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从题目来看,《灰椋鸟》应该是一篇状物类文章,而事实上它是一篇叙事写景类散文。文章描写了“我”和同伴去林场观察灰椋鸟归林、闹林的一次经历,表达了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林场工人植树造林,为鸟儿创造幸福的家园的赞美,说明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这篇散文情真意切,情理相通,情趣盎然。它的艺术感染力体现在立意、构思、语言和情感等方面。选作小学语文教材,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谓“文质兼美,堪为模式”的选文标准。
文章在线索布设上,运用多重复合形式,虚实结合,明暗相间,分合有度,达到叙事、抒情、说理完美统一的艺术效果。
首先,观鸟过程平铺直叙,脉络清晰。开篇,从对灰椋鸟给“我”的感受是极其普通的写起,偶然的机会才激起了一探究竟的热情。接着,叙述“一天下午”和同伴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灰椋鸟归来,从“一开始”规模小,写到“没过几分钟”后的壮观场面;从“先回来的鸟”不停鸣叫,写到“后回来的鸟”互相应和;从归林时鸟儿“陆续投入刺槐林”的热闹,写到夕阳西沉后“整个刺槐林和竹林”的欢快。最后以“我”结束行程,在“回来的路上”的感触收尾。叙事线索犹如一条直线,笔触清晰完整。
其次,“我”的心理变化一波三折,与叙事过程同步推进。起初“我”对灰椋鸟的认识是“有什么好看的呢?”电视录像让“我”忍不住要亲自去探个究竟,尽管设置了悬念,但态度并没有发生变化。归林部分先写众鸟归林时场面的震撼与宏大,让观鸟者受到极大的心理冲击,让人在惊讶中来不及去辨别喜好;再写归林后的鸟儿的鸣叫,用“倾诉”“呼唤”“互相应和”等富有亲情和拟人化的词语,体现作者已经受到感染,流露出对灰椋鸟态度的转变。归林后的鸟儿,“像穿上盛装的少女翩翩起舞”,此时爱鸟之情,溢于言表,最后才会“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一切景语皆情语,欢快的自然景象融入了作者炽热的情感。作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由静而动,由冷而热,贯穿全文。
第三,作者最后感慨“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升华了鸟儿、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主旨。此“理”并非空穴来风,也非最后时刻的恍然大悟。它犹如一条悬挂着的垂线,始终与叙事、写景忽隐忽现地撞击着。未见灰椋鸟,“我”先见到这样一番景象:“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灰椋鸟归来,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鸟儿们的“天然的俱乐部”,这是鸟儿们举行联欢会,庆祝自己节日的地方。最后作者感叹“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未写鸟先写树,这是交代鸟儿的生存环境;边写鸟边写树,这是充溢着作者对鸟儿乐园的真切体验;写完鸟还写树,这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见证。
《灰椋鸟》文本语言适合诵读,除了内容情感因素之外,文本语言在简洁质朴、自然流畅中流淌着汉语言所特有的声韵美。
首先,充分发挥叠词的特殊表现力。写灰椋鸟给作者的最初印象是“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尖嘴、灰背是对鸟儿外形和色彩的客观描写,而“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运用叠词加深了这些特点,从而带上了作者的主观情绪。此处,叠词不是单词的简单重复,叠词背后传递的是作者觉得它嘴太尖,背太灰,不好看。“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是由近及远,再次运用叠词,突出了灰椋鸟远看整体形象依然不美。叠词运用看似不经意,却把作者的态度和盘托出。“叽叽啾啾”是摹写百鸟争鸣的声响,语言极富形象性和真实性,叠词增强了声韵回环之美,有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归林场面描写中,“一小群一小群”“整群整群”“一批一批”等叠词,读来和谐悦耳,节奏明朗,把鸟儿数量之多,气势之壮观,生命力之旺盛刻画得栩栩如生。“浩浩荡荡”用水势盛大比喻鸟儿归巢不可阻挡的宏伟气场,突出了大自然的神奇。
其次,运用长短句和平仄音规律,形成了文本语言独特的节奏美。“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前四个短句用短促的节奏,实写了鸟儿欢腾的情景;中间两句在上下整齐句式中展开想象,最后用一段舒展轻缓的长句收尾。同时,前四个短语分别是仄平仄仄音、仄仄平平音、平平仄仄音、平平平平音;中间两句“似”是仄音,“如”是平音,“落”是仄音,“拍”是平音,“深涧”是平仄音,“岸滩”是仄平音。长短句的高低、快慢、轻重、缓急变化,以及句内平仄相间,上下句平仄对应,使得整个句段读来波澜起伏,抑扬顿挫,富有极强的音韵魅力,把百鸟归林欢腾热闹的场面表现得活灵活现,诵读时的强弱感、层次感和疏密感让读者感受到文本语言独特的音韵美。
第三,善用强调停顿,化长为短,化直为曲,在节奏的跳跃变化中,突出某种语义、增强某种表达效果。初见灰椋鸟归林,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此时唯有独词成句,才能体现等来灰椋鸟时溢于言表的惊喜状态。再如,“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独字停顿,有画面聚焦的镜头感,有一饱眼福的期待感,有灵性闪现的冲击感。这样的语言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起伏有致,抑扬顿挫。
《灰椋鸟》一文并非出自名家之手,却不失为一篇文质兼美、情理相融的好教材。■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
文章在线索布设上,运用多重复合形式,虚实结合,明暗相间,分合有度,达到叙事、抒情、说理完美统一的艺术效果。
首先,观鸟过程平铺直叙,脉络清晰。开篇,从对灰椋鸟给“我”的感受是极其普通的写起,偶然的机会才激起了一探究竟的热情。接着,叙述“一天下午”和同伴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灰椋鸟归来,从“一开始”规模小,写到“没过几分钟”后的壮观场面;从“先回来的鸟”不停鸣叫,写到“后回来的鸟”互相应和;从归林时鸟儿“陆续投入刺槐林”的热闹,写到夕阳西沉后“整个刺槐林和竹林”的欢快。最后以“我”结束行程,在“回来的路上”的感触收尾。叙事线索犹如一条直线,笔触清晰完整。
其次,“我”的心理变化一波三折,与叙事过程同步推进。起初“我”对灰椋鸟的认识是“有什么好看的呢?”电视录像让“我”忍不住要亲自去探个究竟,尽管设置了悬念,但态度并没有发生变化。归林部分先写众鸟归林时场面的震撼与宏大,让观鸟者受到极大的心理冲击,让人在惊讶中来不及去辨别喜好;再写归林后的鸟儿的鸣叫,用“倾诉”“呼唤”“互相应和”等富有亲情和拟人化的词语,体现作者已经受到感染,流露出对灰椋鸟态度的转变。归林后的鸟儿,“像穿上盛装的少女翩翩起舞”,此时爱鸟之情,溢于言表,最后才会“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一切景语皆情语,欢快的自然景象融入了作者炽热的情感。作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由静而动,由冷而热,贯穿全文。
第三,作者最后感慨“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升华了鸟儿、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主旨。此“理”并非空穴来风,也非最后时刻的恍然大悟。它犹如一条悬挂着的垂线,始终与叙事、写景忽隐忽现地撞击着。未见灰椋鸟,“我”先见到这样一番景象:“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灰椋鸟归来,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鸟儿们的“天然的俱乐部”,这是鸟儿们举行联欢会,庆祝自己节日的地方。最后作者感叹“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未写鸟先写树,这是交代鸟儿的生存环境;边写鸟边写树,这是充溢着作者对鸟儿乐园的真切体验;写完鸟还写树,这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见证。
《灰椋鸟》文本语言适合诵读,除了内容情感因素之外,文本语言在简洁质朴、自然流畅中流淌着汉语言所特有的声韵美。
首先,充分发挥叠词的特殊表现力。写灰椋鸟给作者的最初印象是“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尖嘴、灰背是对鸟儿外形和色彩的客观描写,而“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运用叠词加深了这些特点,从而带上了作者的主观情绪。此处,叠词不是单词的简单重复,叠词背后传递的是作者觉得它嘴太尖,背太灰,不好看。“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是由近及远,再次运用叠词,突出了灰椋鸟远看整体形象依然不美。叠词运用看似不经意,却把作者的态度和盘托出。“叽叽啾啾”是摹写百鸟争鸣的声响,语言极富形象性和真实性,叠词增强了声韵回环之美,有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归林场面描写中,“一小群一小群”“整群整群”“一批一批”等叠词,读来和谐悦耳,节奏明朗,把鸟儿数量之多,气势之壮观,生命力之旺盛刻画得栩栩如生。“浩浩荡荡”用水势盛大比喻鸟儿归巢不可阻挡的宏伟气场,突出了大自然的神奇。
其次,运用长短句和平仄音规律,形成了文本语言独特的节奏美。“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前四个短句用短促的节奏,实写了鸟儿欢腾的情景;中间两句在上下整齐句式中展开想象,最后用一段舒展轻缓的长句收尾。同时,前四个短语分别是仄平仄仄音、仄仄平平音、平平仄仄音、平平平平音;中间两句“似”是仄音,“如”是平音,“落”是仄音,“拍”是平音,“深涧”是平仄音,“岸滩”是仄平音。长短句的高低、快慢、轻重、缓急变化,以及句内平仄相间,上下句平仄对应,使得整个句段读来波澜起伏,抑扬顿挫,富有极强的音韵魅力,把百鸟归林欢腾热闹的场面表现得活灵活现,诵读时的强弱感、层次感和疏密感让读者感受到文本语言独特的音韵美。
第三,善用强调停顿,化长为短,化直为曲,在节奏的跳跃变化中,突出某种语义、增强某种表达效果。初见灰椋鸟归林,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此时唯有独词成句,才能体现等来灰椋鸟时溢于言表的惊喜状态。再如,“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独字停顿,有画面聚焦的镜头感,有一饱眼福的期待感,有灵性闪现的冲击感。这样的语言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起伏有致,抑扬顿挫。
《灰椋鸟》一文并非出自名家之手,却不失为一篇文质兼美、情理相融的好教材。■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