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打动人心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密的《陈情表》是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曾有这样的说法:“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可见《陈情表》一文的影响之大。的确,作为一篇抒情的文章,李密立足于“孝”行谋划,着眼于“情”的表达与抒发,将“情”再三揉搓,以至于调弄到极致,让你不能不为之动心,即使铁石心肠在如此精心揉捏的过程中,也会变得绵软。以辣手著称的晋武帝面对这一介书生也只能束手,最后不得不做出样子,当然也可能真的为文章所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可见此文的魅力之大。那么,本文的奇妙之处何在?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展开抒发情感从而使文章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的呢?
  作者言自我的身世,点祖母的哀景,道帝王的宽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自己的“不奉召”解脱。因此,即使叙说的对象不同,却无不着眼于情,力求情真而意切,突出一个“孝”字,从而让人不能不为之感动,不能不为之赞赏。
  一、道自身:着力渲染自己不幸,以博取同情
  “臣密言”,作者开篇以臣自居,自称臣,很有讲究,这实际上是直言禀告武帝,自己已经把自己作为皇上的一个“手下”,是有心奉召,但因自己的境况却无力成行。随之就叙说之所以无力成行的原因,道家世,惹人怜。“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是总起,怎么样个“险衅”和“不幸”呢?“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刚出生,父亲就死了,四岁时,母亲在舅舅的逼迫下改嫁,更兼疾病缠身,孤苦伶仃,惨苦的境况,让人为之唏嘘,好在“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一个“悯”字,含义颇深,耐人寻味,将祖母对一个失怙失恃孩子的无限爱意体现了出来,难怪会“躬亲抚养”。只是自己“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多病体弱,孤独无助,这该需要祖母多么大的付出啊,其处境,让人同情,使人担忧,“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真是可怜之至!真的撩人眼泪!
  作者之所以一再陈说自己“外无至亲,内少兄弟,门楣衰落”的境况,就是为了引发武帝的同情,打动武帝,进而让武帝宽宥自己,放自己一马。实际上,作者如愿以偿,也是达到了目的。
  二、说祖母:境况悲惨,要人照顾,孝心感动天地
  “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前面已经有了“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的铺垫,那么,自己照顾祖母是天经地义的,是“反哺”的报恩之举,不但无可非议,还是大义之举,值得嘉许,照顾祖母,不能不做,若是面对祖母“不侍”,岂非不孝?就是禽兽之举,必会遭人唾弃!这是不能见容于当时社会的,也为朝廷所不许。“夙婴”,面对我的“不行”的身体,自然需要祖母格外的付出,日复一日的熬煎,让年迈的祖母心血渐枯,早早就染上了疾病,需要我“侍汤药”,而我也“未曾废离”,不愿也不能背弃她。《晋书·李密传》有“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可见作者对祖母感情的深切、侍奉的殷勤和依附的紧密,这也成为李密“不侍”的根据。何况,“圣朝以孝治天下”,皇上您也一定对我的行为不会反对的吧?再说“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作者列出“四十有四”“九十有六”并不是无心之举,而是为了强调“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以便让武帝彻底放心!
  作者对祖母的孝心日月可鉴,苍天可证。
  三、对皇帝:措辞谦卑,表忠心以示“真情”
  触逆龙鳞,该杀!稍不随朕意,该死!捋虎须,自非易事,需要一定的技巧,作者深味其理,小心了再小心,措辞,谦卑有加,不说一再表明的“臣”字,字里行间对武帝也是奉承有加,诚惶诚恐,感激涕零,“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这是对当朝的赞许,“沐浴”一词隐喻作者犹如禾苗蒙受雨露滋润因而茁壮成长。武帝担心作者以事奉祖母为借口,实在是对新朝持反对或观望的態度,作者更担心如果措词失当会引起武帝疑虑将有杀身之虞。“奉圣朝”,臣仆称君之词,“沐浴清化”,臣仆无比感激新朝的话,称呼和感激都能使晋武帝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宠臣对君主说话,因而心弦为之一弛。“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又作为一个过渡引导到“陈情”上来,以下具体地陈述“沐浴清化”的事实,“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朝廷对自己可谓天高地厚,自己也是感激涕零,面对“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的现实,“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一方面是地方衙门的逼迫,无奈祖母的病也一天天严重,离不开人,自己不奉诏实在是情非得已。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这既是对当朝的盛赞,也是作者为自己不奉诏所作的辩护,你们不能说和做两张皮,我照顾祖母,也是按照你们说的去做的,你们若是一再逼迫,就是出尔反尔。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我对朝廷的恩宠史铭记在心感激涕零,绝对没有其他的“非份之想”,只是为了照顾祖母而已,“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已经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了,随时都有可能离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我和祖母相依为命,谁也离不开谁,想让我抛弃祖母是绝对不可能的。“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天地良心,我所做的一切天地可鉴,皇上啊,你能拒绝我吗?“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古语不是说“士为知己者死”吗?如果能够得从所愿,那么自己一定会结草衔环,以死相报。
  武帝面对这样的陈说岂能无动于衷?又哪里会不准所奏?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啊!《华阳国志》中有武帝“嘉其诚,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武帝为李密的文章所打动,不仅不怪罪,还对其行为称赞有加,并给予了丰厚的赏赐。
  《陈情表》不愧是千古一文,《晋书·李密传》有这样的记载:“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可见,武帝面对此文也是推崇有加,不独在于其抒情手法上的高妙,还在于文章所取得的效果,达到了作者所要达到的目的。我们在为文章动情的同时,自然也不能不为作者的才气所折服。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精心进行主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阅读中去。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特点提炼出主问题,能有效牵动全文,牵动整堂课的教学环节,促进文言合一。《周亚夫军细柳》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长于记人,其中写到的将军有很多,无一不是个性鲜明,写法也各具特色。作者通过正面侧面结合的手法,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恪尽职守,
期刊
《林黛玉进贾府》作为高中教材的经典篇目,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它是传统小说三要素在人物、环境两方面的典型体现, 我们在教学时也多是从这两方面入手,分别展开教学,谈人物形象及其相关手法、环境特点及其作用,但是,这都不能体现曹雪芹谋篇布局的匠心,也难以见出本文所蕴含的审美韵味和作者的艺术功力。  本文的经典不只是以多样的笔法给我们隆重推出了《红楼梦》中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及介绍了贾府情况,还在
期刊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和精神意义,是教学从知识导向走向素养
期刊
想象思维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它不是简单的线性思维,而是一种复合思维方式,需在已有信息基础上,组织分离原有经验,再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信息序列,逐步建构为最佳模式。它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语文学习深度发生。神话体现了人类奇幻的想象力,里面有神奇的情节、神奇的人物、神奇的力量等,能使我们洞悉祖先感知世界的思维方式,是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沃土。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时,我尝试通过多种方
期刊
《阿长与〈山海经〉》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教读课文,也是一篇经典的回忆性散文。在教读该课之前,学生已完成了《朝花夕拾》的名著阅读,对该文本已有初步的理解和把握。《阿长与〈山海经〉》的教读课,其实是在名著整本书阅读基础上进行的一文多读教学。  一、统编教材一文多读的现状之思  一文多读,是指同一文本在不同课型中的多次阅读和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一文多读往往存在两种误区: 一是忽视一文多
期刊
《土地的誓言》是当代作家端木蕻良的作品,作为一篇抒情散文,被选录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1931年9月18日,日寇狼子野心,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从此处于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下,无数东北人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1941年,作为亲历事变的作者,以强烈的爱国情怀,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倾诉了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悲愤、压抑、痛苦之情;对美好故土的热爱;对收复故土的执着与坚定。  
期刊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我,一个初中生,已经度过十多个春节了。在这些佳节中,最快乐、最有意义的就数今年的春节了。  同往年一样,今年春节前夕我回到了老家。我的外公在“村小”当教师。放了寒假,村里办了个文化补习班,请他去给要到城里打工的青年农民补补必要的文化课。  这天,我看见外公在屋里踱来踱去,好像有什么发愁的事,连忙走过去询问。他说补课的农民年初就要进城了,但他们还有很多基础的东西
期刊
南宋诗人杨万里现存诗歌4200多首,耳熟能详的诗多是他写“童趣”类的,诸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而杨万里的创作中也有不少田园诗,比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插秧歌》等。《插秧歌》作为杨万里“诚斋体”的代表作,洋溢着浓厚的田园气息。笔者在检索文献时发现,前人多从诗歌内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真实情境下的写作成为风向。纵观近两年各地高考作文的设题已经由过去自我陈述式的作文慢慢向交际语境作文过渡。除去情境的营造和文类的拓宽以及要求学生的写作更具有对象感和目的性外,思辨性训练仍然是写作教学的重心。如,2019年全国卷I以身边常见的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作为情境,要求学生写一篇主题为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实际上,劳动只是一个媒介,题目的内核仍然聚焦在人如何去和世界
期刊
在部编教材使用中,我们需要研究教材特点,吃透教材编写的理念和意图,在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合理有效使用教材,达成素质教育的落实与推进。就部编教材而言,单元教学是建立在主题阅读基础上的,教材的使用不能孤立篇章教学,而是在单元全局观下的主题式阅读教学。  一、主题阅读的认识和价值思考  在部编高中语文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必修教材的单元所选文章都具有同一主题,可以运用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主题阅读教学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