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直流微电网并网技术的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对低压直流微电网组成与体系结构进行了介绍,之后从三个方面对直流微电网并网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为电力事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直流微电网;并网控制技术;技术分析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国家都大力开展了交流微电网方面的研究,微电网示范工程覆盖范围逐渐增加。在交流微电网的角度来讲,直流微电网在结构方面更加简单,资源利用率相对较高,具有的能源转换环节较为简单,因此直流微电网得到了大力推广,用电设备和发电需求日益增加,也成为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相对于交流微电网而言,直流微电网不用考虑相位同步和频率问题,在系统控制中具有一定的便捷性。
1 直流微电网的组成与体系结构
本文针对直流微电网的组成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的微电网结构如图1所示。
通过对图1进行观察可以看出,直流微店网在日常运转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运营方式,分别为离网运行模式和并网运行模式。在并网运行模式的角度来讲,微电网为了保证电力供应量,会通过合理的方式和大电网进行直接连接,从而达到电网系统电能转换的要求。离网运行其实就是,在电网运行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会将局域网络进行隔离,并且电网系统进行隔断,之后通过储备装置和复合装置进行协同能源供应,这种隔离的问题处理方法还可以叫成孤岛运行。通过对以上两种运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并行网络在运行结构上更加便捷,离网运行方法在内部结构上比较复杂[1]。在直流微电网运行过程中,主要包含的电压等级负载分别为48伏、直流400伏以及交流220伏等不同的形式,负载类型还可以划分为重要负载以及次重要负载两种。在次重要负载中,加热与照明设备属于基础部分,这些设备运行都需要得到足够的电量支撑,在系统能量缺乏的情况下,需要合理应用负载的转换器,对实际的功率进行调节,保证运行的合理性与完善性。
2 直流微电网并网相关问题控制技术
2.1 并网接口控制
在对并网接口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使用VSC作为电网的并网接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完成能量的双向转换,同时也能完成功率因数的合理控制,保证了直流侧电压的稳定性,但是在应用三相VSC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局限。直流电压的稳定性和测电电压以及转换设备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关系,使用不同的电压设备会产生不同的电流功率,若是出现的调制比具有相同性,应用传统的SVPWM算法就能得出,直流电压实际的利用率为1/2,通过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电流器直流电压下限可以达到电网峰值,并且调制算法,电压的利用率也会逐渐提升。在合理应用SVPWM调制方法的情况下,虽然直流电压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但是仍然会达到直流电压稳定性下限,在很多部分依然存在着问题[2]。为了解决并网接口方面存在的局限性,需要将VSC作为基础,在串联模式的上方连接相应的转换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逐渐增加母线电压的可控性。在负载电压不具有平衡性的情况下,使用DC测电压依然会增加系统的波动性,所以需要合理应用转换器控制系统电压,为直流电压运行提供良好环境。另外,在应用变压转换器的情况下,母线电压很难达到下限,还可以将这种情况解释为,结构输出环境中母线电压覆盖范围逐渐增加。在控制网络结构的角度来讲,需要逐渐提升电压控制的合理性,让直流电压逐渐接近波动幅度,降压转换器的响应速度需要在三相转换速度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网连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2 基于母线电压的协调控制
在母线电压协调控制过程中,需要有计划性的开展切换,切换指令最早由上乘控制系统发出,由于实际的系统内部供应量出现变化,所以离网和并网之间需要完成合理的转化。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在电网控制,和离网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将离网和并网进行有效结合,完成系统协调自主控制,严格按照离网切换准则进行操作。交流电源会根据能量流动发生转变,一定要实现网络之间的切换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在发生网络故障时自动进入离线运营状态。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能源。在故障发生时通过关闭极端系统,可以保证运行模式与开关模式之间保持功率的一致性,完成了不同电压环境中系统的合理调节[3]。
2.3 微电网离网的协调控制
由于受区域环境的影响,许多地区的微电网不能被常规网络所覆盖,因此,在特定环境下,需要采用离网方式运行微电网,以实现高效供电。这类微网具有较强的渗透性,从内部结构来看,主要是由三态控制系统组成。离网微电网可分为三大部分,即集中控制部分、就地控制部分和主站调度部分,通过三大控制系统的有机结合,达到信息共享的最终目的。在主站调动部分来看,系统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前置数据服务器、外部系统接口服务器,通过这些服务器的合理应用,实现了经济化调度。其中控制部分主要包含了动态稳定设备、网络集中控制设备,这些设备都是为系统动态稳定运转提供良好环境,在电网运行中还可以通过集中控制系统对重要数据进行采集,对采集后的信息进行整体分析,从而找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能完成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就地控制层主要组成部分则分别是CT与PT采集单元、电网智能终端、分布式电源逆变设备等方面,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对数据进行采集,同时对设备进行本地控制与保护。
结论:
综上所述,直流微电网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通过集中管理的方法与大型电网进行连接,可以实现孤岛运行与并网运行,和常规的交流微电网相比,直流微电网的优势非常明显,日常运营中可以降低能量耗损,达到了理想的无功调节和无频率稳定目标。本文首先对低压直流微电网组成与体系结构进行了介绍,之后对直流微电网并网控制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从三个方面对直流微电网并网相关问题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直流微电网在未来的发展中,会长期发挥重要作用,一定要合理应用、深入研究直流微电网,让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保证电力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晨, 谢少军, 毛玲,等. 基于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的直流微电网光伏接口控制分析[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 36(13).
[2]邢小文, 张辉, 支娜,等. 基于DBS的直流微电网控制策略仿真[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7, 26(011):23-27.
[3]张辉, 闫海明, 支娜,等. 基于母线电压微分前馈的直流微电网并网变换器控制策略[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9, 043(015):166-171.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3)
关键词:直流微电网;并网控制技术;技术分析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国家都大力开展了交流微电网方面的研究,微电网示范工程覆盖范围逐渐增加。在交流微电网的角度来讲,直流微电网在结构方面更加简单,资源利用率相对较高,具有的能源转换环节较为简单,因此直流微电网得到了大力推广,用电设备和发电需求日益增加,也成为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相对于交流微电网而言,直流微电网不用考虑相位同步和频率问题,在系统控制中具有一定的便捷性。
1 直流微电网的组成与体系结构
本文针对直流微电网的组成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的微电网结构如图1所示。
通过对图1进行观察可以看出,直流微店网在日常运转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运营方式,分别为离网运行模式和并网运行模式。在并网运行模式的角度来讲,微电网为了保证电力供应量,会通过合理的方式和大电网进行直接连接,从而达到电网系统电能转换的要求。离网运行其实就是,在电网运行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会将局域网络进行隔离,并且电网系统进行隔断,之后通过储备装置和复合装置进行协同能源供应,这种隔离的问题处理方法还可以叫成孤岛运行。通过对以上两种运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并行网络在运行结构上更加便捷,离网运行方法在内部结构上比较复杂[1]。在直流微电网运行过程中,主要包含的电压等级负载分别为48伏、直流400伏以及交流220伏等不同的形式,负载类型还可以划分为重要负载以及次重要负载两种。在次重要负载中,加热与照明设备属于基础部分,这些设备运行都需要得到足够的电量支撑,在系统能量缺乏的情况下,需要合理应用负载的转换器,对实际的功率进行调节,保证运行的合理性与完善性。
2 直流微电网并网相关问题控制技术
2.1 并网接口控制
在对并网接口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使用VSC作为电网的并网接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完成能量的双向转换,同时也能完成功率因数的合理控制,保证了直流侧电压的稳定性,但是在应用三相VSC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局限。直流电压的稳定性和测电电压以及转换设备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关系,使用不同的电压设备会产生不同的电流功率,若是出现的调制比具有相同性,应用传统的SVPWM算法就能得出,直流电压实际的利用率为1/2,通过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电流器直流电压下限可以达到电网峰值,并且调制算法,电压的利用率也会逐渐提升。在合理应用SVPWM调制方法的情况下,虽然直流电压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但是仍然会达到直流电压稳定性下限,在很多部分依然存在着问题[2]。为了解决并网接口方面存在的局限性,需要将VSC作为基础,在串联模式的上方连接相应的转换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逐渐增加母线电压的可控性。在负载电压不具有平衡性的情况下,使用DC测电压依然会增加系统的波动性,所以需要合理应用转换器控制系统电压,为直流电压运行提供良好环境。另外,在应用变压转换器的情况下,母线电压很难达到下限,还可以将这种情况解释为,结构输出环境中母线电压覆盖范围逐渐增加。在控制网络结构的角度来讲,需要逐渐提升电压控制的合理性,让直流电压逐渐接近波动幅度,降压转换器的响应速度需要在三相转换速度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网连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2 基于母线电压的协调控制
在母线电压协调控制过程中,需要有计划性的开展切换,切换指令最早由上乘控制系统发出,由于实际的系统内部供应量出现变化,所以离网和并网之间需要完成合理的转化。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在电网控制,和离网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将离网和并网进行有效结合,完成系统协调自主控制,严格按照离网切换准则进行操作。交流电源会根据能量流动发生转变,一定要实现网络之间的切换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在发生网络故障时自动进入离线运营状态。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能源。在故障发生时通过关闭极端系统,可以保证运行模式与开关模式之间保持功率的一致性,完成了不同电压环境中系统的合理调节[3]。
2.3 微电网离网的协调控制
由于受区域环境的影响,许多地区的微电网不能被常规网络所覆盖,因此,在特定环境下,需要采用离网方式运行微电网,以实现高效供电。这类微网具有较强的渗透性,从内部结构来看,主要是由三态控制系统组成。离网微电网可分为三大部分,即集中控制部分、就地控制部分和主站调度部分,通过三大控制系统的有机结合,达到信息共享的最终目的。在主站调动部分来看,系统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前置数据服务器、外部系统接口服务器,通过这些服务器的合理应用,实现了经济化调度。其中控制部分主要包含了动态稳定设备、网络集中控制设备,这些设备都是为系统动态稳定运转提供良好环境,在电网运行中还可以通过集中控制系统对重要数据进行采集,对采集后的信息进行整体分析,从而找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能完成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就地控制层主要组成部分则分别是CT与PT采集单元、电网智能终端、分布式电源逆变设备等方面,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对数据进行采集,同时对设备进行本地控制与保护。
结论:
综上所述,直流微电网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通过集中管理的方法与大型电网进行连接,可以实现孤岛运行与并网运行,和常规的交流微电网相比,直流微电网的优势非常明显,日常运营中可以降低能量耗损,达到了理想的无功调节和无频率稳定目标。本文首先对低压直流微电网组成与体系结构进行了介绍,之后对直流微电网并网控制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从三个方面对直流微电网并网相关问题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直流微电网在未来的发展中,会长期发挥重要作用,一定要合理应用、深入研究直流微电网,让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保证电力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晨, 谢少军, 毛玲,等. 基于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的直流微电网光伏接口控制分析[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 36(13).
[2]邢小文, 张辉, 支娜,等. 基于DBS的直流微电网控制策略仿真[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7, 26(011):23-27.
[3]张辉, 闫海明, 支娜,等. 基于母线电压微分前馈的直流微电网并网变换器控制策略[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9, 043(015):166-171.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