忽视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授课教师仅仅关注既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与任务的完成情况,而缺乏对学生内在需要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不能鉴别学生学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各种需求,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关注视角,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需要和动机,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二、学生需要与教育学公共课教学的关系
需要是指人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它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没有需要,也就没有人的一切活动。需要又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它调节和控制着个体认识过程的倾向。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教师唤起、维持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一切行为。”㈦所谓“唤起、维持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一切行为”,实际上就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各种需求,不断在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
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世界,加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各种知识非常便利地呈现在他们面前,那种因为知识的稀缺而认真学习学校安排的所有课程的历史已成为过去:因此,相对于一般的教学艺术与技能技巧,对已经具备了相当辨别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唤起、维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为重要。学生大都明确意识到,大学阶段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什么和不学什么,甚至哪些课程是需要认真学习的,哪些课程的学习是敷衍考试的,已经成了一个首先应予解决的重要问题。任何一门课程,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某种现实利益,如果被他们认为是华而不实、没有实用,那就不可能成为他们认真学习的对象,或至多只能是在外力的压迫下,可能成为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的“虚假学习对象”。反之,有些知识,即使不是课程计划规定的内容,但如果学生认为是具备现实功利价值或对将来有用的,学生也会千方百计地主动认真学习。因此,关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就成了提高任何一门课程教学效果,乃至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具备了解、研究学生需要的能力也就成了提高授课教师素质的一 个主要方面。
目前,师范院校的学生对教育学公共课的学习态度是非常微妙的。有的研究者指出,“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各级各类学生对教育学的态度倾向大多是负向的。即使有学生认识到教育理论知识的合法性和规律性,也以‘实践中难以应用,环境制约实践’等为托辞,从而形成了他们内在‘理想国中的理论’与‘实践中的经验’二元对峙的局面。”实际上,几乎所有学生在开课之前都有“要想成为一个合格教师就必须学好教育学”的朴素认识,很多学生都是满怀虔诚和厚望进入教育学公共课课堂的。只是随着课程学习的过程,才逐渐出现了“各级各类学生对教育学的态度倾向大多是负向的”局面。
问题出在哪里?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需要对情感和情绪影响很大。人对客观事物的作用产生主体的感受即情感和情绪,这是以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凡是能够满足人需要的事物,则产生肯定的情感和情绪,否则产生否定的情感和情绪。很多教育学公共课教师在开课之初,为了促使学生认真学习本课程,往往有意无意夸大本课程的作用和功能,将其提高到一个不恰当的高度。很多本来就有较高期望而又充满渴望与期待,甚至有些浪漫幻想的学生,因而会对本课程产生更不切实际的期望。而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又往往懒于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小学生发展现状以及师范生现实和未来需要等诸多问题,并思考上述诸种情形与每一次教学内容之间的复杂关系,甚至对所教内容自己也理解不透彻,不知如何灵活运用,惟有照本宣科而已。如此一来,缺乏教育教学实践经历的学生们,往往无法感知教师在课堂中所教所授知识内容、思想观念的实际价值,教师在开课之初所讲述的那些重要作用学生们也体会不到,甚至相距甚远。于是,由于无限希望和巨大失望之间的强烈反差,学生们当然就会对教育学公共课产生否定的情感和情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便会每况愈下。最终,这门课程必然沦落为学生为了考试而被迫学习的对象。
三、根据学生需要提高公共课教育学教学质量
了解学生需要,并切实以学生具体需要为基础来提高教育学公共课教学的质量,决不是对教育学课程本身的目标、任务及要求等置之不顾而一味迁就学生。恰恰相反,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求,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大收获和发展。但是,这首先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并解读教育学公共课的课程目标与功能。
一些公共课教育学教师对本课程的作用与功能夸大其辞,往往是因为他们将作为公共课的教育学与专业教育学、教育学与整个教育类课程的课程目标相混淆,从而使学生误以为教育学公共课既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教育学理论知识,使他们将来成为“研究型教师”或“专家型教师”,又能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各种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技能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积极态度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等等。总之,似乎在专业课程及政治、外语等课程内容训练、学习的背景下,只要学好了教育学公共课,学生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了。这种说法“过高估计了公共课教育学的能力,公共课教育学难负其重,这种目标显然很难对课程的实际工作(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与评价等)产生什么实在意义,从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这种说法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巨大失落感和失去对本课程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其实,正如周鸿教授等人指出的那样,高师公共课教育学合理的课程目标应当是:主要向高师学生传授教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和法则,以澄清纠正一些教育观念,由此树立正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积极的教育情感。公共课教育学不应当培养学生具体的教育教学技能,或者说这不是其主要任务。只有任课教师一开始就向学生如实说明教育学公共课的任务与功能,才能既避免学生形成不切实际的期望以致日后产生心理失落,又能激发一些对本课程不了解的学生形成恰当的学习需求,在恰当的自我设计与规划基础上,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明确了教育学公共课的目标定位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教师在全面了解教育形势、改革趋势及热点问题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学生的现状及各种需求,然后对照课程目标和学生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包括从学生多样性的需求中找出那些与本课程教学联系紧密的需求,而且包括在兼顾课程本身的目标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选择教材内容,确立教学和评价考核的重点,运用合适的教学和评价方式方法等。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
1.教师应将学生的各种合理需求与公共课教育学课程教学有机联系起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师范生的个人需要内容非常丰富,且总体上积极健康。其中,有一些和教育学公共课教学关系密切,例如“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考上教育类专业的研究生”、“本课程考试成绩优秀”、“找到好的工作单位”、“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等需要,就和本课程直接相关;有些需要,例如“找到理想的爱情”、“考非教育类专业研究生”、“获得丰厚的收入”、“身体健康”、“人际关系和谐”等,虽然和本课程的教学不直接相关,但教师只要向学生说明教育学课程中蕴含的哲学基础、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与人类智慧的共通性,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将教育学的知识、技能、方法等与学生的人生、工作与生活问题巧妙联系,同样能吸引学生认真听课、深入思考。
2.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社会发展对未来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促进学生形成与课程学习相关的社会化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如果教师不指导学生分析当代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他们提出的客观要求,这些社会需求就不会被学生意识到,学生就不会形成和教育学公共课学习相关的那些高层次社会性需要。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诸如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经济的逐渐形成、终身学习观念和实践的发展、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由此而形成的当代社会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将有力地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各种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强烈的内在愿望,并直接、有效地转化为他们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这也有利于教师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指出各种教育学知识和理论的价值所在。
3.教师应综合分析学生各种相关需要与教育学公共课课程目标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多角联系,以开展对学生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活动。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和所学的学科专业,选择合适的教材。一般来说,那些对教育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阐释得清楚明了且具有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新内容的教材,是比较适合用来作为一般师范院校本、专科生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用书的。其次,在教材选定后,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和对学生需要的分析结果,建立每一部分内容与学生各种相关需要之间的联系,确定重点和难点,并针对学生不同需要灵活设计教学的方式、方法。每次上课之前,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该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哪些需要之间有关系,为何要采取某种教学方式,以便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及其组织方法,使他们目的明确,积极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
4.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应与学生需要的变化相适应。人的需要永远具有动力性,它不会因暂时的满足而中止。教师在公共课教育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需要的动态发展加以调整,在学生需求及愿望变化的反馈基础上及时改进,同时也要不断发现和创造条件形成学生新的相关需要,以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能不断深入。
另外,评价和考核是公共课教育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抓住学生需要进行教学也包括本课程的评价与考核。在考试之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所学内容哪些是对学生将来能起到重要作用的,哪些是作为本课程的重要目标必须掌握的,包括什么样的题型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和知识的掌握等等。这种紧扣学生需要的考核方式,能够尽量避免学生仅仅为了考试过关而死记硬背,并使之真正成为本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起到进一步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发展的作用。
总之,教育学公共课教师只有认真了解学生的现实需要,并将这些需要与课程教学灵活而具体地联系起来,围绕这些需要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而这种能力和技巧,应该是当前教育学公共课教师提升自己素质的重要努力方向。
【责任编辑韩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