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东省作为我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的省份,全省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聚焦“十强产业”,全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建设。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发生改变,作为主要人才培养输出的高校,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满足新旧动能产业结构的需求。本文基于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从应用型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专业群的升级改变,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等探讨研究。
关键词:新旧动能;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
1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人才需求分析
作为十九大之后首个获批的新旧动能转换综合示范区,山东省持续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启动以来,推出“十强产业”,同时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的建设加速提效。形成以12类新型产业为主导和重大基础设施为保障的“12+1”项目体系,先期储备项目900个,总投资近4万亿元。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以“四新”促“四化”作为战略方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文件,包括创新驱动发展、科技体制改革、“双创”、“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系,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各领域深度融合,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新技术发展势头良好。
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中小微企業急需的“中层人才”“技能工人”匮乏,5G行业的科技人才和专业应用人才急需。据山东省人力资源数据统计,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数量缺口较大,而且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较低,人才质量不高。
为山东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向,同时也是一项重大机遇。特别是对应用型人才的短缺,为民办高校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民办高校的本质就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建立存在的,由于最近几年高校的改革,大部分都偏向研究性高校的方向发展。所以民办高校不仅要对传统专业的升级再造,同时还要对新型学科、交叉学科申报探索。
2 目前民办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现状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业。所以民办高校主动融入经济发展、紧随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积极培养新旧动能转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是民办高校的社会职能,也是其重要的发展形式。
当前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较多的问题,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内涵不突出、实践环节设计不合理、产教融合得不到政策和企业的大力支持,致使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得不到有效的融合匹配。在人才培养上盲目追求“高、大、全”,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操作、重知识掌握轻能力培养的问题很是普遍,对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应用型人才的欲望不强。
一些民办高校办学经费投入有限,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使得企业参与度不高。同时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最大的问题所在,校企间缺乏实质性合作,致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较低,服务于企业的能力不足,不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没有紧跟“十强产业”人才需求定位,还停留在以前的学科设置,没有创新的专业设置。
3 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改进
从人才供给与需求角度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是民办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民办高校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有所作为的主要形式。
3.1 进行专业群的升级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山东省地方院校应结合新旧动能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和企业对接,为技术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对学科设计中的知识和能力优化升级,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才保障。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会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像新一代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高校专业设计也应积极进行升级,建立相关专业群,形成人才培养积极的环境。
3.2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需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相适应,这样才能有效进行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需求结构对接,结合“十强”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产业的发展,推动现有优势传统专业的改革创新,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与现代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
3.3 提高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核心是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积极为学生提供实习培训场所,成立学校与企业的沟通桥梁来促进和保障学生实习实训;学习要制定积极自由的学分和学习制度,保障校企间能够实行工学交替,实现平稳衔接;应用型人才培养始终做到以企业为依托,以十强产业需求为导向,形成完善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4 总结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不断以社会需求进行完善,面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民办高校更应紧抓时机,在人才培养结构方面做出相应的优化和调整,对接十强产业人才需求。在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民办高校进行专业群的升级改变,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保障。
参考文献:
[1] 杜壮.山东:“十强”产业成为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独家专访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投资处、高技术处、重大办相关负责人[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1).
[2] 李盼道,李宁.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山东省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优化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04).
[3] 石猛,张体勤.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民办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9(06).
[4] 吴云.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0(04).
作者简介:杨公立,男,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发展。
关键词:新旧动能;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
1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人才需求分析
作为十九大之后首个获批的新旧动能转换综合示范区,山东省持续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启动以来,推出“十强产业”,同时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的建设加速提效。形成以12类新型产业为主导和重大基础设施为保障的“12+1”项目体系,先期储备项目900个,总投资近4万亿元。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以“四新”促“四化”作为战略方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文件,包括创新驱动发展、科技体制改革、“双创”、“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系,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各领域深度融合,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新技术发展势头良好。
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中小微企業急需的“中层人才”“技能工人”匮乏,5G行业的科技人才和专业应用人才急需。据山东省人力资源数据统计,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数量缺口较大,而且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较低,人才质量不高。
为山东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向,同时也是一项重大机遇。特别是对应用型人才的短缺,为民办高校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民办高校的本质就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建立存在的,由于最近几年高校的改革,大部分都偏向研究性高校的方向发展。所以民办高校不仅要对传统专业的升级再造,同时还要对新型学科、交叉学科申报探索。
2 目前民办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现状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业。所以民办高校主动融入经济发展、紧随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积极培养新旧动能转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是民办高校的社会职能,也是其重要的发展形式。
当前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较多的问题,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内涵不突出、实践环节设计不合理、产教融合得不到政策和企业的大力支持,致使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得不到有效的融合匹配。在人才培养上盲目追求“高、大、全”,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操作、重知识掌握轻能力培养的问题很是普遍,对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应用型人才的欲望不强。
一些民办高校办学经费投入有限,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使得企业参与度不高。同时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最大的问题所在,校企间缺乏实质性合作,致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较低,服务于企业的能力不足,不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没有紧跟“十强产业”人才需求定位,还停留在以前的学科设置,没有创新的专业设置。
3 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改进
从人才供给与需求角度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是民办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民办高校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有所作为的主要形式。
3.1 进行专业群的升级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山东省地方院校应结合新旧动能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和企业对接,为技术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对学科设计中的知识和能力优化升级,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才保障。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会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像新一代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高校专业设计也应积极进行升级,建立相关专业群,形成人才培养积极的环境。
3.2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需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相适应,这样才能有效进行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需求结构对接,结合“十强”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产业的发展,推动现有优势传统专业的改革创新,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与现代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
3.3 提高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核心是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积极为学生提供实习培训场所,成立学校与企业的沟通桥梁来促进和保障学生实习实训;学习要制定积极自由的学分和学习制度,保障校企间能够实行工学交替,实现平稳衔接;应用型人才培养始终做到以企业为依托,以十强产业需求为导向,形成完善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4 总结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不断以社会需求进行完善,面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民办高校更应紧抓时机,在人才培养结构方面做出相应的优化和调整,对接十强产业人才需求。在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民办高校进行专业群的升级改变,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保障。
参考文献:
[1] 杜壮.山东:“十强”产业成为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独家专访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投资处、高技术处、重大办相关负责人[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1).
[2] 李盼道,李宁.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山东省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优化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04).
[3] 石猛,张体勤.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民办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9(06).
[4] 吴云.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0(04).
作者简介:杨公立,男,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