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新的教材、新的理念应运而生,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随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数学课堂闪烁着新的光彩。但是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的复习课,却总是让人不禁想起一个坐“冷板凳”的角色。传统复习课中,教师面面俱到地“重炒冷饭”,学生埋头苦干地练习;教师累得不行,学生苦不堪言;教师感叹“复习课难上”,学生埋怨“复习课没劲”,如此复习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疲劳,更有心理上的压抑。怎样在呢?为此,本人结合复习课教学观摩的感悟和平时探索的一些经验,谈谈如何让复习课教学穿着旧鞋走出新路子。
1 把“趣味”还给学生,使其在实践中体验
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最终形成积极探究或参与的心理倾向。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但是传统复习课中,为了唤起学生对一个阶段(单元、学期)所学知识的回忆,教师往往采用提问或默写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再现梳理,使之系统化。无形中学生成了一台复制的机器,毫无兴趣可言。
如何克服这一弊端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巩固旧知时,应该想方设法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思维,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如“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复习”时,有位老师就一改以往提问公式,或是默写公式的做法,设计了一节“奇思妙想”的数学活动,把全班同学按每4个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盒橡皮泥,要求学生动脑想办法,齐心协力计算出橡皮泥的体积。
生1:我把橡皮泥捏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后,量出它的长、宽、高,就可以粗略地算出这块橡皮泥的体积。
生2:把橡皮泥装入圆柱体的容器中(老师给每一组事先准备好了一个透明的圆柱体的容器),测出圆柱底面直径和橡皮泥所装的高度,就能算出橡皮泥的体积。
生反驳:圆柱体本身有厚度怎么办?
生2补充:将直径减去容器的厚度乘2的积。
生3:我想把它捏成圆锥的形状,但不好捏。
生建议:也把它放入圆锥体的容器中,就会捏成圆锥体算出体积。
生4:将水倒入圆柱体或正方体的容器中,把橡皮泥放入水中,水面升高部分的水的体积就是橡皮泥的体积。
……
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巩固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而且让学生活用教材中的知识,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把“自主”还给学生,使其在构建中提高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学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传统复习课中,教师总是越疽代疱梳理知识,学生被剥夺了思考的权利,仅仅做了听客和陪衬。殊不知教育不同于工厂里制造产品,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风格。新型复习课则应该让学生亲身经历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独立思考的空间,使他们人人参与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如“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在唤起学生对6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推导过程的回忆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图形相互间的联系,梳理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并形成网络图,图例如下:
……
从图1中可以看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通过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的,而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通过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的;由于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也可以通过转化成三角形来推导,所以还可以设计成如图2所示的关系图;三角形、梯形及圆形的计算公式还可以通过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所以可以把它设计成一只手的形状等等(见图3)。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沟通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连点成线,连线成网,自主构建了知识网络,比过去由教师带着学生整理有效得多。这样不仅使学生在理解层面上有了一次质的飞跃,而且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创意,大大提高了概括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自主探求的过程中学会了复习的方法。
3 把“主题”还给学生,使其在互动中发展
复习课中,教师为了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往往会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然后讲评。所有学生面对同样的题目,都经历着近似“克隆”的思维和体验过程,给学生的感觉大都只是知识的重复,以至于对练习产生厌倦心理。所以不妨在出题、练习形式、练习习惯等方面做些改变,情况会有所好转。
一次听了一位教师上的人教版第四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课颇受启发。课伊始,这位老师开门见山地指出:“今天我们要进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整理和复习。”接着板书课题,让小朋友说出一个四位数,生:“8097。”然后教师问:“对这个数,你有什么问题要考小朋友吗?”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努力搜索记忆中的每个角落,发言积极,气氛活跃,人人不想落后。
生1:8097的最高位是什么位,最高位上的数字是几,表示有几个几?(小朋友为他的精彩提问报以掌声。)
生2:8097是由几个千,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生3:8097的近似数是多少?我想让×××回答。(很可爱的一个小朋友,他知道这个同学以前对近似数没掌握好。)
生4:8097的后面三个数是多少?
……
这样经常采用围绕主题,变“教师出题”为“学生出题”,让学生考学生,他们乐在其中,极大地拓展了知识的宽度。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由此也可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充分发挥了课堂有限时间的超值效益。
4 把“开放”还给学生,使其在探究中进步
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他们的学习水平不一,其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和能力必然会有所区别。反映在数学上,同一道题目,不同的学生只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正确合理地运用已有的经验、价值和情感,去求得问题的解决,答案有时并不是唯一的,这就是开放性题目的出现。
例如,在六年级“圆的面积”的复习课上,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如下图,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已知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_____________ ?
这道题目设计了一个开放的问题:“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求哪些问题?”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因此能充分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一内驱力的作用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提出不同的问题。
问题1:圆的半径是多少?算式是25.12÷3.14÷2=4(厘米);
问题2:圆的面积是多少?算式是3.14×42=50.24(平方厘米);
问题3: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列式为50.24×1/4;
问题4:空白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可列式为50.24×2-50.24×1/4×2或50.24×3/4×2;
问题5:重叠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列式为25.12×1/4+4×2。
其实这道题实际上反映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分成若干等份的等腰三角形,然后把这些等腰三角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圆的半径。所以,还可以求出:
①长方形的长是多少,算式是25.12÷2=12.56(厘米);
②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算式是12.56+4×2=33.12(厘米);
……
5 把“资源”还给学生,使其在挖掘中升华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资源”一词越来越多地跃入教师的视野,引起广泛的关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每个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实际上,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资源,可以增强教材的实用性,使学生更能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更重视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曾经看过一篇有关“统计图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印象颇深。上课的是一位济南的老师,她充分挖掘当地的教学资源,整堂课围绕着本地有名的趵突泉的喷涌这样一个大情境,设计了众多的小情境。先由趵突泉喷涌情况的分析引出相关的地下水位的一组真实数据,让学生根据这组数据制成自己喜欢的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体会到统计的价值,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将条形统计图转换为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使学生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在探索中发现真知,让知识得到一次升华。接着讨论影响喷涌的因素,体会部分与总体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扇形统计图的应用。最后通过分析图中数据,发现问题并商讨对策。
可以说这是一节成功的数学复习课,成功在大胆挖掘教学资源,成功在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成功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对于小学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堂生动的数学感悟课,让学生在学习了六年的数学之后,通过对知识的疏理复习,对数学有了更新的、更深的认识。
不可否认,课程改革给复习课教学带来了新契机,如何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质量,最大限度地取得复习的效果,这将是我们不断探讨的课题。但愿我们这些小小的改变,能使复习课像新授课一样,焕发出生命活力,闪烁出迷人光彩,重新唤回孩子们的热情。
1 把“趣味”还给学生,使其在实践中体验
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最终形成积极探究或参与的心理倾向。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但是传统复习课中,为了唤起学生对一个阶段(单元、学期)所学知识的回忆,教师往往采用提问或默写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再现梳理,使之系统化。无形中学生成了一台复制的机器,毫无兴趣可言。
如何克服这一弊端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巩固旧知时,应该想方设法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思维,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如“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复习”时,有位老师就一改以往提问公式,或是默写公式的做法,设计了一节“奇思妙想”的数学活动,把全班同学按每4个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盒橡皮泥,要求学生动脑想办法,齐心协力计算出橡皮泥的体积。
生1:我把橡皮泥捏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后,量出它的长、宽、高,就可以粗略地算出这块橡皮泥的体积。
生2:把橡皮泥装入圆柱体的容器中(老师给每一组事先准备好了一个透明的圆柱体的容器),测出圆柱底面直径和橡皮泥所装的高度,就能算出橡皮泥的体积。
生反驳:圆柱体本身有厚度怎么办?
生2补充:将直径减去容器的厚度乘2的积。
生3:我想把它捏成圆锥的形状,但不好捏。
生建议:也把它放入圆锥体的容器中,就会捏成圆锥体算出体积。
生4:将水倒入圆柱体或正方体的容器中,把橡皮泥放入水中,水面升高部分的水的体积就是橡皮泥的体积。
……
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巩固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而且让学生活用教材中的知识,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把“自主”还给学生,使其在构建中提高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学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传统复习课中,教师总是越疽代疱梳理知识,学生被剥夺了思考的权利,仅仅做了听客和陪衬。殊不知教育不同于工厂里制造产品,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风格。新型复习课则应该让学生亲身经历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独立思考的空间,使他们人人参与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如“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在唤起学生对6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推导过程的回忆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图形相互间的联系,梳理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并形成网络图,图例如下:
……
从图1中可以看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通过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的,而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通过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的;由于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也可以通过转化成三角形来推导,所以还可以设计成如图2所示的关系图;三角形、梯形及圆形的计算公式还可以通过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所以可以把它设计成一只手的形状等等(见图3)。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沟通各个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连点成线,连线成网,自主构建了知识网络,比过去由教师带着学生整理有效得多。这样不仅使学生在理解层面上有了一次质的飞跃,而且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创意,大大提高了概括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自主探求的过程中学会了复习的方法。
3 把“主题”还给学生,使其在互动中发展
复习课中,教师为了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往往会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然后讲评。所有学生面对同样的题目,都经历着近似“克隆”的思维和体验过程,给学生的感觉大都只是知识的重复,以至于对练习产生厌倦心理。所以不妨在出题、练习形式、练习习惯等方面做些改变,情况会有所好转。
一次听了一位教师上的人教版第四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课颇受启发。课伊始,这位老师开门见山地指出:“今天我们要进行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整理和复习。”接着板书课题,让小朋友说出一个四位数,生:“8097。”然后教师问:“对这个数,你有什么问题要考小朋友吗?”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努力搜索记忆中的每个角落,发言积极,气氛活跃,人人不想落后。
生1:8097的最高位是什么位,最高位上的数字是几,表示有几个几?(小朋友为他的精彩提问报以掌声。)
生2:8097是由几个千,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生3:8097的近似数是多少?我想让×××回答。(很可爱的一个小朋友,他知道这个同学以前对近似数没掌握好。)
生4:8097的后面三个数是多少?
……
这样经常采用围绕主题,变“教师出题”为“学生出题”,让学生考学生,他们乐在其中,极大地拓展了知识的宽度。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由此也可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充分发挥了课堂有限时间的超值效益。
4 把“开放”还给学生,使其在探究中进步
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他们的学习水平不一,其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和能力必然会有所区别。反映在数学上,同一道题目,不同的学生只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正确合理地运用已有的经验、价值和情感,去求得问题的解决,答案有时并不是唯一的,这就是开放性题目的出现。
例如,在六年级“圆的面积”的复习课上,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如下图,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已知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_____________ ?
这道题目设计了一个开放的问题:“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求哪些问题?”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因此能充分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一内驱力的作用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提出不同的问题。
问题1:圆的半径是多少?算式是25.12÷3.14÷2=4(厘米);
问题2:圆的面积是多少?算式是3.14×42=50.24(平方厘米);
问题3: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列式为50.24×1/4;
问题4:空白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可列式为50.24×2-50.24×1/4×2或50.24×3/4×2;
问题5:重叠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列式为25.12×1/4+4×2。
其实这道题实际上反映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分成若干等份的等腰三角形,然后把这些等腰三角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圆的半径。所以,还可以求出:
①长方形的长是多少,算式是25.12÷2=12.56(厘米);
②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算式是12.56+4×2=33.12(厘米);
……
5 把“资源”还给学生,使其在挖掘中升华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资源”一词越来越多地跃入教师的视野,引起广泛的关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每个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实际上,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资源,可以增强教材的实用性,使学生更能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更重视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曾经看过一篇有关“统计图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印象颇深。上课的是一位济南的老师,她充分挖掘当地的教学资源,整堂课围绕着本地有名的趵突泉的喷涌这样一个大情境,设计了众多的小情境。先由趵突泉喷涌情况的分析引出相关的地下水位的一组真实数据,让学生根据这组数据制成自己喜欢的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体会到统计的价值,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将条形统计图转换为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使学生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在探索中发现真知,让知识得到一次升华。接着讨论影响喷涌的因素,体会部分与总体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扇形统计图的应用。最后通过分析图中数据,发现问题并商讨对策。
可以说这是一节成功的数学复习课,成功在大胆挖掘教学资源,成功在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成功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对于小学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堂生动的数学感悟课,让学生在学习了六年的数学之后,通过对知识的疏理复习,对数学有了更新的、更深的认识。
不可否认,课程改革给复习课教学带来了新契机,如何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质量,最大限度地取得复习的效果,这将是我们不断探讨的课题。但愿我们这些小小的改变,能使复习课像新授课一样,焕发出生命活力,闪烁出迷人光彩,重新唤回孩子们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