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中士冠礼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ead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冠者礼之始也”华夏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礼是华夏礼仪的起点。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类型,冠礼属于嘉礼的一种,冠礼是作为成人所履行的首要礼仪,也是作为成人开始步入礼仪规范的第一步。冠礼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来启发和教育个体,使其符合礼的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同时冠礼也是举行或参加其他礼如昏礼、射礼、乡礼等礼的前提。
  本文主要通过《仪礼·士冠礼》中关于士冠礼的记叙对冠礼的具体过程加以描述和解释,在此基础上分析冠礼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及其复杂形式背后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仪礼》;《礼记》;士冠礼;礼仪
  作者简介:张婷(1991-),女,汉族,山东寿光人,青岛大学2015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2
  一、冠礼概要和士冠礼的过程
  “冠”,《说文解字》解为:“弁冕之总名也”首上之服,即首服,总称“冠”。古时候,男子须蓄须留长发,行冠礼就是把长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并佩戴冠冕以示成人。根据《仪礼·士冠礼》记载,士冠礼是古代贵族男子年满二十岁举行的加冠仪式,表示从此成年,大致程序是,先用蓍草选定行礼的日期和来宾,至行礼之日,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缁布冠,再加皮弁,最后加爵弁,然后取字,冠者一一礼见母亲,兄弟姑姐,以及国君、卿大夫等,主人向来宾敬酒,馈赠礼品,礼毕。具体过程大致如下:
  (一)预礼
  1、筮日、戒宾、筮宾、宿宾及赞冠者
  占卜是古时候人们在做重要决定时首先进行的事情,以卜问凶吉,根据卜问结果行事似乎能预示将行之事进展的顺利,所以行冠礼之前,要用占筮来决定举行冠礼的日期及来宾。《礼记·冠义》曰:“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1]主人(冠者之父)请筮人在庙门前占筮,筮人通过蓍草茎占筮来占筮行冠礼的日期,这叫“筮日”。确定举行冠礼的日期后,由冠者之父或兄至众宾家(主人的同僚、朋友)邀请并告知行冠礼的日期,称为“戒宾”。在举行冠礼前三天通过占筮从所通报的僚友中筮定一人,作为冠者加冠的主宾,主宾选定后,主人前往邀请,称为“宿宾”。最后主人再用同样的礼仪为主宾选择一位助手,即帮助主宾行冠礼的人,称为“赞冠者”。
  2、为期
  行冠礼的前一天傍晚,主人集合将冠者的众兄弟在庙门外与有司(泛指参与冠礼的家臣、小吏)及摈者(有司中佐助主人行礼事的人)共同约定第二天将要举行冠礼的具体时间。
  (二)正礼
  1、陈服器
  行冠禮的当天,清晨开始陈设礼器、祭物与相应服饰。陈设完毕后,冠者之父、加冠者的兄弟、摈者和冠者都穿着相应的衣饰在各自位置站立。
  2、迎宾和赞者入庙
  宾与赞者穿着与主人一样的衣服,在大门外站立等候。摈者出门请宾入内,并通报主人。主人从大门左侧出,于东边站立迎接,面朝西向宾再拜,宾答拜还礼,主人导引他们进庙。在这个过程中,每到转弯的地方,主人与宾相对一揖,至庙门前,主人揖请宾进入庙门,相对三揖,到达堂前阶下,升阶时主宾又相互揖让三次。主人上堂,站立在东序南端,面朝西方。宾的位置在西序南端,面朝东方。
  3、始加之礼、二加之礼、三加之礼
  始加之礼、二加之礼与三加之礼是整个冠礼仪式的核心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是三“加冠”、三“易服”和三“祝辞”。加冠之前,将冠者出房,立在房外之西,面朝南,受宾命后,冠者即席入坐。先由赞者为冠者梳头,再用帛将头发包好,做好一切准备。为了表示洁净,正宾都要先到西阶下洗手,然后上堂到将冠者的席前坐下,亲手将冠者头上包发的帛扶正,然后起身,从西阶走下一级台阶,从有司手中接过缁布冠,走到将冠者席前,先端正其容仪,然后致祝辞祝毕,为他戴上缁布冠。接着由助手为冠者系好冠缨。冠者进房,脱去采衣,换上与缁布冠配套的玄端服出房,面朝南,向来宾展示。再加和三加与始加时礼仪一样,只是冠服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每次加冠之时主宾都要做不同的祝辞,虽内容相异,但中心皆为祝愿与勉励之意。
  4、宾醴冠者
  三加之礼完成后,主人与赞者设筵席于室门西边、堂正中,宾揖请冠者即席,在席西端,面朝南方。正宾面朝北向冠者授觯,冠者在席西边行拜礼,接觯在手,正宾面朝东答拜。赞冠人把干肉和肉酱进置于席前。冠者即席坐下,左手持觯,右手祭干肉和肉酱,用匙酌醴三次,站起。表示永世不忘祖先造此食物的功德。宾则以成人之礼与冠者相互拜揖。
  5、冠者见母、宾字冠者,主人醴宾
  冠者走下筵席,面朝北坐下取干肉,然后带上干肉从西阶下堂,走到东墙门外,面朝北站立拜见母亲,向母亲献上干肉表达对母亲生养之情的感恩与敬意。母亲相对答拜后接受干肉离开,冠者向母亲拜送,母亲再次拜冠者,由此冠者见母仪式完成。正宾下堂,在与西序相对的地方站定,面朝西方。主人下堂,回至原来上台阶前的位置。冠者面朝南于西阶东边站立,正宾为冠者取表字,冠者应对。宾出庙,主人送至庙门外,请以醴酒敬宾。
  6、冠者礼见家人、君、卿大夫和乡先生,并醴宾、 送宾归俎
  冠者拜见兄弟、亲戚,亲戚向冠者两拜,冠者答拜,然后進寝门,拜见姑姐,仪节与拜见母亲时相同。然后冠者更换衣服,戴玄冠,穿玄端服,系上赤而微黑色的蔽膝,朝见国君,进献礼物。接着携礼物晋见乡大夫、乡先生。冠礼结束后,主人以礼宴请正宾。主人以五匹帛、两张鹿皮酬谢正宾,众宾也都参加宴饮。正宾退出时,主人把宾送至大门,拜两次相送,并派人把牲肉送到宾的家中。
  至此,一个完整的士冠礼过程结束,从上述冠礼的具体仪节中可以看出,古代行冠礼的具体过程非常复杂且繁琐,这表明冠礼在古代受到的重视程度之高,也证实“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也[2]”之说。   二、冠礼仪式蕴含的文化内涵
  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人类非常依赖用象征符号表达深刻寓意。士冠礼也是通过一系列仪式、动作、器物、服饰、言语语令等象征符号构成的表达系统,看似繁复的过程中,每一個具体的仪节都隐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束发加冠变衣着寓意明确社会责任与义务
  给冠者束发是加冠前的重要步骤。古时候,男子须蓄须留长发,行冠礼之时将头发束起并加冠,即含有“约束行为”的潜在之意。束发加冠要求冠者摒弃孩童时的自由散漫,明确社会对成人的道德规范要求。
  加冠是冠礼的核心仪式,由宾依次将缁布冠、皮弁、爵弁三种不同的冠加于将冠者之首。先加缁布冠,是为了教育青年人不忘先辈创业的艰辛。其次是加皮弁,最后加爵弁,爵弁是协组国君祭祀等庄重的场合戴的,地位最尊。三次加冠,每加愈尊,由此隐喻希望冠者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自身的道德品行也能与日俱增,所以《礼记·冠义》说:“三加弥尊,加有成也。”
  (二)取表字暗含对冠者殷殷期望
  名与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名是父亲所取,字是主持冠礼的宾所取,是一个人成年的标志。孩童是无字的,字是成人交际时使用的,故《礼记·冠义》曰:“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宾为冠者取表字蕴含着美好的祝福和殷切的期望,一方面使其有独属于自己的身份象征,另一方面字又不仅仅是一个象征符号,它包含着长者对自己的期盼与祝福,因而激励冠者在日后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和充盈这个象征符号,使其成为社会和他人认可的符号即谓“成人之道”。
  (三)三加祝辞表达对冠者的道德期望与人生祝福
  根据《仪礼·士冠礼》记载,三次加冠的祝辞相异,但都包含着约束德行与期望之意,希望冠者谨慎履行社会角色所规范的行为与赋予的责任,得到天之佑护,从而增福与长寿。
  (四)对养育之恩的报答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宾醴冠者时,冠者祭食、祭酒,以此表示永世不忘祖先造此食物功德。拜母则是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正面报答。士冠礼后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以成人的身份、以成人的礼数去拜见自己的国君、乡里的大夫和先生,该仪式表达加冠者渴望效力于国家和乡里,建功立业的愿望。
  三、结语
  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并用忠、孝、悌、忍、善規范“五伦”关系准则。北宋吕大临曰:“所谓成人者,非谓四体肤革异于童稚也,必知人伦之备焉。亲亲、贵贵、长长,不失其序之谓备。”[3]冠礼通过一系列复杂而繁琐的仪式活动,使践行者告别童稚时期,进入成年时期,通过参与这样一种仪式教育,进行容体、颜色、辞令的规范,由此身体力行地体会到作为一个成年人所应该具备的外在仪态容貌,以及内在的道德情操与责任感、使命感。冠礼的重要意义即是促使冠者明确了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并由此立誓遵守与践行自身角色所赋予的责任与使命,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乎礼仪规范要求的合格的社会成员。
  注释:
  [1]杨天宇.仪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6页.
  [2]李慧玲 吕友仁注释.礼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1.386页.
  [3]朱筱新.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6页.
  参考文献:
  [1]杨天宇.仪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2]朱筱新.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李慧玲 吕友仁注译.礼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4]彭林.仪礼[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一个产物,网络舆论监督迅速发展起来,已成为广大网民表达意见、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平台。网络问政的普及和常态化,将党政机关推向了科技运用的前沿和时代发
目的:以小鼠Lewis肺癌胸膜转移为模型,观察抗癌新药PH Ⅱ-7胸腔内注射对Lewis肺癌胸膜转移的治疗作用.结论:l小鼠Lewis肺癌胸膜转移模型是研究抗癌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良
摘 要:本文通过对史传、文集、方志中和庄肃有关的史料的搜集整理,对庄肃藏书、著书等资料進行基本的爬疏,从而探讨其作为元代藏书聚书成就较为突出的藏书家的贡献,并据此进一步认识以庄肃为代表的元代藏书家和元代藏书风貌。  关键词:庄肃;藏书;著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3  我国自春秋战国墨子、惠施、苏秦以来,私人藏书
本研究从心理学角度着手,借用心理分析这一研究工具,对《红楼梦》中的经典女性形象——林黛玉的性格作出研究分析。结合原著文本中的生动事例,分别阐述了林黛玉性格的主要特
摘 要:《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赡的编年体史书,不仅具备很高的史学价值,也具备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其中记述的许多梦现象散布于春秋历史的各个时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左传》中的叙梦手法不是首次出现,但确实为梦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左传》;梦;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陈新新(1991-),女,汉族,河南漯河人,青岛大学2015级古代文学研究生在读,研
摘 要:作为秦汉时期以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项羽短暂的30年人生引发了后世两千多年的争议与评说。站在历史的角度,项羽的所有都是过去客观存在的事实,想要有所改变是不现实的,然而人们对项羽的认识却存在很大的区别,究其原因,就在于认知主体在知识、价值、情感上有所差异。以项羽的文学形象为例,不同文学作品塑造的项羽形象千差万别,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项羽所具有的文学形象无疑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其中司马迁的《史记》
目的:该研究的目的就是评价检测CSF中单核细胞内的结核菌抗原对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意义,为结脑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的方法.结论:该实验通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脑患者脑脊
摘 要:在《诗经》中有着大量的水描写,诗人或将其作为情感符号,或将其作为环境因素,将其与抒情主人公的爱恨情仇融为一体。有用水来表现闺阁情思的,有着青年男子对于艰难生活的淡泊,还有着失意者的苦闷,以及征战士兵对故土的思念。  关键词:恋人之思;漂泊之苦;故土之念  作者简介:刘丽红,女,硕士,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
“为人类而艺术”世界巡回展选摘陈锦芳博士是位画家、作家、艺术史家、前景预见者、哲学家和陈锦芳文化馆的创办人,后者是一非营利机构,专注于国际文化交流及促进全球新文艺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