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期假期,全民关心”,2019年“五一”小长假罕见出现了“连续休息4天”的情况,不知道大家休息好了吗?不止人民关心休假问题,每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都有大量关于假期问题的建议。
可见,假期一直都是个社会热门话题。在我国,假期的制定和安排可不简单,除了国务院制定假期保障实行外,还有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来负责调整全国人民的假期。
我们的假期发生过什么变化?为什么在我们抱怨如今假期太少的时候,总会遭到50后、60后、70后的白眼?
从单休到双休
自1995年5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行一周双休制,即每周休息两天。规定还指出,事业单位最迟应当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最迟应当自1997年5月1日起施行。因此最晚到1997年,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职工都可以享受双休制。
在此之前,我国实行着单休制度,即星期日为休息日。这种单休模式,也是从近代才开始出现的。
鸦片战争后,西方人进入并长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他们按照自己国家的习惯在星期日休息娱乐。一开始这让中国人感到好奇,随着对西方制度和生活的了解,国人也逐渐认同这种休息方式。从1906年起,清政府中央各部相继在星期日放假公休;到1910年,清政府逐渐确立了星期日为公休日的休假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然实行每周休息一天的单休制。
所以,20世纪80年代的上班族只能把所有的家务活堆在星期日做:洗衣服、做蜂窝煤、打扫屋子、采买、修修补补。
那时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战斗的星期日,疲劳的星期一。”单休意味着基本没有时间去休闲娱乐,真是一切为了工作,为了工作的一切。
不过那时就有人提议并酝酿工时制度改革。胡平是原国家科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员,1979年赴联合国出席国际会议时,他注意到联合国每周工作4.5天,而欧洲和北美很多国家也都实行每周5天甚至4.5天的工作制度。与工时缩减相对应的是工作的高效率和旅游、教育等第三产业的大发展,这让他印象深刻。
1985年,胡平调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在他的推动下组建“缩短工时课题组”,对299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和223家商业企业进行调查。调研发现,80%的员工在“每周增加一天工资和不增工资增加一天休息”这一问题的选择上倾向于后者。
1987年年底,课题组完成调查后得出结论:我国已具备缩短工时推行5天工作制的条件。
1988年,胡平还在自己的工作单位开展小范围的“5天工作制”试验,希望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更扎实的研究结果。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在衡量了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以及职工休息权利等方面的关系后,国家决定实行一段时间的双休制。
于是,我国在1994年3月1日做出隔周双休的决定,即一周为双休,下一周为单休(休星期日),以此类推。
人们一开始还不太习惯,有报道称:轮到第一个双休日,全市有几十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忘了“今天我休息”,照常一大早赶到单位。这个过渡时期持续了一年,直到1995年正式确立双休制度并将它沿用至今。
虽然看起来只多休息了一天,但人们其实增加了52个假日。双休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周末安排,看电视、逛公园、陪孩子、陪老人、下馆子,甚至外出旅游都成了大家的选择。个人生活一下子变得多姿多彩。
从嗨皮“黄金周”到拥挤“黄金周”
“黄金周”的说法诞生于1999年。这一年的9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订版,将1949年之后规定的“劳动节,放假一日,五月一日;国庆纪念日,放假两日,十月一日,二日”均改为三日。这样,劳动节和国庆节同春节一样变成了“大假期”,加上前后周末共休息7天,“五一”和“十一”摇身一变成为大家期待的“黄金周”。
在“黄金周”,远行的游子可以归家,一年里亲人团聚的时间终于有了增加;学生们更是眼巴巴地盼着长假,只要不上学就开心,只要不在教室就自在;上班族的“黄金周”也变得休闲有乐趣,暂时摆脱工作的烦恼。
“黄金周”还是所有“旅行达人”们的佳节。在第一个国庆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就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为141亿元,假日旅游热很快席卷全国。一些人表示,以前根本没有想过全家会出去旅游,钱倒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时间。
而“黄金周”完全满足了人们出行的渴望,一家人在这个时间里结伴出游,享受假期新生活。旅游在“黄金周”的催化下成为经济生活的新亮点和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
然而,或许是低估了全民出行的热情和能力,旅游产业热火朝天的同时是景区超负荷运行。这种矛盾闹出了数不胜数的悲喜剧,风景变成了“图片那边独好”。
从集中到分散
人们不得不承认:节假日,累了。
原本让大家休闲放松的“黄金周”变成了拥挤和爆满的代名词,旅游单位一时无法接纳数量庞大的游客群体,服务和设施跟不上,大家的出行体验只剩“挤、脏、乱、差”,景区不断挑战着游客的耐心和人品。
旅游业瘫痪、交通不便、学校施压、休闲观念弱、有假休不得等一系列和假期有关的问题让人们开始反省,到底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假”给大家?如何认识“假期”?
2006年12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蔡继明受托提交了一项关于“黄金周”存废问题的课题报告。在报告中建议取消现行的“五一”和“十一”两个“黄金周”,将其法定假日由原来的三天减为一天,分配给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确定其为法定节日,并各放假一天。在保证一年中的114个节假日总量不会变的情况下,五一、十一、清明、端午、中秋可就近结合周末双休日,凑成“长周末”,实现三天连休。
该报告引起社会热议,习惯了7天长假的人们能否接受这种“分散式假期”呢?时间给了我们答案。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再次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订版,将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休息时间重新编排,与前后雙休日拼接,出现了5个3天小长假(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2个7天长假(春节、国庆节)。这样,每年双休日104天,加上11天法定节假日,实际假期为115天,占全年总天数的31.5%。
这种分散式假期安排使得全年假期结构更加优化,避免长假拥堵带来的社会失调,学校对学生假期的教育管理也放松了一些,新的假期安排还更加强调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
然而假期问题不会这么容易就解决。人们热烈讨论法定节假日的背后,还有平日里“一假难求”的辛酸。许多员工忍着病、带着伤、怀着苦在默默工作。而互联网、快递物流、酒店等行业因为其特殊性,确实也无法将假期政策落实到位。所以,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为不同的群体设立不同的休假(如婚假、产假、探亲假等),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较为灵活的调休、轮休等休假制,都成了关于假期的新诉求。
其实,大家对假期的期许很简单:必要的放松,亲朋的陪伴,身心的愉悦。如何制定假期需要国家决策,而如何过好假期要看自己的选择。希望我们都可以在匆忙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里停一停,拥有真正的快乐假期。