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7-0122-0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主要是考虑到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语文教材内容的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语文教材在选材时也更偏向于故事,只不过可能更偏向于文学性,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故事教学法则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缺陷,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质量,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1.故事教学的内涵及其应用意义
故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教材内容表现出来。教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考虑到小学生年龄特点,希望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故事教学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感悟。故事教学法在课堂中应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第二,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第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2.故事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故事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其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然而为了保证故事教学法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根据教材内容,选取与其相符合的故事,使故事内容与课本教材相一致。教师在选取故事时,如果仅仅只是想要通过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随意选择有趣的故事进行讲课,那么这样的故事就会失去教学意义,也就无法实现故事教学法想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二是真实性原则,教师在进行故事选材时要考虑到故事是否真实,真实的故事才会对学生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造虚假故事,这不仅不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育。三是趣味性,这应该是故事本身所具有的根本属性了,为了保证故事教学法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实施,教师在进行故事选材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选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故事,这样才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以及课堂参与度,以此来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效率和质量。
3.将故事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将生活小故事与小学语文课堂相结合
语文的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内容更偏向于教导学生了解生活中事物,因此为了使教学更加有效,教师可以语文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借助生活中的实物,使抽象的事物具象化,弥补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理解抽象知识时有一定难度的缺陷。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按照教材中的内容开展教学,很少为学生丰富课外知识,限制了学生语文知识的拓展,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用故事教学法则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既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质量。比如,教师在讲解三年级上册中《我们的民族小学》这一课,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识字还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先要带领学生认识生字生词,对此教师可以借助故事教学法,通过为学生讲解丰富多彩的民族小学故事,使学生体会飘扬、招呼、欢唱、打扮以及穿戴等生词。在对这些词语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在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2)在故事课堂加入讨论环节
学生在课堂中的效率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学生即使在课后再怎样认真,都比不上课堂集中注意力学习的40分钟,因此为了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讨论环节,改变以往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的情况,将课堂更多的交予学生,为学生提供自由、开放的课堂讨论机会。以往教师往往认为小学生年龄小、经历少,也无法独立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很少给学生提供讨论的机会并要求学生发言,但随着新课标改革,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为此教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课堂讨论的机会。例如,教师在教授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这一课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机会,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关课文的讨论话题,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出春夏秋冬四张图片,让学生说出相对应的季节,询问学生有关四个季节的特点以及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说出理由,为学生提供自我表达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素养。
(3)将授课内容与小故事相结合
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想象力强的特点,教师考虑到这一因素,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采取多种手段去挖掘学生的想象能力,其中故事教学法就是有效措施之一,教师根据故事教学法,将教材内容变成一个个精彩多样的小故事,使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太过单一落后,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将知识全部的灌输给学生,但无法取得有效成果,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课堂太过沉闷压抑。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以及效率,教师将故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利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故事体会其中的教学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例如,教师教授一年级下册《姓氏歌》这一章节时,教师需要认真通读全文,为学生设定关于课堂教材内容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而识字永远是其中的重要目标,在这一课时中的教学任务主要是教学生识得其中的重点生字,并且掌握其书写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利用故事教学法开展教学,在教学前,教师先从问题导入学习,提问学生所知道的古代经典诗文有哪些,低年级的学生回答积极性很高,而《百家姓》这一经典诗文很容易就被提到,教师就借助学生的回答告诉学生今天的教学内容与《百家姓》有关,再在教学中插入与其相关的小故事,加深学生对姓氏的了解。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发展,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都发生了改變,教师为了保证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应用了故事教学法,通过在课堂中插入精彩丰富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既保证了教学效率以及质量,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田密.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
[2]李冬梅.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20):102-103
[3]尹红艳.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80+82
[4]高宗红.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33):115-116
[5]王静.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5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