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洪流中的生命图景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ha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格非早期的小說将历史事件与碎片式的记忆杂糅在一起,他擅长用个人或集体拼凑的记忆挑战宏大的历史话语,在客观冷静地叠加叙述中逐渐暴露事件的矛盾性。“乌托邦三部曲”延续了格非关注历史语境中的个体生命的创作主题,但抛弃了通过个人来解构宏大历史的写作方式,更侧重于对历史洪流中的个体生命图景的书写。《望春风》中,格非不是以知识分子的立场来评判人物的善恶,而是在对故乡的深情回望中,努力探寻每个渺小的生命个体存在的方式和意义。
  【关键词】:历史;生命;乌托邦;故乡
  1964年出生的格非在同时代的中国先锋作家中是最年轻的一位,他作为学者的身份也较其他作家不同。他深谙小说叙事学理论与东西方文学的叙事技巧,而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当代中国的优秀作家。格非最初以先锋的姿态步入当代文坛,前期的中短篇小说保留了“先锋”的品格,偏重于对记忆与历史的叙事,呈现出浓厚的现代派特征。格非三十多年来的小说创作,展示了一个当作作家的成熟过程。
  一、“个人记忆”与“宏大历史”的纠葛
  在先锋作家的处女作系列中,马原的《拉萨河女神》、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苏童的《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等,均是以形式的新奇独特博得文坛关注,作品中呈现出的语言的陌生化和疏离感,颠覆了读者熟悉的阅读经验和欣赏观念。而格非的处女作《追忆乌攸先生》取材于人们对“文革”历史的追忆,虽然从取材和形式上都显得不够“先锋”,“但《追忆乌攸先生》的出现,可看作是对‘伤痕小说’与‘反思小说’的一次历史性梳理,它以历史寓言的方式进行历史提纯,将如泣如诉的‘伤痕’与未经批判的‘反思’引向历史深处的存在质询和思想拷问。”[1]小说主人公乌攸先生作为村中文化人的象征,他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理,在村民中传播真理和文明的曙光。让他赢得了众人的崇拜和“杏子”仰慕。然而这位救世济人的老好人在黑白颠倒的荒诞时代,未能幸免于难,他爱书却被当众焚书,“头领”的威权统治和村民的麻木冷漠的心态,终于杀死了这位志虑忠纯的文化人。小说是侦探体和追忆体的融合,通过对乌攸先生的碎片式的回忆,来体现对宏大历史的质疑,当“个人记忆”汇集成“民间记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构成对宏大历史的解构和颠覆,暴露出时代杀人的历史本质。
  如巴特所说:“小说是一种死亡,它把生命变成一种命运,把记忆变成一种有用的行为,把延续变成一种有方向的和有意义的时间。”[2] 回忆在格非小说中是一个特殊的力量,它使历史事件与碎片的记忆杂糅在一起。格非在回忆中有叙述历史的冲动,但他的目的不在于叙述历史,而是用个人或集体拼凑的记忆来挑战宏大的历史话语,在客观冷静地叠加叙述中逐渐暴露事件的矛盾性。格非早期作品《风琴》《锦瑟》《迷舟》《大年》《青黄》等都是对历史原型的一次戏仿。成名作《迷舟》就是从既定的“宏大历史”出发,通过“个人记忆”表现个人与历史之间的错乱。小说的背景是国民革命时期,北伐军的先头部队攻占了兰江西侧的榆关, 驻守棋山的32旅旅长是萧,他在大战前夕潜回故里侦查敌情并参加父亲的葬礼。在故里萧遇到了昔日心心念念的情人杏,在马三大婶的暗示下,萧与杏秘密幽会了三天。杏的丈夫三顺发现杏的不贞后阉割了杏,并扬言要杀了萧。萧在去榆关的路上遇到了三顺,不知为何三顺又突然决定放过萧。格非关注个人在历史残片中的全部情感和活动的可能性,在历史的断裂出挖掘生命的本真姿态。
  二、“乌托邦理想”下的生命状态
  90年代以后,“先锋小说”逐渐暴露了主体话语的丧失和人性精神的消隐等问题,先锋作家也面临亟需转型的问题。格非在文坛沉寂了十年之久后,以《蒙娜丽莎的微笑》为先声,2004年发表的《人面桃花》让他告别了先锋的标签,这部作品延续了格非关注历史语境中的个体生命的创作主题,但抛弃了通过个人来解构宏大历史的写作方式,更侧重于对历史洪流中的个体生命图景的书写。在“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2007、《春尽江南》2011)中,格非绘制了一张跨越百年的“乌托邦理想的建构与消亡”的图谱,书写了家族三代人追逐大同世界的梦。三部曲中,三代主任公秀米、谭功达、谭端午均是这历史洪流中带着诗人气质的郁郁寡欢的梦游式人物,有着建立“乌托邦王国”的理想冲动,而这个理想的乌托邦之地——“花家舍”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持续演变。《人面桃花》中,“花家舍”虽是土匪的大本营,但这里桃花嫣然、与世隔绝、桑竹美池应有尽有,人们生活得怡然自乐。《山河入梦》中,这里被郭从年改造成“花家舍人民公社”,有着最合理最完善的制度,表面上物质丰美,是安居乐业的佳选之地,实际上由于恐怖的“匿名信”制度和阴森的间谍机构的存在,人们终日惶惶不安。到《春尽江南》,花家舍最终沦为一个物欲腾升、人心失守的“销金窟”,是供现代人消遣娱乐的场所,这标志着三代人乌托邦精神诉诸实践的失败。
  三、故乡背影里的生命积淀
  继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江南三部曲”之后,最新长篇小说《望春风》是格非的又一成熟之作。在这部小说中,格非表达了对于“故乡”的深切情感。与当代文学乡土小说的创作谱系相比,《望春风》微缩了当代中国农村的变迁形态,与“故乡”系列小说有着“同质异构”性,可以看作是关于渐渐远逝的故乡的挽歌。一方面他用诗意的笔将触故乡的温情娓娓道来,另一方面深刻地揭示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传统伦理和淳朴民风的溃败。在谈到创作动机时,格非说:“我决心要写一部小说,就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起。如果不写,用不了多少年,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也许不会知道,长江腹地曾经有过这些村子,有过这些人,这些人和这片土地曾有过这样一种关系。” [4]格非虚构了“我”(赵伯渝)生活的故乡——儒里赵村,这里一直民风淳朴、井然有序,文革结束后,随着乡镇企业加速发展,昔日风景如画的村庄难逃被拆迁的命运,被时代风云裹挟的洪流冲得分崩离析,最终秀丽的村庄沦为无人问津的废墟。故乡于“我”而言是精神原乡,是生命中美好和温情的开端。当故乡的河流不再清澈,此刻的故乡不再是精神原乡,而是没有生机的荒原,格非没有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加以评判,他刻意淡化了人物的善恶区分,在对故乡的深情回望中,努力探寻每个渺小的生命个体存在的方式和意义。
  小说的结尾写到:“到了那个时候,大地复苏,万物各得其所。到了那个时候,所有活着和死去的人,都将重返时间的怀抱,各安其分……”。[5]尽管这是“我”为了安慰春琴所作的畅想,但至此,我们可以肯定,故乡的温情正渐渐回缓,人对于爱和生长的渴望从未停止。
  不论是早期的先锋实验还是后来的创作转型,格非都从未放弃对历史的文化解码,他在变化中坚守了对于个体生命状态的探索。格非小说中人的“生存”是一直是他关注的问题,他在创作中逐渐确立了“个体的精神存在如何实现”的主题,即一个与乌托邦理想有关的问题。“人类永远需要高蹈的乌托邦精神。始终在路上, 是乌托邦精神的内在核心。它永不驻足, 永不坐实, 永远向各种可能性开放。”[6]格非通过乌托邦精神探寻人的“存在”意义,也是他不同于其他作家之所在。
  参考文献:
  [1]蔡志诚.身体、历史与记忆的侦探——《追忆乌攸先生》的文本分析与文学史意义[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00-105.
  [2]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燕,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84.
  [3]格非.人面桃花[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1.
  [4]格非.《望春风》的写作,是对乡村做一次告别[N].中华读书报,2016 -06 -29.
  [5]格非.望春風[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341.
  [6]陈斯拉.桃花源:抵达存在的路径--论格非小说的精神内核[J].小说评论,2008(2):69-76.
其他文献
一、詩词《聚了,散了》  树叶黄了,它脱离了大树对它的依恋,一片片洒落大地,回归自然。  大雁南飞,脱离了这里曾经给它的温暖,去寻找属于它自己的家。  鱼儿奔向大海,去寻找自己最理想的归宿。  日月残淡,它忽略了大自然对它的爱恋。往日的景色不在迷人。  杨柳垂涎,它脱离了白云对它的装扮,不再起舞。  绿草失茵,它脱离了露珠对它的依恋,失去生机。  心儿碎了,它不再相信人会有真情,所以沉定。  不是
期刊
【摘要】:近些年科技成品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庞大的市场需要,推动了科技产品发展的脚步,而现在的实体设备在市场上也逐渐饱和。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佳享受的服务,各大科技公司也开始发行了虚拟现实产品,并且加大了对虚拟现实产品的研究力度。本文阐述了未来的虚拟现实的智能化、交互性、便捷性,给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描写了未来的虚拟现实给生活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展望。  【关键词】:虚拟现
期刊
【摘要】:目前记忆理论研究在国内外研究界已成蔚然之势,研究主体涉及政治、文化、心理、历史和文学等诸多领域。 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哈布瓦赫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集体记忆概念,强调记忆的外部认知框架。记忆不再是个体的心理或生理现象,而是一种群体社会现象,是一个与他人、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的产物,具有社会性。英华作家在文学创作中也在努力建构对母国的记忆图景,寻找自身的文化之根。  【关键词】:哈布瓦赫;记忆
期刊
【摘要】:洛神的形象在中国的古典文艺作品中时常出现,本文通过对曹植《洛神赋》,顾恺之《洛神赋图》和易至群《洛神戏水》三件文艺作品表达方式的对比,探寻易至群先生对洛神作为现代人更为理性的情感寄托。  【关键词】:易至群;洛神;洛神赋  一千九百年前,一个卑微帝子对洛水宓妃涌出“仿佛兮若青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的”的盛赞;一千九百年后,易至群先生又用水墨以现代国画的形式将洛神的意态重现。历史上最
期刊
【摘要】: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大都存在着许多意象。而这些意象又并非纯粹表面所指的事物,往往是深受文学渲染而形成的一种精神符号,所表达的情感态度亦带有特殊性。而狐作为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既彰显了人类对于狐这一动物特征的基本认知,更彰显出社会文化特征的独特性。为此,从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来研究狐狸这一意象显然是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中日;古典文学作品;狐意象  在文学作品中,狐这一动物形象早已烙
期刊
【摘要】:儒学和道学是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始基,对于中国文学起着深远厚重的影响。诞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赋》,是古代文论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全文细致描述了创作过程涉及的种种问题。文章从《文赋》的文本入手,着眼于陆机具体的文论观点,对于《文赋》中的儒道文学观的思想淵源进行分析,以此感悟儒道两家的文学思想与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契合之处。  【关键词】:文赋;儒家;道家;文学观;影响  陆机的《文赋》是继曹
期刊
【摘要】:秦观和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他(她)们的词学创作在类似的审美风格中,又因时代差异和个人遭际等的不同而展现出了各自独特的个性。通过对二者婉约词差异的探讨,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婉约词派共性下的个性,更有助于丰富中国词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秦观;李清照;婉约词;差异  作为婉约词派分别在北宋和两宋之间的代表人物,秦观和李清照都被称为本色当行的词手。在内容上,二人词作都以个人情感、离愁别
期刊
【摘要】: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其词用意深至,笔力奇横,为世人所称道。历来研究山谷词的大家实非少数,但主要研究对象是其词本体,对于山谷词的版本情况并没有太多涉及。黄庭坚的山谷词目前存世的有多种版本,这些版本主要从属于两个系统,一个系统是明嘉靖宁州祠堂本的《山谷词》,所收词180余首,比较全面,后世许多词家校山谷词都以其作底本;另一个系统是南宋闽刻本《山谷琴趣外篇》,当是现今发现的最早的山谷詞
期刊
【摘要】: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着盲目从众、网络暴力、网络审丑等种种非理性行为,网络政治参与中的慎议不足、社会负面情绪的折射和网络缺乏谣言自洁机制都是导致这些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原因,要有效规范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必须从培育良好的公共话语、加强政府引导、强化网络监管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政治参与;慎议;非理性;规制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网
期刊
【摘要】:《沉香屑·第一炉香》讲述的是一个女大学生葛薇龙的故事,她的身上带着张爱玲的影子,和张爱玲一样,不问是非地为爱痴狂。虽然葛薇龙为爱情而毁灭自我的故事带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是如果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来看的话,葛薇龙的故事其实更值得人同情:一个女孩为了一个不爱自己的男孩而孤注一掷、葬送自己的全部。葛薇龙的悲剧在于自我人格的破裂、爱情的虚妄以及她思想情感的凄凉上,她是一个生在浮华乱世里的可怜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