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幻大神刘慈欣很期待《地心引力》,这里没有外星人,只有人类面对辽阔太空时的赞叹与无助。
专访科幻大神刘慈欣
BQ:之前曾关注《地心引力》这部电影的消息吗?
L:我很期待,听说口碑和北美票房非常好。我的期待除了评价好之外,还因为它是近年来比较纯的太空片。
BQ:你更关注航天事业吧,关注什么方面呢?
L:那肯定的,本月30日我要去西昌看“长江三号”的发射。我更关注进展以及方向,比如飞得更远一些,是否有一些更长远的计划,比如飞到月球上,飞到小行星带。因为自从阿波罗登月之后,人类的太空进展一直是龟速的。我们在太空中飞得最远的距离,也就是高铁两个小时的车程,相当于从我这儿到北京。我们好像已经失去了探索的精神、勇气以及欲望,只是躺在互联网构筑的技术安乐窝里,失去了进取心……真的很不妙。
BQ:曾经有一篇文章,大致核心就是“游戏机灭人类”,它讲的是人类在感受成就感的时候,也许登上月球和把一个游戏打通关,其实并没有差非常多。
L:还是不一样。能够亲眼看一下太空,这种感觉是虚拟游戏不能替代的。不过不排除你说的情况,有一天我们人机界面发生变化,人类不再通过屏幕和鼠标来进入互联网。就像骇客帝国一样,直接把信号植入大脑,虚拟的感觉比上太空做得还好,你说的事情就有可能发生。那就太糟糕了。
BQ:我们对于太空探索有什么误区?
L:现在我们太关心太空对地球的实际利益。太空探索本来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意义,它不亚于生物第一次从海洋走上陆地,但是我们更关心太空如何给地面带来好处,比如通讯卫星让我们沟通便利,气象卫星能预报天气,自然卫星能看到矿藏,以此来作为太空飞行的理由。但这种理由很快就会失效了,假如有一天我们要登上火星,那现在的这些有什么意义?
现在登一次火星要花费5000亿美元,这样昂贵的价值应该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太空探索的意义就在太空,不在地面。这是一个怎么说都不过分的伟大事业,现在却肤浅了。
BQ:但这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既然我们不能马上看到利益,还要花很多钱,为什么还要支持太空探索?
L:我们一直处在一个重商主义的时代,没有经济效益的事情就不会去关心。最近有一件事情让我很感动:前一阵印度发射了一枚火星探测器,很多西方媒体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穷人都在你们国家,还要花钱去发射探测器”。但是印度政府的发言人是这样回答的,“一个民族没有伟大的梦想,就只能永远伐木和挑水”。那天的中国网络上,大家对印度的称呼都从“印度阿三”变成了“三哥”,这是大家对一个有情怀、有梦想民族的尊重。
人类的未来就在太空中,我们必须走出摇篮。我们这代人会善始善终,即便是有什么环境问题,相信以人类现在的科技水平,也是可以克服的。但是从人类的长远来看,想要文明延续下来,地球太小了,经不起重大的变故,必须去开拓更大的生存家园。这也是生命的本质吧,在于不断地开拓空间。我们从海洋走到陆地,从地面飞向太空。不要问为什么去太空,太空就在那儿。
BQ:报纸中经常会报道某某农民自制了一架飞机,其实大家都有飞天梦?
L:在有限的人生中,去更远的地方看更新的世界,这是一个本能的愿望。飞行是不同于地面行走的方式。地面行走是二维尺度的旅行,飞行是三维的。首先在大气层的飞行,有种俯瞰地面的感觉,我们看得更高更广阔。太空旅行则可以一眼把地球看全,这在地面上是无法完成的。
BQ:你肯定爱看库布里克的《太空漫游2001》吧?
L:电影我看过很多遍,小说的中英文版本我也都看过。这真是伟大的电影,不仅仅是我说的,之前有评选“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十部电影”,它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眼界很宽阔,不是把眼界局限于狭小的空间中,而是放在整个宇宙、空间和时间上的广阔。它和我们对太空世俗性的宣传,正好是两个极端。
BQ:你的科幻小说《乡村教师》听说要拍成电影,开拍了吗?
L:好像还没有。
BQ:中国科幻电影为什么一直起不来呢?
L:科幻电影和太空探索一样,需要情怀和思想的高度。如果不具备这些,再多的钱,再好的制作电影也无济于事,拍出来还是小家子气,而不会成为经典。
BQ:据你所知,中国的科幻文学中什么时候出现了“飞天”这样的题木才?
L: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就是太空题材。在清朝末年,叫《月球殖民地》,讲的是从地球飞上月球的故事。太空故事在科幻小说中占了大部分比例。不要惊讶,清朝末年只是中国比较封闭,但是在国外,量子力学、狭义相对论的理论都已经有了,那个时期国外正是物理学革命的开始,以牛顿力学理论为基础的古典物理学被新理论所挑战的时期。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中国作家开始大批创作跟太空有关的小说,郑文光所写的《火星建设者》在社会上很轰动,并且引起了观测火星的热潮。
BQ:你第一次在作品中涉及“飞天”题材的是哪部?
L:我的作品一半到三分之二都和太空有关,第一部就是《流浪地球》,然后《中国太阳》、《三体》都是太空题材。
BQ:你有想去宇宙看看的梦吗?
L:当然了,而且作为科幻迷,我的愿望肯定更强烈一点。
BQ:现在不是有很多富豪明星排队上太空吗?比如LadyGaga,说要去太空开演唱会。
L:咱们先说便宜的,比如半太空飞船,一次花销是20万美元。但是它只能呆四分钟,它是一个抛物线的炮弹形式,在最高点的四分钟里,你可以体验到失重状态,可以看到黑色的太空,群星的画面,然后马上就跌下来了。
还有一种坑人的,是美国开发的氦气球游览,能上升到四十公里的高度。但这并不能真正进入太空,只是飞行。气球离开了大气层就没法飞行了,所以只是飞得高而已。 真正的太空旅行,是可以去空间站呆七天。这个要花2000万美元,2000万美元还不包括一到两个月训练的花销,上太空还要承担一部分简单的工作,对一般人来讲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最后一项听说已经排了好长的队。但作为我这么个普通人,就连最便宜的也去不起,所以只能是美好的愿望。据我所知,中国也有民间的公司也在做相关的旅行。
Stage 1
早在1903年,鲁迅已将凡尔纳的小说《月界旅行》译介到中国。当时整体社会环境都提倡“科学精神”,所以很多名家都把外国的科幻小说翻译成中文,介绍到国内。中国最早的纯文学刊物《小说林》的创办人徐念慈不仅翻译国外科幻小说,本人还创作有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在《小说林》的创刊号上,他题写道“月球之环游,世界之末日,地心海底之旅行,日新不已,皆本科学之理想、超越自然而促其进化者也。”后来这股热潮被抗日战争打断了。
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就是太空题材——《月球殖民地》
时间:清朝末年
作者:作者很神秘,只署名为“荒江钓叟”
讲的是从地球飞上月球的故事。这部小说连载于当时的《小说报》,极好地把章回体小说的形式和科幻小说的内核结合起来,可惜的是并未完成,仅发表35回就已达13万字。在叶永烈所写的文章中,这样评价“显然受了法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的影响。但是,《月球殖民地小说》,却是一部道地中国风格的科幻小说”。
《猫城记》
作者:老舍
虽然这只是老舍一篇针砭社会的文章,但书中提及主人公在火星的所见所闻,以火星来讽刺当时愚昧的中华民族。这也是老舍惟一一篇科幻作品。
Stage 2
第二阶段:希望——新中国成立后
在新中国成立后,以郑文光为代表的科幻作家,作品几乎都围绕着宇宙、航天等题材。童恩正、肖建亨、叶永烈、刘兴诗等都曾经创作过优秀的载人航天科幻文学作品。当时郑文光是北京天文台的副研究员,对航天题材钟情。这阶段的“飞天”题材小说,都是充满希望,带着一股不怕困难的劲儿,去宇宙寻找新天地的故事。
《从地球到火星》、《火星建设者》
作者:郑文光
这两部小说的风格都比较轻松浪漫,讲述了人类在火星生存的幸福和艰难。据说当年因为这些小说的风靡,社会上掀起了“观测”火星的浪潮,人们排着队去建国门的古观象台观看星象。
Stage 3
第三阶段:反思——20世纪90年代至今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太空和宇宙好像“并不遥远”了。我们享受通讯卫星带来的便捷的同时,比我们思考更多的科幻作家,已经在用小说来表达自己的思考与危机感:刘慈欣的《三体》中揭示了“黑暗森林法则”,让人不寒而栗。韩松的《宇宙墓碑》描写在茫茫星空背景寻找人生目标的苦涩与艰难;王晋康的《拉格朗日坟场》展示太空中仍然存在风险的人类世界……
《中国太阳》
作者:刘慈欣
小说讲述了开发西部过程中,航天技术的有效参与人造太阳的想法并不新鲜,不过,文章写于2001年,所以这个想法以及所设想的技术还是比较超前的。
《沧桑》
作者:吴岩
人类百万年移民火星时所经历“后文化危机”与“后感情危机”,在这部小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专访科幻大神刘慈欣
BQ:之前曾关注《地心引力》这部电影的消息吗?
L:我很期待,听说口碑和北美票房非常好。我的期待除了评价好之外,还因为它是近年来比较纯的太空片。
BQ:你更关注航天事业吧,关注什么方面呢?
L:那肯定的,本月30日我要去西昌看“长江三号”的发射。我更关注进展以及方向,比如飞得更远一些,是否有一些更长远的计划,比如飞到月球上,飞到小行星带。因为自从阿波罗登月之后,人类的太空进展一直是龟速的。我们在太空中飞得最远的距离,也就是高铁两个小时的车程,相当于从我这儿到北京。我们好像已经失去了探索的精神、勇气以及欲望,只是躺在互联网构筑的技术安乐窝里,失去了进取心……真的很不妙。
BQ:曾经有一篇文章,大致核心就是“游戏机灭人类”,它讲的是人类在感受成就感的时候,也许登上月球和把一个游戏打通关,其实并没有差非常多。
L:还是不一样。能够亲眼看一下太空,这种感觉是虚拟游戏不能替代的。不过不排除你说的情况,有一天我们人机界面发生变化,人类不再通过屏幕和鼠标来进入互联网。就像骇客帝国一样,直接把信号植入大脑,虚拟的感觉比上太空做得还好,你说的事情就有可能发生。那就太糟糕了。
BQ:我们对于太空探索有什么误区?
L:现在我们太关心太空对地球的实际利益。太空探索本来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意义,它不亚于生物第一次从海洋走上陆地,但是我们更关心太空如何给地面带来好处,比如通讯卫星让我们沟通便利,气象卫星能预报天气,自然卫星能看到矿藏,以此来作为太空飞行的理由。但这种理由很快就会失效了,假如有一天我们要登上火星,那现在的这些有什么意义?
现在登一次火星要花费5000亿美元,这样昂贵的价值应该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太空探索的意义就在太空,不在地面。这是一个怎么说都不过分的伟大事业,现在却肤浅了。
BQ:但这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既然我们不能马上看到利益,还要花很多钱,为什么还要支持太空探索?
L:我们一直处在一个重商主义的时代,没有经济效益的事情就不会去关心。最近有一件事情让我很感动:前一阵印度发射了一枚火星探测器,很多西方媒体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穷人都在你们国家,还要花钱去发射探测器”。但是印度政府的发言人是这样回答的,“一个民族没有伟大的梦想,就只能永远伐木和挑水”。那天的中国网络上,大家对印度的称呼都从“印度阿三”变成了“三哥”,这是大家对一个有情怀、有梦想民族的尊重。
人类的未来就在太空中,我们必须走出摇篮。我们这代人会善始善终,即便是有什么环境问题,相信以人类现在的科技水平,也是可以克服的。但是从人类的长远来看,想要文明延续下来,地球太小了,经不起重大的变故,必须去开拓更大的生存家园。这也是生命的本质吧,在于不断地开拓空间。我们从海洋走到陆地,从地面飞向太空。不要问为什么去太空,太空就在那儿。
BQ:报纸中经常会报道某某农民自制了一架飞机,其实大家都有飞天梦?
L:在有限的人生中,去更远的地方看更新的世界,这是一个本能的愿望。飞行是不同于地面行走的方式。地面行走是二维尺度的旅行,飞行是三维的。首先在大气层的飞行,有种俯瞰地面的感觉,我们看得更高更广阔。太空旅行则可以一眼把地球看全,这在地面上是无法完成的。
BQ:你肯定爱看库布里克的《太空漫游2001》吧?
L:电影我看过很多遍,小说的中英文版本我也都看过。这真是伟大的电影,不仅仅是我说的,之前有评选“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十部电影”,它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眼界很宽阔,不是把眼界局限于狭小的空间中,而是放在整个宇宙、空间和时间上的广阔。它和我们对太空世俗性的宣传,正好是两个极端。
BQ:你的科幻小说《乡村教师》听说要拍成电影,开拍了吗?
L:好像还没有。
BQ:中国科幻电影为什么一直起不来呢?
L:科幻电影和太空探索一样,需要情怀和思想的高度。如果不具备这些,再多的钱,再好的制作电影也无济于事,拍出来还是小家子气,而不会成为经典。
BQ:据你所知,中国的科幻文学中什么时候出现了“飞天”这样的题木才?
L: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就是太空题材。在清朝末年,叫《月球殖民地》,讲的是从地球飞上月球的故事。太空故事在科幻小说中占了大部分比例。不要惊讶,清朝末年只是中国比较封闭,但是在国外,量子力学、狭义相对论的理论都已经有了,那个时期国外正是物理学革命的开始,以牛顿力学理论为基础的古典物理学被新理论所挑战的时期。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中国作家开始大批创作跟太空有关的小说,郑文光所写的《火星建设者》在社会上很轰动,并且引起了观测火星的热潮。
BQ:你第一次在作品中涉及“飞天”题材的是哪部?
L:我的作品一半到三分之二都和太空有关,第一部就是《流浪地球》,然后《中国太阳》、《三体》都是太空题材。
BQ:你有想去宇宙看看的梦吗?
L:当然了,而且作为科幻迷,我的愿望肯定更强烈一点。
BQ:现在不是有很多富豪明星排队上太空吗?比如LadyGaga,说要去太空开演唱会。
L:咱们先说便宜的,比如半太空飞船,一次花销是20万美元。但是它只能呆四分钟,它是一个抛物线的炮弹形式,在最高点的四分钟里,你可以体验到失重状态,可以看到黑色的太空,群星的画面,然后马上就跌下来了。
还有一种坑人的,是美国开发的氦气球游览,能上升到四十公里的高度。但这并不能真正进入太空,只是飞行。气球离开了大气层就没法飞行了,所以只是飞得高而已。 真正的太空旅行,是可以去空间站呆七天。这个要花2000万美元,2000万美元还不包括一到两个月训练的花销,上太空还要承担一部分简单的工作,对一般人来讲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最后一项听说已经排了好长的队。但作为我这么个普通人,就连最便宜的也去不起,所以只能是美好的愿望。据我所知,中国也有民间的公司也在做相关的旅行。
Stage 1
早在1903年,鲁迅已将凡尔纳的小说《月界旅行》译介到中国。当时整体社会环境都提倡“科学精神”,所以很多名家都把外国的科幻小说翻译成中文,介绍到国内。中国最早的纯文学刊物《小说林》的创办人徐念慈不仅翻译国外科幻小说,本人还创作有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在《小说林》的创刊号上,他题写道“月球之环游,世界之末日,地心海底之旅行,日新不已,皆本科学之理想、超越自然而促其进化者也。”后来这股热潮被抗日战争打断了。
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就是太空题材——《月球殖民地》
时间:清朝末年
作者:作者很神秘,只署名为“荒江钓叟”
讲的是从地球飞上月球的故事。这部小说连载于当时的《小说报》,极好地把章回体小说的形式和科幻小说的内核结合起来,可惜的是并未完成,仅发表35回就已达13万字。在叶永烈所写的文章中,这样评价“显然受了法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的影响。但是,《月球殖民地小说》,却是一部道地中国风格的科幻小说”。
《猫城记》
作者:老舍
虽然这只是老舍一篇针砭社会的文章,但书中提及主人公在火星的所见所闻,以火星来讽刺当时愚昧的中华民族。这也是老舍惟一一篇科幻作品。
Stage 2
第二阶段:希望——新中国成立后
在新中国成立后,以郑文光为代表的科幻作家,作品几乎都围绕着宇宙、航天等题材。童恩正、肖建亨、叶永烈、刘兴诗等都曾经创作过优秀的载人航天科幻文学作品。当时郑文光是北京天文台的副研究员,对航天题材钟情。这阶段的“飞天”题材小说,都是充满希望,带着一股不怕困难的劲儿,去宇宙寻找新天地的故事。
《从地球到火星》、《火星建设者》
作者:郑文光
这两部小说的风格都比较轻松浪漫,讲述了人类在火星生存的幸福和艰难。据说当年因为这些小说的风靡,社会上掀起了“观测”火星的浪潮,人们排着队去建国门的古观象台观看星象。
Stage 3
第三阶段:反思——20世纪90年代至今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太空和宇宙好像“并不遥远”了。我们享受通讯卫星带来的便捷的同时,比我们思考更多的科幻作家,已经在用小说来表达自己的思考与危机感:刘慈欣的《三体》中揭示了“黑暗森林法则”,让人不寒而栗。韩松的《宇宙墓碑》描写在茫茫星空背景寻找人生目标的苦涩与艰难;王晋康的《拉格朗日坟场》展示太空中仍然存在风险的人类世界……
《中国太阳》
作者:刘慈欣
小说讲述了开发西部过程中,航天技术的有效参与人造太阳的想法并不新鲜,不过,文章写于2001年,所以这个想法以及所设想的技术还是比较超前的。
《沧桑》
作者:吴岩
人类百万年移民火星时所经历“后文化危机”与“后感情危机”,在这部小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