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发行的几只公司债都出现上网后半小时内就告售罄的情形,一级市场的火爆也让公司债的二级市场不断升温。但出于风险控制的角度,对债券,尤其是对无担保债券,控制信用风险非常关键。
各路资金争相涌向高票息公司债,已悄然成为熊市中的一道风景。如一位债券基金经理所言,过去是债券发行商求着基金“买一点”,现如今则是基金求着券商“分一杯羹”,债券的紧俏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面对节节走低的股市,投资者的投资要求也变得更为现实,稳定收益低风险产品的受关注程度大大提高。整个9月的企业债券市场恍如去年的股票市场,债市融资需求大增带来新的投资机会。据相关数据统计,9月以来已有12家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共募集468亿元,环比增长逾六成,创出年内新高。
爆炸式增长
近期发行的一些公司债在一级和二级市场均受到资金极力追捧,其火爆场景堪于去年的股票市场相提并论。
以“08新湖债”为例,在7月2日的发行中,9亿元的网上发行量仅在17分钟内就告售罄,而排队等待申购的资金达到发行量的3倍。在7月18日首日上市后,其价格一路上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涨幅达到了6%,远远超过了同期交易所国债市场的涨幅。
某债券基金经理认为,从第一天上市的交易情况看,很明显有大量散户资金介入。“很多买单从开盘直至收盘一直挂着,显然非机构资金所为。机构资金的做法是,一旦发现无法买到,就会马上撤离,转而投入其他可能产生资金价值的品种,例如短期拆借等等。”该人士说。从上市第一天,这只由民营地产企业发行的无担保债券,受到资金狂热追捧的程度可见一斑。从中也可看出,大量资金从股市撤离转投债券市场的蛛丝马迹。
近期发行的几只公司债都出现上网后半小时内就告售罄的情形,一级市场的火爆也让公司债的二级市场不断升温。10月的第一周,交易所债券指数连续飘红,其中沪深公司债指数周涨幅分别为4.21%和4.71%,几乎均以历史最高点收盘。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公司债市场的上涨与整体债市的回暖有关。从最近的政策面和基本面看,可谓利好不断。中国央行在短短1个月内两次下调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一次下调存款利率0.27%,这些举措促使债券市场整体收益率曲线不断下移,现券价格因而上涨。
尤其是10月8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与上次相比不再是部分银行下调,而是全线下调,这也意味着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周期开启,对资金推动型的债市来说无疑是一个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从最近出台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看,管理层有意大力发展公司债,上交所为此也有多项措施出台。9月20日,上交所为进一步明确公司债券发行、上市、交易的有关规定,提高公司债券市场流动性,促进上交所债券市场发展,对上交所《关于公司债券发行、上市、交易有关事宜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修订。此后,上交所又于10月7日发出通知,对2008年10月6日至2009年11月30日参与国债、企业债和公司债券的现券及回购交易,免收相关交易费用。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9月20日发布的规定降低了公司债回购门槛,对持有公司债的投资者来说,再融资渠道更加便利,有利于公司债投资者的增加,间接促进公司债的发行,而10月7日的通知则为投资者交易提供了优惠政策。这些配套措施为债券市场进一步扩容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公司债交易。
信用风险良莠不齐
今年以来,公司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容量扩大,信用增级方式丰富,发行人信用质量也日趋多样化。截至10月15日,中长期信用债的发行总额为2765.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倍;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总额为3365.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
同时,公司债的信用增级开始趋于多样化。银行担保取消之后,第三方担保成为信用增级的主要形式,也取得了市场的认可。质押担保和无担保企业债个数各占15%。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公司债中接近一半的发行人经营房地产业务,其中中粮地产、万科、金地、新湖、保利、北辰的主营业务均为房地产开发,天津泰达和金发科技也有部分房地产业务。从行业上来看,房地产占据压倒性比例。
另一方面,企业债的发行人资质差异较大,对投资者专业要求较高。目前评级基本在A~至AAA之间。
以短期融资券为例,2008年市场变化较大的是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10月9日,交易商协会接受6家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注册,注册额度共2.52亿元,首期计划发行1.97亿元。而中期票据的发行人目前一般都是大型央企,未来的趋势也将向资质较差的企业扩展。
今年以来,随着企业债发行量增大,债券基金的参与度也不断上升。富兰克林国海强化收益债券基金经理刘怡敏介绍说,出于风险控制的角度,一般基金公司会对各类债券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
刘怡敏介绍,国海富兰克林债券评级系统将信用债券分为5类:A类是由央企发行,四大行或国开行担保;B类是非央企发行,但由四大行或国开行担保;C类是由3A级央企发行但无担保。上述三类均为AAA级,信用风险很低,一般无需信用分析,可直接买入。
D类是由非央企发行,有担保但非四大行或国开行担保;E类则是非央企发行,且无担保。这两类债券虽然利率较高,但信用风险也相应提升,一般需要经过信用分析,并且和行业研究员一起探讨才可进行投资。
今年下半年开始,一些无担保债券由于其较高的利率开始受到市场追捧.如已经发行的万科5年期债券(3年可回售),利率为7%;5年期由建设银行担保的万科债券收益率为5.5%;中国兵器装备集团7年期债券,利率为5.1%;近期还有联想控股债券,中国电信、大秦铁路以及多只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债等待发行。刘怡敏表示,出于风险控制的角度,债券基金对无担保债券还是会区别对待,不会盲目追逐高收益,控制信用风险非常关键。
短期有所调整
从近期市场的交易情况看,信用、利差的调整可能已经开始。
首先是铁道债发行开始降温。铁道部发行的企业债一直被市场视为风险极低的准政府债,上周三10年和15年期铁道债发行利率分别落在3.85%、4.03%,从中标结果来看偏于中性,与二级市场金融债利差达到15个基点左右。不过申银万国债券研究员屈庆认为,这一情况反映出一级市场与前期狂热时期相比已有所降温,表现在中标利率并未落在投标区间下限(在牛市狂热时期资金为了配置量完全可能发生),且投标倍数仅为3.9倍和2.4倍,较9月份明显下降,意味着投机性资金一部分已经离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近期非发债企业资金链断裂事件频发。屈庆认为,尽管对经济周期的担忧不断加大的同时,公司债券违约案例仍然“幸运”地未曾出现,但可以预期的是,在经济下滑的影响下,银行体系中坏账正开始累积。包括国内最大印染企业江融印染、华联控股子公司华联三鑫、常熟科弘、金田铜业等等,在前期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外需下降时,给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下游行业和房地产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压力。而近期下游需求下降对一些债务负担较重的中游制造型企业则进一步形成压力,它们在成本上升时为了应对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不断增加库存,而产能过剩在遭遇需求下降时将考验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多数企业的资金周转天数明显变长,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大幅增加,资金压力加大。
这样的影响并非仅对一些小企业适用,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能力,同样可能面临财务风险。尤其在银行选择借贷的一些行业中,如果企业由“5个井盖盖6口井”变为“3个井盖盖6口井”,则公司的信用风险将进一步加大。从这个角度看,商业银行的行为是判断信用风险的“领先指标”。
此外,从这几家企业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企业互相担保的风险正在体现。华联三鑫由其他企业提供了93笔保证担保,江龙控股由当地的8家企业提供了担保,这种互相担保的方式在单只企业出现违约事件后,则迅速的将违约风险传染到其他企业。这对公司债券的互相担保方式同样是值得警惕的。
各路资金争相涌向高票息公司债,已悄然成为熊市中的一道风景。如一位债券基金经理所言,过去是债券发行商求着基金“买一点”,现如今则是基金求着券商“分一杯羹”,债券的紧俏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面对节节走低的股市,投资者的投资要求也变得更为现实,稳定收益低风险产品的受关注程度大大提高。整个9月的企业债券市场恍如去年的股票市场,债市融资需求大增带来新的投资机会。据相关数据统计,9月以来已有12家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共募集468亿元,环比增长逾六成,创出年内新高。
爆炸式增长
近期发行的一些公司债在一级和二级市场均受到资金极力追捧,其火爆场景堪于去年的股票市场相提并论。
以“08新湖债”为例,在7月2日的发行中,9亿元的网上发行量仅在17分钟内就告售罄,而排队等待申购的资金达到发行量的3倍。在7月18日首日上市后,其价格一路上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涨幅达到了6%,远远超过了同期交易所国债市场的涨幅。
某债券基金经理认为,从第一天上市的交易情况看,很明显有大量散户资金介入。“很多买单从开盘直至收盘一直挂着,显然非机构资金所为。机构资金的做法是,一旦发现无法买到,就会马上撤离,转而投入其他可能产生资金价值的品种,例如短期拆借等等。”该人士说。从上市第一天,这只由民营地产企业发行的无担保债券,受到资金狂热追捧的程度可见一斑。从中也可看出,大量资金从股市撤离转投债券市场的蛛丝马迹。
近期发行的几只公司债都出现上网后半小时内就告售罄的情形,一级市场的火爆也让公司债的二级市场不断升温。10月的第一周,交易所债券指数连续飘红,其中沪深公司债指数周涨幅分别为4.21%和4.71%,几乎均以历史最高点收盘。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公司债市场的上涨与整体债市的回暖有关。从最近的政策面和基本面看,可谓利好不断。中国央行在短短1个月内两次下调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一次下调存款利率0.27%,这些举措促使债券市场整体收益率曲线不断下移,现券价格因而上涨。
尤其是10月8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与上次相比不再是部分银行下调,而是全线下调,这也意味着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周期开启,对资金推动型的债市来说无疑是一个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从最近出台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看,管理层有意大力发展公司债,上交所为此也有多项措施出台。9月20日,上交所为进一步明确公司债券发行、上市、交易的有关规定,提高公司债券市场流动性,促进上交所债券市场发展,对上交所《关于公司债券发行、上市、交易有关事宜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修订。此后,上交所又于10月7日发出通知,对2008年10月6日至2009年11月30日参与国债、企业债和公司债券的现券及回购交易,免收相关交易费用。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9月20日发布的规定降低了公司债回购门槛,对持有公司债的投资者来说,再融资渠道更加便利,有利于公司债投资者的增加,间接促进公司债的发行,而10月7日的通知则为投资者交易提供了优惠政策。这些配套措施为债券市场进一步扩容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公司债交易。
信用风险良莠不齐
今年以来,公司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容量扩大,信用增级方式丰富,发行人信用质量也日趋多样化。截至10月15日,中长期信用债的发行总额为2765.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倍;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总额为3365.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
同时,公司债的信用增级开始趋于多样化。银行担保取消之后,第三方担保成为信用增级的主要形式,也取得了市场的认可。质押担保和无担保企业债个数各占15%。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公司债中接近一半的发行人经营房地产业务,其中中粮地产、万科、金地、新湖、保利、北辰的主营业务均为房地产开发,天津泰达和金发科技也有部分房地产业务。从行业上来看,房地产占据压倒性比例。
另一方面,企业债的发行人资质差异较大,对投资者专业要求较高。目前评级基本在A~至AAA之间。
以短期融资券为例,2008年市场变化较大的是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10月9日,交易商协会接受6家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注册,注册额度共2.52亿元,首期计划发行1.97亿元。而中期票据的发行人目前一般都是大型央企,未来的趋势也将向资质较差的企业扩展。
今年以来,随着企业债发行量增大,债券基金的参与度也不断上升。富兰克林国海强化收益债券基金经理刘怡敏介绍说,出于风险控制的角度,一般基金公司会对各类债券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
刘怡敏介绍,国海富兰克林债券评级系统将信用债券分为5类:A类是由央企发行,四大行或国开行担保;B类是非央企发行,但由四大行或国开行担保;C类是由3A级央企发行但无担保。上述三类均为AAA级,信用风险很低,一般无需信用分析,可直接买入。
D类是由非央企发行,有担保但非四大行或国开行担保;E类则是非央企发行,且无担保。这两类债券虽然利率较高,但信用风险也相应提升,一般需要经过信用分析,并且和行业研究员一起探讨才可进行投资。
今年下半年开始,一些无担保债券由于其较高的利率开始受到市场追捧.如已经发行的万科5年期债券(3年可回售),利率为7%;5年期由建设银行担保的万科债券收益率为5.5%;中国兵器装备集团7年期债券,利率为5.1%;近期还有联想控股债券,中国电信、大秦铁路以及多只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债等待发行。刘怡敏表示,出于风险控制的角度,债券基金对无担保债券还是会区别对待,不会盲目追逐高收益,控制信用风险非常关键。
短期有所调整
从近期市场的交易情况看,信用、利差的调整可能已经开始。
首先是铁道债发行开始降温。铁道部发行的企业债一直被市场视为风险极低的准政府债,上周三10年和15年期铁道债发行利率分别落在3.85%、4.03%,从中标结果来看偏于中性,与二级市场金融债利差达到15个基点左右。不过申银万国债券研究员屈庆认为,这一情况反映出一级市场与前期狂热时期相比已有所降温,表现在中标利率并未落在投标区间下限(在牛市狂热时期资金为了配置量完全可能发生),且投标倍数仅为3.9倍和2.4倍,较9月份明显下降,意味着投机性资金一部分已经离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近期非发债企业资金链断裂事件频发。屈庆认为,尽管对经济周期的担忧不断加大的同时,公司债券违约案例仍然“幸运”地未曾出现,但可以预期的是,在经济下滑的影响下,银行体系中坏账正开始累积。包括国内最大印染企业江融印染、华联控股子公司华联三鑫、常熟科弘、金田铜业等等,在前期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外需下降时,给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下游行业和房地产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压力。而近期下游需求下降对一些债务负担较重的中游制造型企业则进一步形成压力,它们在成本上升时为了应对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不断增加库存,而产能过剩在遭遇需求下降时将考验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多数企业的资金周转天数明显变长,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大幅增加,资金压力加大。
这样的影响并非仅对一些小企业适用,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能力,同样可能面临财务风险。尤其在银行选择借贷的一些行业中,如果企业由“5个井盖盖6口井”变为“3个井盖盖6口井”,则公司的信用风险将进一步加大。从这个角度看,商业银行的行为是判断信用风险的“领先指标”。
此外,从这几家企业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企业互相担保的风险正在体现。华联三鑫由其他企业提供了93笔保证担保,江龙控股由当地的8家企业提供了担保,这种互相担保的方式在单只企业出现违约事件后,则迅速的将违约风险传染到其他企业。这对公司债券的互相担保方式同样是值得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