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一直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与难点,如何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认同、理论自信与文化自觉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变革历程的梳理和教学现状的分析,从创新话语体系、开发利用隐性课程资源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探索教学改革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路径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1-0152-0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变革及现状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历程
建国初,我国高校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首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2004年,中共中央下发16号文件,“两课”名称统一改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1998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标志着“98方案”开始实施,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标志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05方案”全面启动,“05方案”把七门必修课合并调整为四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现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同时,还增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课以必修课的方式延续下来。“05方案”一直沿用至今,纵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变革的过程,其内容的变化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文化结构的变化而革新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的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但在高校内仍没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重视,课堂效率低,有些学生即使来到课堂也“身在曹营心在汉”,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高校的“老大难”课程。目前多数高校为了给专业课让路,采用缩减课时,大合班的形式授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教”与“学”没形成良性的互动,从而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低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历史时期,文化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紧跟时代步伐,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因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为必要途径,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种创新性尝试。
二、探究改革的路径
(一)创新教学话语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言教”方式,话语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工具和媒介,[2]因此,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在“课堂中有两个角色: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的角色远比学生重要。课堂是基于两个年龄阶段的权力结构以及专业人士和代理人之间的知识区分。教师运用合法的、有组织的以及文化的方式来控制课堂教学,这种权力几乎不会受到挑战。”[3]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在课堂上很容易获得话语权,教师掌握话语权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话语体系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把教材内容通过话语方式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创新教学话语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路径之一,首先要创新话语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具有特定性和规范性,教师要运行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构教材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体现中国特色的话语内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国的最强音,教材内容的解构要保证教学话语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其次要创新话语方式。钱理群在《话语方式的选择》中提到有三种话语方式,一种是宣讲式,一种是独语,还有一种是对话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过度使用政治话语,缺乏吸引力,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为了使理论表达通俗化和生动化,便于大学生接受,就要改变生、冷、硬的表达方式,多用对话式的话语方式,“这是一种宽松的、亲切的、自然的谈话,每一个人既是说话者,又是听话者,……说话者和听话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不是把结论强加给别人。”[4]话语体系的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二)有效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
隐性课程是“指游离于正式的教育运作和组织之外,不是通过有计划教学传递给学生的未成文的社会规则和行为期望”。[5]隐性课程资源涵盖了学校生活的各方面,从类别上分为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器物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包括学校的建筑内容和校内外环境等,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各项制度等,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包括校风、学风、教师的品德等人文精神。隐性课程对学生起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对显性课程的补充,是对显性课程的升华,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启发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效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健全高校器物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一所大学的风格是在岁月的变迁中积淀而成的,书写着悠久校史的古老建筑、教学楼里陈设着的诚信售货点,这些校园内的物质环境在无意中影响着学生的情感,美化着学生的心灵,指引着学生成长和成才,正如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环境影响人的成长,但它并不排斥意志的自由表现”。其次,完善和创新学校制度。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时刻都会感受到学校规章制度的存在和约束,严谨、务实和创新的制度规范在校园中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导着学生遵规守纪,“隐性课程的教学目标能保持得更持久,他的知识是学生每天都要体验并会牢固地习得的。”[6]学校的制度循序渐进地就会形成编码输入到学生的血液里,成为人生的品质。再次,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大学精神是隐性课程的载体,无形之中,决定着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大学精神通过校风校训得以体现,大学的校长和老师是大学精神的形象代言人,教师的人格品质和处世态度对学生起着无形的影响,“精神力量是富有渗透性的,这种渗透实质上是思想方法、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启迪、感化、陶冶,它通过形成一定的氛围,促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承载着大学精神的教师的学术思想、学术方法、治学态度、严谨作风和模范言行对学生的率先垂范和耳濡目染。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和细致入微的,其作用效果也是潜在的和持久的”。[7]
【参考文献】
[1]李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市高校为例[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年第S1期.
[2]郭凤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4).
[3]吴刚编.教育社会学的前沿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07).
[4]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http:
//book.sina.com.cn.
[5][6]吴刚编.教育社会学的前沿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07).
[7]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05-30/129282.html.
责任编辑:杨柳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路径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1-0152-0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变革及现状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历程
建国初,我国高校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首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2004年,中共中央下发16号文件,“两课”名称统一改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1998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标志着“98方案”开始实施,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标志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05方案”全面启动,“05方案”把七门必修课合并调整为四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现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同时,还增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课以必修课的方式延续下来。“05方案”一直沿用至今,纵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变革的过程,其内容的变化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文化结构的变化而革新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的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但在高校内仍没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重视,课堂效率低,有些学生即使来到课堂也“身在曹营心在汉”,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高校的“老大难”课程。目前多数高校为了给专业课让路,采用缩减课时,大合班的形式授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教”与“学”没形成良性的互动,从而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低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历史时期,文化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紧跟时代步伐,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因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为必要途径,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种创新性尝试。
二、探究改革的路径
(一)创新教学话语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言教”方式,话语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工具和媒介,[2]因此,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在“课堂中有两个角色: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的角色远比学生重要。课堂是基于两个年龄阶段的权力结构以及专业人士和代理人之间的知识区分。教师运用合法的、有组织的以及文化的方式来控制课堂教学,这种权力几乎不会受到挑战。”[3]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在课堂上很容易获得话语权,教师掌握话语权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话语体系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把教材内容通过话语方式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创新教学话语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路径之一,首先要创新话语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具有特定性和规范性,教师要运行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构教材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体现中国特色的话语内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国的最强音,教材内容的解构要保证教学话语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其次要创新话语方式。钱理群在《话语方式的选择》中提到有三种话语方式,一种是宣讲式,一种是独语,还有一种是对话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过度使用政治话语,缺乏吸引力,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为了使理论表达通俗化和生动化,便于大学生接受,就要改变生、冷、硬的表达方式,多用对话式的话语方式,“这是一种宽松的、亲切的、自然的谈话,每一个人既是说话者,又是听话者,……说话者和听话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不是把结论强加给别人。”[4]话语体系的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二)有效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
隐性课程是“指游离于正式的教育运作和组织之外,不是通过有计划教学传递给学生的未成文的社会规则和行为期望”。[5]隐性课程资源涵盖了学校生活的各方面,从类别上分为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器物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包括学校的建筑内容和校内外环境等,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各项制度等,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包括校风、学风、教师的品德等人文精神。隐性课程对学生起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对显性课程的补充,是对显性课程的升华,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启发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效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健全高校器物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一所大学的风格是在岁月的变迁中积淀而成的,书写着悠久校史的古老建筑、教学楼里陈设着的诚信售货点,这些校园内的物质环境在无意中影响着学生的情感,美化着学生的心灵,指引着学生成长和成才,正如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环境影响人的成长,但它并不排斥意志的自由表现”。其次,完善和创新学校制度。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时刻都会感受到学校规章制度的存在和约束,严谨、务实和创新的制度规范在校园中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导着学生遵规守纪,“隐性课程的教学目标能保持得更持久,他的知识是学生每天都要体验并会牢固地习得的。”[6]学校的制度循序渐进地就会形成编码输入到学生的血液里,成为人生的品质。再次,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大学精神是隐性课程的载体,无形之中,决定着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大学精神通过校风校训得以体现,大学的校长和老师是大学精神的形象代言人,教师的人格品质和处世态度对学生起着无形的影响,“精神力量是富有渗透性的,这种渗透实质上是思想方法、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启迪、感化、陶冶,它通过形成一定的氛围,促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承载着大学精神的教师的学术思想、学术方法、治学态度、严谨作风和模范言行对学生的率先垂范和耳濡目染。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和细致入微的,其作用效果也是潜在的和持久的”。[7]
【参考文献】
[1]李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重庆市高校为例[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年第S1期.
[2]郭凤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4).
[3]吴刚编.教育社会学的前沿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07).
[4]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http:
//book.sina.com.cn.
[5][6]吴刚编.教育社会学的前沿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07).
[7]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05-30/129282.html.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