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让孩子在“玩”中学科学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是幼儿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和前提性目标。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植物,更多地接触小动物,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关爱之情。在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和操作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数学的教育。在玩中亲身感知冰、雪等自然现象。
  关键词
  亲近自然 探究 学科学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是幼儿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和前提性目标。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对这些事物的探究最能激发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热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电脑的普及,现在年轻的父母大多忙于自己的事情,很少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去感知自然界的美好,探究自然界的奥秘。4~5岁的孩子热衷讨论的是游戏如“偷菜”“大战僵尸”之类的话题。因此,教师更应该带领孩子多亲近自然,引导孩子在“玩”中学科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幼儿园的一角,就是我和孩子们的乐园。
  一、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植物,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获得感性经验
  春天来了,是迎春花告诉我们的。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捕捉着春天的信息,用心感受着春天的变化。
  (一)杨树上的“毛毛虫”
  这天户外活动,孩子们玩得正高兴,珠珠和佳慧手里举着个东西跑到我面前,“老师,这是什么啊?”我一看故作好奇地问:“呀!从哪儿捡来的毛毛虫?吓了我一跳!”她俩咯咯地笑起来。孩子们围拢过来,我们跟着她俩来到杨树下。
  树下这么多“毛毛虫”,不一会儿孩子们每人手里拿了一条。“老师,这是什么呀?”孩子们有些迫不及待,七嘴八舌地问。我反问道:“这是从哪来的呢?”他们抬头看看,树上还长着好多呢。“这是杨树上长的。”“它像什么?”“像毛毛虫。”“小朋友们真聪明,这是杨树的花。”“老师,杨树上怎么只有花没有叶子?柳树上只有叶子没有花?”我知道孩子们对这个问题又产生了兴趣,我告诉他们:“在春天有些树是先开花后长叶,有些树是先长叶后开花。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看我们幼儿园的树像杏树、桃树、香椿树、石榴树、泡桐树等,哪些树是先开花后长叶,哪些树是先长叶后开花,还有和这两种情况不一样的吗?这样又一个科学探索活动形成了。”孩子们拿着“毛毛虫”,穿梭在杨树间嬉戏着,笑声一片。
  (二)韭菜长高了
  这天,我带孩子们来到种植区域,有了前几次成功的体验,孩子们探索春天的兴趣更浓了,一到户外,快乐的就像一只只小鸟,积极关注周围的变化。“老师,我找到春天了。”“春天在哪呢?”我惊奇地问。小雨高兴地拉着我的手,指着那片绿油油的韭菜地。“看,韭菜长高了。”“为什么韭菜现在长高了,前几天却不长?”“马爷爷给韭菜浇了水。”“前些天冷,这几天暖和了。”……孩子们回答得都非常好,通过观察韭菜,他们知道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和了,并间接地获得了植物生长需要水分、适当的温度的经验。根据以前讲过的故事《小熊种豆子》及木箱里、阳光下种植豆子获得的经验,孩子们总结出植物的生长与阳光、水、温度、空气有关,从而丰富了孩子的感性认识。
  跟随春天的脚步,孩子们还发现柳树上甜滋滋的柳椹、漫天飞舞的柳絮;杨树上长出的绿叶;从南方归来的燕子;种植区植物的生长;姹紫嫣红的鲜花……从发现春天的一抹新绿到春色满园,孩子们观察着、探索着、记录着、体验着、快乐着。
  二、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小动物,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关爱之情
  夏天,在树荫下孩子们自由地玩耍,捉蜗牛、看蚂蚁搬家、把大雨过后冲到塑胶地板上的蚯蚓送回泥土中。
  (一)蜗牛有牙吗
  又到了户外活动时间了,孩子们三五成群,他们兴致勃勃地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有的在看蚂蚁爬,有的在捉蜗牛玩,他们还不停地交流着,我饶有兴致地看着、听着。晨晨和康康正在玩蜗牛,就听晨晨说,“康康,你说蜗牛有牙吗?”他俩拿着蜗牛仔细地看了好几遍也没找到答案。这时抬头看见了我,就问,“老师,你说蜗牛有牙吗?”这个问题一下子也难住了我,我只好如实告诉孩子,这个问题老师也不是很清楚。回家让爸爸妈妈帮着上网查一查,好不好?看明天谁能把正确答案告诉大家。
  下午放学时,我布置了作业:搜集蜗牛的有关资料。第二天一早,孩子们一入园就叽叽喳喳说起来了,“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我在网上看到了放大的图片。”“它喜欢吃植物的嫩叶子,对植物有害。”“蜗牛爬过后会有一条亮晶晶的痕迹。”“蜗牛外边有壳,身体软软的。”……我及时组织了一场讨论,并让每个孩子说一说,然后我们一起小结,最后我把小贴画奖励给了每个孩子,我想,这可以激发孩子们探究科学的热情和信心吧!“捉几只蜗牛养着吧,让我们用心观察,来验证一下我们刚才说的是不是正确的?”孩子们一阵欢呼。
  (二)塑胶地板上的蚯蚓
  一场大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混杂着泥土和小草的味道。我带孩子们去散步,看今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塑胶地板湿漉漉的、软软的,踩在上边还发出扑哧、扑哧的声音,孩子们开心地踩来踩去。这时,乐乐大声说,“快看,蚯蚓。”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吸引了过去。“老师,这还有一条呢。”这时孩子们的小脑瓜又闲不住了。“蚯蚓怎么会跑到塑胶地板上来呢?” “是被大雨冲上来的吧?”“它躺在这里会不会死啊?”“如果小朋友没看见给踩死了怎么办呢?”……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把蚯蚓送回家。
  我拿起一条蚯蚓把它放回草丛里,又拿起另一条蚯蚓从中间一掐两截,孩子们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老师,它是益虫,你怎么把它弄死了?” 语气中有不满,有伤心。“它会死吗?过几天你们就知道了。”“它真的死不了吗?” 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被调动了起来。我拿出随身携带的塑料袋(这可是我的法宝之一)把蚯蚓放到里边,捧了些泥土,放上几片枯叶。我知道孩子们又会有了新的发现——蚯蚓的再生能力。   这个夏天,我们的养殖角又多了新朋友——蜗牛和蚯蚓。
  三、在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和操作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数学的教育
  秋天到了,秋风吹,树叶落满地。孩子们特别喜欢捡树叶,边捡边说,这细长的是柳树的叶子,像大人手掌的是泡桐树的叶子,卵形的是杨树的叶子……孩子们最喜欢做的就是捡树叶然后递给我,看我把大捧的树叶洒向天空,看树叶像蝴蝶一片片飘落,然后是一片欢呼声。从杂乱地抓起一把树叶递给我到后来会抓着叶柄一片一片地捋顺了,这是一个尝试的、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一个一个放在一起就是许多个;知道了一片一片捋顺了手里可以抓得多。孩子们还能按我的要求按数取物,如捡5片小树叶,捡10片大树叶,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在玩的过程中还练习了分类:把大树叶放在一起;把小树叶放在一起;把形状相同的树叶放在一起;把颜色相同的树叶放在一起。孩子们还开心地在塑胶地板上用树叶摆各种图形、造型,还发现1块塑胶地板是正方形的,2块是长方形的,4块在一起也可以是大的长方形,还可以变成正方形,那6块呢?8块呢?……这不仅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还发展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在玩中亲身感知冰、雪等自然现象
  下雪了,下雪了,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孩子们有些坐不住了,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我在简单说了注意事项后带孩子们来到院子里,孩子们伸出小手,仰着小脸,雪花落在脸上、手上,有的还调皮地钻到孩子们的衣领里。“雪花落在手上什么感觉?”“凉凉的。”“咦?雪花怎么不见了?跑哪去了?”“化了。”“化成什么了?”孩子们看着自己有点儿湿的小手,“老师,化成水了。”我引导孩子们说出了,雪是凉的,手是热的,雪遇热化成了水。这是孩子们亲身体验后的经验。雪下大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进教室。雪停了,看着厚厚的雪,孩子们特别兴奋。我们堆雪人、攥雪球、打雪仗,通过攥雪球孩子们更进一步感知了雪是冰凉的,遇热化成水。“雪能吃吗?”不知谁问了一句。我选择了孩子们认为最干净的雪捧了两捧放在塑料袋里,然后带孩子们回教室了。等雪融化了,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找到了答案。
  孩子们好奇好问,说不上对什么就感兴趣,这不,对楼房排水管子末端结的粗粗的冰柱又产生了兴趣,孩子的模仿力强,有一两个孩子摸,其他孩子就会都前去摸一摸,他们感知了冰是凉凉的、滑滑的、硬硬的。
  “这冰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让孩子们自己找答案。“是从楼顶流下来的。”“雪融化成水,顺着排水管道往下流,因为冬天天气特别冷,水还没落到地面就结成了冰,越结越多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孩子们在玩中,在快乐中,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感知了冰和雪的基本特性,知道了雪遇热化成水,水遇冷结成冰的科学常识。
  新《纲要》指出,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会使幼儿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这为幼儿认识周围世界提供了获得直接经验的前提和可能;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了直接经验和实际背景。只有这样的科学教育才可能培养幼儿真正的内在的探究动机,使幼儿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也只有这样的科学教育才能使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
其他文献
美术“线描画”是我们班的特色活动。从这一学期的“线描画”的尝试中,可以看出我们班上的幼儿是喜欢这个活动的。他们从涂鸦到线条比较清晰的绘画,你在旁边静静的瞧着的时候,会为平时欢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这一刻里变得如此严肃、专注而感到惊异。同时,也为幼儿的天真“大作”而感到欢喜不止。线描中线条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线条的运用对幼儿的构图与造型能力、临摹与写生能力及想象创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线描画”的学习
期刊
宝宝天生也爱讲道理,但是父母的纵容让他们有了耍赖的“本钱”。  面对家长的拒绝,孩子总是又哭又闹,甚至赖在地上不起来……耍赖不是孩子的天性,而是家长不注重原则性培养的恶果。专家建议,孩子的原则性培养要从0岁开始,对待孩子除了要“有爱”,还要“有原则”、“有底线”,甚至还要“有惩戒”。  培养内容  “很多家长都很困惑,不知道什么情况适合去订立原则和坚持原则,担心过多的原则会扼杀孩子的幸福感和创造力
期刊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安全工作事关幼儿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宁;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我园高度重视幼儿的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加强教育、实践演练”的原则,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课题“幼儿园安全管理与教育实践研究”为载体,全园开展了园本和班本课题研究,进一步加强了幼儿园安全
期刊
新《纲要》的颁布如同清新自然的风,吹绿了教育的田野,吹走了我们头脑中陈旧的教育观念。它明确指出:班级墙饰有着很高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挥其价值,帮助幼儿利用墙饰与美术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新课改的当下,我们要摒弃缺乏孩子的主动参与的为美化外观或应付参观、检查评比的方式进行班级墙面的创设。要真正体现幼儿的参与性,使幼儿美术活动与环境真正结合,发挥其作用使孩子获得发展。这也避免了老师苦思冥想的布置,费时
期刊
摘要  随着婚姻解体数目的增加,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儿童数目在不断的增加。作为离异家庭儿童生存圈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机构,应考虑为离异家庭儿童提供系统的补偿教育,尽可能地减少父母离异对其人生发展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  离异家庭儿童 补偿教育 幼儿 教师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离婚率逐年上升,据民政部门统计,1980年离婚和结婚的比例为4.74:100。1997年,中国内地离婚和结
期刊
新小班幼儿从家庭进入了幼儿园,迈出了独立生活的第一步。离开了父母,面对新的环境,入园时幼儿情绪波动,在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指南》明确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指南》同时在健康领域教育建议中指出:“要鼓励幼儿多喝开水,少喝饮料。”“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
期刊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积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对现在的孩子是非常必要的。如我园有绿茵如锦的草坪,坚实平坦、宽阔的操场,万紫千红的小植物园,绿树成荫的小乐园,还有沙池、戏水池、供幼儿跑、跳、钻、爬、攀的大型运动器械和多功能大型玩具。由于户外场地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内容丰富,色彩协调,
期刊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强调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的游戏,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能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模仿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的干扰,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良好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80后逐渐成为幼儿园中最庞大的家长群体,家园交流合作的难度增大。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用爱来搭筑新时期下家园沟通的桥梁:一腔真诚的爱永远是家园沟通的基础;对孩子无私的爱是工作之根本;新时期对家长宽厚的爱是工作之升华。  关键词  80后 爱 家长工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期刊
摘 要  针对幼儿普遍存在的恐惧心理、自私心理、独占心理严重的问题,结合新《纲要》的学习,将新观念转化为相应的教育行为,从创设和谐环境、健全教师心理素质、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家园合力等多方面走进孩子们的世界,顺孩子之天性,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让他们感受到每天的快乐。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注重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它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