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旅行和发现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fire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费正清回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北平的生活时,提到了欧文与埃莉诺·拉铁摩尔夫妇,尤其强调埃莉诺“打理欧文的日常生活,非常热情可爱,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朋友遍天下”。费正清的回忆代表了拉铁摩尔夫妇朋友圈的一个共识:欧文的事业成就离不开埃莉诺的支持。这对伉俪的携手之旅始于极有个性的蜜月:以历史上的西域为目的地,欧文跟随传统的骆驼商队穿越戈壁沙漠,埃莉诺则通过现代化的铁路穿越西伯利亚,最终他们在名叫塔城的边境小城汇合。从这次丝绸之路故地的旅行开始,他们就是彼此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旅伴。
  在四十五年的共同生活中,与其说埃莉诺是欧文的助手,不如说是其重要的合作者,她一直协助编辑丈夫的著作,提供灵感来源,只不过更多时候站在了丈夫的身后。《丝绸、香料与帝国:亚洲的“发现”》(Silks, Spices and Empire: Asia Seen Through The Eyes of Its Discoverers;以下简称《丝绸》),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共同署名著作之一,既是他们探索和认知亚洲的总结,也是人生旅程的见证,不乏可读之处。

一、在旅行和阅读中重新“发现”


  《丝绸》的创作缘起要追溯到美国人类学家、探险家维尔希米奥尔·斯蒂芬森及其妻子、作家埃夫琳。他们与拉铁摩尔夫妇是数十年的莫逆之交,尤其在麦卡锡风波中选择了坚守友谊。在他们策划下,美国德拉寇特出版社(Delacorte)推出“伟大探险者”(Great explorer)丛书。《丝绸》的创作出于他们的邀约,被收录于该丛书,于一九六八年首次出版,并于一九七一年、一九七三年在美国和英国推出了另外两个版本。
  《丝绸》共六章,内容是选编以探索亚洲为主题的历史文献。这些文献上自中国汉朝和古希腊罗马,下到二十世纪初,一共有三十种,其中二十六种是西方文献,四种来自中国。除第二章收录的古希腊罗马文献外,其余基本上都是游记。在编写方式上,埃莉诺负责选摘具体文献,欧文负责撰写第一章概论和每一章的导读。根据贡布扎布·杭锦和乌如贡格·鄂嫩编纂的拉铁摩尔年谱,《丝绸》是从《亚洲》和《欧洲人的亚洲“发现者”》两书内容中选编而成的。这两本书并未公开出版,甚至可能只创作了初稿,但是书名比较清楚地反映出《丝绸》的写作思路和结构。从最终出版的文本推测,第一章“最初的探险家”可能脱胎于《亚洲》,后面五章基于《欧洲人的亚洲“发现者”》,并增加了“亚洲的本地探索者”一章。
  如何对数量繁多的历史文献进行选择和编目,体现出编纂者的水平和知识结构。在拉铁摩尔夫妇之前,选编中西文献的写作早已有之,其中名著如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通史性质的方豪《中西交通史》、亨利·裕尔《东域纪程录丛》、夏德《大秦国全录》等。《丝绸》与这些先驱相似,也具有中西交通研究的意味,并且跟张星烺一样都重点参考了《东域纪程录丛》。不过,相比之下依然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首先便是以旅行和探索的眼光,相对通俗地选编以游记为主的文献。这么做的一个原因是“伟大探险者”丛书面向大众读者的风格,游记显然更加贴近阅读者的趣味,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拉铁摩尔夫妇的个体经验—他们本身就是探索亚洲的实践者。欧文的人生标签缺不了“旅行”,尚是婴儿的他,就被父母携带着远渡重洋,而埃莉诺是一位富有勇气的女性,在一战期间曾前往欧洲参与战地服務。他们的婚姻始于旅行,他们的学术生涯也始终贯穿着旅行。他们虽来自亚洲之外,但坚持通过实地旅行和阅读游记来深入亚洲、了解亚洲。长年的旅行史和阅读史,为《丝绸》提供了直接的内容来源,相当于他们从几十年积累的阅读量中选择出最重视、印象最深刻的品种,重新分类再介绍给读者。
  游记对于人们认识过去、认识世界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被诸多学者所强调,如葛兆光先生所说:“旅行或者漂流,常常不仅是空间的移动,也是历史的迁徙,而且是文化经验的变化……所以旅行记、笔谈记录常常是很好的思想史材料。”拉铁摩尔夫妇就从前人的游记中汲取思想智慧和孕育灵感。在一九二六年开始西域之旅前,欧文阅读了所有能够读到的亚洲游记,随身携带着《马可·波罗游记》、亨廷顿《亚洲的脉搏》、道格拉斯·卡拉瑟斯《鲜为人知的蒙古》、斯坦因《中国沙漠废墟记》、斯文·赫定《外喜马拉雅山》等书籍。这些游记不仅激励了他对古老亚洲大陆的向往,还成为他学术研究路上的重要指引。他强调了旅行和游记对自己的巨大启发作用:“频繁的旅行……帮助我从前人作品中编织出理论”,“旅行是书籍灵感的绝佳集合,通过在旅行中的倾听和学习,通过无数种原始的材料,自己得以进入历史之楼”。他的不少思想源自旅行和阅读游记的启发,比如深厚的大陆情结。在一九三一年出版的《通往西域的沙漠之路》里,欧文写道:“骑着骆驼、骡子,甚至驴子的人,比坐着船的人更能影响一个国家的生活和习俗。”时隔三十七年,他在《丝绸》中重申了上述观点:“尽管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海上力量极大影响了亚洲包括中国的近代历史,但从更加古老的历史来看,陆地才是影响中国最大的力量来源。”这也是《丝绸》选摘的文献中,极少数是海上游记,绝大部分来自陆地旅行者的原因。
  拉铁摩尔夫妇提出了一个设问:阅读游记能够像实地旅行一样拓展心智吗?游记是写作者思想和所处环境的产物,可能存在失真的问题,阅读者的感受也同样如此。他们的解决之道是保持“重新发现”的态度。以丝绸之路为例,他们批判了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历史的误解,比如有人误以为历史上中国对外输出丝绸是出自贸易需求,这样的误解其实源于不熟悉古代文献,因为老普林尼早就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人总是等着贸易机会到门前,而非主动去寻找。”知识会被遗忘,解决办法是避免保守地迷信权威,不断地温故知新,这也是拉铁摩尔夫妇精选前人留下的游记,向读者再次呈现的动力之一。

二、从本土和外部“发现”亚洲


  《丝绸》的第二个特点是采用“发现”亚洲的视角。拉铁摩尔夫妇的思路是:把历史文献视为人类“发现”亚洲的载体。直到《丝绸》成书前不久,苏联和蒙古国的考古学家才在西伯利亚获得远古人类起源的发现,这意味着人类对亚洲的“发现”远远早于文字记载的出现。拉铁摩尔夫妇在开篇提到了蒙古国考古学家色楞-奥贾夫与苏联考古学家A.P.奥克拉德尼科夫,并把远古人类视为亚洲最初的探险家。不过他们仍认为文献有其相对价值,因为口耳相传可能会造成误解或歪曲,而文献具有相对固定的内容和形态,有利于人们追忆。因此,他们从丝绸之路已经存在的汉朝和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对“二十世纪前几十年的文献记述历史进行检视”。   “发现”的前提是对作为对象的“亚洲”本身进行界定。亚洲的范围可能来自政治、文化、地理、民族、语言等方面的人为划分,而在希罗多德、汤因比、丹尼斯·赛诺等智者眼里,同处一个大陆的“亚洲”与“欧洲”,两者的区别并不总是那么清楚。拉铁摩尔夫妇的观点如出一辙,他们隐晦地批评了此前学术界关于亚洲的随意定义,认为“远东”“中东”等名称是预设了立场的概念。他们关注更广阔的整个亚欧大陆,他们眼中的“亚洲”不是想象和建构意义上的,而是实实在在地被实地感知的,是丝绸之路上既源自外部又源自本土的体验。
  “发现”亚洲这一视角,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科技传播、外交、贸易等丰富内容都包含在内,并且“发现”的主体同时包括亚洲本土旅行者和西方旅行者。第二章“罗马和亚洲”,收录《自然史》《地理学》《历史》《基督教风土志》等早期西方经典作品,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记述。第三章“亚洲的本地探索者”,象征着亚洲内部的“发现”,《史记》《大唐西域记》《法显传》《长春真人西游记》寓意亚洲本土探索的几种类型,比如张骞背负着外交使命,法显、玄奘、丘处机则志在信仰传播。第四章至第六章是中世纪至近代的西方人游记,拉铁摩尔夫妇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第四章“1500年之前的传教士与贸易者”多发生在统一亚欧大陆的蒙古帝国时代,如《马可·波罗游记》《柏朗嘉宾蒙古行纪》《鲁布鲁克东行纪》《伊本·白图泰游记》等;第五章“海洋发现与帝国创建者”关注大航海时代的传统陆地探险家,如皮埃尔·杜·雅里克神父《阿克巴与耶稣会士》、德西迪利《西藏纪行》等;第六章“当白人成为一种重负”所记录的游历大多发生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西方人通过征服、殖民占据支配地位的时代,如古伯察《鞑靼西藏旅行记》、荣赫鹏《大陆的心脏》、柔克义《喇嘛之乡》、斯坦因《沙埋和阗废墟记》等。
  《丝绸》试图采用第三方视角,平等地看待东西方对亚洲的探索过程。早在一九三四年的一篇书评中,欧文带有批判性地把西方流行的游记分为两类,一种是作者大部分时间在谈论自己,另一种是基本上谈论“土著人”及其肮脏、无知、对白人统治的普遍需求。在《丝绸》里,欧文并不局限于十九世紀以来西方人占据话语霸权的历史,而是把选编游记的时间上溯到远古时代,这种做法延续了他早年的批判。这一做法不同于持“华夷”观念的中国传统史学,也不同于把亚洲视为“他者”的西方中心观念,对于今天我们思考丝绸之路及其文明互动作用依旧具有意义。不过在实际操作上,《丝绸》所选编游记的发生空间,主要限于丝绸之路沿线,尤其偏重中国及周边地区,题目与实际内容有所脱节;在选编的文献比例上,中西方文献并不均衡,亚洲文献只有四种,这些都暴露出《丝绸》整合两部旧稿而写成的仓促之处与些许遗憾。

三、《丝绸》背后的“四十五年蜜月”


  阅读作品,总是离不开阅读作品背后的人,《丝绸》成书的背景,是拉铁摩尔夫妇携手相伴的“四十五年蜜月”。他们携手走过在亚洲、欧洲、美国之间的旅程,不时经历艰险,但仍一直前行。亚洲内陆的雪山草原,没有难倒这对人生伴侣,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麦卡锡风波,给人到中年的他们带来了严峻考验。当欧文正率领联合国使团访问阿富汗时,麦卡锡提出对欧文的指控,是埃莉诺站了出来,聘请律师,帮助丈夫撰写《诽谤的煎熬》,一起度过煎熬的岁月。麦卡锡风波是欧文人生的一次重大挫折,尽管逐渐平息,但他在美国的学术事业已经难以继续。
  他们选择了继续前行,这一次的目的地是英国。一九六二年,利兹大学筹备中国研究系,向欧文发出邀请。从一九六三年六月到一九七○年三月,拉铁摩尔夫妇在利兹度过了“生命里最好的时光”。他们将新住所命名为“老玫瑰别墅”,尽管埃莉诺不太满意这个名字,但欧文依然坚持,反映出他对新环境的适应。在英国,欧文忙于开拓学术研究的新阵地,埋下亚洲研究的种子,利兹大学中国研究系在他的主持下颇具规模,演变为今天的谢菲尔德大学白玫瑰东亚研究中心,他的助手乌如贡格·鄂嫩和学生卡罗琳·汉弗莱在一九八六年创办剑桥大学蒙古与内亚研究所,今天在利兹大学官方主页上,仍然铭记着欧文这位开创者的贡献。埃莉诺一如既往地帮助欧文处理在英国的诸多事务,他们的生活忙碌而充实,在写给友人的信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已经有很多年没这么开心过了。
  《丝绸》的创作大约就在这一时期,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合作的文字作品。书中的回顾、反思意味,也大体与此时此景相符。大约在《丝绸》出版的同时,欧文与埃莉诺开始规划退休后的生活。欧文更乐意继续留在英国,而埃莉诺则更加想念美国的家,她的意见占了上风。一九六九年,他们安排了一次前往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蒙古国等地的旅行。一九七○年三月二十一日,他们飞往华盛顿,计划照看为安置退休生活而在弗吉尼亚准备的住所,之后再回利兹正式搬迁和举行告别宴。
  不幸的是,飞机到达华盛顿约翰·肯尼迪机场后,埃莉诺突发致命的中风,溘然辞世,结束了他们的相伴之旅。朋友们为她编纂了一本纪念册,深情地悼念她的才华、气质与品德。最深刻的莫过于欧文的回忆:埃莉诺是最好的旅伴,因为她总是善于打包行李和精细地安排行程,“她在没有知觉的情形下离世,没有疼痛、恐惧和预感,朋友所称的‘四十五年蜜月’就这样结束了。但是埃莉诺与生俱来的爱与友善、对生活的热情,使得我们在一起的整个人生都是蜜月”。告别妻子后,欧文回到欧洲继续从事学术活动,他一直人在旅途,直到一九八五年回到美国,一九八九年辞世。在这段时间里,他曾回到中国故地重游,陪伴在身边的有孙子、孙女,但最好的旅伴埃莉诺已不在。
  拉铁摩尔夫妇这本《丝绸》受到的关注不多。其实无论是所收录文献的价值、拉铁摩尔夫妇的学术思想,还是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史,重拾此书仍有多方面意义。但一个可能更打动人的方面在于,《丝绸》与拉铁摩尔夫妇人生经历的点滴呼应。这是一对从走在丝路到书写丝路,与亚洲、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的旅伴,基于他们的学识及经历创作的作品。但愿有心人在阅读时,不仅能回想起丝绸之路上向帕米尔前进的汉朝使团,前往印度寻求佛经的中国僧侣,远道而来的西方传教士与商人,还能想起那对在塔城相拥的年轻人。
其他文献
我们的竞争对手是“世界”,给出评价的是 “未来”。瞄准世界和城市的未来,必要时舍弃既成观念以及过去的成功经验,不断向前迈进。  ——森稔    森稔 (Minoru Mori)  1934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府。毕业于东京大学教育学系。1959年森大厦株式会社创建之初,同时担任取缔役。1993年开始担任该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至今。1998年担任(日本政府属下的)经济战略会议委员、2001年担任(日本政府
期刊
讲起世界文学,目前在世界上广泛流通的、通常被收在世界文学选本里的、在研究世界文学的学术著作和论文里常常被讨论的,大多还是西方主要文学传统里的经典著作。非西方文学乃至欧洲“小”语种文学中的经典著作,哪怕其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并不亚于西方主要的经典,却仍然停留在本民族文学范围内,很少超出本身语言文化的范围,在国际图书市场和读者群中享有盛誉。美国学者丹姆洛什(David Damrosch)认为,一部文学作
期刊
秦葆琦,江苏嘉定人,美国亚利桑纳大学教育硕士,现任台湾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出版《师说心语---请学善法》一书。  人与动物不同,因为人具有某种心理能力和倾向,它与感觉和理性无关。人能够感受到有“无限者”的存在。只要我们耐心倾听,在任何宗教中都能听到灵魂的呻吟,也就是力图认识那不可认识的,力图说出那说不出的,那是一种对无限者的渴望。可以肯定的是,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只有人才能脸孔朝天;可以肯定的是
期刊
《激进诠释学》 [美]约翰·卡普托著 李建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同时推出两本诠释学方面的译著,一本是约翰·卡普托的《激进诠释学:重复、解构和诠释学》,另一本是詹姆斯·里瑟尔的《诠释学与他者的声音》。两本书,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两种不同的哲学思路,两种不同的诠释学声音,两种不同的诠释学目标。后者沉稳而缜密,前者激动而飘逸;后者深化现代诠释学的理解,前者开拓后现代诠释学
期刊
一  和钱理群老师相识多年,私下聊天时,凡是谈到他,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从来都是:“若要了解我,首先得了解贵州与安顺。”熟悉钱老师的人都知道,从一九六○年到一九七八年,他在安顺度过了十八年的时光。熟悉钱老师的人也都知道,他祖籍杭州,生于重庆,长于南京,后来又长期生活在北京,但在所有这些和“故乡”有关的城市中,他最念兹在兹的还是安顺。  二十一岁大学毕业,钱老师就到了安顺工作。当他三十九岁离黔进京时,
期刊
一次表演后,一位听众走过来与我交流。在我简短地回答了他的几个问题之后,他笑着把他刚听到的称为一种类似黑暗料理的音乐。我想,他这样说并非出于单纯的不解,更多是缘于一种不可描述的复杂体验。虽是无心之言,我却一直在想黑暗料理般的音乐这件事。人的感知是相通的,是谓“通感”,所以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此说来,黑暗料理和音乐是有着内在的关联的。  黑暗料理是什么?这个概念如何定义是值得
期刊
他们问这世上什么是真相,假如你以玫瑰的名字为真,那么真相就是词语,我们每个人所能够把握的都只是词语。“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翁贝托·埃科《玫瑰的名字》结尾引用的这两句拉丁语在概念上等于什么都没说,却引发出无穷的追问与沉思。但是“對于沉思而言,存在始终是最值得追问的东西。沉思在存在那里遭遇到极端的抵抗,这种抵抗阻挡着沉思,使之不能严肃对待进入其存在之光亮的存在者”(海德格尔《林中
期刊
法学家阿尔伯特·维恩·戴雪(A. V. Dicey)出生于一八三五年,卒于一九二二年,亲历了大英帝国由鼎盛走向衰落,并沐浴一战战火的历史,也见证了不列颠的联合逐步瓦解,进而走向分裂的历史。在戴雪晚年,不列颠遭遇了前所未见的危机:内有爱尔兰之独立诉求,外有德国带来的战争威胁。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生于一七七○年,卒于一八五○年,他近距离观察了法国大革命及其恐怖,见证了拿破仑战争给英国带来的威胁。华兹华斯
期刊
城墙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扮演了重要的守护者角色。它仿佛盾牌,抵御人间战火,保卫墙内安宁,让文明得以延伸。经历过千百年的变迁,迄今仍有不少地方留下了或长或短的古城墙,无声地向人们述说着历史。这些城墙大多是明代的产物,累经战火而屹立不倒。作家潘大明在《湮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中西书局2020年)一书中,以正史研究与实地考察为主,辅以民间故事、传说,时空交错,穿越反复,为我们讲述了明城墙与大明王朝兴衰
期刊
在历史之下,是记忆和遗忘。  在记忆和遗忘之下,是生命。  书写生命却是另一种历史。  永未完成。  —保罗·利科  “一位作者,在她艺术水平的巅峰,转遍整个世界并回到了原点。”在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的小说《低地》(The Lowland)出版后,Vogue杂志给予了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评价。原点,对于拉希莉这样一位凭借处女作便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作家来说,意味着再次拾起最初惊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