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3代同患麻疹病例报告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a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资料:祖孙3人家居农村,祖母50岁,儿媳21岁,孙女63天。祖孙3人相距5天内发病。儿媳和孙女未接受过麻疹疫苗注射,均以“感冒”起病,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两颊黏膜可见柯氏斑(KOPLik斑)。祖母症状较轻,体温最高38℃,门诊观察治愈。其儿孙同一天住院。
  儿媳,21岁,因持续发热咳嗽7天,加重伴呼吸困难,胸腹部皮疹1天,于2007年2月21日以麻疹并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入院。无诱因起病,发热咳嗽、流涕,精神不振,体温38~39℃,双眼畏光流泪,乡村医生给过青霉素等治疗无效,咳嗽频繁、胸闷心悸、呼吸困难,胸部腹部出现散在性点状红色皮疹。体检:体温39.8℃,呼吸46次/分,脉搏126次/分,血压100/60mmHg。胸部腹部皮肤可见散在性点状红色皮疹,眼结膜充血,咽部红肿,两颊黏膜可见“柯氏斑”,双肺呼吸音粗糙,心前区3~4肋间可闻Ⅳ级左右粗糙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试验室检查,白细胞15.7×109/L、红细胞5.01×1012/L,血红蛋白142g/L,中性粒细胞比率81.1%,淋巴细胞比率11.6%,双肺X线和CT检查提示双肺散在点片状渗出性病变,心脏彩色B超:房间隔连续中断,断端增厚,缺口宽1.06cm,CDFI示舒张期右向左分流,分流束宽1.0cm。分流峰速100cm/秒。入院后给予氧气吸入,静滴头孢唑林钠6g,穿琥宁针400mg,地塞米松10mg,利巴韦林0.6g/每日及对症治疗,2天后体温正常,咳嗽减轻,皮疹逐渐消退,血常规白细胞正常,住院6天好转出院。
  其孙女,63天。发热咳嗽5天,伴呼吸困难、皮肤散再性点皮疹2天,于2007年2月21日入院,诊断麻疹并肺炎。因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5天,体温39℃,乡村医生给过青霉素等治疗无好转,体温高达40℃,咳嗽频繁,伴呼吸困难、胸部躯干出现点状红色皮疹。入院时体温38.8℃,呼吸64/分,脉搏160次/分,胸腹部及躯干可见散在性点状红色皮疹,眼结膜充血,口腔两颊黏膜可见柯氏斑,双肺可闻少许细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1×109/L, 红细胞4.13×1012/L,血红蛋白126g/L,中性粒细胞比率22.4%,淋巴细胞比率69.8%。X线胸片示双肺散在性点片状模糊阴影。入院后给予氧气吸入,每日静滴頭孢唑林钠0.5g,穿琥宁针40mg及对症治疗,2天后体温正常,咳嗽减轻,肺部啰音消失,皮疹呈暗褐色。住院6天好转出院。
  
  讨 论
  
  1965年我国麻疹减毒疫苗的研制使用,使麻疹的发病率降低了98%[1]。近年来本病发病年龄、时间及临床表现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新生儿到中老年人都有发病情况,5月份也偶有疫情报告,出疹也多种多样。从临床角度看成人麻疹全身中毒症状严重[2],体温高达39~40℃,常并存肺炎等重要器官的损害。但如接受过麻疹疫苗注射者症状反而较轻、皮疹也不多。该祖母口腔有柯氏斑,类似“感冒”表现,门诊观察治愈。
  本地区麻疹流行的可能因素:①麻疹疫苗的接种覆盖率在下降。②人口流动大、流动人员中预防接种率低,疫情输入机会增多。③边远山区有漏种疫苗情况。④部分家长不重视预防。⑤部分人员免疫抗体水平逐渐下降或消失[3]。基于以上因素,祖孙三人同患麻疹也并非偶然现象。由于儿媳未接受过麻疹疫苗注射,机体内没有抵御麻疹的抗体,故63天的小婴儿也发生麻疹病变。只有保障每个人都具有有效的麻疹免疫力,才能避免本病的流行。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728-732.
  2 欧强,等.小儿麻疹与成人麻疹特点分析.临床内科杂志,2005,11(22):783.
  3 刘巧如.半岁内婴儿麻疹10例分析.中华儿科杂志,1998,7(36).388.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6年6月采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30例,其中16例行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经术后13个月~3年随访,与术前比较,伤椎的cobb’s角及椎体前后缘高度明显恢复,疗效满意。结论:AF内固定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能间接椎管减压,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良好,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理想方法。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科急腹症的手术指征与处理原则,从而提高老年人急腹症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急腹症618例临床诊疗资料。结果:56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38例并发肺部感染,肠瘘4例,总胆管损伤1例,死亡16例,余皆恢复良好(治愈率97.3%)。结论: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是重要脏器功能减退,大多合并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起病急、发展迅速、死亡率高。要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6~2007年9月应用微创器械(北京诺科浩然公司研制),采用2.5~3.5cm微小切口,在直视下行胆囊切除16例,男5例,女11例,男∶女=1∶2;年龄32~65岁,平均49岁;其中结石性胆囊炎13例,胆囊息肉2例,非结石性胆囊炎1例。  手术方法:①术前准备,除作常规检查外,需作比较详细的B超或彩超检查,明确胆囊特别是胆管的情况,肝脏和胆囊的位置,并除外其他疾病。胃肠道准备同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肝脏外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60例肝脏外伤的临床表现、肝伤类型、治疗效果及早期临床表现,探讨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肝外伤临床表现以内出血、腹膜炎及休克为主,应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结论:早期诊断和手术是治疗肝脏外伤破裂的关键。  关键词 肝外伤 手术    资料与方法  我院1997~2006年收治肝外伤住院病例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68岁,平均年龄3
期刊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肾积水 分析    资料与方法  1993年1月~2004年6月收治各种原因引起输尿管梗阻并肾积水患者86例,男52例,女34例;年龄21~69岁,平均56.5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5年。症状:单侧腰腹胀痛并局部肿块24例,其中右侧16例,左侧8例,双侧腰腹胀痛并尿频、急、痛13例。术后3~6个月腰腹部胀痛5例(其中直肠癌根治术2例,盆腔子宫全切术3例),腰腹部反复间歇
期刊
摘 要 目的: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的发生、发展对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1例高血压患者依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轻、中、重3型,分析高血压患者无左室肥厚(NH)、向心性肥厚(CH)、离心性肥厚(EH)及扩张性肥厚(DH)的患者性别、年龄、LVMI的分部情况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EF)、E峰及A峰比值(E/A)。结果:左室肥厚类型不同患者FS、EF的均值
期刊
资料与方法  1996年至今住院患者90例,55~78岁,入院卧位血压>24.5/13.5kPa,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A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岁,合并高脂血症3例;B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4岁,合并高脂血症5例,脑血管病后遗症1例;C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岁,合并高脂血症4例,脑血管病后遗症1例。三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A组口服硝苯地
期刊
摘 要 本文就213例B超诊断为脐带绕颈、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分娩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脐带绕颈试产的可行性,对新生儿的影响以及影响脐带绕颈分娩方式的相关因素,以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  关键词 B超 脐带绕颈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06年8月收治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分娩,除高危妊娠者共791例,其中B超诊断脐带绕颈213例,以脐带绕颈为手术指征行选择性剖宫产101
期刊
摘 要 本文根据实际临床经验探讨Meckel憩室3例诊治体会。  关键词 Meckel憩室 便血 误诊    资料与方法    例1:患者,男,18岁。因间断便血,腹痛10余年,再发加重1天入院。查体发现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并触及一类圆形包块,可闻及气过水声。以“阑尾周围脓肿,不完全性肠梗阻”急诊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距回盲部约50cm处一条索状憩室5cm×2cm,连接于脐部,周围肠管绕之形成包
期刊
摘 要 心肌梗死为常见急重危症,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一旦发生需迅速抢救。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使患者不但能渡过急性期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的心肌[1]。而抢救的关键是积极的再灌注治疗和有效的药物治疗,这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改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